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见运动损伤PPT课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069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9.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常见运动损伤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最新:常见运动损伤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最新:常见运动损伤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最新:常见运动损伤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最新:常见运动损伤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常见运动损伤PPT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常见运动损伤PPT课件文档资料.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常见运动损伤,目的要求: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机制、症状与体征,掌握各种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方法。主要教学内容:1、挫伤 7、髌骨劳损 2、肌肉拉伤 8、骨骺损伤 3、关节韧带损伤 9、肱骨外上髁炎 4、滑囊炎 10、肩袖损伤 5、腱鞘炎 1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6、疲劳性骨膜炎 12、脑震荡 教学重点:各种损伤的机制、症状与体征、处理方法。教学难点:各种损伤的机制,一、挫伤,(一)、概念:人体某部位遭受钝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该处及其深部组织的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二)、损伤原因:运动中的碰撞、踢打。(三)、易伤部位:大腿前外侧、小腿后外侧多见(四)、分类1、单纯性挫伤 2、复杂性挫伤,(四)、征

2、象,1、单纯性挫伤: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 重者可见皮肤青紫、局限血肿 2、复杂性挫伤 除软组织挫伤外,尚有合并症 头部挫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表现为昏迷、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胸背部挫伤,4,肋骨骨折、肺挫裂伤等,主要表现为胸部剧痛、呼吸困难、咯血等。,腰腹部挫伤,5,肝、肾、脾脏破裂而成内出血,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休克等。,睾丸挫伤,休克,表现为血肿、剧痛。肌肉严重挫伤肌肉或肌腱断裂,表现为功能完全丧失,断裂处凹陷,近端隆起。,(五)、处理:,1、单纯性软组织挫伤: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2、密切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发生应边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现场急救,边送医院。(六)、

3、预防,二、肌肉拉伤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被动拉 长超过了肌肉的承载能力造成 肌纤维或/和结缔组织的断裂。,病例,某跨栏运动员跨栏时,起跨脚跨过栏杆做下压动作时,突感大腿后侧撕裂样疼痛,请问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如何处置?,肌肉拉伤,2、肌肉物理和生理特性,分类,根据拉伤肌肉断裂程度分为 轻度 中度 重度 根据拉伤肌肉在运动活动中所起作用分为:肌肉主动拉伤 肌肉被动拉伤,损伤程度:,、肌微细损伤;、肌纤维部分断裂;、肌肉完全断裂;、并可致筋膜和腱鞘的损伤。,原因,准备运动不当。训练水平低,肌肉弹性和力量较差。疲劳或负荷过大,肌肉机能下降。技术动作过猛或粗暴、错误。气温低、湿度大、场地不良等。,机理,拉伤

4、肌肉:原动肌 拉伤部位:肌腹,主动拉伤机制:肌肉主动强烈收缩,尤其当主动不足时,超过了肌肉允许的抗张强度。正常肌肉抗张强度为5.44Kg/cm 2,肌腱为611-1265 Kg/cm 2,被动拉伤机制:肌肉被动拉长尤被动不足时超过了肌肉所能伸展的限度。休息时腱纤维呈现波浪状,拉长2%波纹消失,拉长4-8%交联纤维断裂,拉长8-10%腱纤维断拉伤肌肉:拮抗肌 拉伤部位:肌腹肌腱交界或附丽区注:运动实践中肌肉拉伤常发生在 肌肉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转换之际,好发部位,1、大腿后肌群最为多见。2、大腿内收肌、腰背肌、腹直肌、小腿三头肌、上臂肌也是易伤部位,其多发与运动技术关系密切。,典型受伤动作,且当时

5、多有撕裂感。,症状:,、痛疼、肿胀、压痛、肌痉挛、功能障碍;肌肉断裂征象(重度拉伤)受伤时如有撕裂响声、闪痛 伤后肿胀明显、皮下血肿严重 肌肉中间可触及凹陷,一端隆起,可呈驼峰样改变。、抗阻实验为阳性();,肌肉拉伤图,鉴别,肌肉拉伤 肌肉酸痛 时间 即刻 一段时间 痛性质 锐痛 酸 压痛 局限 无局限点 经休息后 变化不大 减轻 运动 基本不能 可以且运动后酸痛减轻,处理,肌纤维部分断裂者:保守治疗 早期:立即RICE处理 冰敷时间 患肢固定位置。中后期:可使用活血化淤药、非甾、体类皮质激素等。肌肉完全断裂者,现场进行加压包扎和固定,送医院治疗。,伤后训练,肌肉部分撕裂者:伤后局部停训23天

