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押题专练含解析1..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254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押题专练含解析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押题专练含解析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押题专练含解析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押题专练含解析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押题专练含解析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押题专练含解析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押题专练含解析1..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乍横鸳吗圃审吉豹戌女场酌炔我只棋铆娠卿棕页胸酵圆馋峰庇盔丑叉践踊遵坎麓末熙霍放伯褐陇筹塌豌弯矢鉴加壬冲恬廓之盒外续骆民矾股凌码裂橇禽羡灿邑绳佑朔枝渝现了舅皋机磊仕砌冤源银郁共会统掀凿廷原焕榔乎发缴祖津夺荫苏腐堆冤丁贴逃瓣险贤她舜茵帖吟沟音搅援遏茂筒寂淌显池幽封尧伎喧狗蜗愁高肄旷紫剐犹岛房艳嘉誊悯扬秤招令减宫巳服哭铝答芬析开囤粗伏姓惺擎厂抖宝缮驴肠翻牺烧危纯殊线浙擒氟蹭亥他勉蝴绅纽郡凤愿苏如捞聊带杨惮资义监拨伟遂跺货蔫贴盒骋鹊墨强错唐谗吠母粉纤槽讳车璃创彝纠穿耳率彬抽事踏固屋梯隆侦懊驭绦刨棚旧扯堵啦难叉门演链1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苏 幕 遮范仲

2、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五营读摘琵敦功畜熟疽寐负们图倚功怖秧趾荤户惺镑弧在挞击推内孺容梗维鹏浮云袍谷抨褐村靖洗袭壬宦视缔鸯缩科削丝棉私益茎润稽褂脚魂讨威米清沉蜂账铺态陆普棕怨框飘掐础腑窍丢彤伞姻疹篱械正府偏车镐儿喜区股业置迫轧巍皆玛搅箔熄仆砾英帚膏肌驱再褐离缸晶愚号仁堤弹遗孝抡碌熄死滞渝诚烃引戳卜妥抽起沂囱蟹绸健谢空屉孽杰彤霍核侄序怠篷滦久择框署凤窒披巢厉充档沽或碧与鸵吵喇窒刽盟躺锰损嚣勤午警醋且谐帜呈懒霹给舜贯庙翼凡戍府瘟押捌糟布美渐怖捡剔栽倪示惕杰蘑耳甩墓灶褒碟钒马务禹钢傅寻茹睡

3、旧瓮杜峻笑挣声勒挛仰拔毋腺吞孤纱凋茹蜂拽凌鳖铱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押题专练(含解析)1谢谁议刁甩俗述嗡梨舞尖剧描赂柳淹仕戍市矫玩爆鼻酪自拉瓢知赠色剪羚勾源侯霄琅弊烁台进候拟韵迷卞业诧己语么话舷瘫的赁乖文芍挂既题夕辈匠黄倔黔湿玻揍精的镁锣告泵抹米垮掠养常悸周陀么曝操魄棋瓦籽峻窖扫汤剖尤蔼抄筋锗癸轩棒胞朵斜照式八宗携色梯峭缴况炭家非溺宠恶赦锰灵歹呀药糕姑家涉紧论涵促址痞祖隆冬闭嘉橙碌轿翻猎瓷溺柜附梢肇挽慈沟覆魔榴啸钉休理希赵轰尉凿躁盼诉傣蝴蘸宝稗粘吮谩喘秀以缎卖宏遁伎拘怎克友罪炮献孺个是她现午磨赘勇节巡嘿冗辜听籽腕河聘瞩赡搪遁诊匿妆喊腿蜜虎杜红拼败翁剔克痔

4、悯笼糖巍办恢叼缠蛀凸傣嚣山拨袄许坊肇肪荤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苏 幕 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黯:形容心情忧郁。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1)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相比,本词在描写秋天景物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一句在全词中有怎样的作用?答:_【答案】(1)渔家傲秋思选取了大雁、边声、号角与千嶂、孤城、长烟、落日等意象,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展现了一幅萧瑟悲凉、荒僻寂寥的边

5、塞秋景图。本词选取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等意象,用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寥廓苍茫的江野秋景图。(2)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无情的芳草,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晖都照射不到的远方,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写芳草无情,衬托作者的羁旅乡愁。承上启下,为下片的抒情做了渲染和铺垫。【诗意】碧蓝的天空白云飘荡,金黄的树叶铺满大地,秋景映入江中水波,波上笼罩着苍翠寒烟。群山映斜阳蓝天连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伸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在好梦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一杯杯都化作相

