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5651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景观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居民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原则1.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住宅的外部空间环境,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重要,这是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居住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下面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概念设计展开叙述,详细分析住居住区的景观的营造理念与方法。2.关键词:住宅区、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生态正文:居民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住宅区景观设计意义: 居住区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解决了住房问题后,人们开始关注人居环境问题来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满足居民对空间环境的不同需要,不仅仅是提供居民游憩活动设

2、施和供居民参与的休憩场所,同时要满足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美观舒适、生态自然的目标。住宅区景观设计主要内容: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自然环境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对道路、水景、路面、照明、公共设施方而的处理等,这些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做好景观设计工作。住宅小区景观的现状及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居住区大量涌现,居住区规模无节制扩大,人们在经历了住宅“量”和“质”的苦恼后,依然要面对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困扰,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区环境的质量。目前的景观设计往往追求形

3、式上的美感,常常忽略它的功能,甚至把功能简单理解为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很多已建成的居住区景观不仅造价高昂,没有实用功能性,更别提人性化设计等较为深入的方面。 住宅小区应以人的舒适要求为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来建设生态型、人性化居住空间环境,创造一个富有人情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绿色生态的舒适方便的人性化居住环境。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原则:住宅小区环境基本上是由住户小庭院、组团级公共用地和小区级公共活动场地构成,这些空间往往相互融会贯通,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

4、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设计时要注重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创造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居住区环境景观,既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因此,主要应遵从生态设计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一、生态设计原则 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 首先,景观设计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考虑当地人的风俗文化传统。 其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景观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景观生态学强调生态斑块的合理分布,而自然分布状态的斑块本来就有一种无序之美,只要在设计中能尊重

5、它,加以适当的改造,完全能创造出充满自然生态的景观。在设计中第三,住宅小区环境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局部相加并不简单等于局部之和,而是成为两个整体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联合共生。在过去居住区结构清晰的树形结构模式之内,人工环境彼此没有联系,与自然环境也没有关系。在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应进行修正,采用以传统户外环境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的网络模式,形成多样的交往空间,加强邻里间交往。二、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人”其包括不同地域、阶层、年龄、性别、喜好等的人,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居住区内各式各样不同的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

6、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住宅小区环境景观中应体现:景观不是单纯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应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多样的交往空间。来加强人与自然的交流,居民的交流参与。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活动一般分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两类。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是居住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所期望达到的社区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容。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空间环境中才会发生,而社会性活动则需要有一个相应的人群能够适宜地进行活动的空间环境,这样的适宜的空间环境,即场所,除了形式、比例、尺度等设计因素外,首先要考虑与这种活动相关的适宜的空间。如在半私密空间中儿童游戏活动,邻居间的交往活动;在半公共空间中老年人健身休

7、闲活动,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在公共空间中人们购物、散步、休闲活动等。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但也不能偏僻,以致于只服务少数居民;老年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远离车行道等。 以人为本还应考虑到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空气环境、湿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等五大环境健康性问题。应通过景观的高低、穿插、围合、引进、剔除以及生态技术等的运用,尽量消除或减轻五大环境的污染。如对小区汽车噪声和尾气的隔绝,以及汽车对小区住户日常出入的干扰的避免,可以通过人车分行,在车行道两旁种植绿化带;也可以将小区汽车直接停放在小区周边,使其不进入小区内部,实行小区内部步行

8、化,辅助以自行车交通等措施解决。4.住宅区景观设计原则在课程设计中的体现课程设计介绍: 皇家尚品小区景观设计,皇家尚品地址位于合肥市新站区新蚌埠路与扶疏路交口附近。总用地面积约公顷,设计面积约2公顷。图 1皇家尚品大体区位图 图2皇家尚品详细位置 概念设计总体概述: 我们小组最终给出的概念设计是以六边形为形式主题贯穿整个设计,从生态设计、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进行整个设计。从主入口进入,六边形穿插的入口雕塑映入眼帘,因为设计场地比较小,我们在通往中心广场的道路上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通过收缩中间道路的宽度来营造出狭隘感等通过后又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绕过中央水池进入中心广场,广场西面是六边形镂空景墙,

9、起到营造半封闭空间的作用。广场东面是爬山台阶,人们可以在台阶上交流休息或者观望广场上活动的人群,这也是进入小区主山坡的道路之一。广场被景墙山坡围合成 半开敞空间,广场中间只是通过暖色系铺砖的颜色形状变化营造出温暖开放的交流空间。中心广场东北侧和西南侧各有一个小型的活动交流空间主要服务于附近住宅楼的居民,两个小活动区以动为主设有小块的运动休闲区更适合邻里交流。图 3总平面图1:1000图 4入口景观效果图图 5中心广场东侧景墙 图6中心广场西侧台阶生态性原则在概念设计中的体现:植物种植: 在绿地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根据植物的特性进树种的选择,使乔木、灌木、地被形成有序的合理组合,并根据场所中遮