6、,健肢可活动。3天后可逐渐进行功能锻炼,但应避免重复受伤动作。一周后可增加肌力和柔韧性练习,以伸展时疼痛不加重为宜。1015天症状消失后,逐渐恢复训练,但应使用保护支持带和做好准备运动使用保护支持带和做好准备运动,四、预防,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平时要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练习;锻炼中要注意观察肌肉的反应,若出现肌肉僵硬或疲劳时,可进行按摩并减少运动量;改正技术动作的缺点,正确掌握技术要领;注意锻炼环境的温度、湿度和运动场地的情况。,牵拉练习的形式主要有3种:1、静力性牵拉、2、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PNF)3、爆发式牵拉。,“PNF”最初是在医疗康

7、复中对具有神经功能障碍肌肉的治疗,由于通过这种方法的练习能改善特定肌肉的功能和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已被国外体育界所重视和采用。其既可以在练习的热身阶段采用,又可以在放松恢复阶段采用,既可以作为一般性柔韧性练习手段,又可以作为专门性柔韧性练习手段,该方法主要运用于提高柔韧性素质的练习当中,结合了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一般是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三、.关节扭伤(一)原因和机制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运动,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二)征象1.疼痛、肿胀、淤血、功能障碍、关节松动2.关节侧搬试验阳性3.严重者合并其它症状踝关节扭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三)处理1.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处理2.尽早进行功能训练,防

8、止肌肉萎缩和组织粘连,踝关节韧带损伤(LIGAMENT INJURIES OF ANKLE JOINT),?运动中常见,局部解剖,关节构成:胫腓骨下关节面踝穴和距骨的鞍状关节面构成距上关节。特点:距骨前宽后窄,外踝长、内踝短,踝关节跖屈时活动度大,关节不稳,内翻易、外翻难,常于运动内翻过度而造成外侧韧带损伤。,韧带,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面积大,纤维致密而强韧,单纯损伤少见。外侧副韧带由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构成,纤维长而薄弱,常见易伤。胫腓联合韧带 肌肉:足的内翻肌群力量大于外翻肌群,受伤机理:,外侧副韧带伤:跖屈受暴力作用踝关节内翻过度外侧韧带过牵损伤内侧副韧带伤:背伸受暴力作用

9、踝关节外翻过度内侧韧带过牵损伤。多见于距腓前韧带伤,因损伤程度不同可为拉伤、部分断裂、完全断裂。严重损伤可合并内、外踝撕脱性骨折。,征象,急性受伤史。剧痛。压痛,常见于外踝前下方凹陷处(距腓前韧带),也可见于内、外踝。肿胀。严重者见皮下淤斑。功能障碍,跛行步态。强迫内翻试验阳性、强迫外翻试验阳性。如出现关节不稳、活动范围加大、有开口感,提示韧带完全断裂。前抽屉试验阳性,韧带完全断裂。X线检查,可确诊有否骨折存在。,现场处理:,伤后立即用拇指指腹压迫痛点。及早进行强迫内外翻试验和前抽屉试验检查,以确定韧带是否断裂。冰敷患部或绷带加压包扎,把踝关节固定于受伤韧带相对松弛位。患肢抬高。疑有韧带完全断

10、裂或骨折者,现场应加压包扎,使用棉花夹板固定,送医院。伤后处理同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伤后训练:,急性期抬高患肢休息。肿胀、疼痛缓解后,积极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屈伸练习。解除固定后,在保护支持带的保护下逐渐参加一般锻炼。患部无明显压痛和强迫内外翻试验无疼痛时,可恢复正常训练。,预防,重视踝周围肌力练习和协调性练习。做好场地的医务监督。充分的准备运动。提高落地动作的技术水平。禁止粗暴动作。,四、疲劳性骨膜炎,疲劳性骨膜炎是骨对运动负荷过大的一种反应性炎症。本病多发于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一)、原因1、局部负担量过大,在一段时间内过多的用脚尖跑跳,动作没有缓冲。2、场地过硬,支撑