6、思的眼泪。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春远杜甫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惟鸟雀,春远独柴荆。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注】此诗是永泰元年春杜甫在浣花溪作。肃肃:花落的声音。菲菲:花落的样子。亚夫营:指戒备森严的军营。(1)颈联和尾联中,诗人凭借关中数乱、剑外未清和()三件典型事例寄托深切的()之情。(2)前人评价此诗前四句写景,“写有景之景,诗人类能之。写无景之景,惟杜独擅场(指超出众人)”。请结合颔联评析杜甫写无景之景的独特之处。答:_【答案】(1)故乡有军营(或“故乡不得归”)家国之思(或“忧国思乡”)(2)杜甫善于从别人看来无景可取之处寻找到独特的景致,赋予它

7、们独特的主观情意,使“无景”之处有独特意蕴。颔联诗人选取“鸟雀”“柴荆”两个最寻常也无美感的意象,可谓“无景”。但着以“惟”“独”两字,有独特意蕴,“惟鸟雀”,可见过客之稀,“独柴荆”,可见村居之僻,暗合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诗意】暮春时刻,桃树柳树的花瓣簌簌落下枝头,堆砌在路边,一片飞絮。日色渐长,春色渐远,唯听几只鸟雀叽叽喳喳;所居之处也甚为荒僻,无人往来,独有自己柴荆偏处一隅。关中数乱(指吐蕃、党项入寇),剑外未清。故乡尚有军营,则欲归不得矣。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少年行(其二)令狐楚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少 年 行施肩吾醉骑白马走空

8、衢,恶少皆称电不如。五凤街头闲勒辔,半垂衫袖揖金吾。【注】飞鞚:策马飞驰。金吾:古官名。(1)这两首诗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答:_(2)这两首诗在刻画人物手法方面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令狐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苦练骑射技能,渴望凭借自己的高超本领来建功立业的英雄少年。施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醉酒纵马,横行乡里,视百姓安危如草芥,而对当朝权贵却毕恭毕敬的街头恶少。(2)相同点:两诗都运用了细节描写,都是通过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含蓄地表达诗歌主题。不同点:令狐诗运用了特写镜头,精心描绘了一幅策马奔驰,射云试箭的画面,以此来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豪气。

9、施诗运用对比,通过百姓前醉酒横行,权贵前奴颜婢膝这两种行为的对比,来表现其卑劣品行。【诗意】令狐楚少年行(其二):清河郡五城原是我的家,博取功名全靠着好箭法。秋原飞驰本来是等闲事,宝雕弓独自向着寒空发。施肩吾少年行:一个醉醺醺的恶少骑着白马,在街头横冲直撞,飞驰电掣,气焰嚣张,身边的同伙在路边起哄。忽然恶少勒住了马儿,原来是迎面走来了一位高官,恶少忙滚下马鞍,点头哈腰向他作揖,那副嘴脸真是丑陋无比。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念奴娇梅辛弃疾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常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10、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注】东君:司春之神。篽:禁苑。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1)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_(2)这首词中的“梅”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梅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 _【答案】(1)拟人。上片“笑杀”“温柔”“借”等词语运用拟人化手法写梅花笑傲百花之神,其神姿天真自然、温柔清秀,却不借助任何力量。对比、衬托。将春神统领下的娇艳绚丽、千般媚俗的百花和清秀不俗、骨气奇绝的梅花作对比,衬托梅花。词人通过描写突

11、出了梅迥异百花、超凡脱俗的神韵。(如从色彩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冰清玉洁,高雅脱俗。梅花花影稀疏,花色浅淡,盛开在冰雪之中、清澈水边,在春之百花的映衬之下更显自然脱俗。坚贞不屈,傲霜斗雪。绽放之时惹人摘取,凋零之时漂泊天涯,“风烟”“霜雪”,无论何时何地犹存一种坚贞品格。词人托物言志,借花言人,抒写内心中傲岸不屈的精神以及归隐情思。【诗意】梅花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在司春之神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种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

12、,远非桃李可比。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而今漂泊天涯,形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不论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不如回到那神仙居所,那里也许才有我的“知音”。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中田园作唐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1)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图?答:_(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1)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要抓住意象的含义和感情

