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2011版指导下的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2011版指导下的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标2011版指导下的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课程简介】 一、课程开设的主要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探讨如何在教学中采取符合教学规律的听、说教学策略和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听、说教学的效果,使它们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2011 版新课标对听力和说的能力要求 (一)课标中对五级听,说目标的总体目标要求 (二)课标在内容标准部分对五级听、说要求的具体描述 二、听、说具体技能的内容 三、听、说教学现状 四、影响听力理解和说的因素 五、听、说教学策略及建议 (一)利用学生已知,鼓励学生总结规则,突破语音关 (二)强化朗读教学 (三)听
2、前,听中和听后活动 (四)说前,说中,说后要求 三、本课程的特点 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些教师的课堂实录片段,具体说明应当如何实施和操作某些教学环节。一来是为了提高本课程实效性,其次是为了避免满堂灌输的方式使老师们失去学习兴趣。使用这些教学片段并不是因为它们完美,而是为了抛砖引玉,启发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更好的方式进行听、说教学。 四、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使教师们知行合一,即:不但从理论上了解听、说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标准对听说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帮助老师们将新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 【学习要求】 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以提高初中英
3、语教师课堂策略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特对参加学习的一线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 认真观看网络视频讲座的内容,学习和理解以下问题: 1 )课标对听说提出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2 )听说技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 )目前您的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英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3听前,听中,听后活动都有哪些? 4结合自己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做一节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并实施。 专题讲座课标 2011 版指导下的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赵书梅(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简单合成。语言首先
4、是有声音的,没有听就没有说,也就失去了语言的交际性。听是理解和吸收口语信息的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是输出,是传达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是输入,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说是输出过程,说的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当然,随着听说能力的提高,学习者读写能力也一定得到促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与母语学习不同的是,在母语当中,听在先,听的能力会比其他的技能强,而在外语学习中,能读懂的不一定能听懂。听是声音训练,声音输入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必备的一个过程,因此课标对听力教学提出了
5、具体的要求。当学生经过听、读,获取了一定的语言输入后,就为说,即语言的输出奠定了基础。我们的听、说教学要依据初中课标要求进行。因此,我们先共同学习修改过的初中课标中对听、说目标的要求,再探讨如何在教学中采取符合教学规律的听、说教学策略和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听、说教学的效果,使它们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2011 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听力和说的能力要求 (一)课标中对五级听、说目标的总体目标要求为: 听: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 说: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二)课标在内容标准部分对五级听、说要求的具体描述是: 听: 1. 能根据语调和
6、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2.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3. 能借助语境可否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 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5. 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 6. 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说: 1. 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 2. 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3. 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 4. 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5. 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6. 能用英语表演短剧; 7. 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二、听、说技能内容 认真分析课标
