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中学2014年3月月考.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617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中学2014年3月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绵阳中学2014年3月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绵阳中学2014年3月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绵阳中学2014年3月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绵阳中学2014年3月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绵阳中学2014年3月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中学2014年3月月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3-2014学年度?学校3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ACO、Cl2、N2、酸雨 BHCl、O2、N2、粉尘CSO2、NO2、CO、粉尘 DNH3、CO2、NO、雾2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Na2O2 BFe3O4 CNO DFeCl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SO

2、2的漂白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漂白粉既可做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C.为便于储存和使用,可用液氯代替氯水漂白干燥棉布上的有色物质D.为增强漂白效果,可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使用以达到增强效果的目的4下列药品可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储存的是A.稀盐酸 B.氢氟酸 C.NaOH溶液 D.Na2SiO3溶液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明矾或硫酸铁对水净化B.可利用2Fe3+ + CuCu2+ + 2Fe2+ 腐蚀印刷电路板C.自然界中硅以单质形式大量存在,所以才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D.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6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

3、A二氧化硅 B水晶 C高纯硅 D硅酸盐7现有MgCl2、AlCl3、CuCl2、NaCl四种溶液,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氨水 B.AgNO3 C.NaOH D.BaCl28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A作还原剂 B作氧化剂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Na2O2跟 H2O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B.1 mol氯气跟NaOH反应转

4、移电子的数目为NAC.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所含原子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 L蒸馏水所含分子数为NA10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11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分散质粒子能否通过滤纸 D是否无色透明12下列各类物质依次表示为X、Y、Z ,其中与图1三个圆所示的从属关系不相符的是:A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B胶体、溶液、混合物CNaOH、电解质、化合物DFe2O3、金属

5、氧化物、氧化物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B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C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2Na+Cu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14在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Fe2+、NH4+、Cl、NO3- BK+、CO32-、Cl、SO42-CCa2+、Na+、NO3-、HCO3- DNa+、H+、Cl、Br15火星探测器发回的信息表明,火星上存在针铁矿Goethite,化学式:FeO(OH)和黄钾铁矾Jarosite,从而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这一发现被人民

6、日报等媒体评为2004世界十大新闻之首。已知两种矿物中铁的价态相同,则黄钾铁矾化学式记为:KFe3(SO4)2(OH)n中n值为A4 B5 C6 D716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KCl+AgNO3;AlCl3+ AgNO3BNaHCO3+H2SO4;Na2CO3+HClCNaHCO3+NaOH;Ca(HCO3)+KOHDBaCl2+H2SO4;Ba(OH)2+H2SO417把X溶液逐滴滴入Y溶液中,与把Y溶液逐滴滴入X溶液中,反应现象不同的是ABCDXNaHCO3NaAlO2NaHCO3MgCl2YCa(OH)2HClHClNaOH1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7、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有白色沉淀CaCO3生成B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白色胶状沉淀析出D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CO2体积比为534219已知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O2 IH2O2Fe2Cl,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AH2O2+ H2SO4SO2+ O2+2 H2OB2I +2Fe3I2+2 Fe2C2Fe3+ SO2 +2H2O2Fe2+SO42 +4HDSO2 +2 H2O+ I2H2SO4+2HI20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

8、成的,爆炸时的反应是:S+2KNO3+3CK2S+N2+3CO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AC BC和S CKNO3 DS和KNO321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和四氧化二氮,在火箭发射时,两者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N2O43N2+ 4H2O + 2C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反应可在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B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N2O4做还原剂C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偏二甲肼做还原剂D此反应中R的分子式为C2H8N222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

9、不正确的是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Fe2+C溶液中一定含Cu2+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23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硫酸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3:1 C3:2 D1:324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 B+7 C+6 D+525向含n mol 硫酸铝的溶液中加入m mol 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部分溶解,则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是A(8n-m)mol B(4m-n

