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6980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课程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艺术概论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艺术概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美术学院)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2)课程任务:艺术概论课程主要针对的是与美术教育等相关的工作岗位。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美术教育等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对艺术原理的学习,掌握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环境等关系,并使学生加深对以艺术作品为核心的艺术现象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初步具备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理性地观察、分析、评价艺术现象,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艺术类课程及有关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工作实践提供相应的知识平台。(3)

2、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书法,后续课程有水彩、油画、毕业设计。2.学习目标(1)课程总目标通过对艺术原理、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艺术的民族性等内容的掌握,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和各民族艺术的光辉成就,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将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紧紧与本课程联系在一起,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本课程关照与艺术有关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知识,把艺术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和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知艺术的能力,全面深化学生人文思想和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弘

3、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价值观。(2)课程分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发生和发展、艺术民族性、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批评等理论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和掌握,形成对该学科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完善绘画技法并启发设计、绘画创作思路。同时,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形成和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学科的交叉学习,并介绍相关的学术论著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指导学生养成艺术评论、艺术研究的能力。情感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以美育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

4、化注入课堂教学,达到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3.课程设计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本课程采取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以根据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艺术概论学习领域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本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以美育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该学习领域开设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总学时为60课时。表1: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名称项目内容学时分配艺术概论艺术本质8

5、艺术概论艺术形态8艺术概论艺术范畴8艺术概论艺术的民族性8艺术概论艺术家4艺术概论艺术创作8艺术概论艺术作品4艺术概论艺术欣赏4艺术概论艺术批评4艺术概论艺术市场4表2:课程总体设计透视基础学习内容设计序号项目任务课程内容学习目标1艺术本质1 .艺术的内涵2 .艺术的价值1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词源的历史演变,掌握艺术与政治、艺术与道德、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的关系。2 .能力目标:将艺术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考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知艺术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并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2艺术形态1 .

6、艺术分类的方法2 .艺术的种类1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分类的常规分析方法。2 .能力目标:掌握艺术的种类。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3艺术范畴1 .艺术范畴体系的确立2 .艺术范畴体系内涵1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范畴体系的确立。2 .能力目标:掌握艺术审视的三个标准。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4艺术民族性1 .艺术的民族性2 .民间艺术L知识目标:了解艺术的民族性及民间美术。2 .能力目标:掌握中国气派艺术及民间美术的艺术体系构成。3 .情感目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美育精神。5艺术家1 .艺术家的内涵2 .艺术家的构L知识目标:了解艺术家的内涵及艺

7、术家的构成要素。2.能力目标:掌握艺术家的思想、艺术家的生成要素活、艺术家的修养。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价值观。6艺术创作1 .艺术创作内涵2 .艺术创作特性L知识目标:了解艺术创作的内涵及艺术创作特性。2 .能力目标:掌握艺术创作的类型、中国艺术的自然性精神、艺术构思、艺术灵感。3 .情感目标:加强对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7艺术作品1 .艺术作品的内涵2 .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1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2 .能力目标:掌握艺术语言、艺术意境、艺术风格。3 .情感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8艺术欣赏1 .艺术欣赏陈述2 .艺

8、术欣赏的实现1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欣赏的实现和形态。2 .能力目标:掌握艺术欣赏具有个体领略的差异性及艺术欣赏的方法。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综合素质能力。9艺术批评1 .艺术批评陈述2 .艺术批评的标准1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批评的含义。2 .能力目标:掌握艺术批评的标准及艺术批评者。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10艺术市场1 .艺术市场的内涵2 .艺术市场的特点1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市场的内涵及意义。2 .能力目标:掌握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艺术市场的特点、艺术市场的构成要素。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及良好的审美意识。4.教学设计项目一:艺术

9、的民族性(1)参考学时:8学时(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民族性、民间美术,并使学生接纳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从而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体验。能力目标:掌握中国气派艺术及民间美术的艺术体系构成,加强学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情感目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美育精神。(3)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和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知艺术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人文思想和综合文化素质。表3:学习情境设计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的民族性及民间美术。2 .能力目标:掌握中国气派艺术及民间美术的艺术体系构成,加强学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3 .情感目标:弘扬中华传统

10、文化,传承非遗文化美育精神。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和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知艺术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人文思想和综合文化素质。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并掌握艺术的民族性及民间美术的艺术体系,将其和艺术创作很好地相结合。拓展知识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和各民族艺术的光辉成就,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热爱祖国,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艺术鉴赏力。5.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标准由两部分组成:理论笔试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期末总成绩二理论笔试成绩*70%+平时学习成绩*30%。理论笔试主要通过闭卷考试来进行,卷面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

11、题六大部分组成。(2)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应与本专业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未来中小学美术教育上岗条件相结合,与相对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相对接。6.课程资源(1)硬件要求:本课程教学需要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教室硬件需要有桌子、凳子、黑板、投影仪。(2)师资队伍: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具备渊博深厚的知识结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及中外美术史论知识、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同时,在政治上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加强科研能力,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3)使用教材教材:艺术概论主编:李湘树李立芳范建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6年6月ZZLcZ第一版参考书:1)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第一版2) .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薛永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7) 编写依据该课程标准是依据美术教育专业调研报告和2018级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