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镁、铝56张ppt.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87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镁、铝56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镁、铝56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镁、铝56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镁、铝56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镁、铝56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镁、铝56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镁、铝56张ppt.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案8 镁、铝,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在正确的后面画“”,在错误的后面画“”。1.镁着火不可以用CO2灭火,钠着火也不可以()2.Mg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只是MgO()3.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铝()4.将AlCl3溶液分别滴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和足量的氨水中,现象不同()5.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来冶炼铝()6.铝在常温下与浓硫酸不反应(),考点1 镁、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自主梳理*,铝的主要性质及应用1.铝的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2.铝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氧化膜,4Al+3O2

2、=2Al2O3,2Al+3Cl2=2AlCl3,(2)与酸反应与非氧化性酸离子方程式:。与氧化性酸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与稀硝酸或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无H2生成。(3)与碱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4)铝热反应如与Fe2O3反应:3.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2Al+Fe2O3=2Fe+Al2O3,2Al+6H+=2Al3+3H2,钝化,2Al+2OH-+2H2O=2AlO-2+3H2,高温,【例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反应的情况可能分别是()A

3、.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B,解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若两种情况下Al不足,则生成H2的体积比应为11;若两种情况下Al都过量,则生成H2的体积比应为2 3;因H2的体积比为5 6,介于1 1和2 3之间,所以只能有一种溶液中Al不足,另一种溶液中Al过量,一定物质的量的NaOH比H2SO4消耗铝多,因此,只能是与碱反应的Al不足,与酸反应的Al过量。【备考指南】Mg、Al与酸、碱反应问题常借助于数轴分析过量情况

4、,以金属和酸、碱恰好反应的量为界点,分段讨论;有时借助图像分析更简单,如例1中设酸、碱的物质的量为1 mol,由图2-8-1知,B项正确。,图2-8-1,【例2】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2-8-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B.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 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图2-8-2,D,解析:,【备考指南】此类题要明确各段发生的反应,同时注

5、意最高点沉淀最多时,溶液中溶质成分,由守恒解决问题。不要去分析Mg、Al与酸反应的过程。,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 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 为()A.5.4 g B.3.6 g C.2.7 g D.1.8 g,解析:讨论过量情况,若是金属均过量,甲、乙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3,若是金属均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等,因此盐酸中金属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铝完全反应,因此0.15 3/2n(Al)=1;2n(Al)=0.2 mol。,A,2.将一块镁铝合金投入一定体积的1 mol

6、L-1的稀盐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滴入1 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2-8-3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以确定该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为0.27 g B.由图可以确定该合金中两元素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2.5 C.当滴入1 molL-1的NaOH溶液85 mL时,所得沉淀的成分为Mg(OH)2和Al(OH)3 D.由图可以确定a的取值范围为:0a50,图2-8-3,D,解析:,考点2 关于Al(OH)3的计算与图象分析*自主梳理*1.氧化铝(1)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用途熔点很高,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还可制

7、作各种宝石。2.氢氧化铝(1)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两性氢氧化物,受热分解(2)制备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向偏铝酸盐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3.明矾净水原理明矾的化学式为,其净水的原理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1.“铝三角”转化关系,4.图象分析,【例3】有200 mL氯化镁和氯化铝混合液,其中c(Mg2)为0.2 molL-1,c(Cl-)为1.3 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1NaOH溶液的体积 为()A.40 mL B.72 mL C.80 mL D.128 mL,解析:本题考查镁、铝的性质及简单的计算。由题意可知 c

8、(Al3)为0.3 molL-1,要想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Mg2需要NaOH为0.08 mol,Al3需要NaOH为0.24 mol,共需要NaOH为0.32 mol,所以至少需加4 molL-1 NaOH溶液的体积为80 mL,选C。,【规律指导】若用守恒法解决更为简单,反应后溶液中有NaCl、NaAlO2,由元素守恒,n(NaOH)=n(Cl-)+n(Al),同学们不仿一试。,C,【例4】图2-8-4是向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7 mL试剂A,之后改滴试剂B,所得沉淀y mol与试剂体积V mL之间的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A是盐酸,B是NaOH,且c(B

9、)=2c(A)B.A是NaOH,B是盐酸,且c(NaOH)c(HCl)=1 1 C.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 1 5 D.从7到9,相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图2-8-4,C、D,解析:由题图知A为NaOH,B为HCl,Al(OH)3OH-,AlO-2H+,则c(HCl)=1/2c(NaOH)。n(Mg2+)2+n(Al3+)3=510-3c(NaOH),c(NaOH)10-3=n(Al3+),n(Mg2+)=c(NaOH)10-3,n(Mg2+)n(Al3+)=1 1,则C项正确,从69,沉淀未发生变化,则反应为H+OH-=H2O,D项正确。【规律

