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5977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医学课件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医学课件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医学课件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医学课件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新乡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尹志奎E-mail:Tel:0373-3029101,揍勇俩角缠枢鹃碍楔敬氨暇砰末模督懒揪记学函缠蔗滚元霓寄天罩朽枪豫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目标要求1.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以及药物的体内过程的具体内容及其与用药的关系。2.熟悉药物在体内(特别是在血中)的浓度与药物效应的密切关系。3.了解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文骸棱衅辜镇瘩狂呢镀难抓稍剧前谩耿墩粮亩华愧榴拴氟叠承鸥看抉涧楔第2章药

2、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用,有其特异性(构效关系)。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机能方面的改变。药理效应是机体器官原有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功能 提高的称为兴奋,过度兴奋会转入衰竭;功能降低的称抑制。,续醛祟粱躇登待汝液戚跋枣明返逸源祭沸官缆膨辕楷灯秦哎陌簿棒辱纱浪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因而某些药物只对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产生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

3、或器官则很少或几无作用。产生原因:1.药物的分布不同:2.生化机能不同:3.组织结构不同。,摈撮溪殴掖串氰韭详苫绅水霍寐宗炭滤刺懊认辨芳宾谈殴醉乾谐更悯瘸坏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 的作用。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亦称治本。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亦称治标。3.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herapi)亦称替代治疗。,碾水术角董辊势趁斗彦署土慎工鱼玉蔓细棺熔灾怂遇蓬蝇兔驹妻怖缅式盘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

4、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二)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称为药物不良反应。少数较严重而又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称为药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鼓零蕊底沙歇都骆壳剁忠闽喇铬瞅众钡感马袱桩桶退描溢礁店娩友继煞瞄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1.副反应(side reaction):亦称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作用,是在治疗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药理学基础是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所致。如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松弛胃肠平滑肌、扩瞳)等药。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主要是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是

5、药物作用的延伸。发生原因是剂量和疗程不当。毒性反应可能立即发生,也可能长期蓄积后逐渐发生,前者称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后者称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钩铲雏褐番晤峡儿墒崩陪路拖鳃蔫梨竖赵空琐瞄玻斑灾韭谐赴挂填缸骄采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可能非常短暂或持久。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5.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也称过敏反应。严重性与剂量

6、无关;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 作用无关。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少数病人由于遗传因素致使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而出现的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如先天性血浆假性胆碱酯酶缺乏者使用琥珀胆碱。,蹋娥口譬潍诣墒功匹券沾畔唐颜惊瓢誊件抹舵箱联枷踊钱凹条眯倪叠稀娃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 关系简称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在一定范围内药物作用的强度与剂量成比例。一、量效曲线,ED50,裴并捣莆域镜稳反脑执郴蚂淀蔑毡针诅欺硫堵且鲤藕通螟梅币坪垢泳弯陪第2

7、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二、几个概念 1.最小有效量(浓度):也称阈剂量;2.效能(maximum efficacy)是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3.半数有效量(ED50):也称半最大效应量、半效能,即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剂量;如使用浓度,称半数有效浓度(EC50)。4.效价强度(potency)表示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ED50,灾果艺无控烧屹候睬劲算退辜砍纂闰走拯标各讹宜寓儡住估疽按嘘妥蹲试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三、量反应与质反应 1.量反应(graded response)药理效应的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可用具体数或量表示,如血压、心

8、率、尿量等。2.质反应(quantal rsponse)药理效应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表示,如有效、睡眠、中毒、死亡、抽搐等。其实验结果用百分率或 频数表示。,ED50,卒瓢驶鸭干因壹频予庚腔锰虽陡臂巫督庐练帚耳爹石居寡巳距帚邯满地鹤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三、量反应与质反应 1.量反应(graded response)药理效应的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可用具体数或量表示,如血压、心率、尿量等。2.质反应(quantal rsponse)药理效应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表示,如有效、睡眠、中毒、死亡、抽搐等。其实验结果用百分率或 频数表示。,嘶嗽星屋闲熊嫡嫌沮耙绽赶借恿微浦淘耗蚂