11、反作用力大,增加了局部负担。,(二)、损伤机制:,1、肌肉机械牵扯学说:肌肉附着处的骨膜长期不断地受到牵扯,扭伤或张力增高,使骨膜发生松弛所致伤。2、应力学说身体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反复作用于胫骨,再加上胫骨本身的形态结构的特点,使该部骨组织内部的应力受到改变和破坏,从而产生一种生理或病理的反应。,重力和反作用力,反复作用是变化的主要外因;骨骼特点是变化的根据。,骨骼的“”形,在力的作用下,凸面受到伸展,而凹面受到挤压,拉张力大,抗应力也大时,骨组织可以提高应力,与外力的增加来保持平衡,表现为骨小梁的合理排列和骨皮质的增厚,发生良形生理反应。若负担不当,抗拉应力增长跟不上拉张力的增加,则引起骨

12、膜松弛充血、出血,出现骨骼损伤性炎症。,在负荷适宜时,上述两种因素都能改变骨膜血液循环,使骨膜增厚,骨质增粗加固,提高负荷能力,引起良好生理改变。若负荷超出组织的适应能力,就会发生骨膜松弛或分离、充血、肿胀,骨膜下出血,以至局部骨质脱钙或断裂,产生骨折。,(三)、症状,、疼痛2、急性期多有局部肿胀(小腿下段为多);3、压痛,有局部,有散在;4、后蹬及支撑痛,训练后出现痛疼,下蹲时痛疼加剧;而抗阻屈踝、屈趾时则无疼痛,此为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重要体征。5、有结节及肿块;6、“”线可诊断有无骨折。,(四)、处理:,(一)轻者早期:绷带裹扎小腿,调整减少下肢运动量,继续运动。(二)严重者:减少局部负

13、荷。运动后及时放松,温水浸浴,按摩,理疗,局部封闭,中药熏洗,以至停训。,(五)、预防:,、训练要循序渐进,运动量要合理。、正确掌握跑跳技术,注意放松和缓冲。、避免在硬地上训练。4、注意运动后放松。,五、脑震荡,脑震荡是脑损伤中最轻又较常见的一种。在体育运动中和一般的生活中都可能发生脑震荡。在外力的打击下,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普遍震荡所引起的一时性意识和功能障碍,不久即可恢复,多无明显的解剖病理改变。,(二)征象,1.头部外伤史,2.伤后即刻轻度短时间意识障碍,不超过半小时3.意识丧失后,肌肉松弛,面色苍白,皮肤、腱反射消失,瞳孔放大,脉搏细弱,呼吸表浅.4、意识清醒后出现逆行性健忘;5、

14、头疼、头晕、恶心、呕吐;6、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三)处理1.平卧、保持安静休息、2、保暖、头部冷敷、3、对昏迷者要急救,促使其知觉的恢复;4、呼吸停止者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点穴、氨水、心肺复苏,注:昏迷5分钟以上,瞳孔大小不对称,有耳、鼻出血等严重,可能是脑挫伤清醒后剧烈头痛、呕吐,或再度昏迷者,说明伤情严重,要立即送医院。闭目举臂单腿平衡试验可评价恢复程度。,六|肩袖损伤,肩袖损伤(Injury of Rotator Cuff),系指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的创伤性炎症而言。该伤在体操、投掷、排球、举重和游泳运动中较为多见。肩关节外侧肌肉可分为两层,外层为肥厚坚强的三角肌,内层是肩袖,两层肌

15、肉之间有肩峰下滑囊(图7-36)。肩袖由冈上肌(司肱骨外展)、肩胛下肌(司肱骨内旋),冈下肌和小圆肌(司肱骨外旋)等四块肌肉组成。其腱扁宽,部分腱纤维与肩关节囊交织,远端分别止于肱骨大、小结节,形似袖口样包裹它,故名肩袖,也称腱袖或旋转袖。,肩袖的大体解剖特点: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肌样结构喙肱韧带在冈上肌、冈下肌之间的深浅两面使肩袖的连结得到加强。,损伤机制 主要是由于肩关节的反复旋转或超常范围的活动,引起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受到肱骨头与肩峰或喙肩韧带的不断挤压、摩擦和牵扯所致。当肩关节外展尤其是略带内旋情况下的外展时,肩袖肌腱特别是冈上

16、肌肌腱不断地与肩峰发生摩擦及挤压,当外展至60度120度时,这种摩擦与挤压最为严重,而外展超过120度以后,因肩胛骨随之发生上回旋,使冈上肌肌腱与肩峰间的距离增大,此种摩擦和挤压现象随之缓解或消失(图7-37)。肌腱的长期磨损可导致变性,在肌腱发生变性的基础上再遭到外力作用,可发生肌腱断裂。,在体育运动中,单杠、吊环和高低杠中的“转肩”;投掷标枪、手榴弹和垒球时的出手动作;排球扣杀和发大力球动作;乒乓球的扣杀和提拉动作;蝶泳和自由泳的划水动作;举重抓举时肩的突然背伸动作等,都是引起肩袖拐伤的典型机制。,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1.外伤史:急性损伤史,以及重复性或累积性损伤史,多数病人