7、,可以看出听的技能包括:辨别语音,领会意思;听关键信息; 听懂并执行指示语;听懂大意和主题;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预测;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评价所听内容;听懂语段的深层含义。 说的技能包括: 模仿发音;引出话题;维持交谈;插话;转移话题;话轮转换;引起注意;澄清意思;请求澄清;利用语音、语调表达意思;表示倾听和理解; 预示和结束谈话。 三、听、说教学现状反思 1. 用听力测试代替听力训练 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常见的听力教学的做法是:教师宣布听力课开始,播放录音 1-3 遍不等,教师订正答案,学生有问题时老师可能再复听。就是说,教学当中老师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对学生进行各种听力技能训练少,
8、而用听力测试代替听力训练的情况普遍存在。 2. 缺少对学生听的过程性指导 在教学中老师一味地让学生盲目的听,为听而听,不注重对学生听的过程的指导,忽视学生的整篇理解。 3. 教学活动设计不符合学生水平 当听力材料出现比较难理解的背景知识和生词时,或者教学活动设计不符合学生水平时,老师没有进行恰当的处理,就直接播放录音,学生听不懂就放弃,等待老师给出答案。长期以往,学生只重视答案是否正确,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非常缓慢。 4. 听前让学生朗读听力材料 另外,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听前让学生朗读听力材料。我个人认为这个做法不妥,因为此做法导致听力练习没有实效性,即:学生不是听懂的,而是读懂的材料。 5
9、. 忽略语音教学 课堂上观察到老师在说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部分老师忽略语音教学,课堂上几乎没有这样的学习和练习,大部分时间都是处理语言点和语法的学习。第二,课堂上朗读时间缺乏,学生朗读时老师不注意纠正错误的语音语调。 6. 课堂互动方式单一 课堂上老师喋喋不休,而学生大部分时间被动的听,课堂互动方式单一,仅限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很难激活学生思维。学生有效的语言输出量少,机械练习过多。 7. 产出活动设计情景不够贴切学生学习与生活经验 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产出前,如何为学生创设情境,使情景符合学生经验和生活,为学生搭建台阶,使学生想说,敢说,能说等细节处理方面还有所欠缺。 四
10、、影响听力理解和说的因素 听力理解和说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和说的基础,听、说者必须具备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听懂、能交流。 影响听、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读音语调障碍 有些学生在小学没有打好语音基础,首先自己发音不准确,特别是对发音比较接近的词汇如:ship,sheep;fit, feet;house,horse ,由于他们自己发音不标准,在听力判断时是依据自己的读音进行理解,因此分辨能力受到影响。另外,除了发音外,英语中的连读、失去爆破、省音等语流中的现象有一些学生没有掌握,也对理解造成了障碍。 2. 语速障碍 学生平时听的课文录音速度比较慢,
11、如果老师课堂上讲英语速度也比较慢,而到听力练习中是正常速度,学生就会不适应。 3. 英美发音差异 英美英语除了在单词使用方面的差异,在发音上差异更明显,如果学生平时只适应一种发音,英美发音的差异也会造成他们的理解障碍。 4. 词汇、逻辑、语法方面的知识 仅仅具备辨音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听懂句子中的词。如一词多义、同音异义等英语中存在的现象,如果学生不熟悉,也会造成理解障碍。但是,能听懂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不等于能听懂句子,理解句意还需要依靠语法和逻辑关系。 听力理解分为感知和识别两个环节,首先我们通过感官感知语音材料,再进一步识别语音信息,把语音信息与我们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联系
12、起来,通过调动大脑中的语音知识,对短时记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5. 母语干扰 有些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习惯把听到的信息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借助母语完成理解过程。他们不是直接识别语音信号,进行理解性输入和信息的内化,所以增加了信息处理的步骤和环节,影响了反应速度、理解效果和记忆效果。此外,英语句子和中文句子结构、词序都不同,所以依靠中文理解句子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造成误解。比如,英语中习惯将定语从句放到所修饰的名词后面,而中文的定语从句则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学生边听边翻译,除了会影响速度,还很容易出现错误。 6. 听力习惯 听的主要目的是弄懂大意和相关重要信息,在听的过程中
13、关键是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有些学生在做听力时,遇到无关紧要的词或是生词就停下来思考,跟不上听力进度,这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因素。 7. 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承载着文化,学习英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化知识,他们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语言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文化的学习。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越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感悟就越深。听力理解是学生对所听到的信息与自己背景知识中具备的文化知识相联系的过程,文化背景越丰富,判断力就越强,理解就越深刻。学生如果缺少必要的相关知识,在听力中也会有理解障碍。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里”、“千米”表达距离,而英语中使用“ mile