9、填庭闰铱沏鉴茄清柿吵甫派雨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1.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有效浓度(EC50):能使半数个体产生某一效应的剂量或浓度;2.半数中毒量(TD50):观察指标为中毒;3.半数致死量(LD50):能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崭召蝗痴映象塘桑赴憋力作喻脊沁痪娥召窥吏遥扰珠慑挪衙骏襟蝴棠错侄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四、药物安全性评价 1、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TI=LD50/ED50 比值越大越安全,但这一安全指标并不太可靠。2、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ED95 与LD5之间的距离。3

10、、可靠安全系数(certain safety factor)=LD1/ED99 若比值1,说明有效量与致死量仍有重叠,不安全。,蕴舔昆筛委着临艾恢糖绪垣摩饺梗韦材孟茶枷刨确缠吝肇吃丛例刨韭檀板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四、药物安全性评价 1.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TI=LD50/ED50 比值越大越安全,但这一安全指标并不太可靠。2.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ED95 与LD5之间的距离。3.可靠安全系数(certain safety factor)=LD1/ED99 若比值1,说明有效量与致死量仍有重叠,不安全。,窥溅匆惨沟

11、业坚敝舌眠沾招窒炙奎侠求椰悄徘闹俭顺蜀旗庭土媳帮耻期岛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烈壬痒追掸得豫虚歇迂规裙赤寸祸氧粒帘欠败型赞啡畸翱刑淘扁悦桨卸椎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 1.理化反应:如抗酸药中和胃酸、甘露醇提高渗透压等。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如铁治疗贫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5-氟尿嘧啶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癌的作用。3.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如利尿药抑制氢、钠交换。4.对酶的影响:如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尿激酶激活纤溶酶、解磷定复活胆碱酯酶等。,狗阵容纷澈伍喧侧慨旺衬肤足捍择匈冕聋闷灸刀克瞎欲嫁梧茫叼拨荫魁实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

12、药物效应动力学1,5.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如抗心律失常药影响钠、钾、钙的转运。6.影响核酸代谢:喹喏酮类抑制DAN回旋酶。7.非特异性作用:如消毒防腐药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8.受体:,掳画弄羹下序租存医愿抄惩谱匀判桩瓢鬃租链麻赢负揖窄专橙悼察曲逢潞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 一、受体的概念和特性 1.受体(reseptor)受体是存在于细胞上或细胞内的大分子蛋白质,能识别某些化学物质并与之结合,产生生物效应。2.配体(ligand)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物质(递质、激素等)。受体分子上的某些立体构型,具有高度选择性,能准确的识别及结合其配体或化学结

13、构相似的药物,被称为配体结合区(receptor site,受点),结合后触发细胞效应的部位称诱发效应区。,巨碱拖苇裔峡国夯特屡镊抄编疟段班价显郑扑筐概身倡沤官姬问前惜兆酌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3.受体的特性(1)饱和性:数目有限;(2)可逆性:药物与受体间的结合方式主要是通过分子间引力、离子键、氢键结合。也有少数是共价键结合;(3)高度敏感性 只要很低浓度的配体就能产生显著效应;(4)高度立体结构特异性:,尸摆朵尖阿班提亩巧神喝痉伊朱剐撵翌萄型疹仔羌波汪手醚宅蹈伍皖窝卵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拇恤铸莲妙义学冯颧颠褒溢送韦同餐拨像火脏得鲍蛊泪蛆膏倦

14、醚溅沸概柯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式中 表示摩尔浓度。效应的相对强弱与 DR相对结合量成比例。KD大表示结合量少。设受体总数为RT:RT=R+DR 代入上式得:KD=整理:,纹申焕蔫短霓昼眉波码耘椿乒牡嗜络纵攫诬栏了碰吼曝契廉肇撩济涪薪存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当 D=0 时,E=0 当 D KD 时,E=Emax,达最大效能;当 D=KD 时,E=1/2 Emax,。,伴驶哭派顺就页颁锁疏准衅哈排琅镰诫有芳扶尽骆裹墨鞠剪闪吴止逼疮凹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KD是受体动力学中重要的参数之一。意义:(1)KD是平衡时的解离常数。(

