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5554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经济生活学了些什么?,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对外经济,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1、2课,第3课,第1课,第一单元讲消费;商品货币和外汇;价格牵扯律支配;,第二单元论生产;公司企业来承担;基本经制作规范;投资就业与维权;,成果分配定制度;公平效率要兼顾;财税政策恰好处;,市场调节加宏调;小康目标正铸造;经济全球真热闹;,经济生活学了些什么?,我国关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什么?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哪些分配方

2、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多种分配方式是指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3、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3小明的母亲在一所公立学校教书,父亲在学校旁边开了一个小吃店,那么小明母亲和父亲的收入分别属于:A.按劳分配 按

4、生产要素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C.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C,17 2008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对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依法开发利用。材料能够体现的分配方式有:A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B福利性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D,分配原则是什么: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5、: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

6、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7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有助于: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 全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实现整个社会的同步富裕A B C D8以下反映初次分配中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措施有:A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B 提高行为税C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 免征个人所得税,D,A,10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

7、大、贫富分化”是我国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对此,政府应该:A积极发展经济,鼓励效率优先 B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C提高人民币汇率,增加社会财富 D调整经济政策,更加注重分配公平,C,8根据近来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国家适当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加强了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这说明财政: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C是解决物价周期性波动的物质基础 D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10曾经有一份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平均工资10年间只涨了67元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企业必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体

8、现了: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D,C,36、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分配制度的探索与变迁过程,(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的意义。(6分),参考答案:(1)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2分)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2分)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含义

9、,含义途径和种类(P70-72),财政收支关系(哪几种关系,怎么评价,P73),财政作用P73-75,途径(税、利、债、其它),影响因素(P69-70),财 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作预算,上一年度的财政实际执行情况,称决算。财政收入 和财政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关于财政:,基本概念(财政的含义和本质、预算和决算的概念),关于财政收入含义:财政收入就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途径: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财政收入分为税、利、债 和其他收入。其中,税收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影响因素: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

10、影响,但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 和分配政策 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关于财政支出含义: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途径和种类: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经济建设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在我国,,财政收支关系(哪几种关系,怎么评价,P73),思考:以上几种情况分别属于什么财政政策?个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财政收支关系收入支出,财政盈余,表明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收入支出,财政赤字,表明国家财政要靠借债来维持。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

11、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但这种状况几乎不存在。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特别提示:财政节余并非越多越好,节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适时适度,如在通货紧缩时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就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若赤字过大,就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我国财政的作用是什么?(理解)(1)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财政能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采取正确的财政政策,使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结

12、构的合理与优化,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2)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注意资源配置的手段有两种: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中的经济手段。,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1)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控经济平稳进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33.27%

13、,国家预算支出22882.02亿元,同比增长27.69%;从总量上看,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31425.75亿元,同比增长33.5%。回答1920题。19上述材料中的数据表明: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财政、税收都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A B C D20今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表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表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财政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A B C D,B,D,17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下列能说明这一作用的事件是:A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 B实施西部大开发 C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D提高军队装

14、备水平18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中央和北京市财政支出180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支出属于财政支出中的:A社会保障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 D科教文卫事业支出,B,C,282008年,中国经济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危难时刻,中国政府宣布重启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推出5680亿美元的投资刺激经济的计划。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积极的财政政策非常关注民生问题,教育、卫生和住房三大民生难题无一不在投资之内;政府还提出千方百计地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这将有助于消费的拉动。通过对农村地区、地震灾区、西部贫困地区加大投资,有助于城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改革税收,加强金融管理,

15、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1)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2分)其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12分),(1)受国际经济形势的不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经济运行受到需求不足的制约,必须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防止经济的波动。(2分)主要措施有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等。(答货币政策不得分)(2分)(2)本次积极的财政政策非常关注教育、卫生和住房民生问题,政府还提出千方百计地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这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4分)通过对农村地区、地震灾

16、区、西部贫困地区加大投资,促进城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4分)通过改革税收,加强金融管理,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这对于经济平稳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4分)(注:观点和材料各占一半的分,只有材料而无观点不给分。),税收,含义(P76),地位(P76),基本特征及关系(P77),税种(五大类,20多种),举例,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负税人的概念及关系(P81),如何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P81),对待税收,我们应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行使权利、同违法行为做斗争怎样的权利?哪些违法行为?怎么区别?P82-83),含义、纳税人、税率、特点、意义

17、。P78-79,含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收入,特征:(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3)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税收三特征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增值税的含义、纳税人以及征收的意义是什么?(理解)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

18、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意义: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特征以及征收的意义是什么?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特征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

19、;所得越低,税率越低。(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是什么?(了解)含义: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关系: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因此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注意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我国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违反税法的表现有哪些?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

20、分别是什么?(了解)表现:偷税、欠税、骗税(以欺骗的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行为。处罚: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甚至处以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1)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的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交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2)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21、。,25故意不建立账簿,隐瞒经营收入和营业额;违反财经制度,建立明暗两本账。这些行为属于:A骗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抗税行为 D偷税行为26公民应依法自觉诚信纳税是因为: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我国的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征收的 我国税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 在我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A.B.C.D.,D,C,1我国从9月1日起实施新的汽车消费税政策:一是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二是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

22、)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这一政策的实行:大排量汽车的消费会受到抑制 小排量汽车的生产会失去市场油价将不断提高,但生态意识加强 人们的消费意向会受到影响A B C D,C,23以下关于增值税的说法正确的是:A收入高者多收税,收入少者少收税 B可以杜绝各种偷漏税行为C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D对所有营业收入征税24以下不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是:A在我国有住房,从国外获得收入的个人 B在我国无住房,从国内获得收入的个人C在我国无住房而且居住满一年,从国外获得收入的个人 D在我国无住房而居住不满一年,从国外获得收入的个人,C,D,29材料一 从2008年3月起,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23、由原来的1600元提高到2000元,这就意味着,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人从此不用再交个人所得税了,这无疑减轻了低收入者的负担,因而受到多数人的欢迎。材料二 个人所得税的流失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巨大的经济难题,依据国家税务总局资料,我国近年每年流失的个人所得税都在1000亿元左右,这严重影响了收入分配的公平。(1)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什么?(2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意义是什么?(4分)(2)从纳税人来看,个人所得税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流失?(6分),(1)个人所得。(2分)意义:减轻了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有利于提高其消费水平,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

24、,促进社会的公平。(4分)(2)个人纳税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分)个人收入日益多样化,纳税人很容易隐瞒个人收入,造成偷税漏税等现象非常严重。(2分)(3)进一步完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提高征税的科学性。(2分)加强税法的宣传,提高全体人民的纳税意识。(2分)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2分)(注:只要说出其中任意两条,即可得满分6分。),易错点集锦1.公有制范围内只有按劳分配,不存在其他分配方式。2.凡是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3.农民承包土地所取得的收入是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4.技工凭技术工作所得的收入是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5.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原则,其他分配方式体现效率原则。6.财政收入越多越好。7.按劳分配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8.税收具有无偿性就是说国家征税以后对纳税人没有任何回报。9.税收的强制性就是说国家凭借对财产的所有权强制征税。10.税收具有固定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11.全体公民都是纳税人。12.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