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研组数学上册整册教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6444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教研组数学上册整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七年级数学教研组数学上册整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七年级数学教研组数学上册整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七年级数学教研组数学上册整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七年级数学教研组数学上册整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教研组数学上册整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教研组数学上册整册教案.doc(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备课组:三道水中学数学教研组七年级任课教师 授课人:七年级数学教师数 学 教 案七 年 级 上 册姓 名: 班 次: 2011 年 9 月第一章 有理数单元要点分析:1、 本章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有理数的运算。2、 本章的设计思路是:(1) 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自然地引入负数,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的确源自生活的需要,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2) 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入有理数的运算。通过归纳,学生总结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教材还设计了许多利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3) 探索计算器的使用,利用计算器解决复杂数据的

2、实际问题,处理好符号,运算就容易了。 3、 本章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注重数感的培养,注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注重解决问题和探索规律,淡化繁杂的运算。注意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探索抽象直觉判断或类比、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培养。4、 有理数运算与小学四则运算相比,主要是符号问题,处理好符号,运算就容易多了。5、 重点、难点(1) 重点:有理数的运算。(2) 难点: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理解。6、 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2) 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表示有理数的大小。(3)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4) 经历

3、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 发展观察、猜想、验证等能力,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7、 课时安排(约20课时)(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课时(2)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3课时(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课时(4) 有理数的加法 2课时(5) 有理数的减法 1课时(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7) 有理数的乘法 2课时(8) 有理数的除法 2课时(9) 有理数的乘方 2课时(1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课时(11) 用计算器计算 1课时(12) 小结与复习 3课时11具有相反意义

4、的量教学目标:、 从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学中引入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现实的情景中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通过有关正负数的来由的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正负数的意义。难点:应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新学期开学,初中数学学习方法介绍,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要求)一、 创设情境,引入负数、(出示投影)教师自己的存折其中有一栏:“存入()支出()”,这是什么意思?、观察温度计二、议一议,应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你还见过带的“

5、”号的数吗?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抽象正负数的概念页特别强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事:虚伪的零下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大量存在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完全是实际的需要。 历史上,负数曾经到非议,直到16世纪,欧洲大多数的数学家都还不承认负数,他们觉得“0就是什么也没有”,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比“什么也没有”还小呢?德国数学家史蒂芬说:“负数是虚伪的零下”,仅是些记号而已。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则认为,从0减去4是胡说八道。最早发现负数的是我们中国人,我国的“孟子”一书中就有“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其中“加少”就是减少,即加上了负数的意思。秦汉时的古代算经“九章算术”的方程里明确提出:

6、以卖为正,则买为负;余钱为正,亏钱为负。三国时魏国人刘徽在“九章算术”的注解中,则更进一步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他明确提出,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负数概念的产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的发现,也是我国人民对数学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贡献,我们应该引以自豪!另外,印度数学家在公元625年(比我国迟几百年),婆罗摩捷多已经提出了负数的概念。他用“财产”表示正数,用“欠债表示负数,并用它们解释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可参考书P6465)、 出示投影() 文具经销计算器,买进个记作“”,那么卖出个怎样表示?() 在东西向的公路上,向东走千米记作“千米”,那么向西走千米记作什么?() 报纸上

7、有时记载某某国家经济上出现“赤字”,表明什么?教师活动:师生共同讨论其正确性。教师指出:用正负数表示具相反意义的量时,谁用正数表示,谁用负数表示,是人为的,习惯上把零上温度、上升、向东、向右、收入等规定为正,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记为负。并且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三、做一做教师活动: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哪些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归类)教师归纳:正整数如:、整数零负整数如:、有理数正分数如:1/2,4/5,0.12 ,0.333333分数负分数如:-2/5 ,-5/7 , -0.012345也可以这样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负有理数注:、奇数与偶数;质数(素数)与合数、分数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

8、无限循环小数,而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可以表示成分数。因此,到目前为止,对所有学过的数进行分类时没有提出小数,是因为小数就是分数。四、课堂练习书6页练习部分及组题五、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正负数的概念及相反意义的量,“负数”是由于实际需要产生的,同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六、作业、练习册、思考题:()、有一座3层楼房失火了,一位消防队员搭上梯子要爬到3层上去抢救重要东西。当他爬到梯子正中一级时,二楼的窗户喷出火来,他往下退了3级,等火过去了,他又爬上7级,这时屋顶有一块砖掉下来,他又往后退了2级,幸亏砖没打着他,他又爬上了6级。这时他距离最高一层还有3级。请问,这个梯子一共几级?()两只蚂蚁在