10、指导】1.不少同学对图中最高点表示盐酸体积的计算不会应用“溶液中离子守恒关系”,因此计算过程比较繁杂,这是由于不能整体上把握反应的实质。希望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引起注意,养成从整体上把握反应实质来理解分析问题的习惯。2.对于有关生成Al(OH)3的图像题,Al(OH)3的减少过程和生成Al(OH)3的增加过程所消耗的OH-物质的量之比为13;有NH+4、Al3+同时存在时加入NaOH,反应顺序为Al3+Al(OH)3,NH+4 NH3H2O;Al(OH)3 AlO-2。,3.为测定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加入100 mL 0.3 molL-1的稀硫酸,合金完全溶解,

11、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0 mL;再加入0.2 molL-1 的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不再变化,用去350 mL NaOH溶液。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A.0.005 mol B.0.01 mol C.0.025 mol D.0.04 mol,解析: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AlO2和Na2SO4,由SO2-4守恒知,n(Al3+)=0.01 mol。,B,4.向含有Al3、NH+4、Mg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O2固体,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和产生沉淀、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2-8-5所示,则原溶液中Al3、NH+4、Mg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不计气体溶于水)

12、()A.3 mol、8 mol、3 mol B.3 mol、8 mol、2 mol C.2 mol、4 mol、3 mol D.2 mol、4 mol、2 mol,图2-8-5,C,解析:,5.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一定浓度的100 mL盐酸中,使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00 molL-1的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2-8-6所示。试求:,图2-8-6,(1)原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考点3 铝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及实验*自主梳理*由Al、H2SO4、NaOH三种试剂制取Al(OH)3,请设计三种方案。,1.转

13、化框图,2.由铝土矿(Al2O3、SiO2、Fe2O3)制取铝,3.Mg、Al混合物中Al含量的测定,注意:一般不用加入稀硝酸测量生成的NO气体体积的方法,因为NO易被氧化,测量的气体的体积不准确。,【例5】A、B、C、D、甲之间有如图2-8-7转化,甲是一种单质,A、B、C、D为化合物。,图2-8-7,(1)A的名称为,列举A的一种用途。(2)B+CD的离子反应方程式:。(3)甲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4)由CD的设计方案为:。,氧化铝,耐高温材料,Al3+3AlO-2+6H2O=4Al(OH)3,2Al+2OH-+2H2O=AlO-2+3H2,解析:由A既能与盐酸又与氢氧化钠反应,参考转化

14、关系,A为Al2O3,D为Al(OH)3。【备考指南】框图转化是近几年新课标高考重要题型,此类题关键是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结构,善于运用图示形式概括每一部分元素化合物中重要物质之间的转化,对于一些特殊反应要重点记忆,如重要的置换反应可分为金属置换金属,金属置换非金属;非金属置换金属,非金属置换非金属。,【例6】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图2-8-8是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图2-8-8,已知: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iO32NaAlO2

15、2H2O=Na2Al2Si2O84NaOH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该步操作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滤渣A的用途是(只写一种);实验室过滤时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SiO22OH-=SiO2-3H2O,Al2O32OH-=2AlO-2H2O,,Fe2O3、Na2Al2Si2O8,炼铁的原料(或生产硅酸盐产品的原料),引流,(3)在工艺流程第三步中,选用二氧化碳作酸化剂的原因是。(4)若将铝溶解,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填编号)。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理由是。,铝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加热溶解会产生,经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溶

16、解,大部分铝元素以NaAlO2的形式存在于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可以将NaAlO2完全转化为Al(OH)3,B,有毒气体SO2,原料利用率低;稀硝酸能溶解铝但会产生NO气体,污染空气,硝酸利用率低;而铝与稀硫酸反应速率较快,产生的H2对空气无污染,解析:(1)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反应。(2)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硅铝酸盐沉淀”,可以知道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Fe2O3、Na2Al2Si2O8。对于滤渣A的用途一般很容易想到其可以作为炼铁的原料。(3)因为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若用强酸酸化滤液时,无法保证将全部铝元素转化为Al(OH)3过滤出来。(4)

17、分析问题时,一般要同时考虑生产效益(原料利用率)和环保问题。【备考指南】Mg、Al及其化合物部分涉及的实验是各地高考命题的热点,应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归纳本部分的实验素材。2013年高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Mg、Al合金中组分含量测定;从铝土矿中提取Al。,6.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图2-8-9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图2-8-9,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沉淀固体B;C;D;溶液E。(3)写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AlO2+