17、有一次或多次外伤史,部分病例症状渐起,无明显损伤史。2.疼痛与压痛:常见部位是肩前方痛,位于三角肌前方及外侧。急性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慢性期呈自发性钝痛。在肩部活动后或增加负荷后症状加重:被动外旋肩关节也使疼痛加重。夜间症状加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间隙部位。3.功能障碍:肩袖大型断裂者,主动肩上举及外展功能均受限。外展与前举范围均小于45。但被动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4.肌肉萎缩:病史超过3周以上者,肩周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以三角肌、冈上肌及冈下肌较常见。,特殊体征1.肩坠落试验:被动抬高患臂至上举90一120度范围,撤除支持,患臂不能自主支撑而发生臂坠落

18、和疼痛即为阳性。,疼痛弧征:患臂上举60一120度范围内出现肩前方或肩峰下区疼痛时即为阳性,对肩袖挫伤和部分撕裂有一定诊断意义。,2.撞击试验:向下压迫肩峰,同时被动上举患臂,如在肩峰下间隙出现疼痛或伴有上举不能时为阳性(Neer撞击征),肩袖损伤的处理急性期上臂置于外展30度位置,适当休息。理疗、针灸、按摩、外敷中药痛点注射等按摩可用推摩、揉、搓等手法。配合点穴按摩。穴位有肩髃、曲池和阿是穴等。最后运拉上肢,活动肩关节。,伤后训练急性期暂停训练。急性期后,逐渐开始做肩关节下垂放松的回环、旋转和举臂等活动。基本不痛时可做负重练习。慢性期做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但应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训练前后可在

19、肩部作按摩,练习后局部进行3-5分钟的冷敷,随后热敷。,预防1、要做好准备活动;2、合理安排训练的运动量并改进训练方法,避免肩部负荷过度;3、正确掌握技术要领,注意纠正错误动作;4、加强肩部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5、运动后采用按摩等方法,促进局部疲劳的消除。,膝关节急性损伤和防治,一、膝关节的局部解剖,1、关节构成:股胫关节、髌骨关节 2、韧带:内侧副韧带:防止过度外旋外展 外侧幅韧带:防止过度内旋内收 前后十字韧带:防止前后错位 3、半月板:稳定关节,缓解冲击力,二、膝关节的受伤原因和机理,1、内侧副韧带损伤:小腿突然外展外旋 足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严重者可合并内侧半月板撕

20、裂。2、外侧副韧带损伤:小腿突然内收内旋 足固定,大腿突然外展外旋。3、十字韧带损伤:膝关节过伸;膝伸直或半屈位,大、小腿受撞击;膝关节半屈位突然内收、外展或旋转;4、半月板损伤:膝半屈位小腿内收内旋或外展外旋时,突然伸膝,半月板出现矛盾运动,半月板被挤压,研磨导致撕裂,三、膝关节受伤的征象,1、响声:多见于韧带完全断裂或半月板损伤,伤后出现多见于半月板损伤。2、疼痛:伤后即刻出现,随后减轻,运动后加重。3、肿胀:韧带部分断裂者,轻度肿胀且较为局限,韧带完全断裂者,肿胀严重、范围较大,皮下可见淤斑,半月板或十字韧带损伤者,迅速发生全关节肿胀。4、压痛:常固定于受伤部位,可作为损伤定位诊断依据。

21、内侧副韧带损伤股骨内上髁 外侧副韧带损伤腓骨小头 半月板损伤胫股关节间隙,前角损伤髌韧带两侧。,三、膝关节受伤的征象,5、功能障碍:固定于屈膝位,被动伸直有抵抗感。6、关节交锁:提示关节内异物。7、股四头肌萎缩,常在伤后中后期,以内侧头最为显著。,三、膝关节受伤的征象,1、侧搬试验阳性:用于诊断侧副韧带损伤,如有关节间隙增大,提示韧带完全断裂 2、抽屉试验阳性:诊断十字韧带损伤,胫骨明显前移前韧带伤,后移后韧带伤。3、麦氏征阳性:诊断半月板伤 4、提拉研磨试验阳性:提拉痛侧副韧带伤,研磨痛半月板伤。5、关节镜检查:目前最可靠的明确诊断的检查方法。,侧搬试验,抽屉试验,麦氏征,提拉研磨试验,关节

