中医养生绪论、发展简史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47456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绪论、发展简史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医养生绪论、发展简史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医养生绪论、发展简史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医养生绪论、发展简史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医养生绪论、发展简史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绪论、发展简史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绪论、发展简史精选文档.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最穷苦的人也不会为了金钱而放弃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为了健康甘心情愿放弃所有的金钱。枸尔顿 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它是人类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时间、血汗、劳力、财富甚至付出生命的东西。蒙田 保持健康的秘密是适当地节制食物、饮料、睡眠和爱情。雨果,2,什么是健康,健-体壮曰健康-心怡曰康WHO1948年定义没有疾病或者虚弱;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指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3,社会生活上的良好状态,(WHO)人们为了参加社会生活和履行社会职责,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能力:意识清楚,有辨人、辨时、辨向能力个人生活能

2、自理可以行动(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或利用轮椅)可进行家务劳动或消遣性作业(如唱歌或踏青等)可进行社交有就业能力,以求经济上能自给,4,健康的标准,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

3、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生理、形态)。,5,为什么要养生,国民健康现状堪忧高危人群:成功人士,青少年,陈逸飞,王选,陈晓旭,侯耀文,他们已离我们远去,6,健康状况,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中国在全球191个国家中,卫生部门的总体业绩处于较低水平,卫生负担的公平性排名倒数第四。我国每年住院病达到5000万人;因疾病导致的经济负担竟达到140000亿人民币,相当于我国GDP生产总值的14%,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每挣7块钱其中就要拿出1块钱来治病。(江苏省2007年预防医学会基因技术咨询中心的学习资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没有健康要实现富裕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民健康得不到真正的保证,经济繁

4、荣像肥皂泡一触及破。,7,健康状况,我国肝炎患者近1亿2千万,其中乙肝患者3000万;我国糖尿病已经超过6000万(共公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第三届中华健康管理论谈文集第32页。高血压患者近1.6亿人,相当于每8个其中就有1个人是高血压。仅以上三种病人总数已接近3亿.,8,健康状况,西方白领:透支金钱,储蓄健康。中国白领:透支健康,储蓄金钱。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买命。“财富富翁”“健康负翁”中国亚健康7亿人。60%70%,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70%以上。“黄灯”“黄牌警告”,对财富的贪婪远远超过对健康的需求度;管理决策中非理性思维,健康管理的不理性漠视,9,健康现状分析,卫生部

5、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前十位: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损伤及中毒、内分泌代谢病、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神经系统、精神障碍,占死亡总数90.4青年老化:2007年“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肿瘤高发年龄段已从五、六十岁提前到四十岁,而且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WHO对1万名年轻心梗最低年龄20岁,80低于30岁,“30岁的身体60岁的血管”。上海5年间脂肪肝增加了50倍,低龄化趋势严重。,10,社会重大转型期,最易导致心理疾病卫生部:中国人群第四大死因。预测2020年升至第二位。每年28.7万人2005年,28届国际心理学会,20%儿

6、童存在抑郁症状,其中40%为临床抑郁。,心理疾病,11,情志致癌,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3000个癌细胞,为什么大多数人不得癌症,因为人体有专门的“自然杀伤细胞”对抗肿瘤。如果忧郁、苦闷、焦虑等不良情绪长期影响,免疫功能下降20%以上,会导致以上疾病的发生。全球2000万,每年新发900万。,12,饮食失衡导致疾病,2000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报道,全球早逝群体47%源于饮食失衡。2004年,卫生部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专项调查报告,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脂类消费过多,谷类食品消费偏低。,13,烟酒,12亿烟民,中国3亿。2000年警告,21世纪将有10亿人被香烟夺走生命。全球20亿酒精

7、消费者,中国有2亿多,每年相当于一个西湖。耗粮食300亿公斤,喝掉200亿元。,14,WHO组成健康四要素,父母遗传15%社会自然环境17%个人生活方式60%(我做主)医疗条件8%,15,大学生健康现状,2009年上海高校安全事故共造成24人死亡,其中自杀身亡的大学生13人,因突发疾病猝死的大学生7人,分别占本年度大学生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54.17和29.17。大学生自杀率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根据今年的统计数字,截至3月10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又发生极端问题7例,其中5例为研究生。,16,数据显示,大学生极端问题的敏感和高发地区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面临五类心理

8、健康问题:经济压力导致的自卑心理、学习压力导致的恐惧心理、情感压力导致的孤独心理、人际交往压力导致的抑郁心理和就业压力导致的焦虑心理。,17,二、现代医学模式(一)什么是医学模式(二)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变)(三)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18,(一)什么是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医学发展特征、水平和目标。,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19,(二)医学模式的发展:1、神灵医学模式(spiritual medical model)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natural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9、)3、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20,生物医学模式: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医学开始进入了实验医学阶段,使生物医学得到蓬勃发展,不同学科分门别类地对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各种生命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人体生命的奥秘和疾病的原理、过程乃至机理逐步被提示出来,这一阶段的医学模式被人们称为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在过去曾对医学的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今后仍是推动医学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理论之一。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和消极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21,生物医学模式:为什

