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生儿呕吐课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332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生儿呕吐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最新:新生儿呕吐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最新:新生儿呕吐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最新:新生儿呕吐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最新:新生儿呕吐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新生儿呕吐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生儿呕吐课件文档资料.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梗阻所引起;或者可为机体脏器受到异常刺激时的一种反射性表现;部分为颅内压升高、毒素刺激等直接影响呕吐中枢之故;,对一个呕吐的新生儿,首先要确定是否有消化道畸形,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影响预后。,呕吐的生理基础,新生儿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对呕吐中枢的控制有限,新生儿容易呕吐且吐前往往无恶心反射,呕吐物常由口鼻腔同时喷出,又由于吞咽反射和声门开关反射不协调,呕吐物易于吸入呼吸道;,新生儿食管下段括约肌的机械压在出生后最初几天很低,生后头5天2-2mmHg,以后很快上升到2-6 mmHg,这可能是出生头几天贲门松弛的原因;新生儿食管肌层的弹力纤维

2、发育较差,水平卧位,胃有逆蠕动时,胃内容物易于吐出。,新生儿胃容量小,但每公斤体重所需的液量大,出生1天的新生儿胃容量仅2ml,到第10天才逐渐扩展到27ml左右,当摄入稍多即可引起呕吐;新生儿胃粘膜对各种刺激较敏感,如温度、容量、缺氧、胎粪污染、血液、药物等均可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早产儿发育更差,呕吐机会更多,问题更为复杂。,新生儿呕吐病因,新生儿呕吐病因,病因和临床特点,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复杂,临床分为内科性疾病和外科性疾病两大类。,与内科疾病有关的呕吐,一、溢乳,是指新生儿喂奶后的一种非强烈的、无压力的、非喷射性的从口边溢出奶液,不具有呕吐时神经肌肉参与的一系列复杂的兴奋反射过程,不

3、属于真正的呕吐;,很多新生儿出生头几周常可有此症状,每天可溢乳1次或多次,其原因与食管的弹力纤维组织及肌肉发育不全有关,一般情况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随着年龄增长于生后6个月内消失;,极少数食管裂孔疝的婴儿,由于膈肌食管裂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使膈下食管、贲门和胃底随着腹压增高,经宽大的膈肌食管裂孔进入纵膈,致使胃内容物向食管返流,导致呕吐;新生儿期间,食管裂孔疝其表现亦为溢乳性的,易误诊为新生儿溢乳,但随着年龄增加,呕吐可加剧,吐出物可呈粉红色或咖啡色,常伴营养不良、肺炎;,胸部X线:肺野下部可见圆形透亮区,有时伴液平,易误诊为肺脓肿、肺囊肿;钡餐检查可发现贲门、胃上部均在横膈上方而得到

4、确诊。,二、喂养不当,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4,主要是喂乳次数过于频繁,乳量过多,乳方多变或浓度不合适,乳头过大,患儿吃奶过急,吞咽空气较多,配方奶太热、太凉或奶后过早地翻动小儿,均易引起呕吐;其特点:不是每次奶后均吐,吐量也不定,吐物为乳汁或乳块,改进喂养方法即可防止呕吐。,三、胃粘膜受刺激,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6。正常胎儿咽下略偏碱性的羊水,并无太大刺激,若吞入过多的羊水、污染的羊水或产道中的血液及粘液,可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其特点:生后即吐,开奶后加重,吐物多为泡沫样粘液,含母血者则为咖啡色液体,多于生后1-2天将吞入液体吐净后呕吐即消失;如用1%碳酸氢钠洗胃1-2次即可

5、痊愈。,胃内血液贮存或出血: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溃疡及DIC等引起的胃肠道出血可引起呕吐,吐出物或为咖啡色或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处理时要一面给止血措施,一面洗胃,洗胃时注入液体与抽吸液体时用力要轻,动作要慢,尤以吐出物为鲜血者;如洗出液持续为鲜红色,则需停止洗胃,积极止血,必要时输血。,药物副作用:红霉素、氯化钙等均可引起呕吐,一般于停药后即缓解;临产孕妇或乳母若应用洋地黄、依米丁等有催吐作用的药物,也可通过胎盘血行或乳汁引起新生儿呕吐。,四、胃肠功能失调,胃食管返流:本病在新生儿呕吐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可能与食管肌肉神经发育不全有关,有时与食管裂孔疝并存;常在喂乳后平卧时引起溢乳或非喷射

