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节日》课件 (2).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5345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的节日》课件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快乐的节日》课件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快乐的节日》课件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快乐的节日》课件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快乐的节日》课件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乐的节日》课件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的节日》课件 (2).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快乐的节日,胡红燕,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一、说教材:快乐的节日是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二年级的一篇课文。作为一篇儿童诗歌,它的语言生动活泼,清新自然又很好的切合了儿童乐观向上的风貌。反映了新一代少年儿童在祖国的怀抱里健康成长的幸福生活,抒发了他们热爱祖国、怀有远大理想的思想感情。诗歌中以“小鸟”“风儿”“花儿”“白杨”等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儿童节快乐的场景,抒发了孩子愉悦的心情。诗歌琅琅上口,易记易唱。教学时以学生的诵读和想象为主,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循序渐进的诵读训练,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中描绘的快乐意境。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培养语感、收获知识、

2、体验快乐。,二、说设计理念: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科学发展观等价值主流的意义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科学引领。因此语言训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儿童语言的发展大致经历“认识-理解-运用”三个阶段)。我们在语言训练的“载体”的设置上应该经常地关注三个“点”:一是找准听说读写的附着点 二是洞悉情感发散的栖息点 三是发现价值引领的切入点,三、说学情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而言,诗歌远不及故事有趣,也不容易让孩子产生兴趣。因为诗歌的语言跳跃性较强,很难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具体的表象。在教学中,可借助画面来帮助孩子丰富他们的表象,并让孩子们反复的朗读,

3、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练习,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生字词的学习,由于学生已基本具备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在这一方面的教学以扶为主,只对个别字进行指导。,四、说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基本上能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想象,体会诗歌的快乐意境,感受到幸福的生活。4、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通过积累和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五、说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想象、体会诗歌的快乐意境,感

4、受幸福的生活。3、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通过仿写和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六、说学法: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合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首页,七、说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拟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以识字和品读感悟为主,同时进行说话训练;第二课时主要是书写指导和背诵指导。本课所说的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安排如下:(一)激趣导入,感受“快乐”(二)自读自悟,感悟“快乐”(三)诵读涵咏,体验“快乐”,首页,八、说板书设计:快

5、乐的节日 祝贺 小鸟 带路 风儿 吹 花儿 点头 杨树 歌唱,八、说板书设计:由于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直观、简洁的事物。而本篇课文是通过拟人修辞手法的描写,表现了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奔向大自然,尽情玩耍、嬉戏的场面。所以,我抓住了几个关键词进行归纳,采用了写出中心词进行板书的方法,这样的方式可以使中心更加突出,简明扼要的呈现出文章的中心。为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帮助。,九、说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视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但是怎样让学生体会,感受文字的美妙,是个难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感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以激发学生实现未来的理想和愿望。一、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自问自答,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三、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