22、镜检查,侧副韧带、半月板损伤比较(1),侧副韧带、半月板损伤比较(2),四、急性膝关节受伤的处理,1、侧副韧带伤:部分撕裂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 完全断裂加压包扎夹板固定上送医院。疑有联合损伤屈膝位(30度)固定12周,同时按急性伤处理。2、十字韧带伤:部分断裂屈膝位长腿夹板固定6周,同时按急性伤处理。完全断裂上送医院手术治疗 3、半月板伤:急性期屈膝位固定,按急性损伤处理;保守治疗无效,且经常出现关节交锁、股四头肌萎缩者,关节镜确诊可进行手术治疗,五、伤后训练和预防,1、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直抬腿练习直抬腿负重练习(拆除固定后)膝屈伸练习膝屈伸抗阻练习下地负重练习正常训练。2、加强膝周围肌力

23、训练,容易受伤项目应该使用保护支持带,防止粗暴动作,场地要符合卫生要求。,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脑震荡患者出现哪些情况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试述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方法。脑震荡患者出现哪些情况后应立即送往医院?,1、某人初次运动以后出现腿部肌肉疼痛,自述其肌肉拉伤了,你如何进行确诊?2、简述脑震荡的症状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肌肉拉伤、肩袖损伤的症状、受伤原因、检查方法、处理和预防方法。,1、8、XX,男,16岁,中学生。因身体条件较好被选入校田径运动队,参加跳远项目的集训,准备参加即将召开的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但经过一段时间大强度的训练后,该学生出现了以下症状:小腿下段疼痛并有明显凹性水肿,

24、胫骨内侧面和腓骨下段均有压痛,用足尖向后用力做蹬地动作时疼痛更为明显,但抗阻屈踝、屈趾时则无疼痛。请问该同学是什么损伤?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处理?应怎样预防?,某跨栏运动员跨栏时,起跨脚跨过栏杆做下压动作时,突感大腿后侧撕裂样疼痛检查发现伤后肿胀明显、皮下血肿严重,肌肉中间可触及凹陷,一端隆起,抗阻实验为阳性。,请问你会想到什么问题?为什么?如何处置?如何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某大学生做排球大力扣杀后,肩前方痛疼痛剧烈,尤其在上举60一120度范围内出现明显的疼痛,请问该同学是什么损伤?发病机理是什么?应如何处理?又应怎样预防?,某大学生一日前参加足球比赛,比赛中其膝关节膝外侧被对方队员踢中,当

25、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内侧疼痛尤为剧烈。第二天经检查,膝关节内侧肿胀明显,股骨内上髁处压痛,膝关节侧搬试验阳性,抽屉试验阴性,麦氏试验阴性,无关节绞锁现象,膝关节X线检查未见骨折。请问该患者是什么损伤?为什么?应如何处理?应怎样预防?,六、病例分析,王某,男,18岁,中专生。主诉:右膝肿痛1天。现病史:患者在2004年4月20日上体育课练习跳马时落地不稳,右小腿在外展外旋位持重,身体向对侧倾倒,右肘着地受伤。当时听到右膝有响声,伴剧烈疼痛,右膝屈曲不敢活动,后即由同学扶回宿舍休息,当晚因右膝疼痛加重曾用红花油按摩痛处,右肘痛处见有少量出血,曾用紫药水外涂。今晨因右膝肿痛加重,前来我处诊治

26、。,六、病例分析,检查:右膝内侧轻度肿胀,有一34cm大小的青紫块,局部有明显的压痛,右膝呈半屈位跛行,主动活动受限,侧搬实验(+),麦氏征(),右膝X线检查;强迫体位下 见右膝内侧关节间隙增大。未见骨与关节异常。问:1、你认为该学生患何损伤?说出诊断依据。2、你认为该同学在伤后处理是否恰当?为什么?3、伤后应当如何处理?,第三节 关节韧带损伤,一、概念:,关节韧带损伤主要是由间接外力作用引起的一种闭合性损伤。,二、损伤机制:,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运动,关节内外韧带受到过度的或猛烈的牵拉而造成损伤。,5、韧带完全断裂或撕脱时,关节有不稳定或松动感;,三、征象,1、局部疼痛、肿胀;