14、” ;我们用“米 ” 表达高度,而英语中使用“英尺”表达身高。 8. 心理因素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如果处于焦虑状态,人们的注意力和理解力都大打折扣;如果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生有强烈的听的愿望,听力水平就能够得到正常发挥;如果对听力根本不感兴趣,学生则会产生厌倦情绪。 9. 重音、节奏、语调 发音是人们学习说话的第一步,而重音、语调、节奏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方面。它们不仅是人们口头交际的声音符号,更是说话者有效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10. 语速 交际性的说强调流利、自然。口语必须有一定的语速。学生必须学会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意义上,养成以正常语速说英语的习惯。 11. 语
15、言能力 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培养口头交际能力的基础。 语言是交际能力中不必可少的一部分,培养交际性说的能力并不排斥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为,课堂教学中一定量的模仿、操练是必不可少的。 12. 语用能力 在口头交际活动中,对话双方能根据交际场合、关系、地位等调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个人经验,恰当、得体的使用语言,并为对方愉快的接受,即学会对何人在何地、何时以何种方式说何种话。 13. 情感因素 怕出错是学生焦虑的原因。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讲英语,老师纠正错误要注意时机和方法。 五、听、说教学策略及建议 (一)利用学生已知,鼓励学生总结规则,突破语音关。 无论听力还是口语
16、教学,第一关是熟练掌握语音。要充分利用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课,有计划地对语音进行复习。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一些英语,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自己找读音规则去规范语音。当然,听录音、模仿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 (二)强化朗读教学。 语音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话、短文的朗读等,自己去发现和识别连贯表达时的语音变化,如失去爆破、连读,以及句子重读的不同所表达的不同意义。建议老师们更多地在情景中训练学生的发音,少量地进行单纯的语音训练。因为单纯的语音训练很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 另外,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听力习惯,处理好听与读的关系,先听后读,而不是先读后听。因为朗
17、读后再听,学生的阅读词汇会对听力有所帮助,让我们无法判断学生是否有能力处理声音信息。 (三)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 课标技能教学参考表对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做了以下要求: 1. 听前 热身活动,熟悉话题;熟悉相关词语和句型;接受背景信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具体任务。 听前老师要为学生的听力活动做好准备和铺垫,让学生想听、会听。 ( 1 )激发听的愿望,熟悉话题 听前激发学生欲望是后续听力顺利展开的基础。要想让学生想听,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找出听力材料中与他们相关的联系点。找到这个点后,才能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发其思考。 ( 2 )听前预测大意 通过图片、标题,或是讨论,
18、让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大意进行预测。 ( 3 )处理生词 处理单词的程度:在听力中单词究竟应当处理到什么程度?首先,单词的发音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学生是否能听懂声音信息,发音准确与否决定了听力的理解程度。其次,在这个环节中切忌让学生拼写,因为拼写是为学生写作做准备。但听力练习中除了选择题外,可能还会有听写结合的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一定要提前帮学生准备好要求他们写的词,否则他们即使听懂了也写不出来。所以,老师们在做教学设计时,要认真思考每一个环节中所需的知识,并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实效性。 处理单词的原则:这里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只处理影响听力理解的单词,而不是处理所有的新单词。因
19、为在听力材料中,由于行文的需要,会出现一些与听力主旨和重要细节无关的单词,这样的单词不需要处理,或者可以暂时不处理。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学生学会采用忽略的策略。学生开始练习听力理解时总是力图听懂每一个单词,其实这并不是个好方法,尤其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听力更不能这样做。学生需要学会带着生词获取信息,只要它们不影响获取重要信息和重要细节就到达了听的目的。 ( 4 )带着目的听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听的东西是有所期待的,比如你在街上碰到老朋友,一定知道她开口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再有我们去购物付款时,一定知道售货员与我们的对话是怎么样开始的。所以听前为学生做好听的准备是听力设计中的应有环节。而我在
20、课堂上经常见到老师打开录音机就让学生听,这种做法有两个误区:第一,学生根本不清楚要听的是什么内容,对话发生在什么场合,语言本身就有困难,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听,根本听不懂;第二,即便是语言本身没有困难,学生有时可能还有文化背景方面的困难。所以,这种方法根本不是听力训练,而是以考试代替训练,时间长了,英语基础好的孩子没有问题,而基础差的就会掉队,学生差异就会拉大。课标技能教学建议在听前活动中提到:明确听力任务,听是有目的的交际行为。比如当我们想听新闻时,是想了解周边发生的事情。因此,训练学生有目的地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是课堂听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2. 听中 听信息,排顺序;听信息,
