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6922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体育保健学英文名称:sportshealthcare课程编码:B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64学时总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营养学、学校健康教育等开课系部:体育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并能担任中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及健康指导工作服务,从而使体育运动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及运动技术水平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体育保健学的教

2、学形式包括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二)课程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各种内外因素,并能制定相应的体育保健措施。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的评定方法,为合理安排、组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予医务监督。掌握常见运动性伤病的病因、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掌握按摩的基本知识、手法和应用;医疗体育的基本知识、手段和应用。三、教学学时分配章次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

3、学时分配备注讲授习题实验小计绪言221.任第一章健康概述11课教第二章运动与环境11师可第三章运动与营养88根据第四章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自学实际第五章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66情第六章体格检查246况,第七章运动性疲劳22适当第八章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224调整第九章运动训练和比赛期的医务监督22各章第十章运动性病症44节的第十一章运动损伤概述22教学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病理和处理22课第十三章运动损伤的急救246时。第十四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自学02.期第十五章常见运动损伤224末考第十六章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44试由第十七章按摩O66教务第十八章医疗体育概述自学0处统第十九章常见慢性伤病的确

4、医疗体育O22一安机动复习22排。合计44O2064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绪论【目的要求】熟悉并掌握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与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讲授内容】一、体育保健学的概念和内容。二、体育保健学的发展简史和任务。三、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重点难点】重点:体育保健学学科概念、任务、内容、学习体育保健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难点:“学习方法和要求”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正确树立人体结构与机能的对立统一观点;局部与整体、先天与后天、机体与外环境的对立统一观点。第一章健康概述【目的要求】掌握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含义;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和不用运动方式对

5、健康的影响。【讲授内容】第一节现代健康观一、健康的概念二、健康的分类三、影响健康的因素第二节现代体育的健康观一、自然科学的体育健康观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体育健康观第三节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一、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二、适量运动对人体心理功能的影响三、过度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四、运动缺乏对个体健康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含义;难点:影响健康的因素和不同运动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第二章运动与环境【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体育锻练的卫生原则;环境对人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运动建筑设备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内容】第一节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二、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

6、的危害第二节环境卫生的防护一、大气卫生的防护二、水质卫生的防护三、土壤卫生防护四、学校环境的卫生防护五、绿化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第三节环境对人体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一、冷环境二、热环境三、高原环境第四节运动建筑设备卫生一、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二、室内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三、室外运动场地的设备卫生要求【重点难点】重点: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难点:环境的概念、高原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第三章运动与营养【目的要求】熟悉人体所需六类营养素的营养功用和供给量;影响人体热能消耗的因素;运动员的合理营养;比赛期间的营养和各类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讲授内容】第一节基础营养一、宏量营养素二、微量营养素三

7、、其他膳食成分四、营养素之间的关系五、人体的能量需要第二节健康膳食指导一、营养与抗氧化二、营养与免疫第三节营养、健身运动与慢性病一、营养与健身运动二、进食量、健身运动与能量平衡三、营养、健身运动和心血管疾病四、营养、健身运动和糖尿病五、健身运动、营养与骨质疏松第四节运动员营养一、运动与宏量营养素二、运动与微量营养素三、运动与水四、运动员在比赛期的膳食营养五、不同项群运动员的营养代谢特点和需要六、运动营养补充的误区【重点难点】重点:营养素的概念、热能的概念、平衡膳食、运动员的合理营养;难点:蛋白质及糖的作用、人体的热能消耗、平衡膳食的概念。第四章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目的要求】了解生活方式与

8、健康的关系;掌握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讲授内容】第一节健康与行为和生活方式一、行为和生活方式概述二、危害健康的行为第二节促进健康的积极生活方式一、体育运动是现代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二、培育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第三节体育行为与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二、心理健康的判定标准三、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第五章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目的要求】r解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人的身心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变化规律,掌握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人的一般与特殊的体育卫生要求。【讲授内容】第一节儿童少年体育卫生一、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的影响二、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三、青春发