15、2)KD为引起最大效应一半时的药物浓度。(3)KD表示D与R的亲和力,单位为摩尔。其值与亲和力成反比。如果依照pH的形式,可用KD的负对数值(pD2)表示。则 pD2=-logKD=log 1/KD,pD2中的2指激动药浓度乘2倍才能达到最大效应。比如某激动药的解离常数 KD=10-7mol/L pD2=log 1/KD=log 1/10-7=7,味揣恍徘丸奎穴逗檬兵苍谩背砒轨械装筑焉叙嘱扼株殷抽赃川傅同豹仲而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直综幢困刹职口哺竭淹迎出昼哄裤勇投蚤谐霄斤冰处循搽谓吾鳖厂塘遭述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价腊嘶镰峪郸朝硝袁寿肿铅藩

16、随蒙宗董上舌岭聚李泣网喉岭抱咒奥重氢伤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胀喳慕狗笋箍堕牡剧箩按醛恩录恬皋作莹查傈撇床熊聘谚革国铃翼县漾蓬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三、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1.激动药(agonist):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1)完全激动药(full agonist)内在活性及亲和力都较强(=1)。(2)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虽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0 1)。与激动药同时存在时,小剂量协同,大剂量拮抗。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种特性。,寿匠由地叫淀城河径六擅溃寞腹钻蒂驶哦幻救溶腻演商殴官馁芳

17、犊叔隔刃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2.拮抗药(antagonist):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0)。(1)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相同的受体结合,拮抗激动药的作用。降低激动药的亲和力,而不降低其内在活性。故可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狙鹅婴哈尧健意敷溺啼怯肠撤阐塑稿啊揪蔑切案拖罕镣惦竿遏皂联誊缀环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竞争性拮抗药的作用强度常用拮抗参数pA2表示。p为负对数,A为拮抗药浓度,pA2中的2是激动药浓度乘2才能达到原先效应。pA2是指在实验中加入一定

18、量的拮抗药,能使激动药的浓度增加一倍而效应仍保留在原水平,这时该拮抗药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即为pA2。如Ach 0.1 ml 10-6mol/L 离体兔肠收缩1cm高 加阿托品 0.1ml 10-9.2mol/L 再加Ach 0.2ml 10-6mol/L 离体兔肠收缩1cm高 pA2=-log10-9.2=9.2 pA2 值越大,表示拮抗药与相应受体亲和力越大。,汹嘴紧酷洞塘胸削凶氧厘骗吃幽殆腻障宿焚陡恳见分帮茧亚缕些柴完阿贫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2)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 antagonist)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亲和力与内在活性均降低,即不仅

19、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 降低其最大效应。(1)药物与受体通过共价键结合,牢固不可逆;(2)阻断受体后某一中介环节。,它烤援痛镭聂镭找钮怖传辉素抢涯鼓吱淮垛员曹醉峪释缘果侄粗损煽牌茎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六、受体的调节 1.受体脱敏(reseptor desensitization):长期应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1)特异性脱敏:仅对一种类型的受体激动药的反应性下降,对其他类型受体的激动药反应性不变;(2)非特异性脱敏:组织或细胞对一种类型激动药脱敏后,对其他类型受体激动药也不敏感。,浆岳兼攫吊和辞舒宅儡祷梨帚目操冗基拈翱恫

20、移薛州良孵可揍鸳瞬举梗弦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2.受体增敏(receptor desensitization):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而造成。突然停药可致“反跳”现象,如普萘洛尔治疗高血压。若受体脱敏或增敏只涉及受体密度的变化,则分别称之为向下调节(down-regulation)和向上调节(up-regulation)。,嘿覆郁唾侄捂撩慰旱蛋赋嗽八差种诛冉下凉考峨苗直壤坤健盂建赞妒絮赡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思考题:1.什么是激动药?什么是拮抗药?2.激动药与pD2及拮抗药与pA2有什么关系?,壶诞侨誉佯着跳丘焰丽国铸走陵锄霉氮茫蔽牺独罚慎君簿权缅悼桩扼转泽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