9、相距300厘米的甲、乙两地分别以每秒28厘米和每秒22厘米的速度同时相向爬行。它们爬行1秒后,都反向掉头爬行3秒,然后又掉头相向爬行5秒,再反向依照1、3、5、7(连续奇数)秒调头行走,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了多少秒?教后反思:、 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教学目标、 通过类比刻度尺、温度计认识数轴。、 了解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轴的画法,把已知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难点:理解“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判别对错:()最小的整数是;()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解答题:一艘潜水艇的高度是米,在其上方发现一条鲨

10、鱼,测得两者高度是米,试用正、负数表示鲨鱼的高度。)一、 创设情境,建立数轴概念教师提问:、观察带有刻度的尺子,边缘上的点是如何表示数的呢?、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能不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呢?、投影书8页的行程问题的图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归纳:、 教师指出: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原点),用它表示数。确定一个单位长度,从原点往右距原点个单位长度的点记作;从原点往左距原点个单位长度的点记作。规定直线向右的方向(标上箭头)称为正方向。、 引导学生与温度计作类比,理解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指出: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惟一的一个点来表示。、 组织学生画数轴,然后讨论所画数

11、轴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错在哪里?(老师可故意画几条没有三要素之一或数字顺序不对的数轴让学生判断)二、做一做投影P9、1,2题三、课堂练习1、书P10 1,22、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些题目,做完后互相交流。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画数轴是否准确,有问题的地方可以师生共同讨论,促进学生理解。四、小结、你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数轴,一条直线只有具备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才能成为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数轴的引入,使我们能用直观图形来理解数的有关概念,这就是数形的结合,它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应特别注意掌握。(注:数轴上

12、的点是否都是有理数呢?)五、作业、书13页组、及组、练习册、上本作业设计(一)填空:、数轴的三要素是。、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个单位的点是。(二)解答题:、一只蚂蚁从原点出发,它先向右爬行了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又向右爬行了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然后再向左爬行了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写出、这三点表示的数。、画一条数轴,把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相反数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相反数,能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了解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懂得相反数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相反数的概念难点:符号的简化。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相反数的概念、 出

13、示投影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在原点的侧,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个单位的点是。(要求学生画数轴并描点)观察上述数轴上的点的特点,并找出还有哪些点具有同样的特点。(学生可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指出:像和那样,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的一个数叫作另一个数的相反数,或者说它们互为相反数。例如: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与互为相反数。、 我们把数a的相反数记为-a,于是“的相反数是”就可以记作()(学生自己再举几个例子)、 的相反数是、 观察第题中数轴上的点,我们可以发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二、想一想,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的相

14、反数是()()()学生还可以互相举例提问、回答。教师归纳:多重符号的化简,一个正数前面不管的多少个“”,可以全部省去不写;一个前面有偶数个“”号,也可以把“”一起去掉;一个正数的前面有奇数个“”号,则化简后只保留一个“”号。(注意举例说明,最好先由学生总结,老师规纳)三、随堂练习、11页说一说部分,页题、()指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2.5,a,d+g ,()填空、一个数的相反数的倒数是,则这个数是。、若x = 10, 则x的相反数是,x是。四、小结、你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教师补充: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是什么?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

15、相等。数a的相反数记为-a的相反数是五、作业、练习册、上本练习设计(一)填空、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若、互为相反数,则。、()是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二)解答题、任写五个数及它们的相反数。、化简下列各数的符号() ;(.)=; (7.2)= ; ()。六、课后反思:第三课时绝对值教学目标:、 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绝对值的意义,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难点:绝对值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绝对值的概念、 在数轴上

16、描出与,与问:以上数字分别距原点有多远?(注意:距离是正数;相反数的特点)、 投影书上页说一说部分。抽象: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作这个数的绝对值。例如:的绝对值等于,记作;的绝对值等于,记作。二、 议一议,探索绝对值的性质、 求下列各式的绝对值,、 书本页题(要求列式)学生活动:解答并交流观察,研究正数、零、负数的绝对值的情况;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的情况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说出各自的见解。教师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绝对值等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注意每种情况都举例说明)例题讲解:书例,三、 课堂练习、 书页,;页,、 填空

17、:() 的绝对值是。() 绝对值是的数是。() 若与互为相反数,则() 绝对值小于的整数有个,其中最小的数是。四、 小结、 绝对值的意义、 绝对值的性质:五、 作业、 练习册、 上本作业设计(一) 下列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一定相等;、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一定是正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二) 填空、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绝对值小于.的整数是 、 绝对值是的数是 、 34= = 六、教后反思、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会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重点: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8、包括借助数轴或绝对值比大小。难点: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有时候用绝对值比大小用习惯了,可能会出现正数比负数还小的情况,这点要特别注意。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出示投影:书页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米,与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米,谁高?气温度与气温度,哪个高?为什么?问: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谁大?二、议一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总结出: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设海平面的高度为米,潜水员甲潜入海平面下方米,潜水员乙潜入海平面下方米,哪名潜水员的位置低?由此看出,与,哪个负数小?再让师生一起举一些说明两个负数比大小的例子。由此大胆猜测、验证:两个负数,绝

