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兰亭集序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304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兰亭集序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兰亭集序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兰亭集序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兰亭集序教案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兰亭集序教案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兰亭集序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兰亭集序教案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亭集序教案5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的朗诵中,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 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

2、)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3、设计多媒体课件,将书法作品、图片、板书等用幻灯片形式展示。 4、 安排两教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 引入 蓝天下是崇山, 崇山上是绿竹, 绿竹间是清流, 清流旁有一群文人才俊在洗濯嬉戏.阳春三月,惠风和畅,想来少不了欢愉,更少不了诗酒.酒袭诗醇, 诗借酒兴其中有一位,展开长卷,蘸墨挥毫,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才思涌泉,书成珍品,文成杰作。这

3、就是兰亭集序。今天,我们就品读这篇潇洒的散文,去体察那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旷达的情怀。二、作者简介选一学生读注解,教师略作补充: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从书法而言,它是历代书法家必摹之帖。同学们可以欣赏一下兰亭序帖卷。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打出第一张幻灯片),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

4、辉映,珠联璧合。王羲之曾一度做官,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三、放录音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文章的语气、节奏和一些字的读音投影: 生字:癸(u)丑 修禊(x) 流觞(shn)形骸(hi)游目骋(chn)怀 齐彭殇(shn)多音字:会稽(kui j) 感慨系(x)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zn)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四、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五、学生提出预习时无法理解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疏通文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

5、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修、期、致、临、次”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教师归纳总结。句式:省略句:“映带左右”判断句:“死生亦大矣”介宾后置句:“当其欣于所遇”六、品读课文,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

6、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说到这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瑶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多媒体幻灯片),这句话说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提出疑难问题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正确理解作者转乐为悲的情感,认识作者观点的积极意义。一、 引入 昨天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今天我们在一起来精读

7、这篇美文。二、结构化问题1、你知道晋代的“禊事”是一种什么样的风俗吗?你想了解兰亭集会的盛况吗?请阅读课文的一、二段,摘录写景的句子,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个盛会?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可按文章思路,找出:时间、地点、与会人物、周围环境、宴会情景。同学间互相描述一下文章描写的情景。 2、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线索是怎样的? 明确: 情感变化为:乐痛悲 3、说说 “信可乐也”乐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 良辰:暮春之初。 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

8、三月。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 美景: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

9、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 乐事: “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都是文人雅士会聚灵山秀水之中 人生之幸事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请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来齐读:

10、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酒助诗兴,万丈豪情 人生之大雅也 (打开幻灯片)明文征明流觞赋诗图赏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学生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请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游: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的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

11、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所以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世说新语赏誉)的情性的体现。 4、那么作者悲从何处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其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

12、静者常在内室清淡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其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其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无情

13、的恐惧。 三、探究学习1、这一节作者的悲叹与上一节的叙事有何联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第一节写行修禊事,是为了祈福消灾。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2、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学生回答可以有多种答案,参考意见: 、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

14、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

15、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这样就与上文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了。四、朗读 五、小结全文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板 书良辰:暮

16、春之初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一、A型题美景: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风物之美 既往史:有“无黄疸型肝炎”史。三年前做过“胆囊摘除术加胆总管探查术”。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乐 7、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原型方法乐事: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人物之盛 【答案】:BDE曲水流觞 畅叙幽情 吟咏之雅 2004年10-12月折旧额=(3600-3600/10*2+270)/(20*12-2*12-9)*3=2610/207*3=37.83(万元)赏心: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视听之娱 其一:人生美好却短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7小题至第8小题。其二:生命欲望永不得满足 悲 (1)因购买子公

17、司的少数股权支付现金680万元;其三:时间无情,生命终归于毁灭 11DIC患者出血与下列哪一项因素关系最密切?题解 FPA和FPB是凝血酶水解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时放出的两种短肽。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为一些可溶的多肽碎片,包括D和E片段及它们的中间产物X和Y片段,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七、教学反思:本文主要是作者对于人生困惑的抒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已有五十岁,在那个时候已经是一个老人了,而且由于谈玄的原因,作者对于人生,对于生死有了更深入地了悟。把这样的一篇文章介绍给我的学生们,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第一、他们没有这方面的阅历;第二、他们过于年少,生活对他们来说还刚刚开

18、始,在这个时候让他们去理解生与死也着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讲授的第二节课是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尝试,采用学生质疑的发式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们学得兴趣盎然,有朗朗的读书声,有精彩语言的描述,有动情流畅的背诵,有颇有见地的评论。同学们陶醉在美文的意境之中,我也为之振奋,为之感染。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一定能将古文课上得有滋有味,摇曳多姿。 值得反思的是:一节课只有40分钟,老师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学生,这样一些学习成绩差或性格内向的同学可能就没有表现的机会,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唤起这类同学的个人表现欲,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中来,这应该是我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19严重创伤病人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