21、列项目;听信息,补全文字;听并画图;听并制作;听并填空;听写;听并记笔记;听指令,完成系列动作;听并选择;听并匹配。 听中的任务设计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一般到具体,任务要以获取信息为主,同时要有对归纳、推断等思维能力的培养。 听中的活动中我们经常设计听力填空题,在设计空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所设计的空白中单词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密集,如果太多、太密集,学生写不出来时,我们无法判断学生是听力有问题,还是听后顾不上写;另外,我们应当知道在哪里设空及为什么设计这个空,就是说我们设空应当有目的,而不是为设空而设空。 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取完信息后,老师还可以采取精听的方式,让学生再听。这个做法
22、的目的不是获取信息,而是帮助学生把阅读词汇转化为声音词汇。老师们可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能读懂的不一定能听懂,听不懂的地方,看了材料后却感觉很简单。我们自己也碰到过类似问题,这是对朗读者的发音方式不习惯造成的。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个体朗读听力材料,划出听不懂的句子;合上书,再听,把听懂的涂掉;再听,直到解决了大家公共的问题;其余个别有问题的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解决。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切实地把阅读词汇转化为声音信息,而且学生听不懂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更佳。 小结:听中的活动方式多样,日常训练中我们建议老师更多地采取课标中建议的方式,尽量避免使用边听边选择的方式进行练习。因为这个形式是迫
23、不得已应付大规模考试时采用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划勾,不会写字的问题便会凸显出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提倡采用更丰富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另外,听力任务的设计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听力填空的设计要突出目的性,且空要设计得合理。 3. 听后 口头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模拟对话;复述或转述所听内容;作出书面回应;总结要点;改变所听内容;表达个人感受和观点。 在做听后任务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任务与听力话题是否相关,还要考虑与听力中获取的语言相关度高不高。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真实且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输出前进行一定的练习是有必要的。练习应当从控制性到半开放,最后到
24、完全开放。练习要有层次,要控制机械性练习,当学生对句式掌握比较好后,马上进入半开放和开放度比较高的练习,要多进行有意义的练习。 听后练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听写结合,也可以是听说结合,运用语言的方式不同,我们为学生做的准备也不同。 4. 材料选择 材料选用真实语境中的话语;与学生水平相当;选择规范的语音、语调,语速适度、自然、恰当。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教材中提供的活动方式。有时教学方式不当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有这样一节课,教学材料是方位介词和 there be 句型,这个句型是学习难点。在教授阅读课文时,老师调整了使用方法,在教完方位词和家具名词后,老师发给每个组两张纸,一
25、张是空白的纸,作为房间,另一张上面有家具的图片,图片背后是两面胶,老师一边播放录音,一边让学生根据录音信息,把图片揭下来,摆放到房间恰当的位置上。这个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度,而且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说前,说中,说后要求 1. 说前 阅读背景信息;激活表达动机;呈现情景与环境;熟悉话题和 语境;语言准备;明确对话任务。 2. 说中 表演情景对话;模拟情景对话;短剧表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演讲;简短报告;讲故事;接续故事; 复述故事;相互补充信息。 3. 说后 列出要点和细节;写出要点;转述信息。 4. 材料选择 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目的明确
26、;有利于参与与合作;有趣味性和真实性。 怎样才能使学生想说、有话说?说的活动要有情景设计,有了情景就有了驱动力,才能刺激学生说的愿望,激活相关知识和经验。要注意所设计的情景中要关注话题、真实性、兴趣、经验、文化。 怎样才能使学生能说、敢说?教师要提供语言支持,练习充分,有个体活动时间,老师对学生要欣赏,鼓励和帮助。 说的活动的程序:激活提取熟练记忆反应整合 说的活动要考虑角色:使学生有角色意识,老师要考虑各个角色的任务。 说的活动中要有语言支持:如何提供语言支持?要有提取、记忆、反应、整合。 说的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小组、个人、对子。 如何设计展示活动?要让学生能达成目标、感受成功、受到鼓励、
27、产生动力,反馈时要考虑全部学生的参与方式,否则变成几个人的活动,其他人不关注,会使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案例导读【案例一】 案例名称: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第一课时) 导读教师:赵书梅(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 【导读文本】 一、案例介绍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社新目标八年级教材的第 11 单元,课题是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本单元设计为四课时,本节课为起始课。 本课执教教师是来自清华附中的何方老师,学校生源比较好。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努力体
