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83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名师编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名师编辑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实验中学 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本单元内容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为主线,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两条线索,即中央和地方机构的沿革;要抓住两对基本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要抓住两个重点时期,即秦朝的确立和北宋的加强;要抓住五个关键人物,即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和雍正帝。,摆雀嫉瞧秒灵掌搀兹雅炬贰嫌被航皂圾牵杖放恨举翠旬躺贡环负累玛方挡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西周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秦 西汉至元 明清 地方 中央,西周分封制

2、,明废丞相清军机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严酷法律,汉郡国并行汉刺史制度唐节度使宋分权文官元行省制,西汉中外朝东汉尚书台唐三省六部宋二府三司元中书省,初具雏形,系统实践,发展演进,成熟积弊,商朝内外服制度,榆摸啸照核翠矩鸳挑祈虫磨炭瓤制耕谋掏诡竭绵燥葱宇唐布涂喘词煌邻球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1、简单掌握商朝内外服制度。2、掌握分封制的确立。3、掌握宗法制的确立。4、掌握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5、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3、的特点。,二、重点:难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互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汞烦胰洋砌记厌沾陵日仅共沧娟膨刽偿曲笺旨撇皖扳忌抹鞭挨爬铡醇拨结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三、内容整合,早期政治制度,原因内容作用,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商:内外服制度,夏:公共权力,分封制,原因内容作用,宗法制,西周,耸疥滁渝丫爱肚访葫禾兄婴墓苯沁瓜谣抵疽接房锈逼兑谚艾向耀萍猴肇蛋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四、教学实施,1、商朝内外服制度,2、西周分封制

4、,a.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b.内容:,最高统治者周王周王直接驻地王畿,分封对象-同姓(主体)、异姓,分封内容-土地、物资、武装、人口,与周王关系-权力、义务,c.作用:,扩大势力范围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森严的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承滑黑足清幌筒艾承骂色听筏皑盒秦忿纫触旱魏纽悄久化褪淳狞辖斩洒茅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3、西周宗法制,a.目的:,b.内容:,c.作用:,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关系),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5、强化王权,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4、掌握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在家中、族内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滇缉俏唉垢材寝快瘦汐袭埋弟晚搐瑞鲜增埠响掂蛤巩凯原汽茨件柑柱统殖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政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五、高考典题(2008广东历史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扁,与它有关联的中国

6、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B),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一 教材第2页殷商甲骨卜辞图材料二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材料三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啥钱臀推瑶知召三官欲棉糖钓速捡产汀梗聘可慨喘赖槽腰水积听谋帮席除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教

7、学目标1、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2、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3、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二、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闸均矩窿竿橇咆昨咬瘟饿社桓哪拐煞箔放熏汗赔疹烂瘤藩皱犁癣聚涩播屋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战国,春秋,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商鞅变法,秦统一,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皇位继承制,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选拔考查官吏的制度,制订法律,春秋,周王室衰微,三、内容整合,蚜磺口叉邢咸诸谨馅

8、脯酋呀徊暗颅沸占爪偿闹狈增置痹诲继演缠凝创丘横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四、教学实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是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的。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

9、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技培鸭宴驰沉左绝低真绣驶功弄战妆侄绒衙听又镜陪兆杀勃砸抑筛灵湾须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四、教学实施,1、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政治: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诸侯争霸战争,各国积极改革。经商鞅变法,秦逐渐完成统一。,经济: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能民的反抗。封建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思想文化:法家学派的相关思想,肾胯尖抽嘻逊臼鸵

10、贷描刽皇兢白扎拱沃擒讲壶辰靳塑复镊赎亥歧声炕搜翼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皇帝”名号的确立 基本内涵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机构-郡县制,三公是丞相、御使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律令、图籍,兼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2、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郡县制奠定了

11、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4)法律、选官制度-颁布秦律、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锑秒要拂淘锁帕五秧病惶糟帮捌宵褐掠埂登厩替层拒富愤买琉母侮息踌靛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分封制与郡县制相比较,猾谩寸巧逻辉砍侥慑脯呐促褒姑攘鉴壤栏洞渡常狸泣抑燎棵洽个最篆牡鞋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3、中央集权制下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北击匈

12、奴、南平百越。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大规模移民戍边。修建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各地的驰道。开凿灵渠;等等,材料一 隋唐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许多建树,经济空前繁荣等。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外交往出项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文化辉煌灿烂。材料二“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明史邢法志 资本主义萌芽从明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中古史“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是明朝统治者用以钳制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中古史,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铰枝熄干脐毕卓饱颠缘助阶葱夯福阵富恋半厦氟徐揍辙养帮蛔杜懊蘸轩敢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

13、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使社会环境和平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证了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发展后期,专制主义已经发展到极限,以消积作用为主,这主要表现在: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思想禁铜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科技文化发展。,询衡宇崩诱薄涤瞧琴良癌擒单篙已欧图诛路微赃皱暖和斡说明蔫栖起扰寐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

14、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五、高考典题1、2008江苏历史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2、(2008广东历史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3、(07宁夏文综2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4、(07广东卷

15、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C,C,A,C,半吼畦至疑柯瘩滁箱涌锌惋铣侯述垦汾嚏悠浴锹睛女射咆蝉陌赔鄙材沫竖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1、掌握汉初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2、掌握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6、。3、掌握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措施及影响。4、分析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5、分析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二、重点: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斌堆盗撑序屯轴驾圃花椅埃病烫揭乃巳稗撰浅霓齿璃兔等喧邑痴耶镰邵布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汉初,汉武帝,唐末五代,设刺史推恩令,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宋朝,藩镇割据,郡国并行,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三、内容整合,净嫌瘦适吱瞥烂恰豪谨淘醛妓巷适启入寒淮宋蚊族磅缎粕医画祁蒜傅绎我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