6、性呕吐,吐物为乳汁,也可带有陈旧性或新鲜血液,采取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即不吐;生后1-2个月可痊愈。,贲门失弛缓,呈间歇性吞咽困难,喂乳后即有乳汁溢出;钡餐透视下贲门口狭窄,而食管扩张;可试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症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缓解。,幽门痉挛,起病于新生儿早期,多在生后7天内发病;呕吐呈喷射性,大量奶汁或白色奶块,无胆汁,呕吐可呈间歇性,有时痉挛缓解,奶汁就能通过,可连续1、2顿不吐;胃型及胃蠕动波均较少见;对全身影响较小;用阿托品治疗(奶前滴入)疗效显著。,胎粪性便秘,新生儿若生后数日内不排胎便或排便量过少,则可出现腹胀及呕吐,吐物呈褐绿色或褐黄色粪便状物,腹壁见肠型及蠕动波,并可触

7、及干硬的粪块;腹部立位X线平片可见2个以上液平面,也可见到胎粪颗粒阴影;肛查或生理盐水灌肠使粘稠胎粪排出后,上述现象即消失。本症与胎粪性梗阻不同,后者是胰腺纤维囊肿的症状的一部分,胎粪干稠阻于肠中,需手术处理;纤维囊肿我国人发病极少。,新生儿便秘,指满月之内的新生儿常3-5天排便一次,甚至必须用甘油通便才能排出;可有腹胀及呕吐,通便后症状消失,隔3-5日又出现;多于满月之后自行缓解;本症应与巨结肠、直肠紧缩环等加以鉴别。,五、各种感染引起的呕吐,鹅口疮:能引起新生儿呕吐,如白色念珠菌蔓延到食道引起食管炎则呕吐加剧;X线钡餐可见食道壁不规则阴影;用制霉菌素有显效。,新生儿肠炎:细菌、病毒感染;呕

8、吐为新生儿肠炎早期症状,吐物为胃内容物,也可有胆汁,随后出现腹泻,极易合并水、电解质紊乱;经治疗呕吐多先消失。,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缺氧、休克、早产儿肠道发育不完善以及感染、高渗奶汁等造成肠粘膜损伤有关;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平片以动力性肠梗阻、肠壁囊样积气、门静脉积气为特征;,病理以小肠、结肠广泛或局限性坏死为主要特点;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见,多发生于生后2周以内,以2-10天为高峰;重者可致腹膜炎、肠穿孔、DIC而死亡;一旦发生首先严格禁食。,肠道外感染,患儿如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亦可引起呕吐,轻重不等,呕吐物无胆汁,感

9、染被控制呕吐即消失。,六、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HIE、脑积水等呕吐为喷射性,吐物多为乳汁或乳块,有时有咖啡色血性液,极少有胆汁;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用脱水剂降颅压后呕吐减轻或消失。,七、遗传代谢性疾病,各种氨基酸、糖代谢障碍,各种羟化酶缺陷所致的肾上腺性腺综合征,均可引起呕吐,并有其相应症状、体征及家族史。,与外科疾病有关的呕吐,一、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是一种严重先天发育畸形,如未获早期诊治,则无存活希望,多见于低体重儿、早产儿,半数并发其他先天性畸形。,病理分型,常见食管气管瘘类型,特点:,食管上端盲端型占90%;大多有羊水过多病史;带粘液的泡沫状唾液

10、经口或鼻溢出;第一次喂乳即出现乳汁反溢现象,并伴紫绀或窒息,易致吸入性肺炎;患儿一般情况逐渐恶化。,下胃管时在进入8-12cm时即受阻,而由口腔或鼻腔返出,为早期较特异的诊断依据;在X线透视或平片摄影时,若留置胃管则可见到返折现象;空气或碘水造影不仅可确诊,也有助于判断病理分型;勿用碘油或钡剂。,二、胃扭转,新生儿由于胃的韧带松弛,胃呈水平位,易发生胃扭转而呕吐;胃体可沿贲门、幽门线扭转,属暂时性胃体变位(器官轴型扭转);多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后或更晚,吐物多为乳汁,尤其吃奶后移动患儿症状加重,腹部常无体征;,钡餐造影可确诊,显示胃大弯在胃小弯之上,有双胃泡和双液面;可采用体位治疗(头高位,右