10、)mol C(4n-m)mol D.(7n-m)mol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26KClO3和浓HCl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反应可表述为:KClO3+HCl(浓)KCl+ClO2+ Cl2+H2O(1)配平以上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填入划线上)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ClO2是反应的(填氧化或还原)产物。(3)反应产生0.1 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可被用来做消毒剂,若ClO2作消毒剂后其自身转化为Cl-,则其消毒的

11、效率(以单位物质的量得到电子数表示)是Cl2的倍。27(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粒绿豆大小的金属钠,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_。煤油水水煤油煤油水煤油水A B C D(2)金属钠失火时,应该用 灭火。(3)过氧化钠可用作潜水艇的供养剂,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是因为玻璃中含 (填化学式),刻蚀玻璃常用的试剂是氢氟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制取水泥和陶瓷的共同原料是 。28有一瓶无色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NH4+、K+、Na+、Mg2+、H+、Cu2+、CO32-、I-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

12、行如下实验: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的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振荡后CCl4层显紫红色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将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回答:(1)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的有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2)写出实验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请设计简单实验方案证明它(们)是否存在(写出实验方法、现象、结论)_ _。29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金属单质B红棕色

13、物质A一定条件置换反应 单质C氧化物D加盐酸NaOH单质F溶液E加NH3H2O 红褐色沉淀G化合物H溶液I强碱 溶液 单质FH溶液沉淀J加NH3H2O 加水加过量盐酸(1)G加热可分解生成A,A的化学式为_,写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 。(2)写出单质B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由沉淀J生成 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3)溶液E中加入氨水时,先生成白色沉淀L,写出生成L的离子方程式_,白色沉淀L会迅速变为 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G,写出L变为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题型注释)30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并验证氯气的部分性质,实验装置

14、如下图所示。(1)G装置名称_。A装置的离子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B装置的作用是_。(3)实验开始几分钟后,D装置红布条是否褪色_,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4)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F装置后应再连接一个尾气处理装置,装置里加入NaOH溶液,尾气处理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题型注释)31将70 g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跟98 g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1)求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质量;(2)产生的气体标况下体积。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题型注释)试卷第

15、5页,总6页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A、CO2和氮气不是大气污染物,A不正确;B、氧气、氮气不是大气污染物,B不正确;C、SO2、NO2、CO、粉尘均是大气污染物,C正确;D、CO2不是大气污染物,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大气污染物的判断2D【解析】试题分析:A、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A不正确;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生铁,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B不正确;C、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NO, 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C不正确;D、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得不到FeCl2,D正确,答案选D。考点

16、:考查物质性质以及反应中生成物的判断3B【解析】试题分析:A、SO2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SO2的漂白性无关系,A不正确;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粉既可做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B正确;C、氯气没有漂白性,真正起漂白剂作用的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因此液氯没有漂白性,C不正确;D、SO2具有还原性,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所以失去漂白性,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常见漂白剂的有关判断和应用4A【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与玻璃 不反应,因此可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

17、储存,A正确;B、氢氟酸能溶解玻璃,应该保存在塑料瓶中,B不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黏性很强的硅酸钠,从而使玻璃塞和瓶口粘合在一起而不易打开,应该用橡皮塞,C不正确;D、硅酸钠溶液碱性很强,且黏性很强,因此不能用玻璃塞,D不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常见试剂的保存5C【解析】试题分析:A、明矾或硫酸铁溶于水均能生成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A正确;B、铁离子能溶解铜,反应原理是2Fe3+ + CuCu2+ + 2Fe2+ ,所以可用来腐蚀印刷电路板,B正确;C、自然界中硅以化合态的形式大量存在,主要是以硅酸盐的形式,C不正确;D、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水

18、玻璃,因此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明矾和硫酸铁净水、铁离子的氧化性应用、硅的存在以及水玻璃的性质与用途6C【解析】试题分析: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单质硅,二氧化硅常用于制作光导纤维,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主要用于装饰品,硅酸盐不能用作半导体材料,因此答案选C。考点: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7C【解析】试题分析: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A、氨水与氯化镁和氯化铝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与氯化铜反应生