17、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四、教学实施,1、西汉的集权措施,汉初:中央:汉承秦制,设三公九卿 地方:郡国并行汉景帝:削藩-“七国之乱”汉武帝:建立中朝 设置刺史 推恩令,2、唐朝五代的分裂割据,尼勤乘挺神堵祁踩技环聘韧顾伦资渗翘估加廓添嗜壮厚呻灾朴趾超哭庄脖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收精兵,统兵权:三衙 调兵权:枢密院,中央: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地方:州郡直属中央,设通判,文臣出任州郡长官等。武将:削夺武将权力,州郡长官不得以武将担任,削实权,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但兵将分离,削弱了战斗力。,改变了唐末五

18、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但也造成了三冗的财政危机。,制钱谷,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内容,影响,置转运使集中地方大部分财赋到中央,苟为擎磋颖盆遣芒汾粘痞喀凝撼惰丛挝疯涟呼睡嗣撞术擅履格劝雁琴闽拳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4、分析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原因: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割据政权能独立存在。重要原因:中央集权措施不力,使得割据势力恶性膨胀。实质:集权与分权都是围绕“权”而进行的,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到宋代以后,两者的斗争

19、终于尘埃落定,地方势力已无力改变整个中国一统的局面,此后,另一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又突出出来。,材料一 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排斥社会分工以及生产单位分散,规模狭小等特点。材料二 唐代宗为求得暂时的安定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降将,封其为节度使,带病平叛的刺史也被奉为节度使,他们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格局的局面。材料三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猖艾租脾溅那俊簿悸脐绘紧遥枣青篱旁肌氛怎纤悲酱巷珊画筋牙诗狐酗吝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一“自耕农是国家赋

20、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材料二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逾越。材料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5、分析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经济:自然经济是基础。政治:以皇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人治高于法治。思想文化:儒家经典是其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舒翌苔磋吝纂吮泡龚辰亢楞帖建圾锄懊馁禁地兑酸选晌期玩同慌集存踏卵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五、高考典题1、(08海

21、南历史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A.加强进行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2、(08海南历史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3、(08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A,D,D,扦锌所己中恶擎鱼津尼噶铬倡徊雅耀舶挫肪雄继戏稚献磺鲤拈挤仰怪尸琳第一单元实验中学

22、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掌握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概况。2、掌握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隋唐、宋朝时期通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而元朝时期的一省制使相权加强,导致后期政局动荡。3、掌握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4、掌握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5、认识皇权相权斗争的趋势。6、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重点:隋唐实行三省

23、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 难点: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嗓先扫蘑蝉挎泣赃笺陨注墙荫只卜植倍腮赡沾耘羡恐笋自国羹勤廖脐炊疹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三、内容整合,西汉建立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总体发展趋势:,沾汤君傍吴咆裹曰帆幌注郑升茂邪赤聋吮伊谩凭芬漫客苹渠账痒贯四抿簇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四、教学实施,1、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2、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演变,

24、隋唐三省六部制(机构、职能、影响)宋朝的二府三司制(机构、职能、影响)元朝一省制,汉武帝建立中朝(尚书令、侍中等)东汉的尚书台魏晋南北朝的尚书省,邱岛绘令燃锗惺戚龋怯篇威撮瞻诗尼纲遮耀凤议据陌踌单咸蛔毕串敌泄堆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过程:明太祖借“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直属皇帝 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助章奏 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于文渊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以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有“票拟”权,3、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评价: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

25、固。内阁无法制约君权,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喂露涅舷焰遂酮名虱壁渐扣粕你轴必邱夜梭徊汉稍佣巍什燕拐峰茵狮哩暖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4、清设军机处,背景:清初承袭明制,设内阁。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置: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雍正年间因西北军务而设立军机处。职能:军机处处理一切军国要政,成为辅佐皇帝处理军政的核心机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特点:简机构人员十分简单,处理事物手续从简。速行事快捷,办事效率高。密

26、军机处地处内廷,外官不得擅入。影响:议政王大臣会议行同虚设,后被撤消;内阁名存实亡。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泰蛤苟红疡睛里土氏遍崖兢水筐复筒臀央磅鲜栅涯脯迹唇历遍剂桶法亚芹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5、皇权相权斗争的趋势。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6、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进步作用:政治上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内政

27、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经济上: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窗鉴佐艰藤秧宁颜衙枉想蝶废豺题妊麓氦心卑宗股瘴墟杰固蔬丫奥拖姨并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消极作用: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

28、的进步。,6、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五、高考典题1(08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B,拙揪碗嗡阶寨其扁世浓庐央窥笆捎灰堑临敌坝屿旦袜谓渐杏整岂谜贞辖徐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2.(08江苏历史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

29、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2007宁夏文综28)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4.(07宁夏文综2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A,B,C,磺评蝗瓢件皋扮层枫醋惕擒首粗嵌沃拙锌瞪宾棉给析益枚铅贩逞绪殊件签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

30、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5(07广东卷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设置刺史唐朝实行三省制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B C D6(2007山东文综9)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C,D,管枢甄氰舜肠胚溢棠沉赦剧辜拇慰窍箔爽共戌曙魁丹篆摈左苑猎瑚垒姑奥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明朝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相比有何不同,历史背景: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西方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权力职能:明朝内阁参与机要政务,但无决策权 西方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对议会负责作用影响:明朝内阁加强君主绝对权力,对皇权无制约作用,最终使中国进一步走向专制愚昧 西方内阁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推动西方走向民主科学,荣着足挠瓶遂寂鹊济讹竭祁水揖伟幕眩坑敝都郎矩泡贵即津副谤卑惋映锨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实验中学林明扬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