11、侧卧位)或加用米粉等增稠奶糊喂养;一般于生后3-4个月可自愈。,三、胃穿孔,由于先天性胃壁缺损、应激性溃疡、胃管过硬或插入过长、过速而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一般在出生3天左右发病,于进食后不久突然发生呼吸窘迫、紫绀、呕吐物常含有血液,反应迟钝,四肢厥冷,休克,腹胀如鼓,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腹部立位X线检查可见腹腔内大量游离气体,两侧膈肌升高,大量液体沉积于下腹部,有明显的大液平,胃泡影消失;死亡率高。,四、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肌层增生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胃输出道不全梗阻;为新生儿常见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第三位;男性多于女性,约4比1;此病在欧美发病率较高,约0.50.9%,

12、我国发病率在0.1%左右。,病因,1.遗传因素:多基因性控遗传,男性基因阈值低2.神经发育异常:幽门肌层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 肽能神经纤维发育障碍3.胃肠道激素紊乱:血清胃泌素增高,病理,肉眼观幽门长度和直径均增加,主要病理改变为环行肌层明显肥厚,0.40.6cm。组织学示幽门环肌增生肥厚,肌间神经丛缺如或减少,幽门粘膜不同程度水肿及充血。,临床表现,发病年龄生后23周;呕吐:有规律的进行性喷射状呕吐,不含胆汁,有乳块,呈酸臭味;尿少,便秘,消瘦;电解质紊乱;腹部体征:胃型及正、反两个方向的蠕动波,右上腹深部触到坚硬的橄榄样肿块。,诊断要点,根据生后23周出现进行性喷射状无胆汁性呕吐,并于右上腹

13、部触及橄榄样肿块,诊断即可确定。对未能摸到肿块的可疑病儿,可行B超或钡餐造影检查。,B超检查,首选的检查方法:幽门扫描示肥厚肌层为环形低回声区,中央粘膜呈小圆形有回声区(牛眼征),肥厚肌层厚度4mm,幽门管直径14mm和幽门管长度16mm。,X线钡餐检查,透视下可见胃扩张,钡剂经过幽门排出时间延长,幽门管拉变细长并向头侧弯曲,管腔狭窄如线条状,这是唯一确立诊断征象。,五、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肠闭锁:1、为新生儿时期肠梗阻常见原因之一,约占24-32%;2、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低出生体重儿约占1/3;3、闭锁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以回肠最多,占50%,十二指肠次之,占25%,空肠较少,结肠罕见

14、。,病因,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肠道早期空化过程发生障碍、肠道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胎儿期肠腔或腹腔内炎症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病理,有两种类型多见:膜式闭锁:占85-90%,多见于十二指肠第2、3部分及空肠;盲段式闭锁:占10-15%,多见于回肠,偶见于结肠;闭锁近端肠管扩张、肥厚,远端肠管瘪缩、细小、腔内无气,直径仅数毫米;近端肠管发生坏死、穿孔,可伴发胎粪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因是完全性肠梗阻,以呕吐、腹胀、无胎粪排出为主要症状。,呕吐:,闭锁部位愈高,呕吐出现愈早;高位性者呕吐发生较早且频繁,呈持续性反复呕吐,多有胆汁;低位性者呕吐出现较晚,常在生后2天或以后开始,呕吐物呈粪便样,带

15、臭味。,腹部情况,高位肠闭锁:腹胀限于上腹部,下腹部较凹陷,可见由左向右的胃蠕动波;低位肠闭锁:生后全腹均胀,可见明显肠型,肠鸣音亢进。,排便情况:,生后一般无正常胎粪排出,仅排少量发绿色胶胨样便(为肠粘膜的分泌物和脱落细胞混合而成);以后无移行便排出。,腹部X线检查,腹部立位X线平片:高位肠闭锁:可见梗阻近端肠段扩大,有2-3个液平面,称双泡或三泡征(双泡为胃和十二指肠第一段内的液平面所形成,如梗阻在十二指肠远端,则出现3个液平面),其他肠段不充气;低位肠闭锁:可见多数扩大小肠肠袢与液平面,成阶段样,结肠及直肠不充气;,由于呕吐频繁易合并吸入性肺炎;腹部立位平片:梗阻以上有液平,梗阻以下无气

