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6271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怀古迹》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咏怀古迹》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咏怀古迹》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咏怀古迹》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咏怀古迹》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咏怀古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怀古迹》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昭君出塞,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古人抒发诗人的心怀。,教学目标:,1、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思考。,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诗歌主要内容:,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请从诗中找出点明昭君情感的词语。,怨恨,诗中哪一联直接写出了她的怨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尾联,怨恨时间之长,怨恨之强烈,昭君为什么会有那么深的怨恨?,(请结合诗句来回答),体会情感:,诗眼:“怨恨”,一怨:(远嫁异邦,远葬他乡)“一去紫台连朔漠,

3、独留青冢向黄昏”二怨:(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环佩空归月夜魂”三怨:(画师无耻,元帝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请结合诗人经历和昭君经历进行思考),探究主旨:,诗人经历: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年,与秋兴八首写于同一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七年前自己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昭君经历: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千

4、载之怨),咏史抒怀,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千载之怨),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深沉怨恨),昭君,诗人,“悲昭君以自悲也”,迁移扩展: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唐张仲素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明莫止昭君曲:“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这两首诗中,却是赞扬昭君出塞的功效的。的确,昭君出塞功不可没,正如翦伯赞所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昭君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有关王昭君的故事既载史籍,流传也广,自汉代以来以此为题材的作品颇多,但主旨不是悲王昭君之流落塞外,就是责毛延寿之贪赃弄奸。王安石明妃曲却不取此想法。他认为杀毛延寿实属冤枉,因为像明妃这样的绝代佳人其美妙意态是画不出的。这一观点并不是简单地为毛延寿开脱罪责,而是含蓄地揭示明妃的不幸实际上是由于皇帝的昏庸造成的。,片断练习:对于这样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你有哪些感慨或感想呢?以“昭君,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段话(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