28、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即:在情景中体现语法和功能,在情景中练习和运用语言,以任务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一切活动都是为完成任务服务,学生在特定情景中,在任务而非教师驱动中学习语言,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语言,在用中学习,体现了为用而学的理念,最终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交际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注意事项 请大家在观看课例时,边观摩边思考: 1本节课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 2. 本节课的听前活动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老师是通过什么方式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又以何种方式教授词汇? 3. 为了完成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任务,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什么台阶? 4. 老师是如
29、何引导学生发现、体验、感悟、练习,运用功能用语的? 5. 本节课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案例二】 案例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 Unit 4 Food Lesson 13 There is some milk. (第一课时) 导读教师: 赵书梅(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 【导读文本】 一、案例介绍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出版社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 第 4 单元第 13 课,本单元话题是食物,本课标题是 There is some milk. 本案例是本课的第 1 课时,是新授课。 本课执教教师是来自丰台区二中的严彩丽老师,学校生源一般。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
30、过程中努力体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依据,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搭建台阶,学生在教师引领和帮助下,主动尝试、积极实践、逐步构建知识结构,最终在一个模拟情景中,运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注意事项 请大家在观看课例时,边观摩边思考:本节课是否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请大家从以下的角度进行关注,并从这些角度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1. 本节课的活动安排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 2. 老师是通过什么方式教授语法的? 3. 各个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4. 学生的知识是如何建构的? 5. 本
31、节课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案例展示【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 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 何方(清华附中,中教一级)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活动设计适合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全体学生都可以实现本课目标。本课在内容难度设计上,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英语的不同能力,设计相应的活动,特别是游戏机制的引入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采用,倡导每一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对知识从兴趣出发认知理解提炼归纳反复实践灵活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感受
32、不同层次的成功,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维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往往是学习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英语,还不能开口说英语,而只能纸上谈兵。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学生在需要用到英语时,不能根据生活实际需要进行英语交流,这对学生来说有消极作用,阻碍他们建立自信心。针对以上现象,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本课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进入角色对话。以上
33、是我今后进行教学应当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的领域。 案例展示二【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 Unit 4 Food Lesson 13 There is some milk.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 严彩莉(丰台区二中,中学高级)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在层层递进中展开,为学生搭建好适合他们认知规律的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通过体验关注归纳运用的教学步骤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围绕重点句型 there be 句型设计的各种语言输入活动,为稍后的口头输出活动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听后活动中主要围绕为 party 准备食物这一主线,首先用 PPT 展示冰箱中已有的食