16、体;必要时可用碘油或钡剂做消化道造影。,肠狭窄,肠狭窄的发病率远较肠闭锁为低,一般多位于十二指肠,约占50%;其次为回肠,约占25%;再次为空肠,结肠较少见;少数可呈多发性。,临床表现,因狭窄部位及程度而不同,狭窄愈明显,症状就愈严重;多数在生后即有不全性肠梗阻表现,如反复多次呕吐,可有胆汁,生后有胎便排出,量较正常少,以后排便也少;,高位肠狭窄上腹部膨胀,并可见胃蠕动波;低位肠狭窄则全腹胀,可见肠型和肠蠕动波,肠鸣音亢进;常有慢性脱水和消瘦;轻症症状发生晚,于生后4-10天才出现呕吐,每天1-2次,大便可正常;确诊靠消化道造影。,六、肠旋转不良,多数病例症状发生于新生儿期;主要出现十二指肠不

17、全梗阻、肠扭转及完全性肠梗阻症状;症状为间歇性,时轻时重;呕吐物含有大量胆汁,可有正常胎便排出;严重者发生肠坏死、肠穿孔和腹膜炎。,七、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是结肠远端及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该段肠管痉挛性狭窄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腹胀、便秘为其特点。发病率为1:2000一1:5000,居消化道畸形第二位,男性多于女性,有家族发病倾向,其遗传方式可能为多因子遗传。,病因,胎胚发育过程中,受病毒感染、代谢紊乱、遗传因素等作用,致使远端结肠段神经节细胞发育停滞,发育停滞时间愈早,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越长,位于尾端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是神经节细胞最后移入的部位,成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病理,病理分型,1.

18、短段型:病变位于直肠中远段。2.常见型:病变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3.长段型:病变延至乙状结肠或降结肠。4.全结肠型:病变波及全部结肠及回肠末端。5.全肠型:病变波及全部结肠及回肠,甚至累及十二指肠。,临床表现,不排胎便或胎便排出延迟;主要症状为先便秘后腹胀再呕吐;呕吐物可伴有胆汁或粪汁;指肛检查或灌肠后有大量气体及胎粪排出,腹胀、呕吐随之好转,但不久症状重又出现;可合并小肠结肠炎及营养不良。,X线立位平片:低位结肠不完全性梗阻;钡剂灌肠:显示痉挛的狭窄段及扩大的结肠段,其正确率达90%;钡剂灌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钡剂灌肠当天,如未见明显的狭窄段现象,则应分别于24、48小时重复透视,若有排

19、钡延迟,亦可证明为本病;,灌肠时肛管插入不可太高,否则易进入扩张部分,不易确定其远端部分是否狭窄;钡剂灌肠前不做清洁灌肠,以免造成假象,即痉挛的狭窄段与扩张的结肠段对比不明显。,钡灌肠造影,处 理 原 则,1、新生儿、小婴儿可先保守治疗,待 半岁后手术。2、短段型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新生儿婴儿一般情况差,合并小肠 结肠炎或合并严重先天性畸形者,宜暂时行结肠造瘘术。4、病变肠管较长,应施行巨结肠根治 术。,八、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病率为1:15001:5000,居消化道畸形首位;病情复杂,存在生理、心理问题较多,术后粪污、大便失禁仍是当前临床面临的难题。,病因,胚胎早期

20、泄殖腔分隔为尾肠和尿生殖窦的发育过程受挫,导致肛门闭锁、尿生殖窦与直肠肛管之间的异常交通,构成高位和中间位的畸形;如果肛门后移过程及会阴发育障碍则形成低位畸形。,肛管直肠畸形分类,低位 中间位 高位 1.膀胱 2.耻骨 3.直肠 4.肛提肌 5.直肠尿道瘘,临床表现,1.无瘘管型:低位肠梗阻症状,生后不排胎便、腹胀、呕吐。无正常肛门,高位无肛常并存骨盆神经和肌肉发育不良,臀部呈圆形,臀沟浅平。肛门皮肤稍凹陷,哭闹时肛门皮肤无冲击感或膨出。中间位和低位畸形者臀沟较深,肛门处有冲击感。肛膜未破者透过薄膜可见深蓝色胎便影。,2.有瘘管型:男性由尿道口或肛门前皮肤瘘口排便,女性由前庭或阴道排便。瘘管细