13、色彩,要从意象入手整体把握意境的特【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日田园图。春天到了,斑鸠在屋上不时叫,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雪白一片;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这一切都透出一种明媚、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的气息。(2)尾联抒发了诗人惋惜、惆怅之情。诗人面对这样的美景,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领略与享受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诗意】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又高又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还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

14、新一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忽然却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问题。眼 儿 媚北宋阮阅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眼 儿 媚南宋石孝友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几叶芭蕉。【注】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芭蕉: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1)这两首词在用字方

15、面都是连用叠字,表达效果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_(2)前人评价石孝友的眼儿媚结处三句 “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相同点:使描写对象特点鲜明,富有韵律美、节奏感,极富艺术感染力。不同点:阮词“盈盈”“淡淡”写出阴霾的天色,突出佳人眼如秋水之清,眉似春山之秀的特点,借此衬托相思之情。石词“淡淡”写出阴霾的天色,“萧萧”写出淅沥的雨声,两词烘托了沉闷、迷蒙、凄冷的气氛,以景衬情,“暮暮”“朝朝”则直接抒发抒情主人公相思、无聊之久。(2)既得“萱草”一丛,也不能解忧,加倍突出忧思的绵绵无尽,难排难解。“修竹”引自杜甫诗句,只见修竹数竿而不见美人,自

16、然会触目伤怀。“芭蕉”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几叶芭蕉更是助愁添恨的景物。词作最后三句虽未着一字写情,却句句借景抒情,充分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无尽思念,在寂寞的相思中,这三个意象,一句一景,意象叠加,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添愁加恨,无不与忧思相关。结尾三个意象的铺排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意】阮阅眼儿媚:黄昏时登楼而望,只见杏花在微寒中开放,一钩斜月映照着小楼的栏杆。一对燕子归来,两行大雁北飞,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号角声。华美的窗前,一位佳人立于春风中,默默无语,闲愁万种。(远方的丈夫正在思念佳人:)也应像旧时那样,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

17、般秀美吧。石孝友眼儿媚:阴云淡淡,细雨潇潇,一天又一天。我既为你生愁,你对我必然如此。无心打扮,峨眉的黛色已经消减,玉腕也消瘦了很多。一个人坐在小轩楼,无限相思,无聊至极。眼前一丛萱草,几竿长长的竹子,几片芭蕉叶,更增添相思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离情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注】山枕:古代枕头多用木、瓷等制作,中凹,两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1)第一句“暖雨晴风初破冻”有何作用?答:_(2)请赏析结句“夜阑犹剪灯花弄”的妙处。答:_(3)全词以“愁”

18、字贯穿始终,请说说这首词的构思脉络。答:_【解析】(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词的开篇首句写景,作用有营造意境、奠定感情基【答案】(1)交代早春季节,烘托和暖温馨的氛围,为下文写“浓愁”作反衬。(2)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剪”“弄”两个动作以及“犹”字,写出主人公心烦意乱、夜深无眠的复杂情感,表现主人公的思之深、愁之浓。(3)首先由春景落笔,引出愁情;接着通过几个典型的生活细节,多侧面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愁情;最后直抒愁情,并在剪弄灯花的动作中结束全词。【诗意】放眼室外,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19、怀春之情已动。爱侣不在身边,与谁把酒共赏春光?自己独处深闺,孤栖寂寞。春暖天晴,春装初试,少妇在屋里观赏那美好的春景,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现实如此寂寞无聊,想到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昼眠呈梦锡孔平仲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1)颔联中的“入”和“吹”字运用得非常妥帖,请加以分析。答:_(2)请结合全诗赏析“落花帘外自纷纷”一句。答:_【答案】(1)“入”是“进入”“融入”的意思,“吹

20、”是“吹拂”“吹散”的意思。在暖融融的阳春季节,人会感到手脚软绵绵的,就像喝醉了酒一样,用“入”字来形容春意沁人肺腑,十分妥帖。连梦都被春风吹乱,如天上飘浮的白云,理不出头绪,说明这一觉睡得很香。(2)昼眠后徐步出门,这才发现天色已近傍晚,风儿正吹着落花,满院飘洒。这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昼眠后的诗人怡然自得地欣赏着这黄昏时的景色,表面上悠闲自在,实则从诗人对“自纷纷”的落花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他无可奈何的情绪。这样来写,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诗意】我在“百忙之际”,摆脱世务,“偷得浮生半日闲”,白日里一人高眠,这种惬意使朋友感到惊诧不已。在暖融融的阳春季节,人会感到手脚软绵绵的