34、物,学习和巩固生词及句型,然后再以双人谈论图片细节的方式跟进内化,最后以小组准备食物活动进一步进行重点句型的练习。从机械练习到半开放练习,再到自由对话,一环扣一环,目标达成度较高。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善学,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师在初一阶段的示范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整个课堂都在活跃而又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展开,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同时通过他人的肯定来感受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果时间安排更合理些的话,自由的购物部分就能做得更充分了。 案例评析【案例一】 案例名称: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 Unit 11 Could y
35、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第一课时) 评析教师:赵书梅(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 陈 述(北京市东城区第 171 中学,中学一级) 【评析文本】 这是一节听说课,教学内容是两个功能句,一个是请求某人做某事,一个是征得某人同意,两个句子结构相似,但是功能却完全不同。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设定了几个教学活动,为了引导学习完成任务,老师有目的地输入目标语言,学生经过观察,归纳功能句的用法和意义,进行机械练习和半开放练习,最后在情景中运用目的语,完成交际任务。 本课教学目标为: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全体学生能使用词汇“do the dishes”、“sweep the
36、 floor”、“take out the trash”、“make the bed”、“fold the clothes”、“stay out late”、“get a ride”和功能句“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Could I use the car?”提出要求和请求。教学目标清楚、具体、可检测。 在导入环节,老师使用了一个短视频,视频展现的是孩子们在为妈妈做家务,通过这个视频,老师导出“chores”这个关键词,这也是一个学生不太熟悉的单词,为随后的单词学习做了铺垫。这个导入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话题,二是为学生作词汇准备,为下面
37、听力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导入虽然简短,但目的性强。 在教授单词环节,老师设计的非常细致,让学生看着图片,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学生将音义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记住发音的同时记住意义。教授完单词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检测单词环节,这个环节很到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接触到第一个功能句时,老师适时地引出祈使句,把两个句子做比较,利用这个语境,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交际对象,目的是教会学生交际时得体地使用语言。 对功能用语进行比较归纳并稍加训练后,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真实的语境,即:学校第二天要大扫除,你作为班长,需要帮手,现在你去请求别人给你帮忙,谁找到的人最多,谁为胜。由于这个任务
38、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经验,源于生活,又有比赛的性质,大家积极性很高,全员参与,实效性强。 在练习第二个功能用语时,老师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游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决定在别人向自己求助时,是否能够提供帮助。在游戏中,大家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目的语,真正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这节课总体看来符合课标理念,但是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老师检测单词前,应当给一点时间,让学生们自己读一读。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自己学习时间,因为孩子们的程度不同,差异永远会存在,如果总是老师控制速度和课堂,学生势必必须跟着老师的速度走,他们的差异性需求就得不到满足,这也是课标中提倡的面向全体理念的具体体现。 第二,在学
39、生们使用功能用语,完成了游戏后,分组反馈方式值得探讨。这种方式,不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大部分学生只能做听众,因此活动广度不够。 第三,当学生们对两个功能用语分别进行练习后,老师应当再设计一个情景,在这个特定情景中可以使用两个不同的功能用语。因为功能用语是在运用中掌握的,仅仅讲解是不够的,只有通过运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区别他们的不同点。 最后,应当思考如何恰当的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们易于接受。老师在课的最后点出他人帮助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目的是渗透德育教育,但是老师展示的小诗歌的内容主题是朋友,似乎距离本节课主题稍远了些。 【案例二】 案例名称:北师大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 Unit 4
40、Food Lesson 13 There is some milk. (第一课时) 评析教师:赵书梅(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 陈 述(北京市东城区第 171 中学,中学一级) 【评析文本】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出版社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 第 4 单元第 13 课,本单元话题是食物,本课标题是“There is some milk.”, 本节课是本课的第 1 课时,是新授课。 本节课是综合技能课,主要包括听、读及说三项技能训练。 上课伊始,老师为学生设计情景:你在英国做交换学生,同学们要组织一个联欢活动,需要食品和饮料,整个课堂围绕这这个主线开展。因为有了源于生活的情景,语