19、对值大的反而小。又:把上面所举的例子中的数字标在数轴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呢?总结: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的两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三、做一做练习:、书页例题(、注意解题格式;、一正一负的情况,不要用绝对值去比较)、学生抢答:书页练习,组、(要说明理由)、四、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那么怎样进行比较呢?五、作业书、课后反思:、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难点:运用加法法则进行熟练地计算。教学

20、过程一、 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 情境引入:本赛季,班足球队第一场赢了一个球,第二场输了一个球,该队这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列式:()()、 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投影:书探究部分你还能举出什么样的例子呢?两个负数是怎样加减的呢?数学上规定:()、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且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练习:()()()()()()投影:书的()和()并画线段图演示发现:()()举例:存钱与借钱的例子,得出(),()等等式子。问:你能看出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怎弱确定,和的绝对值呢?数学上规定:()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且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

21、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一个数与相加,仍得这个数注:以上四条规定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练习:()()()()()问:谁能把上述四个式子赋予实际意义?()?,则?总结:如果两个数的和等于,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二、 做一做、 书例、 书练习部分要求:每一题都要说出运用的法则,这样有助于理解并掌握加法法则;一定要注意符号。三、 课堂练习书组、四、 小结谁能举例并说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学之间互相讲述。五、 作业、 练习册、 上本作业设计()填空:若,则。(三) 解答:某单位一周收支情况如下:.,.,.。问收支相抵后,余额是多少元?六、教后反思第二课时有理数的加法(二)教学目标、 经历

22、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难点: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教学过程一、 想一想,探索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学生练习()()()()()()()()()()()、 提问: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以上式子相等,能说明什么?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还能用吗?你能否再举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二、 做一做,体会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书例、 书例三、 随堂练习、 书、 书、的单数题及、四、 小结本节课主

23、要学习了在有理数的运算中仍可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使运算简便。五、 作业、 练习册、 书组、 上本作业设计解答题:、 初一某班有八人参加数学竞赛:成绩以分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数,不足部分计为负数,记录如下:,求他们的平均成绩。、 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的相反数的和是多少?、 已知a,b,求ab的值。六、 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进行整数减法的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难点:利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多做对比练习。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相反数()()(

24、)、 引入:问题: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米,与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米,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问题:潜水员甲潜入海平面下米,潜水员乙潜入海平面下米,甲的位置比乙的位置高多少米?通过以上列式,你能发现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关系吗?(学生分组讨论,大胆发言,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板书: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二、 做一做,探索减法法则的应用、 书例,例要求:教师示范时注意书写格式及符号;每一步都口述减法法则。三、 学生练习、 书、可做在书上,但要有解答过程。四、 小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同学之间互相问,互相出题验证。五、 作业、 书组,、 练习册、 填空:比小

25、的数是。比小。若小于,是非负数,则。六、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有理数的减法(二)教学目标、 要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能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难点:对省略括号的代数和的理解和运算。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境,感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本期第一节课的两道思考题,如何列式计算()、有一座3层楼房失火了,一位消防队员搭上梯子要爬到3层上去抢救重要东西。当他爬到梯子正中一级时,二楼的窗户喷出火来,他往下退了3级,等火过去了,他又爬上7级,这时屋顶有一块砖掉下来,他又往后退了2级,幸亏砖没打着他,他又爬上了6级。这时他距离最

26、高一层还有3级。请问,这个梯子一共几级?()两只蚂蚁在相距300厘米的甲、乙两地分别以每秒28厘米和每秒22厘米的速度同时相向爬行。它们爬行1秒后,都反向掉头爬行3秒,然后又掉头相向爬行5秒,再反向依照1、3、5、7(连续奇数)秒调头行走,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了多少秒?、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上升.千米,下降.千米,又上升.千米,下降.千米。问: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米?列式: 3.4+(-2.4)+4.5+(-3.2)= 或者说 3.4-2.4+4.5-3.2=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注:3.4+(-2.4)+4.5+(-3.2)可以省略括号写成3.4-2.4+

27、4.5-3.2,称为代数和,读作“正3.4、负2.4、正4.5、负3.2之和”或者读作“正3.4减2.4加4.5减3.2”。把()与()的式子读一遍。二、 做一做、 书例、 计算:()(注意简算)三、 课堂练习书,四、 小结本节课我们是在学习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以及把式子写成省略括号的写法。注意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先应转换为加法运算,然后省略括号,再计算。五、 作业、课本组,组,、把()()()()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读作或。、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的相反数的差是。六、 课后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

