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5273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药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药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药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药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三、经营场所食品销售管理制度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五、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六、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七、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八、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九、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十、食品贮存管理制度十一、废弃物处置制度十二、不合格食品处置及召回制度十三、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排查制度十四、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剂管理和公示制度十五、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销售制度十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的文本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公司就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从事经营活

2、动的每一位员工每年必须在区以上医院体检一次,体检除常规项目外,应加做肠道致病菌,胸透以及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精神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与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工作。3、员工患上述疾病的,应立即调离原岗位。病愈要求上岗,必须在指定的医院体检,合格后才可重新上岗。4、公司发现有患传染病的职工后,相关接触人员必须立即进行体检,确认未受传染的,方可继续留岗工作。5、每位员工均有义务向部门领导报告自己及家人身体情况,特别是本制度中不允许有的疾病发生时,必须立

3、即报告,以确保保健食品不受污染。6、在岗员工应着装整洁,佩戴工号牌,勤洗澡,勤理发,注意个人卫生。7、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各级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维修,保洁,仓储,服务等人员,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各自的职责接受培训教育。2、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实施。行政部门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并负责建立职工教育培训档案。3、培训方式以企业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公司的培训,并应自觉完成学习计划。4、新

4、录入员工,转岗员工上岗前须进行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各类质量台帐,记录的登记方法等。培训结束后统一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5、参加外部培训及在职接受继续学历教育的人员,应将考核结果或相应的培训教育证书原件交行政部门验证后,留复印件存档。6、企业内部培训教育的考核,由行政部门与质量管理部共同组织,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可选择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等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结果存档。7、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岗位人员聘用的主要依据,并作为员工晋级,加薪或奖惩等工作的参考依据。三、经营场所食品销售制度1、所有销售人员必

5、须经卫生知识和产品知识培训后方能上岗。2、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要求正确介绍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不得夸大宣传保健作用,严禁宣传疗效或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3、严禁以任何形式销售假劣保健食品。凡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或变质的保健食品,一律不得销售。4、销售过程中怀疑保健食品有质量问题的,应先停止销售,立即报告质管部,由质管部调查处理。5、卫生管理员负责做好防火,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指导营业员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做好营业场所的温湿度检测和记录,如温湿度超出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确

6、保保健食品的质量。6、在营业场所内外进行的保健食品营销宣传(包括灯箱广告,各种形式的宣传资料),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未取得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在营业场所内外发布广告;广告批文超过有效期的,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四、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严格遵守公司的质量和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食品的卫生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2、按时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内外环境整洁,保证各种设施,设备安全有效。3、每年负责安排公司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监督检查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4、负责监督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检测和记录

7、,保证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食品的质量。5、保证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发现可能影响食品质量的问题时应立即加以解决或向总公司报告。6、对公司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保证公司执行国家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7、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公司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8、负责签发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及其他质量文件,负责处理重大质量事故,定期组织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9、负责对食品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批,对公司购进的食品质量有裁决权。10、负责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在公司内部的贯彻实施。

8、11、负责选拔任用各方面的合格人员,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五、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2、定期或不定期自行对所销售的食品进行检验,也可以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3、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4、有条件的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检测,或委托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禁止上市销售,并登记

9、检测结果存档备查5、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6、及时向相关的行政主观部门报告发生的事故情况并采取相关的措施。7、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六、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一,食品采购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2、选择供货商。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3、签订供货合同。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qs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

10、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5、对食品进行查验。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二,食品储存1单独设立仓库进行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放于经营场所。2、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口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3、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

11、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4、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5、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6、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7、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8、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三,食品销售1对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2、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销售工具必须

12、符合卫生要求。3、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4、销售散装、裸装食品必须有防蝇防尘设施,防止食品被二次污染。5、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备查,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七、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1、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2、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3、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宜采用

13、塑胶型切配板。4、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八、食品进货查验制度1、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1)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2)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3)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4)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存期)和失效日

14、期,(5)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2、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3、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4、对经营者索取的重要食品的相关票证,应统一保管,集中备案,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随时接受工商部门的检查。5、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九、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在购进食品时,必须向供货方

15、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2、与首次交易的供货单位交易时,应索取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每年核对一次。3、在购进食品时,应当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索取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1,食品质量合格证明,,2,检验,检疫,证明,,3,销售票据,,4,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5,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6,进口食品代理商的营业执照、代理资料、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报关单、注册证。,8,粮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检验合格

16、证明、进货票据。4、对索取的票证要建立档案,随时接受工商部门的检查十、食品存贮管理制度1、食品储存有专门的食品库房,进出食品进行登记。2、保证库房周围无污染源。3、库房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定期清扫,定期通风换气,定期查看是否有超期食品,如有超期食品及时处理。4、库房设立待验区、合格区、发货区、不合格品区,各区有明显标记。经检验合格的食品贮存于库房合格区。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防止相互混杂。5、食品库房内不得存放个人物品,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特别是外观与食品相似的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易腐、易燃品。5、冷藏食品应配备专用的冰箱、冰柜。6、食品码放时,与地面,墙壁应有一定距离,便于通风。要留出通道,便

17、于人员、车辆通行,要设有温、湿度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和记录。十一、废弃物处置制度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直接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2、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分别处理。3、废弃物处置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完整处置台账,详细记录并注明处理方式4、负责人负责对废弃物处置工作的检查监督,对不按规定处理废弃物的,责令立即改正,并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处罚。十二、不合格食品处置及召回制度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食品经营中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接到执法部门、生产企业的召回通知,应当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政府监管部门。2、

18、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或供货商,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3、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公示召回食品的名称、批号等信息,并安排专人处理消费者退货事宜。4、被召回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予以封存,做好记录,严禁再次流入市场。5、召回及封存食品的情况要及时通知供货商即政府监管部门。6、不合格食品的处置。与供货商有合同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政府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按照政府部门的通知要求进行处置。7、政府部门命令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其召回和销毁处理流程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执行。8、不合格食品退换货、下架封存、召回等处置资料,要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保管,以备查验。十

19、三、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排查制度1、建立健全并落实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全程追溯、检验合格出厂、产品召回、不合格、变质、过期产品销毁等制度,提高企业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水平。2、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十四、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剂管理和公示制度1、需要公示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包括: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剂。2、需要公示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基本信息包括:品名、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编号、供货单位等。3、公示的基本信息要与实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相符,不得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有变化的要及时更换公示信息。4、采购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

20、要专店采购、专账记录、专区存放、专器称量、专人负责,并按照有效期使用。严禁采购和使用无合法生产资质以及标签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5、公示栏应按照规定悬挂,便于公众了解相关信息。十五、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销售制度1、建立乳制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对外批发,零售的乳制品的品种,规格,数量,来源或流向等内容,并配置有经专业培训的乳制品安全专职管理人选。2、保证乳制品的销售台账真实,有效,且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3、对每批拟对外销售的乳制品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假冒伪劣食品和不符合卫生标准及规定的乳制品进入市场。4、本公司负责向销售者提供购货凭证,严格履行不合格乳制品的更换,退货等义务。6、婴儿食品

21、销售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不得少于二年。销售的乳制品有温度要求的配备货架,保温柜,配备符合要求的设备。十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的文本1、指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2、在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处置,对病人进行救治,防止事故扩大。3、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应当立即停止营业,向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4、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