9、育期四、儿童少年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五、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六、青少年早期专项训练问题第二节女子体育卫生一、女子身体发育的一般特点二、女子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三、女子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四、女子月经期的体育卫生五、运动与妊娠、分娩六、更年期的体育运动第三节中老年人体育卫生一、体育锻炼对中年人身体的影响二、中年人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三、中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四、脑力劳动者的体育锻炼与保健五、体力劳动者的体育锻炼与保健六、运动员退役后的体育锻炼与保健第四节老年人体育卫生一、衰老的概念二、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的影响三、老年人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四、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五、老年人

10、保健【重点难点】重点:儿童少年的体育锻炼特点、中、老年人锻炼的特殊体育卫生要求;难点:依据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提出的儿童少年体育卫生要求。第六章体格检查【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体格检查的形式、内容及体格检查过程中常见几种异常现象的医学分析。【讲授内容】第一节体格检查的方法一、视诊二、触诊三、叩诊四、听诊第二节体格检查的内容一、一般史二、运动史三、体表检查四、一般临床物理检查五、形态测量六、功能检查七、化验检查八、身体素质测试九、特殊检查第三节体格检查的形式一、初查二、复查三、补充检查第四节检查中几个医学问题的医学分析一、形态测量二、心血管系统检查三、肺功能检查四、自主神经

11、系统功能检查【重点难点】重点:体格检查的形式、内容;难点:几种异常现象的医学分析。第七章运动性疲劳【目的要求】掌握运动性疲劳的概念;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分类、机制、判断和消除的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运动性疲劳概述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三、运动性疲劳的机制第二节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一、主观感觉二、客观检查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一、劳逸结合二、物理措施三、营养补充四、中草药【重点难点】重点:运动性疲劳;难点: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和消除方法。第八章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目的要求】熟悉和掌握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和下午课外体育活动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的医务监

12、督一、体育课的健康分组二、体育课的医学观察三、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评定第二节早锻炼和课间操的医务监督一、早锻炼(早操)医务监督二、课间操医务监督三、课外活动医务监督第三节课外活动的医务监督【重点难点】重点:体育课的医务监督;难点:健康分组。第九章运动训练和比赛期的医务监督【目的要求】熟悉和掌握自我监督的内容和意义、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某些单项比赛医务监督的内容和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自我监督一、主观感觉二、客观检查第二节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要求一、球类运动的医务监督二、田径运动的医务监督三、体操运动的医务监督四、游泳运动的医务监督五、冰雪运动的医务监督六、武术

13、运动的医务监督第三节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常用指标一、脉搏二、血压三、心功指数四、尿蛋白五、血红蛋白六、心电图七、最大吸氧量八、肺活量和最大肺通气第四节比赛期的医务监督一、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医务监督二、国家和国际比赛的医务监督第五节比赛期的特殊医学问题一、兴奋剂问题二、控制体重三、人工月经周期问题四、时差适应【重点难点】重点:自我监督的内容和运动训练医务监督常用指标;难点:运动训练医务监督常用指标。第十章运动性病症【目的要求】了解并熟悉八种觉运动性病症的原因与发病机理、症状、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讲授内容】第一节过度训练:原因;发病机理;症状与体征;处理;预防。第二节运动应激综合症:原因;类型和

14、征象;治疗;预防。第三节晕厥:原因与发病机制;征象和诊断;处理,预防。第四节运动员贫血:贫血概述;运动员贫血的原因和机制;征象;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预防。第五节运动性腹痛:原因和发病原理;治疗;预防。第六节肌肉痉挛:原因和发病机制;征象;处理;预防。第七节运动性血尿:原因与发病机制;征象;鉴别诊断;处理;预防。第八节运动性蛋白尿:原因和机制;征象;处理;预防。第九节运动性中暑:原因;发生机制;中暑的一般类型;运动性中暑的特征;治疗;预防。第十节冻伤:类型;征象;治疗;预防。第十一节运动性脱水:体液的分布及生理功能;水的摄入和排出;运动性脱水的原因与机制;运动性脱水的表现;治疗;预防。第十二