28、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在具体的情境中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运算。难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笔直公路上,取一个点O,以向东走的路为正,则向西走的路 负。如果小明从点O向西走,每小时5千米,那么经过3小时,他走了多远?(如何列式)师生互动,发现:()()、 小学开始学习乘法时,是连续个相加,仿此方法,()()()()()而()、()()()()二、 引导活动,探索新知由上几个题,你能发现异号两数相乘的法则吗?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与同伴交流;

29、在学生猜测,归纳,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引导、肯定。数学上规定:、异号两数相乘得负数,并且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相乘,都得。、同号两数相乘得正数,并且把绝对值相乘。三、做一做,巩固新知,拓展新知、见书31例学生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巡视学生,及时引导,要求学生明确算理;指定四位同学到黑板演习,师生共同评定。2、书P32练习及做一做部分。每一题都要求学生讲出理由,对知识及时巩固。、计算:()()()()()()()()()()()()()()()()()()讨论:、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时,积的符号如何确定?、几个有理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为,则乘积是多少

30、?当学生讨论出规律时,还要求举例说明。四、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如何确定?五、作业、练习册、书35、解答题:已知,求:()的值()()的值。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有理数的乘法(二)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运算简化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难点: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律、问题情境: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31、)()()教师活动:学生按座位的奇偶性分为两组,分别计算每题的左、右两边的式子,然后比较计算结果;引导学生观察以上算式,提出问题:在有理数的运算律中,小学学过的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还成立吗?;用字母如何表示乘法的运算律?学生活动:、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 c=a(bc)、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注:a(bc)=?()aaa即()aa二、做一做,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学生活动:书33例,例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观察算式,尽量利用运算律计算;()组织学生交流比较每人的计算过程,肯定哪种计算方法最简便。三、随堂练习书P

32、34 1,2四、小结1、有理数的运算中,乘法的运算律仍然适用。2、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以简化计算,一般有以下方法:(1)把互为倒数的因数结合相乘;(2)把乘积为整数或末尾产生零的因数结合相乘;(3)把便于约分的因数结合相乘;(4)巧用分配律,逆用分配律。(注意每项都举例说明书)五、作业1、练习册2、书P35 A 2,3, P36 B 1,23、课余作业优化设计:填空:(1)若abc0,b、c异号,则a0。(2)若x+y0,xy0,则x0,y0。(3)若有理数xy,(x+y)(x-y)的符号为。六、课后反思、有理数的除法教学目标、在现实的情景中了解有理数的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在具体

33、的情景中会求有理数的倒数。教学重、难点重点:除法运算法则的理解。难点:除数不能为零的规定。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引入:怎样计算下列算式呢?()()()、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再同伴交流。回顾小学知识,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样,要求()即要求()?,由乘法法则知()(),所以();同理,()()、仿上,计算:()()()()()()、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完成上例()观察以上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对比乘法法则,自己总结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经讨论后,投影显示除法法则:乘积是的两个数称它们互为倒数,没有倒数。(举例)除以一个非零数等于乘上这

34、个数的倒数。即a,b是有理数,且b,则aba(b)。同号两数相除得正数,异号两数相除得负数,并且把它们的绝对值相除。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的数,都得。二、做一做,巩固新知、学生活动:计算()()()()()()()(.).()()()()、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先确定商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任选四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等完成后,师生共同订正。三、课堂练习:书37例,四、小结()学生讲述一遍今天所学的知识要点。()在计算过程中,首先应确定符号。五、课外练习、练习册、书39,(答案可填在书上)、填空:()();()()()的倒数是,的负倒数是()六、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教学目标、在具体

35、情景中,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难点:在运算中灵活使用运算律。教学过程一、做一做,巩固有理数除法法则、学生活动:计算下列各题()()()()()()()、教师活动:指定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教师作出评价;使学生明确,做有理数的除法时,要注意每一步商的符号。二、议一议,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引入:如何计算?、学生活动:()()()()()()()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教师活动:有理数的乘除混后运算的顺序是什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统一为乘法后,按乘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三、课堂练习、书例题,、书,四、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注意它的运算顺序。五、作业、练习册、书及组,六、课后反思、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目标、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幂的符号法则,会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教学重、难点数的乘方运算。难点:乘方运算的探索及底数是负数的幂的符号的确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1、故事:传说一位印度国王学会了国际象棋,立即被这种有趣的游戏所吸引,从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为了对发明者锡塔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锡塔的一个要求,锡塔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麦粒吧,第一个方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