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国王与牛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959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指导:国王与牛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写作指导:国王与牛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写作指导:国王与牛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写作指导:国王与牛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写作指导:国王与牛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指导:国王与牛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指导:国王与牛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位国王发出告示: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准备一杯牛奶,晚上拿来倒进新挖的池子,用以救济无家可归的乞丐。(国王意图是什么?)一个男人想,反正每个人都要倒一杯牛奶到池子里,我可以倒一杯水在里面,而且又是在晚上,没有人会发现。于是他趁着天黑将一杯水倒进池子后赶紧回了家。(男子把牛奶换成水的原因?)第二天早上,当国王来到池子边上的时候,他惊呆了:池子里全是水!(为何全池都是水?),作文立意,一、国王的角度: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得更美行善从一杯牛奶开始(爱是点滴汇聚)人要有行善之心二、男人的角度:少点私心,就是爱心真心捐助,爱满天下人要“慎独”三、综合:行善,需要众人支持,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

2、”最早见于礼记:“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释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分析以下立意,1.做人要讲诚信2.做人要有责任心,有担当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是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3.做好自己,脚踏实地,永不言弃4.人要懂得奉献(举例:教师将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科学家将心血奉献给祖国的科技事业)5.人不可有私欲(举例:贪官落马,食品安全)6.做人不可以

3、有侥幸心理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免去灾害,很幸运,为善,让世界多一点爱(高三8班 陈琳),(一杯牛奶的力量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有成千上万杯牛奶,便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世界多一点爱。然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不法的事情在增多,人们的爱心渐渐冷淡,很多人人可行的善事都极少人愿意伸出手,老人不敢扶,好事不敢做。我们这个社会原本应拥有的正能量呢?2011年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曾轰动一时,小悦悦前后遭两车碾压,有18位路人经过却无所作为!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冷血?伸出援手就那么难吗?最终,捡垃圾的陈婆婆毫不犹豫伸出她的援助之手陈婆婆的这一举动让这个世界还不至于完全陷入“冷血

4、”,让我们看见了正能量的微光在闪烁,只要多一份善举,这个世界会多一份正能量!(夹叙夹议),当然,同样有着为善之心的还有很多人,是他们筑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正能量!是他们让我们生存的世界多了更多的爱!90后女大学生李翠走了,可她的故事却在流传,她坚强得让人心疼,不幸患肾癌,用日记、微博记录抗癌过程,因为家境困难,她强忍疼痛带病转车仅为了省几十块钱的路费(与主题无关,可删);她又无私得让人敬佩,自愿捐献眼角膜,为陌生患者送去光明!李翠离开人世,没有活出生命的长度,但她却以另一种方式为善,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宽度!她以另一种方式绽放,让世界多一点爱。,在我们周边生活中(不简洁,改为“在生活中”),我们也可

5、以伸出援助之手:在街头碰见一个坐在地上号啕大哭的小孩,你不妨上前耐心地询问情况,如果他与家人失散了,你可以打个电话与其家人联系;在公车上碰到颤颤悠悠的高龄老人,你不妨伸出手来搀扶一下,有座位也可以让一下;在路上捡到钱包,不妨交给派出所,免得被心术不正的人占为己有。做这些事情不用占用你太多时间,也不需要你具备何种了不得的能力,却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了别人,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爱与正能量!一个人为善的能力有大小,期望所有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善举是不现实的。然而,只要每个人都怀有善心,我相信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人人可行的善事,只要大家都愿意,我们的世界会充满无穷无尽的爱与正能量!,积累小爱,传播大爱 3班

6、吴苑滇,一杯牛奶的力量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有成千上万杯牛奶,便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或许故事中的这个男子认为,缺自己的一杯牛奶不会有任何影响,殊不知,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那么爱会被逐渐累积,以至扩散到整个社会。徐本禹从繁华的都市走进大山深处,用稚嫩的肩膀扛住倾颓的教室,带给山里孩子希望。即使遭遇贫穷和孤独,他用瘦小的身体,撑起了孩子们的一片天。或许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徐本禹无私奉献而传达出的爱的力量,却是无穷无尽的。小爱被汇聚成大爱,不仅在他的大山里传播,更是在整个社会中传播。,桂希恩勇敢地走进艾滋病人的生活,去触碰人们谈虎色变的艾滋病。她无所畏惧,为了让那些患病的人们摆脱

7、病痛的折磨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似力量很小,然而,当这种正能量在社会传播时,它的力量却大得惊人。同样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明正彬,将一生的事业奉献给缉毒的事业。毒贩子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的他以实际行动为社会铲除了一颗颗毒瘤。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感染了无数人,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在社会上,像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他们积累小爱,传播大爱。然而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力量微薄,可有可无就停止付出,就像故事里的那个男子一般。他们却没有看到,一杯牛奶微不足道,而每一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杯牛奶,则可以救助多少贫困的百姓。,如果每个人都像他那样,自私地把牛奶换成白水,那么久而久之,这种不正之风也会像病毒一般,感

8、染整个社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水滴可以汇聚成江河,星星可以点亮整个黑夜,就让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爱,奉献小爱,传播大爱,让社会变成爱的海洋!,爱心 事例,1、徐本禹从繁华的都市走进大山深处,用稚嫩的肩膀扛住倾颓的教室,带给山里孩子希望。即使遭遇贫穷和孤独,他用瘦小的身体,撑起了孩子们的一片天。2、桂希恩勇敢地走进艾滋病人的生活,去触碰人们谈虎色变的艾滋病。她无所畏惧,为了让那些患病的人们摆脱病痛的折磨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李翠不幸患肾癌,坚强地记录抗癌过程,自愿捐献眼角膜,为陌生患者送去光明!她虽然没有活出生命的长度,但却以另一种方式为善,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宽度!,小议“慎独”现

9、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

10、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

11、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感动中国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认真地反省自己。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

12、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慎独 事例,1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人柳下惠家中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3许衡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乱摘?”那人就笑:“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