21、小常伴低位肠梗阻症状。瘘管较粗大可暂时维持排便,但瘘管无括约肌功能,稀便时失禁,干便时排便困难,久之继发巨结肠。瘘管外口开放者可用探针探查瘘管方向和长度。瘘管与泌尿生殖系相通易伴发上行性泌尿系感染和阴道炎。,新生儿出生时应常规做肛查;如发现有肛门闭锁,应在生后4-6小时做腹部X线倒立侧位像;若直肠内已有气体,视气体距肛门皮肤距离定为低位或高位闭锁,2cm以内为低位闭锁,盲端距肛门2cm以上为高位闭锁;,骨盆倒立侧位片,诊断,遵循定性、定位的原则,首先确定或排除外科性疾病,以免延误治疗时机。,一、定性:,鉴别是内科性疾病或外科性疾病,呕吐开始的日龄:出生第一天尚未进食即吐,多考虑污染羊水的刺激或

22、者颅内出血,或为高位完全性肠梗阻;喂奶开始后如呕吐持续不愈,则消化道梗阻的可能性大;出生一周后开始的呕吐,则可排除消化道闭锁;出生2-3周开始呕吐者,则以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为多。,呕吐的方式:呕吐为持续性、喷射性,则以外科性可能性大,但不能忽视颅高压引起者;呕吐为喷射性、间歇性、短暂性则往往为内科性呕吐,但亦不能忘记肠旋转不良,它最易误诊。,呕吐的性质:吐出物为胆汁、粪汁者以梗阻性、外科性可能性大;无胆汁则以内科性为多,但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亦可无胆汁。,排便情况:出生48小时内无胎便排除者,要警惕肠梗阻;出生5天以上仍不断排胎粪者,则以胎粪性便秘或先天性巨结肠可能性大;黄色大便则完全可排除

23、消化道闭锁;灰白色胶胨样便提示小肠闭锁。,机械性肠梗阻与麻痹性肠梗阻的鉴别:二者均可有呕吐及腹胀;机械性肠梗阻患儿阵阵哭叫,吐后哭叫暂时缓解,腹胀而肠型明显,肠鸣音亢进;麻痹性肠梗阻患儿往往有其他严重疾病,呻吟、腹胀而肠型不明显、不清晰,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常有中毒症状。,二、定位,消化道的定位主要根据呕吐物的性状、呕吐发生的时间、呕吐的特点,便秘、腹胀、肠型、腹部包块或空虚等。,上消化道:呕吐物均无胆汁;食道及贲门疾病时呕吐物为乳水,而且常常是溢乳或吞咽困难;胃及幽门管疾病时,呕吐物为乳水及乳块,也可能混有血液;上腹胀常提示小肠高位梗阻。,中消化道:生后1-2天内出现呕吐,吐物含大量胆汁,腹

24、胀不明显或仅有胃型,则病变在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呕吐物为黄绿色原粪样物质,腹部有稍细的肠型及肠蠕动波,则病变多在空肠下段及回肠。,下消化道:主要有便秘及腹胀,肠型较粗大,大多能触及粪块;呕吐常在生后1周左右出现;呕吐物为棕褐色粪便样物质;病变大多在乙状结肠、直肠或肛门;全腹胀常提示下段肠梗阻或麻痹性肠梗阻。,处理原则,病因治疗:指导合理喂养;停药(对胃黏膜有刺激);控制感染;降颅压;手术纠正畸形等。,对症治疗:禁食:诊断未明确前,原则上应禁食,尤其考虑到有外科疾病时;体位:抬高床头右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呛入气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洗胃:用1%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胃肠减压;镇静止吐剂:诊断未明确前禁用;幽门或贲门括约肌痉挛者可试用阿托品、鲁米那;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适当供给热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