19、成蓝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不能鉴别,A不正确;B、硝酸银与四种溶液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不能鉴别,B不正确;C、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与氯化铝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白色沉淀又溶解。与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与氯化钠不反应,可以鉴别,C正确;D、氯化钡与四种物质均不反应,不能鉴别,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8A【解析】试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将氧化剂还原成还原产物。“活性氧”氧化性极强,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表明Na2SeO3能

20、将“活性氧”还原,“活性氧”为氧化剂,Na2SeO3为还原剂,所以答案选A。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与判断9B【解析】试题分析: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部分升高到0价,部分降低到2价,即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A不正确;B、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和水。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部分升高到1价,部分降低到1价,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mol转移1mol电子,B正确;C、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而受24.5L/mol,因此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所含原子数小于2NA,C不

21、正确;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所以标准状况下,22.4 L蒸馏水所含分子数一定不是NA,D不正确,答案选B。10D【解析】试题分析: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O元素组成,则O原子的质量、个数以及物质的量相等,结合PVnRT判断即可。则A、氧气和臭氧的质量相等,物质的量不等,因此在温度和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压强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O2):n(O3)3:2,由PVnRT可知,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为3:2,A不正确;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O原子个数相等时,故A错误;C、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

22、且都由O元素组成,则O原子数目相等,分子数不同,故C错误;D、O原子个数相等时,所含质子数相同,故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和判断11B【解析】试题分析: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散质粒子能否通过滤纸、是否无色透明均是物质的性质,不是本质区别,答案选B。考点:考查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12B【解析】试题分析:A、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3、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化学反应,从属关系正确,A不符合题意;B、胶体不是溶液,二者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其中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溶液和胶体都是混合物,从属关系不正确,B符合题意;C、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氢氧化钠是电解质,从属关系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氧化物,从属关系正确,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正误判断13D【解析】试题分析: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4、(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据此可以判断。A、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中HCO3不能拆开,离子方程式应为HCO3-H+CO2H2O,A不正确;B、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开,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B不正确;C、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Cu2+2H2O2Na+Cu(OH)2+H2,C不正确;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中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

25、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4B【解析】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显碱性,同时过氧化钠还具有强氧化性,则A、在碱性条件下Fe2+、NH4+均不能大量共存,且亚铁离子还具有还原性,极易被氧化,不能大量共存,A不正确;B、在碱性溶液中K+、CO32-、Cl、SO42-均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在碱性条件下HCO3-不能大量共存,C不正确;D、在碱性溶液中H+不能大量共存,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15C【解析】试题分析:FeO(OH)中铁

26、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由于两种矿物中铁的价态相同,则黄钾铁矾化学式记为:KFe3(SO4)2(OH)n中铁的化合价也是3价,所以n133226,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化合价的判断和应用16A【解析】试题分析:A、KCl+AgNO3以及AlCl3+ AgNO3反应中均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为AgCl=AgCl,A正确;B、NaHCO3+H2SO4与Na2CO3+HCl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HCO3-H+CO2H2O、CO32-2H+CO2H2O,B不正确;C、NaHCO3+NaOH与Ca(HCO3)+KOH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HCO3OHCO32-H2O、HCO3OHCa2=H2OCa

27、CO3或2HCO32OHCa2=2H2OCO32-CaCO3,C不正确;D、BaCl2+H2SO4与Ba(OH)2+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Ba22OH2HSO42=2H2OBaSO4,D不正确,大啊啊想A。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7B【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X溶液逐滴滴入Y溶液中,与把Y溶液逐滴滴入X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不同,离子方程式分别是HCO3OHCa2=H2OCaCO3、2HCO32OHCa2=2H2OCO32-CaCO3,但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相同,故A错误;B、由于X溶液逐滴滴入Y溶液中发生NaAlO2+4HClAlCl3+NaCl+2H2O,

