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11411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7743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11411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程11411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程11411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程11411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程11411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11411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11411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编号:114111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HealthcareinPhysicalEducation)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开课学期H学分全总学时56理论学时44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解剖学、生理学、统计学、生物化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建议教材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四版。主要参考书1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三版。2石作砺、于葆主编,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

2、合、应用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涵盖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体育保健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防治以及医疗体育等几个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中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健康指导工作服务,从而使体育运动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及运动技术水平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践合计1第一章绪言、健康概述222第二章运动与环境223第三章运动与营养444第四章运动与人

3、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25第五章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226第六章体格检查117第七章运动性疲劳118第八章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229第九章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2210第十章运动性病症、期中教学检查8811第十一章运动损伤概述2212第十二章第运动损伤的病理和处理2213第十三章运动损伤的急救24614第十四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22415第十五章常见运动损伤6616第十六章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2217第十七章按摩16718第十八章医疗体育概述11合计441256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健康概述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任务和学习的要求

4、。掌握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含义、影响健康的因素和不同运动方式对健康的影响。2、基本内容第一节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任务、内容和学习要求第二节现代健康观第三节现代体育的健康观第四节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3.重点和难点: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任务,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第二章运动与环境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环境与卫生防护。掌握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掌握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2、基本内容第一节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二节卫生的防护第三节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第四节动建筑设备卫生3、重点与难点: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第三章运动与营养1、学习目的:

5、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所需6种营养素供给量和来源,了解营养、健身运动与慢性病。掌握人体所需6了解营养、健身运动与慢性病,运动员在比赛期的膳食营养。2、基本内容第一节营养第二节膳食指导第三节健身运动与慢性病第四节运动员营养3、重点与难点:各营养素的营养功能,运动员在比赛期的膳食营养。第四章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1、学习目的:了解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行为、生活方式的概念与含义。掌握危害健康的行为、体育行为与心理健康。2、基本内容第一节健康与行为和生活方式第二节促进健康的积极生活方式一一合理的体育运动第三节体育行为与心理健康3、重点与难点:危害健康的行为,体育行为与心理健康。第五章

6、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1、学习目的:了解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了解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和月经期的体育卫生要求。掌握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和女子一般的体育卫生要求。2、基本内容第一节儿童少年体育卫生第二节女子体育卫生第三节中年人卫生第四节老年人体育卫生3、重点与难点: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女子一般的体育卫生要求。第六章体格检查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格检查的方法、内容与形式,掌握检查中几个问题的医学分析。2、基本内容第一节体格检查的方法第二节体格检查的内容第三节体格检查的形式第四节检查中几个问题的医学分析3、重点与难点:检查中几个问题的医学分析。第七章运动性疲劳1、学习目的:

7、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分类、运动性疲劳的机理,掌握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和消除方法。2、基本内容第一节运动性疲劳的概述第二节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3、重点与难点: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和消除方法。第八章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早锻炼、课外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的要求,掌握体育课的健康分组、体育课的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2、基本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的医务监督第二节早锻炼和课间操的医务监督第三节课外活动的医务监督3、重点与难点:体育课的医务监督、体育锻炼的禁忌症。第九章运动训练和比赛期的医务监督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

8、医务监督的要求、控制体重的措施及注意事项、了解兴奋剂的种类和服用兴奋剂的危害,掌握自我监督的内容和意义、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医务监督、“人工月经周期”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课余运动训练的禁忌症。2、基本内容第一节自我监督第二节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要求第三节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常用指标第四节比赛期的医务监督第五节比赛期的特殊医学问题3、重点与难点:自我监督的内容,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医务监督、人工月经周期问题、课余运动训练的禁忌症。第十章运动性病疾1、学习的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度训练,运动应激综合症,晕厥、运动员贫、血运动中腹捕、肌肉痉挛、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血红蛋白尿、运动性中暑、溺水、运

9、动性脱水、低血糖症的概念、原因、处理及预防。2、基本内容第一节过度训练第二节运动应激综合症第三节晕厥第四节运动员贫血第五节运动中腹痛第六节肌肉痉挛第七节运动性血尿第八节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第九节运动性中暑第十节溺水第十一节运动性脱水第十二节低血糖症3、重点与难点:过度训练,运动应激综合症,晕厥、运动员贫、血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血红蛋白尿、运动性中暑、溺水、运动性脱水、低血糖症的处理及预防。第十一章运动损伤概述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分类与发生规律和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统计方法。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产生原因和预防原则。2、基本内容第一节运动损伤的概论和分类第

10、二节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第三节损伤的发病规律和潜在原因第四节运动损伤的预防3、重点与难点:运动损伤的概念、产生原因和预防原则。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病理和处理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病理过程,掌握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2、基本内容第一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第二节闭和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和处理3、重点与难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第十三章运动损伤的急救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骨折的急救和关节脱位的急救,掌握出血的急救、包扎的方法、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2、基本内容第一节急救的概述第二节出血