15、节运动性猝死:心源性猝死;脑源性猝死;中暑;其他。【重点难点】重点:运动性疾病的症状、诊断、处理及预防;难点:运动性疾病的发病机理。第十一章运动损伤概述【目的要求】熟悉并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与分类;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含运动损伤的潜在原因与致伤条件);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及运动损伤的调查、统计方法等知识与技能。【讲授内容】第一节运动损伤的概念与分类一、运动损伤的概念二、运动损伤的分类第二节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一、思想上不够重视二、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三、技术动作错误四、运动负荷过大五、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六、组织方法不当七、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八、场地设备的缺陷九、不良气象的影响第三节

16、损伤的发病规律和潜在原因一、发病规律二、潜在原因第四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一、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二、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三、运动损伤的调查统计方法【重点难点】重点: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和发病规律;难点: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和发病规律。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病理和处理【目的要求】掌握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熟悉并掌握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处理原则与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一、擦伤二、撕裂伤三、刺伤和切割伤第二节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与处理一、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二、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重点难点】重点:开发性运动损伤的处理;难点:开发性运动损伤的处理。第十三章运动损伤的

17、急救【目的要求】熟悉并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包扎、止血和骨折、关节脱位的临时固定、搬运伤员、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等急救方法,以及抗休克的急救措施。【讲授内容】第一节急救的概述一、急救的目的二、急救工作内容第二节出血的急救一、出血的分类二、止血的方法第三节急救包扎的方法一、绷带包扎法二、三角巾包扎法第四节骨折的急救一、骨折的原因二、骨折的分类三、骨折的症状与体征四、骨折的急救原则五、骨折急救的注意事项六、骨折急救固定法第五节关节脱位的急救一、肩关节前脱位二、肘关节后脱位第六节心肺复苏一、人工呼吸二、胸外心脏按压第七节搬运伤员的方法一、徒手搬运法二、器械和车辆搬运法第八节抗休克一、原因和机制二、休克

18、的发展过程及临床表现三、休克的急救【重点难点】重点:绷带、三角巾包扎的基本要领及技术,指压止血法的基本要领及技术、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方法及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难点:绷带、三角巾包扎的基本技术、熟练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力度、频率。第十四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了解运动损伤的中草药、物理、牵引等常用治疗方法。通过讲授与实习初步掌握针灸、拔罐、固定等方法和常规伤后训练的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中草药疗法一、中草药治疗损伤的基本法则二、伤科常用的中草药三、中草药治疗运动损伤的具体应用四、治疗运动损伤的常用方剂第二节针灸疗法一、方法二、取穴原则三、针灸治疗运动损伤举例第三节拔罐疗

19、法一、拔罐的作用二、拔罐的方法三、适应症和禁忌症四、注意事项第四节按摩疗法第五节物理疗法一、冷冻疗法二、温热疗法三、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第六节固定疗法一、布类固定二、粘胶固定三、小夹板固定四、支架固定五、其他固定方法第七节伤后的康复锻炼一、康复锻炼的目的和任务二、实施康复锻炼应采取的措施三、急性损伤的康复锻炼四、慢性损伤的康复锻炼五、恢复训练时机的判定【重点难点】重点:各种治疗方法与运用;难点:各种治疗方法的原理。第十五章常见运动损伤【目的要求】初步掌握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疲劳性骨膜炎、骨新损伤的损伤机制、症状、诊断、处理和预防。【讲授内容】第一节软组织挫伤:损伤机制;症状及

20、诊断;处理。第二节肌肉拉伤:损伤机制;症状及论断;处理;预防。第三节关节韧带损伤:损伤机制;症状及诊断;处理。第四节滑囊炎:损伤机制;症状及诊断;处理。第五节腱鞘炎:槎骨茎突部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第六节疲劳性骨膜炎:损伤机制;症状及诊断;处理;预防。第七节骨筋损伤:损伤机制;症状及诊断;处理;预防。【重点难点】重点: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征象,处理方法;难点:运动损伤的发病机制。第十六章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目的要求】了解并熟悉人体各部位常见运动损伤的受伤原因、损伤机制、症状、体征、处理及预防。【讲授内容】第一节肩部运动损伤一、解剖概要二、肩部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三、肩袖f员伤第二节肘部运

