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创伤应急救护课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378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创伤应急救护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现场创伤应急救护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现场创伤应急救护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现场创伤应急救护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现场创伤应急救护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创伤应急救护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创伤应急救护课件文档资料.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定义特点性质类型创伤现场应急救护的目的创伤现场应急救护的要求创伤现场引起死亡的原因,概念,定义:创伤是指在各种致伤因素的作用下,造成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的外伤。,特点:伤员多为严重创伤、多发伤、复合伤和多人受伤,性质: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类型: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发伤、复合伤,应急救护目的:挽救生命、减轻痛苦、降低伤残,应急救护要求:快速、准确、有效,创伤现场引起死亡的原因,严重的颅脑损伤心脏和大血管的损伤休克血气胸,止血: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固定搬运,创伤应急救护四项技能,利用同侧骨骼作为支点,用手指或手掌的压力将动脉压闭,以达到阻断出血的目的。适用于头部和四肢

2、较大动脉出血。特点:止血快速、效果好、但不能长久持续。在指压止血达到临时止血后,可改用加压包扎止血,大动脉出血需转运的伤员改用止血带止血。,指压止血法,头顶部出血,颜面部和鼻出血,头面部、颈部出血,肩、腋部出血,上臂出血,前臂出血,景东县红十字会,手掌出血,手指出血,大腿出血,足部出血,适用于头部、四肢小动脉、小静脉的出血或是大面积毛细血管渗血。操作:1.暴露伤口2清洁伤口3.放置敷料4.加压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目的:保护创口、防止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包扎要求在:操作轻巧、创口包全、松紧适宜、固定牢靠。伤口处理:外露物不回纳、异物不拔除、断指、断肢不丢弃,尽可能使用

3、消毒物品,并且尽量不引起病人剧烈疼痛,以免造成疼痛性休克,包扎,三角巾包扎,一:帽式包扎1.暴露伤口2.上敷料盖全伤口3.三角巾底边反折3cm4.齐眉沿耳下5.枕后做交叉6.双手推向前,前额把结打,三角巾包扎,二:风帽式包扎1.暴露伤口2.上敷料盖全伤口3.三角巾顶角与底边各打一结,顶角结套在头顶上,底边结对准枕后窝4.两底边反折包下颌,在枕后底边结上打结,三角巾包扎,三:手足包扎 三角巾朝前,受伤手足的指(趾)尖对着顶角,在每个指(趾)缝里放置敷料,顶角翻盖在手足背上,两个底边交叉包扎。,三角巾包扎,四:单肩包扎 将三角巾叠成燕尾状,夹角对准伤员颈部,底边在三角肌下方包绕打结。,三角巾包扎,

4、五.双胸包扎法:口决:折成等大燕尾巾,顶角系带底边结,燕尾系带背后拉,套住系带结结牢。,三角巾包扎,六:单侧胸(背)部包扎先用胶布封闭伤口,再用大敷料覆盖胶布,压紧;三角巾顶边、底边反折,毛边在外,顶角与底角在背部打结;救护员站在伤者后方,左手压在伤口的敷料上,右手拉住底角反折至肩峰内侧,最后在背部打结。,三角巾包扎,七:膝(肘)关节包扎先用消毒敷料覆盖伤口,然后将三角巾折叠成10cm宽,包绕膝(肘)伤口一圈,第二圈两端各压住第一圈上下两边,最后在膝(肘)外侧打结。,三角巾包扎,七:腹部包扎先用消毒纱布覆盖裸露在外的肠子,再用纱布圈围绕在肠子外周,然后用消毒碗或茶缸罩住外露的肠子,敷料覆盖后,

5、用三角巾包扎牢固。,1、盖敷料,2、加圈、盖碗,3、盖三角巾,4、腹部包扎,固定目的:1.制动止痛,2.防止伤情加重,3.固定包扎伤口,减少出血,便于运送固定材料:急救包:内含组合夹板、三角 巾、绷带、敷料等。就地取材:树枝、棍棒、硬纸板、自身身体。,固定,骨折固定要领:,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夹板长短与肢体长短相对称;骨突出部位要加垫;先扎骨折上下两端,后固定两关节;四肢露指(趾)尖,胸前挂标志;迅速送医院。,景东县红十字会,骨折固定注意事项,开放性骨折禁止用水冲洗,不涂药物,保持伤口清洁;肢体如有畸形、可按畸形位置固定;临时固定的作用只是制动,严禁当场整复。,景东县红十字会,前臂、上臂骨

6、折固定法,景东县红十字会,无夹板前臂、上臂三角巾固定法,衣禁躯干固定法,景东县红十字会,小腿骨折(胫腓骨骨折)固定法,大腿骨折(股骨骨折)固定法,颈椎、腰椎骨折固定法,景东县红十字会,骨盆骨折固定法,景东县红十字会,第四节 搬 运,搬运伤员:伤员经过初步救护后,必须迅速安全地将伤员送到医院或救护站进一步治疗。搬运目的:及时抢救治疗;及早离开现场;防止再次受伤。,危重伤病员搬运体位:,昏迷无伤:侧位,头转向一侧。下肢骨折:平躺。腰椎、颈椎骨折:硬担架最好。颅脑损伤:半卧位或侧位。胸部伤:半卧位或坐位。腹部伤:仰卧位,屈曲下肢,担架。呼吸困难病人:坐位,折叠担架最好。,抱持式,适用于年幼没有骨折者。,单人徒手搬运法,背负式,适用于老幼、体轻、清醒的伤者。,扶行式,适用于清醒、没有骨折者。,拖行法,爬行法,双人轿杠式搬运 适用于清醒伤者,双人椅托式搬运,适用于意识不清伤者,双人拉车式搬运法,颈(腰)椎骨折4人搬运法,骨盆骨折3人搬运,器械搬运:,范围:病情较重又不适于徒手搬运的伤者。器械:折叠担架、水陆两用担架、简易担架、帆布担架、绳网担架等。就地取材。,担架搬运:,注意:1)脸潮红,头高;2)脸苍白,肢高;3)呕吐,头侧位;4)无心跳呼吸,CP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