18、HCl+H2O=Al(OH)3+NaCl,过滤,Al2O3,Al2O3和Fe2O3,Fe2O3,K2SO4和(NH4)2SO4、NH3H2O,Al2O3+2NaOH=2NaAlO2+H2O,1.2011年高考广东卷(1)氧化铁和石英砂,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和。2.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知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图2-8-10,B,2Al+Fe2O3=Al2O3+2Fe,高温,4Al+3SiO2=2Al2O3+3Si,高温,【备考指南】1.一轮复习中元素化合物部分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要对课

19、本仔细阅读一遍,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的知识点强化记忆。2.重视本部分的化学方程式,挖掘本部分的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素材。3.本部分的计算在高考中很有规律可循,常用过量讨论法,终态守恒法,得失电子相等法,结合图形计算等。分析沉淀最大时溶液中溶质成分结合守恒计算,分析图象中最高点或最低点是高考计算中常用的方法。,1.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铝是使用较晚的金属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C,2.将物质X逐渐

20、加入(或通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2-8-11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图2-8-11,解析:A项生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消耗的CO2相等;B项沉淀生成与溶解消耗盐酸量的比例为13,同理D项开始无沉淀,后来才产生沉淀。,C,3.将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A13 B2 3 C1 4 D7 2,解析:,B,4.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60 mL同浓度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则下列说法

21、正确的是()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1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09 mol,C,解析:丙在乙的基础上增加合金的质量,但氢气的体积不变,说明在乙中盐酸是不足的,A不正确。氢气是0.672 L22.4 L/mol0.03 mol,所以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0.06 mol,浓度是0.06 mol0.06 L1.0 mol/L,B不正确。甲中合金全部反应,生成氢气是0.025 mol,设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x1.5y0.025、24x27y0.51,解得xy0.01 mol,

22、所以选项C正确。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9185100.010.018 mol,D不正确,答案选C。,5.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D实验方案更便于实施,解析:因铝具有两性,而铜不能与碱、无氧化性酸反应,所以A和B是盐酸或氢氧化钠时,都与铝反应,故A项正确;又因测固体质量比测气体体积易进行,故D正确;若A和B都是稀硝酸时则方案、均无法实施,故B错;若B是浓硝酸时则铝钝化,导致剩余固体质量增加,所以测得铜的质

23、量分数偏小,故C正确。,B,6.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 molL-1的盐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再往溶液里加入1 molL-1Na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2-8-12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盐酸的体积为80 mL Ba的取值范围为0a50 Cn(Mg2+)0.025 mol D当a值为30时,b值为0.01,图2-8-12,D,解析:当沉淀达到最高值时,生成氯化钠是0.08 mol,所以盐酸的物质的量也是0.08 mol,其体积是80 ml,A正确。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是10 mL,则生成氢氧化铝需要氢氧化钠是30 mL,所以a一定小于50

24、mL,B正确。如果镁离子是0.025 mol,则生成氢氧化镁需要氢氧化钠的体积就是50 mL,而生成氢氧化铝需要30 mol,显然80-a不可能等于80,所以C正确。当a值为30时,生成氢氧化镁消耗的氢氧化钠(80-30-30)mL 20 mol,所以生成氢氧化镁是0.01mol,因此沉淀一共是0.01 mol0.01 mol0.02 mol,D不正确。答案选D。,7.将5.1 g镁铝合金溶于60 mL 5.0 molL-1的H2SO4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65 mL 10.0 molL-1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9.7 g,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会减少。(1)当加入mL NaO

25、H溶液时,可使溶液中的 Mg2和Al3恰好完全沉淀。(2)计算合金溶于硫酸时所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60,5.6 L,解析:,8.铝镁合金已经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步骤:,2Al2NaOH2H2O=2NaAlO23H2,探究二实验装置:如图2-8-13,(1)称取5.4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NaOH溶液的体积V。(2)过滤、洗涤、干燥

26、、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填“偏高”或“偏低”)。,偏高,97 mL,图2-8-13,问题讨论:(1)某同学提出该实验装置不够完善,应在A、B之间添加一个干燥、除酸雾的装置。你的意见是(填“需要”或“不需要”)。(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写出两点):;。,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合金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或调整量气管C的高度,使C中液面与B中液面相平等合理答案均可),图2-8-14,探究三实验方案:称量x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2-8-14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问题讨论:(1)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2)若用空气代替O2进行实验,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填“是”或“否”)。,灼烧后固体的质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