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木塔》7上.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5432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梵天寺木塔》7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梵天寺木塔》7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梵天寺木塔》7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梵天寺木塔》7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梵天寺木塔》7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梵天寺木塔》7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梵天寺木塔》7上.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大,发,明,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qqi),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统治,在,才,层,嫌,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那座塔晃动。,翻译:,匠

2、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说,铺排,所以,像这样,翻译:,工匠说:“木塔上没有铺瓦,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于是,便,用,可是,从前,当初,翻译:,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的上面,可是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暗中,秘密,派,自己的,赠送,用,把,询问,打听,翻译:,没有办法,匠师就暗中派自己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板晃动的原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这,只要,终了,完成,使坚实,牢牢的,就,翻译:,喻皓笑着说:“这个容易,只要逐层铺排好木板,然后

3、用钉子牢牢的钉上,就不会晃动了。”,于是,就,匠师如其言,塔遂定。,按照,他的,说法,说的,翻译:,工匠遵照喻皓的话去做,于是塔身就稳定了。,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因为,紧密约束,六面,连接,箱子,走,踏,支撑,当然,翻译:,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约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皆伏其精练。,同“服”,佩服,喻皓,精熟,翻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技艺精熟。,分组讨论(研读课文结构),全文分三层:第一层:讲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问题。第二层: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

4、,解决于“塔动”的问题。第三层: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为什么要说匠师“无可奈何”?“匠师如其言,塔遂定”一句表现了什么?,以大家无计可施,反衬喻皓轻易解决问题的技术高超。,用事实说明喻皓的技术高超。,难点探究,文章写人着笔不多却很生动,“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样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怎样心理?,“密使其妻”写出匠师难堪和用心良苦。“笑”字既透露出喻皓对匠师无能的嘲笑,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分组讨论(回答问题),1、梵天寺木塔一文虽是说木工知识的,但故事性很强,你能具体说一说文章的特点吗?,课文并不是平实地说明木工知识,而是通过一个完整

5、的故事,并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具体描写塑造了人物形象,寓知识于叙事、描写当中,使文章更有可读性。,2、梵天寺木塔一文的写作特点与以虫治虫的相似吗?,相似。全文用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其中写喻皓的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故以“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想一想,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上天。,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