10、蔽、遮阴、围合、导向等不同需求进行植物配置.我们选用的都是合肥本地树种,有广玉兰,香樟,榕树落羽杉,黄山栾树,黄连木,千金榆,海桐,金桂,紫叶小檗,月季,菊花,马褂木,女贞,冬青,枇杷等,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后期管理维护方便,不存在南橘北枳的问题。图 7银杏 图8千金榆 地形处理: 我们适当进行地形改造,合理布局,依低挖湖,据高堆山,使园林地形富于变化,并利用地形组织空间和控制视线,通过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合,形成一个自然丰富、优美的空间景域,满足人们观赏休息及进行各种活动的需求在人们主要休闲交流区,处理为平缓的地形。视觉效果上流畅舒展,视野开阔,在山坡下布置草坪石凳,大草坪是人们活动和休息的好地方

11、,小孩嬉闹,可以尽情玩耍,而不用担心地形的复杂变化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而背后的树林为平地的宽阔基面作了垂直形态上的景观,同时也起到了背景的衬托作用。图 10北立面图图 11中心广场南北向剖面图3.整体设计: 自然生态与住宅小区环境都必须保持自身的整体性。通过道路、广场的合理布局,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多样统一,该概念设计通过对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设计要素的把握,创造出一个丰富完整的户外环境景观,而不是简单的去设计住宅楼之外的剩余空间竭力创造出宜人的景观环境,给人舒缓、放松的抚慰,达到以景养心、以境养人的境界。图 12夜间总体鸟瞰图以人为本原则在概念设计中的体现:1道路设计: 居民一方面希望能

12、顺利从居住区内道路进入城市道路,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城市道路的无关的车辆与人流进入居住区,影响居住区环境质量,所以在居住区道路布置的大原则是“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在设计上,我们做到人车分离的使用需求,并因地制宜分设车行出入口和人流出入口。合理设置城市公共道路与小区交通道路,避免将城市公共交通路线引到居住区道路上,保障居住区公共场所安全的同时使居住区的道路网方便居民出行时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在居住区内道路网的布置还要居民房前屋后保持一定距离,以保持居住组团内部的半私密领域性质.图13林间道路局部图 图14宅前道路局部图图 15交通分析图公共设施设计: 道路、座椅、标识牌、垃圾桶、雕塑、路灯等这些设施

13、是公共环境设施在小区里的最直接体现。在设计中,我们的设施小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设计时考虑到设施的使用人群和使用频率我们布置了足够完善的景观小品设施,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起到烘托环境美观实用的作用。 图 16西南侧广场部分小品设施 图17东北侧广场部分小品设施空间设计: 为了营造温馨舒适的住宅区外部空间,我们设计了一个中心广场,两个小型活动场地,三处具有休息功能的架空层景观便于邻里交流,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所以我们尽可能的提供各式各样的空间形式给不同需要的人群进行交流互动,拉近居民被网络疏远的心。通过调查发现皇家尚品小区居民是以本地居民为主的各年龄层人士。为了使在住宅区不

14、同方位的居民都可以较为便捷的达到活动场地,我们在东北西南侧各设置了休憩空间,方便居民活动。在设计中我们考虑到老年人需求在小型活动场地周边设有活动设施,老年人可以一边锻炼身体一边与进行交流。在住宅区幼儿园附近,我们设计了可休憩行走的山坡,在上课时间家长们可以在山坡上眺望幼儿园里的孩子也可以观赏整个居住区的美景。为儿童我们设计了带有滑滑梯的沙坑,儿童游玩场地周围都选用无毒无刺的较为安全的植被。 图18西南侧广场鸟瞰图 图19 东北侧广场鸟瞰图5.总结:住宅区景观设计,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景观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在生

15、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小区成为人们心中理想的家园。现今,在选择居住区时,人们的重点不仅是住房本身,更多的是对小区配套设施的关注:景观设置的范围和面积、小区的绿地覆盖率等。因此,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时,我们应该从居住者的需求出发进行居住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只能停留在设计图上,对使用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把人的行为需求、环境设施、环境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合理的环境设施可以激发居民经常走出家门,参与户外交流活动,丰富的户外生活锻炼了人们的身体的同时也有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讲求生态环保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的是绿色生态的人性化住宅区绿色空间环境,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充分开拓人与自然亲近的休憩生活环境,使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景观设计者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根本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