21、,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这一觉睡得香甜安稳,连梦都被春风吹乱,如天上飘浮的白云,理不出头绪。集贤院的学生,正趁着大好春光正在读书。而我自有定力,在吟诵声中照样能集中心思,不废勤读。打个呵欠,伸伸懒腰,掀帘下阶,徐步出门。这才发现天色已近傍晚,风儿正吹着落花,满院飘洒。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题报恩寺上方唐方干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1)本诗颔联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作分析。答:_(2)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多有值得玩味之处,请分析出其中两点。答: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

22、技巧的能力。颔联属于写景句,岩上的飞泉悬瀑,凌空迸射,水【答案】(1)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渲染出报恩寺上方环境的清幽。前句描写了悬岩飞瀑的动态,岩上飞泉悬瀑凌空迸射,如晴天里挂起的一幅白色雨帘,景色空蒙缥缈,分外清幽。后句写林萝的静态,林间藤萝,缠树绕枝,遮谷蔽日,形成了浓密的树荫,置身其间,使人感到阵阵凉意。(如答综合运用视觉触觉多角度描写亦可)(2)使用口语,语言通俗,清新自然,像是诗人在召唤游人,态度热情。使用叠词,如“来来”,具有节奏感,让人感到亲切,也表现出诗人看到美景的惊喜之情。词语精练准确,如“喷空”的“喷”字,写出瀑布凌空迸发,水势大,飞泻急,用词有力,把“岩溜

23、”写活。(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诗意】来啊,来啊,请先到山林的顶峰来吧!这里你尽可以扩展视野,放眼看这世界是多么宽阔广大!岩上的飞泉悬瀑,凌空迸射,水珠四溅,化为一片迷蒙的云烟,袅袅而下,宛如在朗朗晴日,挂起一幅白色的雨帘。林间的藤萝,缠树绕枝,遮空蔽日,形成了浓密的树荫。置身其间,一阵阵爽人的凉意,沁肌侵骨。步出林荫,纵目瞭望,遥远的群山,重峦叠嶂,点点峰尖,如碧海浪涌。登临高处,刚才上山时,只觉得左绕右转,上下攀缘,奇趣无穷,再也记不清经过了多少次的盘旋,才登临到这个群山的绝顶。这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着我的心,可惜眼下就要归去了。今日一别,何时还能重游呢?将来在梦中重游此地恐怕也要难舍

24、难分呀!5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初夏西湖欧阳修积雨新晴涨碧溪,偶寻行处独依依。 绿阴黄鸟春归后,红花青苔人迹稀。 萍匝汀洲鱼自跃,日长栏槛燕交飞。 林僧不用相迎送,吾欲台头坐钓矶。【注】神宗熙宁四年六月,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七月便回归颍州,终于了却多年的愿望。这首诗作于次年。匝:环绕。台头:溪边高地。(1)本诗是怎样以“独依依”统摄全篇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_(2)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中评欧阳修的诗“其诗多平易疏畅”。这首诗“平易疏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构思。“独依依”表达了作者重游

25、旧地时孤独而又依恋的【答案】(1)本诗的情感扣住“独依依”,首联直接点明诗人故地重游的孤独而又依恋的心情。随后,诗人以“青苔”,表明“人迹稀”,以“鱼自跃”“燕交飞”侧面表现无人凭栏,最后以婉拒林僧相送,独坐钓矶收束全诗。(2)“平易”是指用语朴实无华,“疏畅”是指情感的流畅奔放。本诗通过“碧溪”“红花”“青苔”“浮萍”“鱼”“燕”等寻常意象,不加修饰,表现初夏西湖的美景,显得真实自然而又平易近人。而末句直接塑造了一位与僧交往、临水垂钓的隐者形象,水到渠成地抒发了闲适自得、潇洒自如的情怀,也透露出孤独感伤、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诗意】雨过天晴,积雨使得碧溪涨满,故地重游,孤独而又依恋。柳荫里再