11、的急救第三节急救包扎的方法第四节骨折的急救第五节关节脱位的急救第六节心肺复苏第七节搬运伤员的方法第八节抗休克实验一包扎(1学时)实验二止血(1学时)实验三心肺复苏术(2学时)3、重点与难点: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第十四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草药疗法、固定疗法,掌握拔罐疗法、物理疗法和伤后康复锻炼。2、基本内容第一节中草药疗法第二节针灸疗法第三节拔罐疗法第四节按摩疗法第五节物理疗法第六节固定疗法第六节伤后的康复锻炼实验四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简易处理方法(1学时)实验五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物理疗法(1学时)3、重点与难点:拔罐疗法、物理疗法和伤后康复锻

12、炼第十五章常见运动损伤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腱鞘炎、骨能炎,骰骨劳损、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症状、处理和预防,掌握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的概念和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疲劳性骨膜炎、急性腰扭伤的症状、处理和预防2、基本内容第一节软组织挫伤第二节肌肉拉伤第三节关节韧带损伤第四节滑囊炎第五节腱鞘炎第六节疲劳性骨膜炎第七节骨箭损伤3、重点与难点: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疲劳性骨膜炎、急性腰扭伤的症状、处理和预防第十六章人体各部位损伤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各部位常见运动损伤的受伤原因,掌握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2、基本内容第

13、一节肩部损伤第二节肘部损伤第三节碗及手部第四节膝部损伤第五节踝及足部损伤第七节头及躯干部损伤3、重点与难点:肩部损伤、肘部损伤、碗及手部、膝部损伤、踝及足部损伤、头及躯干部运动战伤的检查方法第十七章按摩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按摩的生理作用,掌握按摩的注意事项和按摩的手法及其应用,体会手法的功力。2、基本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常用按摩手法第三节按摩的应用实验六按摩的基本手法(6学时)3、重点与难点:按摩的基本手法第十八章医疗体育概述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医疗体育的意义及理论基础、运动器官的功能评定,掌握医疗体育的方法与手段、医疗体育的应用。2、基本内容第一节医疗

14、体育的意义及理论基础第二节医疗体育的方法与手段第三节运动器官的功能评定第四节医疗体育的应用3、重点与难点:医疗体育的方法与手段、医疗体育的应用。四、本课程实践、实习要求与能力要求(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实验课计划学时数为12学时。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体育保健学实验的正确操作规程和仪器的使用;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1包扎目的及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绷带、三

15、角巾包扎的基本要领和包扎技术实验原理:包扎可以起到保护创面、固定敷料、支持伤肢、防止感染和止血、止痛的作用,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2止血目的及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位置并能准确定位,熟练掌握操作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实验原理:因运动损伤和其他意外引起的出血,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必须进行止血。通过压迫出血部位相应的表浅动脉,可起到临时止血、抢救生命的作用。3心肺复苏目的及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术,并能熟练进行单人操作。实验原理:在某些意外情况下,人体在发生心跳、呼吸突然中止后会造成血液循环的停止。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血液循环停

16、止后4-6min大脑即发生严重战害,甚至不能恢复,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肺复苏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呼吸血液循环得以恢复挽救生命。4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简易处理方法目的及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开发性软组织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学习敷料的作用、手术镜和剪的执握的方法,以及敷料和器械的消毒方法。实验原理:开发性软组织损伤的伤口与外界相通,容易引起伤口的感染,如果局部伤口处理不当则会影响伤口的愈合。早期对伤口进行恰当的处理,将大大减少伤口的感染,有利于伤口的愈合。5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物理疗法目的及要求:物理疗法是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手段,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常用的物理疗法的原理及操作

17、方法,巩固在体育保健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实验原理:本实验包括冷热疗法利拔罐疗法。冷疗具有镇痛、防止肿胀、解痉等作用。温热疗法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晚期,是用不同方式将热作用于患处,达到增强血液循环和促进渗出物的吸收、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加快损伤的修复的作用。拔罐疗法是利用罐中的负压作用可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同时对穴位是一种刺激,有通经活络的作用。6按摩的基本手法目的及要求:能正确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体会手法的功力,既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实验原理:按摩主要是凭借术者的双手(及身体的其他部位或器械)采用专门的手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作用于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通过机械、神经、体

18、液的刺激和调节,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以达到调理人体功能,防治伤病为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五、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教学方式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实验教学。有重点的讲授、课堂讨论、做作业、写小论文等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二)考核方法本课程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为了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并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核包括:期末(占70%):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内容为基本知识,判断与综合分析能力。期中(占10%):采用闭卷口试形式。实验课部分(占10%):实际操作、实验报告。平时表现(占10%):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考勤等内容。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执笔人(签名):吴鹤群分管教学系主任签名(二级学院院长):参编人员:林正锋王勇制修订日期2010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