21、动损伤一、解剖概要二、肘部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三、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四、肱骨外上联炎第三节腕部运动损伤一、解剖概要二、腕和手部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三、腕舟骨骨折四、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第四节膝部运动损伤一、解剖概要二、膝部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三、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四、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五、骸骨劳损第五节踝及足部运动损伤一、解剖概要二、踝及足部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三、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四、跟腱损伤第六节头及躯干部运动损伤一、脑震荡二、急性腰扭伤【重点难点】重点:运动损伤的损伤机制,诊断和处理;难点:运动损伤的损伤机制。第十七章按摩【目的要求】熟悉并初步掌握按摩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常用的按摩方法,按摩的应用和一

22、些常用的人体穴位,了解足部反射区按摩保健法。【讲授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按摩简介二、按摩分类三、按摩机理四、按摩的要求五、按摩注意事项第二节常用按摩手法一、摩擦类手法二、按压类手法三、揉搓类手法四、提拿类手法五、叩击类手法六、动摇关节类手法第三节按摩的应用一、运动按摩二、保健按摩三、治疗按摩【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掌握每种按摩基本手法的动作要领、运动按摩的各成套手法;难点:对揉法、拿法、滚法等手法动作的掌握、全身按摩的程序和方法。第十八章医疗体育概述【目的要求】了解并熟悉医疗体育的基本概念、特点、生理作用、医疗体育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主要作用。初步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和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制定运动处方

23、的程序和要求。【讲授内容】第一节医疗体育的意义及理论基础一、医疗体育的重要性二、医疗体育的生理作用第二节医疗体育的方法与手段一、医疗体育的方法与手段二、医疗体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第三节运动器官的功能评定一、关节活动幅度的检查评定二、肌肉力量的检查评定第四节医疗体育的应用一、运动损伤医疗体育的目的二、运动损伤医疗体育的原则三、恢复训练比赛的标准【重点难点】重点:运动处方的概念与运用;难点:运动处方的制定。第十九章常见慢性伤病的医疗体育【目的要求】重点掌握运动系统损伤的体疗康复原则,掌握常见运动损伤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方法;了解冠心病、高血压病、肥胖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医疗体育方法。【讲授内容】第

24、一节常见慢性运动系统伤病的医疗体育一、脊柱侧凸的医疗体育二、肩周炎的医疗体育三、慢性腰腿捕的医疗体育第二节常见慢性病的医疗体育一、冠心病的医疗体育二、糖尿病的医疗体育三、高血压病的医疗体育四、肥胖症的医疗体育【重点难点】重点:运动系统损伤的医疗体育康复原则及常见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难点:常见慢性疾病的医疗体育方法五、考核办法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本门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课程最终成绩由期末成绩(占70%)和平时成绩(占30%)综合评定,期末考试以闭卷理论考试形式进行,平日成绩以课堂考勤、测验、实验技能操作与报告与作业成绩相结合评定。六、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措施(一)体育保健

25、学是一门综合、应用科学,在实施本教学大纲的教学中,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尤其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要密切联系体育运动实践,联系体育卫生、保健实践,处理好本课程与相关基础理论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之间的基础与应用的关系。(二)体育保健学课程的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倡师生、教学互动,进行研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要充分运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课程,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四)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对实验(习)课的设计和组织,加强学生实验(习)

26、技能训练,力求保证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此外,争取创造条件可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五)体育保健学教师应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在教学、科学研究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七、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教材,1、姚鸿恩等.体育保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姚鸿恩.体育保健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高级教程.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2、姚鸿恩等.健康教育学.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3、曲绵域等.实用运动医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文J纪清.实用运动处方.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