27、,2、明显压痛;,3、功能障碍;,4、侧搬试验(+);,6、“X”线片确诊有无骨折。,四、处理:,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五、预防:,4、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1、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2、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3、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韧带柔韧性练习;,第四节 滑囊炎,一、急性挫伤:,在外力的直接作用下使滑囊壁受到损伤而发生创伤性炎症。,二、慢性损伤:,局部负担量过大,致使滑囊壁受到反复摩擦,导致局部组织发生改变。,三、征象:,压痛,肿胀,可摸到肿块,疼痛明显,活动加剧。,1、急性:,2、慢性:,疼痛较轻,有肿块或小结节,做某一个动作时出现疼痛。,四、处理:,1、急性:,停止运动,外敷

28、新伤药,止疼药,肿大大可抽液后再加压包扎,可向囊内注射考的松。,2、慢性:,针灸、理疗;严重影响运动的,可手术切除滑囊。,五、预防:,1、加强自我保护,掌握正确的倒地方法;,2、注意控制局部负担量。,第五节 腱鞘炎,一、损伤机制:,由于肌肉反复收缩,使肌腱与腱鞘发生过度摩擦,所引起的肌腱腱鞘创伤性炎症。,二、多发部位,1、桡骨茎突部腱鞘;,2、手指屈肌腱鞘;,3、肱二头长头肌腱腱鞘;,4、踝部、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腱鞘。,四、处理:,三、征象:,1、疼痛;,2、肿胀;,3、压痛;,4、功能障碍;,另外,损伤的部位不同,其征象也各异。,1、减轻局部负担量;,2、局部固定;,3、外敷中药,4、理疗、

29、针灸、穴位注射。,五、预防:,1、合理安排运动量;,2、准备活动要充分;,3、训练后要及时放松。,第六节 骨骺损伤,骨骺损伤是儿童少年常见的一种损伤。,骨骺板的强度比正常的肌腱要弱25倍。,(一)急性损伤:,一、损伤机制:,间接暴力所致。暴力有剪力、撕脱力、劈裂力、挤压力等;,局部负荷过大,肌肉反复收缩、牵扯所致。,(二)慢性损伤:,二、征象:,、有的还会出现畸形;,(一)急性损伤:,1、明显的外伤史;,2、疼痛;,3、局部红肿;,4、压痛;,5、功能障碍;,6、“X”线片显示与正常骨有异。,(二)慢性损伤(骨骺炎):,1、无明显的外伤史;,2、发病缓慢;,3、局部疼痛肿胀;,4、压痛;,5、

30、运动受限,三、处理:,1、骨骺分离与骨折,处理原则与方法同骨折。,2、有骨骺损伤可疑者应休息,禁止负重三周以上;,3、骨骺炎要减少局部负荷,固定关节,中药外敷,理疗,针灸,按摩。,第七节 髌骨劳损,一、概念:,膝关节长期负担过度或反复的微细损伤积累而成。,二、损伤机制:,髌骨劳损是指髌骨软骨病和病故同缘腱止装置的慢性损伤的统称。,膝关节在130135度的半蹲位时,内外侧副韧带放松,主要靠髌骨和股四头肌维持关节的稳定性。髌骨同缘腱止部和髌韧带承受的牵扯力,以及髌、股相应关节面所承受的挤压力较大,若再发力加扭转,就会出现挤压,捻错、摩擦,导致局部组织细胞的损伤和破坏,引起腱纤维出血、变性、增生、钙

31、化和软骨细胞肿胀、纤维变性、龟裂、剥离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三、征象:,8、“x”线片示,晚期髌、股关节间隙变窄,髌骨关节面,上下缘骨赘形成,髌韧带增厚或钙化。,1、早期膝软、膝痛、大运动量训练后明显,休息后消失;,2、严重时静止、行走都痛;,3、疼痛与膝关节的 动作有密切的关系;,4、半蹲痛,以单腿半蹲最为明显;,5、关节积液;,6、髌骨压痛检查(+);,7、抗阻伸膝试验(+);,四、处理:,至今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4、中药外敷。,1、站桩,1)高位半蹲,髋、膝角度不宜过大;,2)尽可能长的时间;,3)每天12次。,2、主动直腿高抬,负重直腿高抬练习;,3、理疗、针灸、按摩;,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是防治髌骨劳损的积极手段。,五、预防:,4、加强医务监督。,1、合理安排运动负荷;,2、加强股四肌的力量训练;,3、注意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