28、则没有明显现象。而Y溶液逐滴滴入X溶液中发生NaAlO2+HCl+H2OAl(OH)3+NaCl,有白色沉淀。当盐酸过量时白色沉淀又溶解,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现象不同,故B正确;C、由于X溶液逐滴滴入Y溶液中,与把Y溶液逐滴滴入X溶液中,都只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都有气泡冒出,现象相同,故C错误;D、由于X溶液逐滴滴入Y溶液中,与把Y溶液逐滴滴入X溶液中,都只发生MgCl2+2NaOHMg(OH)2+2NaCl,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相同,故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反应现象与反应原理的判断18A【解析】试题分析:A、向氯化钙

29、溶液中通入少量CO2,二者不反应,没有白色沉淀CaCO3生成,A不正确;B、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所以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B正确;C、氢氧化铝不能溶解在碳酸中,所以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白色胶状氢氧化铝沉淀析出,C正确;D、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则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在同温同压下生成CO2体积比:5342,D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判断以及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CO2体积的计算19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根据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

30、的顺序是SO2I-H2O2Fe2+Cl-来判断反应能否发生。A、若该反应发生,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H2O2SO2,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矛盾,不可能发生,故A选;B、碘离子的还原性大于亚铁离子,所以碘离子能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故B不选;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大于亚铁离子,所以二氧化硫能还原铁离子生成亚铁离子,能发生,故C不选;D、因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2I-,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D不选,答案选A。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20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方

31、程式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 降低到2价,S是氧化剂。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硝酸钾是氧化剂。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失去电子,因此还原剂是碳,答案选C。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21B【解析】试题分析:A、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故A正确;B、N元素在反应物中以化合态存在,反应生成氮气,N元素化合价变化,因此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N2O4中N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0价,N2O4是氧化剂,故B错误;C、N2O4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N2O4是氧化剂,偏二甲肼中所含元素化合价一定有升高,故偏二甲肼作还

32、原剂,故C正确;D、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偏二甲肼的分子式为C2H8N2,故D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与判断22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价铁离子氧化性强于铜离子的氧化性判断反应先后顺序,从而确定固体的成分、溶液的成分;有固体剩余,若固体只有铜,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无三价铁离子存在,一定存在亚铁离子,可能含有铜离子;若有铁剩余,一定有铜生成,三价铁离子和铜离子无剩余,据此进行判断。当固体为铁、铜时,溶液中的Fe3+、Cu2+全部参加反应生成Fe2+和Cu,反应的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CuCl2+FeCu+FeCl2,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一定

33、含有Fe2+;当固体为铜时,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恰好全部参加反应或部分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可能含有Cu2+,一定含有Fe2+。A、溶液中一定不含Fe3+,所以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故A说法正确;B、通过以上分析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B说法正确;C、通过以上分析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u2+,故C说法错误;D、通过以上分析知,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故D说法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氯化铁、氯化铜的混合液与铁反应的判断23C【解析】试题分析:反应的有关方程式为:铝与盐酸:2Al+6HCl2AlCl3+3H2,铝与NaOH溶液:2Al+2NaOH+

34、2H2O2NaAlO2+3H2;假设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根据方程式计算NaOH、HCl的物质的量,从而计算出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物质的量的之比。设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2Al+6HCl2AlCl3+3H26mol3mol2Al+2NaOH+2H2O2NaAlO2+3H22mol3mol所以所取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中NaOH、HCl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为2mol:6mol1:3,因此答案选C。考点:考查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盐酸反应的计算24D【解析】试题分析:由离子方程式RO3n-+F2+2OH-RO4-+2F-+H2O可知,反应后1个RO4-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2个F-离子

35、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而反应前2个OH-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根据反应前后的电荷守恒,可判断n1,则离子RO3n-为RO3-;设RO3-离子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2)3-1,解得x+5,所以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化合价的有关计算25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部分溶解,则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然后代入计算来解答即可。解:由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部分溶解,则Al3+3OH-Al(OH)32n 6n 2n设溶解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x,则Al(OH)3+OH-AlO2-+2H2O

