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要点指导1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10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要点指导1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要点指导1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要点指导1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最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要点指导1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最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要点指导1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要点指导1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要点指导1文档资料.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站 辨证论治,考试目的考试方法考试方式考试流程 注意事项病历书写常见问题 样题讲解,一、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测试 1、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的能力;2、正确的中医诊断能力、合理选择中医治 法的能力;3、准确、合理选方、用药的能力;,考试目的,二、西医诊断能力测试 1、全面、准确、扼要归纳出西医诊断依据 的能力。2、根据西医诊断依据做出规范的西医诊断 能力。,1、病历书写完整,不缺项;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医学 术语运用规范;3、字迹清楚,卷面干净、整洁。,三、病历书写能力测试,考试方法 提供一个“简要病例”,要求考生在60钟内在提供的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书写一份考试病历);

2、考试病历格式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案规范(2000年版)有关要求制定;,考试病历格式姓名:性别:年龄:婚况:职业: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病史)体格检查:T:P:R:BP:,整体状况:皮肤、粘膜及淋巴结:头面部:颈项:胸部:腹部:二阴及排泄物:脊柱四肢: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治法:方药:煎服法 无签名,住院病历内容:一般项目、病史、体格检查、专科情况、实验室检查、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中、西诊断。签名(实习、住院)未获执业医师资格书写住院记录内容:同住院病历(但较简练

3、)。签名(住院、主治)执业医师书写(病案必有)首次病程记录内容:一般项目、病情要点、入院诊断、诊疗计划(治法、方药、调护),中医病案规范(2000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1991)住院病历内容:一般项目、问诊、望闻切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四诊摘要、辨证分析、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中、西)、治则治法、方药、辨证调护。签名(实习、住院、主治)由实习、进修、二年及以内住院医师书写住院记录内容:比住院病历较简练,但缺少四诊摘,要、西医诊断依据、治则治法、方药、辨证调护。加诊疗计划(中医治则、西医治疗原则)医师签名由二年以上住院医师书写 首次病程记录 内容:一般项目、病情要点(重要病史、四诊及体格

4、检查摘要、辅助检查)、入院诊断、诊疗方案(治法、方药、调护),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2002版入院记录内容:一般项目、病史、体格检查、专科情况、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书写医师签名。(实习、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者需执业医师审阅、修改并签字)首次病程记录内容:病例特点、诊断依据(中医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西医鉴别诊断)、诊疗计划。,考试方式,同一考场内集中笔试,考试流程,首先填好考生评分册首页。考试前15分钟,考生在考场门口排队。在考务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抽 取考试试题(简要病例)。拿到考试试题的考生进入考场落座。待所有的考生落座后,考官宣读考试注意

5、 事项。考官宣布考试开始,将答题卡分发给考生,考生将考试试题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核对 无误后,开始在答题卡上作答。完成答题后,将试题和答题卡同时交给考 官,然后退出考场。考试结束后,清点试卷无误后当场密封。考官根据评分细则进行阅卷评分。,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考试时间(60分钟)2、考生抽取试题时,应注意区分考生的级别和类别。3、考生将答案写在统一提供的答题卡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完成病历中所有项目的回答。简要病历中提供的资料不一定齐全,凡未提到的症状、体征、病史等均视为正常。5、书面辨证论治完成后,考生不要签署姓名。,6、阅卷时,严格按照各类别医师评分细则予以评分。分值详见下表:

6、注:()中数字是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 分值。,病历书写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主诉: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要求重点突出,高度概括.1)主诉繁琐,重点不突出 2)对症状主要特点或时间的描述含糊不清 3)用病名代替症状 4)主诉错误二、现病史:围绕主诉系统记录患者从发病到就诊这一段时间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诊治经过,结合十问记录就诊时情况。,1)现病史与主诉时间不符。2)内容欠完整,有遗漏。3)记录错误。三、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1)不完整,有遗漏。2)记录错误。四、体格检查:按顺序书写.要简明扼要,病例资料未提供的体格检查资料可写“正常”,1)不按顺序书写2)遗漏重要阳

7、性体征。3)书写繁琐、复杂。五、辨病辨证依据:汇集四诊资料,运用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得出中医辨病辨证依据。(2000版)(辨证分析:要求从四诊、病因病机、证候分析、病证鉴别、病势演变等方面进行书写。)(1991版),1)欠全面,有遗漏2)欠正确,有原则性错误六、西医诊断依据:从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主要疾病的诊断依据。1)不全面、有遗漏。2)诊断依据错误七、入院诊断:记录中医诊断(包括证候诊断)、西医诊断,11)漏诊,2)诊断不规范,3)诊断错误 八、治法、选方用药:欠准确,有原则性错误,药物剂量不准确或遗漏药物剂量。九、病历书写:字迹不清,错别字,涂改,漏项,样题讲解

8、:刘某某,男,50岁,工人,已婚。2004年11月23日初诊。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3年,每因饱食、情志不遂而复发或加重。先后服用中西药治疗,可暂时缓解。昨日因与邻居发生争执后,出现胃脘部胀闷疼痛,痛势较剧,两胁胀痛,嗳气频繁,大便不爽,遂来诊。患者平素急躁易怒。T:36.3,P:75次/分,R:19次/分,BP:120/75mmHg。神志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上腹部压痛。电子胃镜示胃窦部有一02 03cm溃疡面。,姓名:刘某某 性别:男 年龄:50岁婚况:已婚职业:工人主诉:间断胃脘部疼痛3年,加重1天。现病史:患者 3年前出现胃脘部疼痛,每因饱食、情志不遂而复发或加重。先后服用中西药治疗,

9、可暂时缓解。昨日因与邻居发生争执后,胃痛复发,遂于今日来诊,现主症:胃脘部胀闷疼痛,痛势较剧,两胁胀痛,嗳气频繁,大便不爽,小便正常。,参考答案:,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病史)平素急躁易怒。体格检查:T:36.3,P:75次/分,R:19次/分 BP:120/75mmHg。整体状况:神志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皮肤、粘膜及淋巴结:正常。头面部:正常。,颈项:正常。胸部:正常。腹部:上腹部压痛。二阴及排泄物:正常。脊柱四肢:正常。神经系统:正常。实验室检查:电子胃镜示胃窦部有一02 03cm溃疡面。,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平素性格急躁易怒,肝主疏泄而喜条 达,若情志不舒,则使肝气郁结不得疏 泄,横逆犯胃而作痛。胁乃肝之分野,而 气多走窜游移,故疼痛攻撑连胁。气机不 利,肝胃气逆,故脘胀嗳气,喜长叹息。气滞肠道传导失常,则大便不爽。病在气 分而湿浊不甚,故苔多薄白。病属肝而主 痛,故见脉弦。,西医诊断依据:1.有胃脘部胀痛,连及两胁等胃部症状。2.体格检查有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3.电子胃镜:胃溃疡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胃痛 肝气犯胃 西医诊断:胃溃疡治法:疏肝理气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5g 枳壳9g 芍药12g 香附9g 川芎9g 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