10、么呢?因为在生物医学模式那里,“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留下余地(美国医学家因格尔)。事实上,仅用生物医学解决不了诸如结核、性病尤其是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生、流行和预防问题,正如艾滋病等性病在生物医学技术发达国家仍然无法控制。因为这些疾病更多的决定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社会因素。,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2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在病因学上,旧模式只重视生物学因素的致病作用,而新模式则认为除生物学因素外,心理精神情绪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可致病。2.在病理学上,传统的模式只强调疾病的形态学变化及其引起的症状,即

11、:病因 病理变化 症状。而新模式从重视功能改变出发,认为以上模式需扩展为:病因疾病 症状及功能缺损(病损)失能 残障 3.在治疗学上,不仅要消除临床症状,而且要预防和恢复功能上的缺损;不仅要使用对抗生物学因素的方法,而且要使用调整和矫治心理精神情绪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方法,从而形成了以下的治疗学的新模式:病因防治症状治疗功能康复,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23,(三)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1、重新认识理解重要的医学概念:(1)疾病:(2)病因(3)健康2、医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变 治疗 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24,中医对养生保健的认识,养生及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最早见于

12、庄子保养生命,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中医养生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人体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衣食住行和情绪思想的综合管理。,25,生,长,壮,老,稚阴稚阳,幼,青,气血渐盛,气血充盛,五脏气衰,26,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二八而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

13、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27,中医学的认识,三种状态:“未病”“欲病”“已病”(孙思邈)“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上医:维护健康养生医学。未雨绸缪,防病于先中医;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防微杜渐,欲病救萌下医;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已病早治,防其传变。,28,中医的“病”是指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或

14、指标的异常。是在某种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的脏腑气血津液、精气神的生理活动发生异常,原有的平衡协调关系被破坏的结果。,病,未病,康复,中医对病的认识,29,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和谐适度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综合、辨证衣食住行坐卧终身养生、男女老少,中医养生的优势,30,中医养生之道,养生之道丰富: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养生之道诸如: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童心

15、、蚁食、龟欲、猴行,31,中医养生之道,学术流派众多: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 和武家养生等。养生原则系统: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各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32,正确认识中医养生学说,33,养生语录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中外卫生要旨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34,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35,中医养生的发展概况,上古时期(萌芽)1、人类已经注

16、意到居住和衣着条件的改善2、火种的发现(饮食卫生)“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灸、熨”3、运动养生的萌芽,36,上古时期(萌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瘀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37,先秦时期(起源)一、先秦养生思想:1、周易“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循易之道也”。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2、道家养生思想:“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动形达郁”3、儒家养生思想:强调精神调摄,注意身体护养

17、,倡导饮食卫生。4、杂家养生思想:吕氏春秋:“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辟害,顺应自然”;“动形以达郁”,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38,先秦时期(起源)3、儒家养生思想:强调精神调摄,注意身体护养,倡导饮食卫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4、杂家养生思想:吕氏春秋:“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辟害,顺应自然”;“动形以达郁”,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39,二、先秦养生实践1、提倡讲究个人卫生2、注意饮食调养3、导引健身4、敬老养老5、优生优育与胎教,第二节 中医养

18、生学的发展概况,40,三、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人相应,顺应自然“顺四时而知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明确提出养原则和方法精神调摄,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房事养生,导引按跷等。,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41,汉唐时期一、养生理论和实践发展张仲景 养慎、调和五味、提倡导引华佗 动形养生神农本草经 365,120药物强身方士之术的利弊 王充 先天禀赋说、少生育陈直寿亲养老新书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42,二、佛家思想传入汉代,参禅、环境调养、戒律三、道、儒、佛、医思想的汇通 孙

19、思邈 养性说奠定了我国食养学的基础强调房中补益重视妇幼保健,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43,宋元时期(流派争鸣)一、养生保健方法日臻完善方剂学太平圣惠方药食保养;本草文献;针灸学二、老年医学的充实和发展 强调精神摄养、主张饮食调养、提倡顺时奉养、重视起居护养、注意药物扶持三、食养方法的丰富 四时五味养脏,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44,明清时期(鼎盛时期)普遍重视养生保健,涌现出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的专著,可以说是养生学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一、综合调养发展了养生方法1、调养五脏法2、药饵、饮食保健法3、综合调理二、强调动静结合三、动形养生提倡导引武术健身四、重视颐养老人,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

20、发展概况,45,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目前,世界各地都掀起了学习中国养生文化的热潮。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也与我国中医药院校开展合作,成立中医药学院或在大学开设中医(针灸)专业,共同培养中医药(针灸)人才,如日本、韩国建立了政府承认的以中医药为基础的汉方医学和韩医教育的正规高等院校。在欧洲,比利时建立了开展中医本科学历教育的李时珍大学、德国有38个医学院开设了针灸课、法国政府批准在公立医科大学开设针灸课程;在美国,注册的中医学院有72所,经教育部审查批准的达30所;在澳洲,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中医学系,成为发达国家正式设立中医学系的第一所大学.,46,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国家卫生主管部门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了一项全国性的系统工程-治未病工程。其目标是努力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目前这个工程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惠及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47,姓名:于学美联系方式:13465388193 62379209.30晚停课,10.10晚补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