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440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视角更新.目标更明.建议更实,漫谈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部分),甘江镇第一小学 陈 军,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视角更新:适应需要 集中指向 直面现实 目标更明:有升有降 表述严谨 调整科学 建议更实:更重基础 更利操作 更合规律,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3,一、视角更新:适应需要 集中指向 直面现实,(一)适应需要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

2、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4,(二)集中指向 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

3、的统一。(三)直面现实 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过大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4、。,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5,二、目标更明:有升有降 表述严谨 调整科学,1.第一学段由“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会写”,调整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会写”。2.第二学段要求会写的字由“2000个左右”降至“1600个左右”。3.第一学段“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第二学段“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一)降低年级在识字写字量、查字典要求、默读要求、写话要求等方面有所降低。,2011,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6,4.默读,第一学段只提“学习默读”,把“不出声、不指读”的要求移至第二学段。5.

5、写话,第一学段只提“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删去“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的要求。,温馨提示:教育是一种慢艺术,我们要学会慢慢等待。,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7,(二)升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掌握等方面更加得到重视,更加重视在生活中识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第二学段:“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放在了更加醒目的位置。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更加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识字的习惯,正确的书写姿势与习惯,自习的习惯,复习与预习的习惯,不动

6、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讲普通话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8,更加重视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方法,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自学的方法等语文学习策略性的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温馨提示:注重“双基”训练,注重习得方法、培养习惯的优良传统是永不过时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无孰对孰错,只有当与不当之别。(语文教学应理性回归),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9,(三)表述更严谨周详,例1

7、:识字、写字要求用概数“个左右”,包括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例2:诵读,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改童谣为儿童诗;第二学段,除了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之外,在“体验情感”之后,加“展开想象”。例3:将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部分“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这一要求删去。,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10,(四)调整更科学系统,第一学段由10条合并为7条。(大体顺序:1.态度、习惯;2.朗读、默读;3.理解(词句)、积累(词句);4.读童话、故事的要求;5.诵读童诗、古诗的要求;6.认识常用标点;7.背诵及课

8、外阅读的要求。)第二学段10条合并为9条。(调整了顺序:1.朗读;2.默读、略读;3.理解(生词、句子,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4.整体把握内容;5读叙事性作品的要求;6.诵读诗文的要求;7.体会常用标点的用法;8.积累语言;9.课外阅读要养成习惯。),阅读方面,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11,第三学段由11条合并为8条,其中“学习浏览”与“默读”并为一条;“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与“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要求并为一条;理解词句的要求两条并为一条:“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句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12,习作方

9、面,第一学段3条:1.兴趣、态度;2.用上学到的词句;3.学习使用,。?!第二学段由8条合并为6条,大体顺序:1.乐于表达,愿意分享;2.基本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3.书信、便条;4.用上平时的语言积累;5.修改词句,使用标点(:“”)6.习作次数(保底,每学年16次左右)。第三学段由7条合并为5条,其中“学写常见应用文”与“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并在一起,作为本学段习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放在“修改自己的习作”一条之后。,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13,三、建议更实:更

10、重基础 更利操作 更合规律,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2011,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14,(一)教学建议,1.强调工具与人文的统一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言外之意,语文教学要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同一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让课文本身进行道德的、审美的教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上述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15,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其作为标题突出之来,并增加了“注重激发学

11、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内容。3.一方面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另一方面增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的表述,旨在强调“双主体”,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16,4.在注重生成的同时,重视预设,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准确解读文本,精心进行教学预设,是生成教学的基础和前提。5.强调“注重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为低幼之间,小学与初中之间;实现天缝衔接,体现阶段性、联系性,最重要的是落实学段目标,既不越位,也不不到位。为此,才能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才能保

12、证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稳定推进,螺旋上升。,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17,教学建议的具体要求,识字写字教学建议 1.提出识字写字不仅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2.课内:“要运用各种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课外:“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18,阅读教学建议,1.“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自主阅读,“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2.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

13、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如词语搭配、句子结构和语序以及常见的修辞方法等)小学主要是随文进行程度适合的实践练习。如,词语搭配,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调整语序,学写比喻、拟人、排比句等。,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19,习作教学建议,1.起始阶段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从写句子、写话入手,降低习作起步的难度。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体现对平时练笔的重视,既是对老师的教学引导,又是对学生习作的引导加强平时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20,口语交际教学建议,在上好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之外,增加了“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

14、口语交际能力”的表述。,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21,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1.目的、功能上,在实验稿表述(“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增加“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在实现语言文字运用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平安、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的表述。简单地说,要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与他人相处。2.提倡“开展跨领域学习”,强调“跨学科内容的安排应围绕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行

15、”。即用跨学科的内容为培养、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服务,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有语文味。,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22,(二)评价建议,标题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在理论部分,列出四个标题,眉目更加清楚。这一部分变动最大。,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23,标题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在提出“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之后,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提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善用激励性

16、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评价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零碎,防止片面追求形式”。,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24,标题三:注重评价主题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有教师、学生(自评与互评),还应包括家长、社区机构等。,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25,标题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注意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三维目标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学习的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26,具体评价建议修订之处:,识字写字评价 在实验稿重视

17、字的音、形、义(基本义)的掌握以及要考察在具体语境中的用字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和整洁。(不要到高考时写错别字大量失分)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日常识字和写字的兴趣,关注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习惯,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纠正学生写错别字。(防止错别字的措施:对要求写的字,尽可能写词;建立起音、形、义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形、义联系,掌握基本义、常用义;记准易错部件、易错笔画;多做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等的辨析组词练习,以新代替,不断复习巩固。),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27,阅读评价,评价“要关注其阅读

18、面”和阅读量。语法、修辞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应从应用角度进行考察。,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28,习作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功夫下在作文之外,要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作文修改,强调要从作文内容、文字表达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低年级改字、改词、改句,中年级改段,高年级改篇。,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29,口语交际评价,评价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以及其他专题活动,如戏剧、表演、故事会等”,以反映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30,综合性学习评价,

19、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评价时,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鼓励。,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31,(三)教材编写建议,内容:“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的衔接”。课文:“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课文”,扩大选材面。教科书编写:“应遵循课标,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编写语完整准确、规范”。,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32,(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强调“积极开发潜在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有价值的提问、有创意的回答)。”,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33,&附录说明:,增背诵篇目。16年级,原70篇,现75篇。增附两个字表。一个是低年级的“基本字表”,300个字,含基本笔画,多为独体字,是构字率强、复现率高的基本字。另一个是“语文学习常用字表”,共3500个字。根据它们在当代各类汉语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和汉字教学的需要,又分成两个字表。提供这样的字表,便于在教材编写中安排汉字教学的设计,也便于开展对汉字教学的评估。,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34,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2012.06,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