36、1 1x m-6n则x(m-6n)mol,所以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2n-(m-6n)(8n-m)mol,答案选A。考点:考查氢氧化铝制备的有关计算26(1)(2分)(2)KClO3 (1分) 还原 (1分) (3)0.2mol (1分) (4)2.5倍 (1分)【解析】试题分析:(1)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ClO2中+4价,得到1个电子,氯酸钾是氧化剂;HCl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Cl2中0价,失去1个电子,氯化氢是还原剂。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因此KClO3系数为2,ClO2系数为2,KCl系数为2。Cl2系数为1,则

37、HCl系数为4,结合原子守恒可知水的系数是2。因此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2)反应2KClO3+4HCl(浓)2KCl+Cl2+2ClO2+2H2O中,由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ClO2中4价可知,KClO3中氯元素被还原,所以KClO3是氧化剂,ClO2是还原产物。(3)反应中只有Cl2是氧化产物,HCl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Cl2中0价,所以产生0.1molCl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2mol。(4)1molCl2可以获得2mol电子,ClO2作消毒剂后其自身转化为Cl-,这说明1molClO2可以获得5mol电子,所以ClO2消毒的效率是

38、Cl2的2.5倍。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剂、还原产物的判断以及有关计算27(1)D (1分) (2)砂子 1分(3)2Na2O2+2CO22Na2CO3+O2 (2分)(4)SiO2 (1分) SiO2+4HFSiF4+2H2O (2分) (5)黏土 (1分)【解析】试题分析:(1)因煤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煤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又因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而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故选D。(2)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钠与过氧化钠均和水反应,过氧化钠也能和CO2反应,所以钠

39、着火时不能用水或CO2扑灭,应该用沙子扑灭。(3)过氧化钠能吸收是正确和CO2 生成氧气,可用作潜水艇的供养剂,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4)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黏性很强的硅酸钠,从而使玻璃塞和瓶口粘合在一起而不易打开,所以不能用玻璃塞,应该用橡皮塞;氢氟酸能溶解玻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5)制造水泥的原料是粘土和石灰石,制造陶瓷的原料是粘土,所以制取水泥和陶瓷的共同原料是粘土。考点:考查钠和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硅酸盐产品原料的判断28(1)H+、I-、NH4+

40、(1分) Cu2+、CO32-、Mg2+ (1分)(2)NH4+OH- NH3+H2O(2分)(3)K+、Na+(1分) 做焰色反应实验,有黄色火焰则含Na+,无黄色火焰则不含Na+,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有紫色火焰则含K+,无紫色火焰则不含K+(2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实验现象:溶液呈强酸性,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H+,而H+与CO32-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O32-;根据实验现象: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有I2生成,这是由于I-被氯气氧化所产生的,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I-;根据实验现象: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而Mg2+、Cu2+

41、能与碱反应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Mg2+、Cu2+;根据实验现象: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氨气。这是由于 NH4+0H-NH3+H20,因此溶液中肯定含有NH4+,总上所述,在提供的离子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H+、I-、NH4+;肯定不含有的离子为:Mg2+、Cu2+、CO32-,还不能确定的离子为:K+、Na+;要确定K+、Na+,则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完成,即做焰色反应实验,有黄色火焰则含Na+,无黄色火焰则不含Na+,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有紫色火焰则含K+,无紫色火焰则不含K+。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检验的实验判断29(1)Fe2O3(1分) 制红色油漆或涂料,作炼铁原料(1分)(2)2Al+2OH-+2H2O2AlO2-+3H2(2分) Al(OH)3+OH-AlO2-+2H2O(2分)(3)Fe2+2NH3H2OFe(OH)2+2NH4+(2分) 灰绿色(1分)4Fe(OH)2+O2+2H2O4Fe(OH)3(2分) (4)Na+、Al3+ (1分)【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