41、言学习和训练就有了意义,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说话的动机和愿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本课呈现的食物名称,并能说出其含义; 2.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会初步使用 there be 句型的肯定句和否定句口头表达某处是否有某食物,会用 there be 句型的一般疑问句“Is/Are there any?”询问某处是否有某食物。以上两个教学目标清楚、具体、可检测。 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讲,打下扎实的基础很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教学当中,无论是在朗读还是在书写方面,老师都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如:朗读时有分句跟读、整个跟读、集体朗读、分角色读;书
42、写时,老师在黑板上给学生做示范;在语法教学中,老师不是采取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让学生通过听力,找出问句,再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和运用。在练习阶段,老师设计层次清楚,从机械练习,到半开放,到最后的开放,就这样学生完成了对语言的内化和语言的生成。学生在最后的语言输出中,不但运用了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同时也整合了以往的知识。如: What else would you like to eat, Tim? 老师教单词后,首先让学生根据单词发音与图片匹配,之后让学生看图片,说出单词发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声音,并把声音与意义结合起来。这个环节很重要,学生记忆图片
43、比记忆拼写要容易的多,所以初学时,先让学生记忆发音,通过发音与图片匹配比通过发音与单词匹配要容易的多,这个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为了巩固所学单词,老师又让学生将单词填入到对话中,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它的难度比起听单词并与图片匹配又上了一个台阶。学生要能识别出单词,能读懂对话,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在反馈阶段,老师没有只核对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填写这个单词,这个设计突出了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这个设计反映出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语境,关注上下文的意图。 但是,本设计对于德育渗透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当学生提出杀一只鸭子,烤好后带去参加联欢会时,老师应当适时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设想一下
44、,在学校的校园里,怎么能随便杀一只鸭子呢?德育渗透有时是预设的,有时是随机的,这个时候恰恰可以体现老师的教学机智,因势利导才能使学生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 思考与活动思考: 1. 下面是一个听力填词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设计的是否合理?为什么? A jeep _ a car near a bus stop in Pingan Street at six yesterday. Nobody got _. The car driver said that he was trying to _ right when suddenly a cyclist _ off his bicycle before
45、his car and he had to put his _ on immediately. The jeep driver tried to stop, but he _ stop in time. The cyclist explained that a pedestrian was running after a bus and suddenly dropped her bag in the street. He _ the bag and _ off. 2.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要思考: 1 )“听”对初中英语学习有什么重要性? 2 )课标对听力的目标要求是什么?侧重培养学生什
46、么能力? 3 )你的学生是否有对某些英文内容能看懂却听不懂的情况?如果有,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学生的阅读词汇转化成听力词汇,从而使学生能听懂的?请与同事交流。 4 )请使用您的教材,设计一个听力片段,其中要包括听前、听中及听后活动等环节。 5 )“说”对初中英语学习有什么重要性? 6 )课标对“说”的能力目标要求是什么?侧重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7 )结合自己的教学,与同事交流如何设计口头表述的活动。您都设计过哪些口头表述的活动形式? 活动一: 请老师们根据本课学习过的听、说课的教学原则,分析下面导入和听前活动的有效性。并在自己分析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本节课为听说课。教材中的三段听力材料主要是从
47、不同的方面 ( 外形、颜色、质地、功能等 ) 介绍了三种物品。 步骤一、导入 通过提问,导入话题 Q: You know, I am an English teacher, but I love music very much. Its cold these days, but I feel very warm and happy when I receive some special birthday gifts from my dear students. Can you guess what they are? ( 学生猜测,最后教师给出答案 - CD ,粉笔及围巾 ) 步骤二、听前 Step1 词汇准备 Activity1: 使用图片教学生词 1. 教师使用图片或中英文释义教授生词( round, flat, plastic, wool, hole, store ) 2. 学生通过连线练习进行及时反馈 Activity2: 熟悉所听物品名称 1. 教师再次展示出听力中涉及到的三个物品的图片 (CD ,粉笔及围巾 ) 2. 学生说出图片中物品的名称,确保熟悉并知道物品的名称(如有学生仍不能说出物品名称,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示范,学生跟读) 活动二 : 请使用你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按照讲座中听力教学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