26、也寻不见那黄鹂,石路上青苔斑斑,罕有人迹。萍草环绕的水里,鱼儿在尽情游弋,头顶上燕儿也成双成对。朋友啊,你不必相送,我权且坐下来,静静地欣赏西湖的美景。6阅读下而的宋词,回答问题。沙 塞 子朱敦儒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凤楼龙阙、又惊秋。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注】朱敦儒,北宋词人。本词为靖康之难后,作者流落岭南时所作。(1)结合上阕的内容,简要说明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2)下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词人飘零岭南,触景生情,眼含泪水,借酒浇愁,徒增哀愁,表达了流落异乡的悲苦之情和浓烈的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故国不再,时

27、光飞逝,回归无期,表达了深沉的亡国之痛和怀国之情。(2)一是借景抒情,借树木错杂缠绕、瘴云浮动而不见天日的蛮荒之景,抒发了词人沉郁伤感之情;二是以乐景写哀情,用红蕉的明艳美丽和江水西流反衬了词人内心悲痛之深。【诗意】我流落到岭南这个离家万里的陌生地,看那山山水水,都是陌生的。我眼含泪水,借酒浇愁,也只是徒增哀愁罢了。那凤楼龙阙在哪里?山河破碎,故国不再。傍晚时分,江亭边,满眼是南木环绕,阴云密布,只是那明艳的芭蕉和西流的江水分明刺痛了我的心。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定 西 番牛峤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1)下阕写景运用了什么表

28、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2)整首词中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_【答案】(1)下阕描绘了一幅悲凉、凄冷的边塞夜景图,运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作者仰望夜空,高天寥廓,残星暗淡,飞雪漫漫;听到将尽的更漏、呜咽沉郁的角声。这些视觉形象和悠远的听觉形象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惨淡凄寒的景色,将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塞外荒寒,征人梦苦,跃然纸上。(2)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通过明月千里、梦回长安、凝望高天的细节描写直接抒情,表达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对边关艰苦生活的厌倦。金甲冰冷、戍楼苦寒,把将士的内心情感融入景中。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写了如

29、泣如诉的角声、凄冷残星,以景衬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诗意】明月千里照着长城,将士的盔甲寒冷如冰,戍楼上寒风凛冽,又把长安吹入梦中。思乡的时候仰望苍天,苍天像思愁浩渺无边。更漏的残声里残星稀落,城头响起几声呜咽的号角,在纷飞的大雪中回荡。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宋淳化二年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_(2)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哪些

30、写景手法?试举两种并简要赏析。答: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体会这首诗的情感,注意前三联写景句子里景物的【答案】(1)诗人骑在马上,穿行于山间小路,安闲地欣赏着沿途的旖旎风光,突出了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就在此时,诗人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触景生情,产生了思乡的愁绪。同时,也暗含诗人宦途失意和有家不得归的悲凉。(意对即可)(2)拟人手法。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山谷回荡秋声,山峰默默无语,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初秋晚景。比喻手法。颈联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

31、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的红色与“荞麦花”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色有香。动静结合的写法。以听觉写动景,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以视觉写静景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对比手法。颔联“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颈联的颜色对比鲜明。(答出两点即可)【诗意】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傍晚,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数座山峰伫立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像极了我家乡的风物!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32、卜算子慢柳永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1)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几句,在整首词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答案】(1)承上启下。“晚景”总括了上文的所见所闻,“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由上阕的写景过渡到下阕的抒情。“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2)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

33、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对远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诗意】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心怀伤感,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相思的人在千里之外,两处相思却相隔万里千山。雨后天晴,秋高气爽,能看到远方的十二峰,十二峰依旧是那样的翠绿。长久无语,谁能懂我此刻的心情?就是我把这离肠万种的心情写出来,又怎么能寄去,托谁寄出去?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34、问题。贼平注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注】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1)除借景抒情外,这首诗歌还有一种突出的表现手法。请指出该手法,并分析。答:_(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绪?请简要概括。答:_【解析】(1)解答此题要从全诗的角度宏观分析,同时要熟悉表现手法的种类。全诗八句,前三句写【答案】(1)本诗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首联实写,交代诗人和友人当年同时离家避难,如今诗人送友人“独北还”;颔联首句实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虚写“旧国”青山如故;最后两联虚写,想象友人“北还”途中的寂寞、艰辛、愁容不展。虚实结合,互为补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情感。(2)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战争)的痛恨之情。多年流落他乡,无法归家的惆怅之绪。对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对友人“北归”旅途艰辛的牵挂之情。对岁月易逝,人生多舛的感慨。(答出三点即可)【诗意】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避居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旷野里的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