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后作业汇编.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2987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后作业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后作业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后作业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后作业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后作业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后作业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后作业汇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电池课后作业1在如图中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ABC D2实验室准备较快地制取氢气,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纯锌与稀H2SO4溶液B用纯锌与浓醋酸溶液C用粗锌与硝酸溶液D用在CuSO4溶液中浸泡过的锌与稀H2SO4溶液反应3根据下列事实:AB2=A2BD2H2O=D(OH)2H2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AD2A2B2E2 BA2B2D2E2CE2B2A2D2 DE2A2D2B24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正极为Cu,负极为Fe

2、,电解质为FeCl3溶液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NO3)3溶液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CuSO4溶液5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由KCl饱和溶液制得的琼胶C因为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若能组成原电池,必是铁作负极,铜作正极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被设计成原电池6如图所示,用导电物质连

3、接的两个电极(A为Zn,B为Cu)处于平衡状态,U形管内装有CuSO4(aq),把电极慢慢插入CuSO4(aq)后,过一会儿再观察,两极是否还处于平衡状态(假设插入的瞬间还处于平衡)_(填“是”或“否”),为什么?_。如果在两个电极区分别加入几滴BaCl2溶液,将会有什么不同现象?_。为什么?_。7在课外活动中,老师请同学们利用“Zn2H=Zn2H2”这个反应,来设计一个原电池。甲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将导线连好后,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并写出其电极反应式。_ _,_ _。(2)甲同学设计的这个原电池,有何缺点?_。(3)为了克服这个缺点,请你再设计一个原电池,画出

4、装置图(请注明所用的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能力提升|8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MNPAZnCu稀H2SO4溶液BCuFe稀HCl溶液CAgZnAgNO3溶液DZnFeFe(NO3)3溶液 9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降低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10按下图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流出负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应表示()c(Ag)c(NO)a棒的质量b棒的质量溶液的质量ABCD1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

5、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氯化铜浓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把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1)铝与氯化铜浓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填选项)。A铝与Cl反应,铝与SO不反应B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C硫酸铜水解生成的硫酸使铝钝化D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E生成的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的硫酸铝不溶于水(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_。(3)放出的气体是_,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

6、有电化学作用等方面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_。(4)某学生通过其他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措施可能是_(填选项)。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B把铝片投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再投入铝片(5)用去除氧化铝的铝片与镁片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X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选项铝电极电解质负极反应正极反应A负极NaOH2Al6e8OH=2AlO4H2O6H2O6e=6OH3H2B负极稀盐酸2Al6e=2Al36H6e=3H2其中正确的

7、是_(填序号),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有关,而且还与_有关。条件职工月收入(金额)X=800800X1300【解析】:讨论题:(二)甲公司200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7 000万股,200年度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8 000万元,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0年度,甲公司发生的与其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讨论题:理由:因为合同约定,甲公司未来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自丁公司回购钢材,那么该项交易在发出商品的时候就可以确认为收入。B对早期疑似DIC者可先用肝素作试验性治疗2DIC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有继发性纤溶亢进。( )【答案】:BDE(3)根据资料(3),判断甲

8、公司202年12月31日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请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能形成原电池。2、答案D解析纯锌与H2SO4、CH3COOH反应速率较慢,Zn与HNO3反应不放出H2,在CuSO4溶液中浸泡过的锌表面有铜附着,加入稀H2SO4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3、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判断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DABE,而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C项正确。4、答案CD解析由2Fe3Fe=3Fe2得出负极反应式为Fe

9、2e=Fe2,正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可得出负极材料为Fe,正极材料的金属性比铁弱,电解质溶液为铁盐溶液。5、答案D解析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A项错;B中会发生反应KClAgNO3=AgClKNO3,生成的AgCl会使盐桥的导电性减弱,所以盐桥中不能使用KCl,应改为KNO3,B项错;由于铁遇浓HNO3会发生钝化,而铜可与之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Cu失电子被氧化,Cu作原电池的负极,C项错。6、答案否Cu在B极析出,Zn在A极溶解而使两极不再保持平衡浑浊程度不同,A极明显SO向A极移动使A极区SO的

10、浓度增大解析由于形成了原电池且Cu在B极析出,Zn在A极溶解,所以反应一会儿后,其不再处于平衡状态,而是A上升B下降。当向两极区分别滴加BaCl2溶液时,A、B两个电极区附近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而变浑浊,但A极区更明显,这是由于在反应的过程中SO向A极区移动,导致A极区SO的浓度比B极区的大,故而出现更明显的现象。7、答案(1)锌溶解,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电极反应式为: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2)由于锌片与稀硫酸直接接触,因此在锌片表面也会产生气泡(3)8、 答案C解析由题意,M变粗,N变细,则M为正极,N为负极,N金属比M金属更活泼,电解质溶液不能为酸,酸中正极产生气泡,符

11、合条件的只有C项9、答案B解析Zn比Fe活泼,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Fe作正极,氧气在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反应后a中溶液pH升高,故B项正确。10、答案D解析在这个原电池中Fe(a棒)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Ag(b棒)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ge=Ag。a棒的质量减小,b棒的质量增加,由于析出银,溶液中c(Ag)减小,溶液的质量减小,溶液中只有c(NO)不变。答案(1)D(2)Cu(3)H2随着反应进行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4)ABD(5)A电解质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由题意可知,同浓度的CuCl2溶液与CuSO4溶液,Cu2的浓度相同,不同的就是Cl与SO,而Al与氯离子不反应,与SO也不反应,所以可知原因为D项。暗红色物质就是铜单质,可燃性气体即为H2。随着反应进行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要想加快铝与CuSO4溶液的反应,就得破坏铝表面的氧化物,答案为A、B、D项。Mg、Al要组成原电池,虽然活动性MgAl,但是还要看电解质溶液,才能决定Mg还是Al作负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