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538轮机说明书.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630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538轮机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交通运输]538轮机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交通运输]538轮机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交通运输]538轮机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交通运输]538轮机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538轮机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538轮机说明书.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6轮机说明书第 页第一章 概述本船为双主机双螺旋桨推进装置,主推进柴油机通过弹性联轴器、减速齿轮箱、中间轴、螺旋桨轴驱动固定螺距螺旋桨。主推进柴油机为四冲程、增压中速船用柴油机。主推进装置在正常航行工况时由驾驶室或集控室遥控。遥控发生故障时可在机旁直接操纵。从尾向首视,螺旋桨旋转方向左桨顺时针,右桨逆时针。主推进柴油机不可逆转,倒顺车由减速齿轮箱完成。主机燃用粘度为180cSt/50(1500秒)的燃料油,机动工况、长期停机前燃用轻柴油。电站由三台主柴油发电机组和一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组成。主配电板位于机舱集控室内。正常航行、进出港使用二台主柴油发电机组,另一台备用,装卸货、停泊使用一台主柴油

2、发电机组。主柴油发电机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燃用轻柴油。本船设一台燃油、废气组合锅炉,航行时主要由主机废气产生蒸汽供应全船所需,并由燃油辅锅炉作补充。停泊装卸货时,由燃油辅锅炉供应蒸汽。燃油辅锅炉燃用180cSt/50的燃料油,停用前用轻柴油。动力装置设计条件:主机功率: 100MCR海水温度: 32大气压力: 101.33kPa相对湿度: 60环境温度: 45第二章 主要机械设备及舱柜 2.1 主机本船设二台立式四冲程单作用筒型活塞船用柴油机,附带增压器和空冷器。主机型号LB8250ZLC-7数量2MCR(kW)1470CSR(kW)1249.5额定转速750气缸直径mm250活塞行程mm32

3、0燃油耗率g/kW.h203滑油耗率g/kW.h1.0平均有效压力1.782环境条件:大气压力101.33kPa、环境温度45、空冷器进水温度32,燃油低热值:42700kJ/kg。注:主机NOX的排放值符合IMO规定柴油机附属主要设备(每台机):序号设备名称主要技术规格数量备注1增压器轴流式涡轮增压器VTR25112空气冷却器KLQ6013滑油泵40.08m3/h,0.45MPa14淡水冷却泵54m3/h,0.2MPa15调速器YT111G16淡水冷却器15m217滑油冷却器15m212.2 减速齿轮箱采用输入输出同轴线、带离合器的可逆转船用齿轮箱。型号:GWC 4954输入功率:1470k

4、W输入转速:750 r/min名义速比:5:1实际速比:4.9105:1离合器操纵:气动操纵附件: 冷却器1只、齿轮泵1台、润滑油及工作油过滤器一只、气控式操纵器1套2.3 盖斯林格联轴器BC56/12.5/140N额定扭矩: 24.2 kNm扭转刚度:由扭振计算确定2.4 发电设备(1) 主柴油发电机组三台柴油机:WD615.68CD气缸数:6缸气缸直径:126mm活塞行程:130mm额定功率:170kW转速:1500r/min燃油耗率:210g/kW.h+5%滑油耗率:不大于1.8g/kW.h起动方式:气动马达起动附属设备(每台机):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数据数量淡水泵1燃油泵1滑油泵1增压器1

5、淡水冷却器1滑油冷却器1气动马达1滑油滤器1燃油滤器1膨胀水箱1注:主发电柴油机NOx的排放值符合IMO规定。发电机:SB-HW6-150功率:150KW转速:1500r/min电制:3x400Vx50Hz(2) 应急发电机组1台柴油机:4135D-1气缸数:4缸气缸直径:135mm活塞行程:140mm额定功率:63kW额定转速:1500r/min燃油耗率:232.5g/kW.h起动方式:电起动 附属设备设备名称数量淡水泵1风扇及散热器1滑油冷却器1充电发电机1起动电机1滑油滤器1燃油滤器1发电机:SB-HW6-4功率:40kW转速:1500r/min电制:3x400Vx50Hz2.5 蒸汽发

6、生器2.5.1 燃油/废气组合锅炉型式: 废气:水管,燃油:烟管蒸发量: 燃油侧:800kg/h, 废气侧: 1000kg/h(双主机)蒸汽压力:0.68MPa给水温度:60燃油品种:180cSt/50燃料油附属设备: 燃油装置,配机械压力式燃烧器、控制箱、水位控制器、仪表等。2.6 压缩空气设备空压机:数量:2台排量:20.0 m3/h压力:3MPa电机转速:2920r/min电压:380V功率:5.5KW冷却方式:风冷主空气瓶:0.5m3 x 3MPa x 2只杂用空气瓶:0.25m3 x 1MPa x 1只2.6.1 电动离心泵、旋涡泵名称数量型式排量(m3/h)压力(MPa)电机功率(

7、kW)转速 (r/min)主海水泵3立式离心700.25112900辅海水泵3立式离心500.257.52950主机淡水备用泵1立式离心540.215.52950舱底消防总用泵(带自吸装置)1立式离心116/580.24/0.61221450消防泵1立式离心450.62152900舱底压载泵(带自吸装置)1立式离心1250.2111450日用淡水泵2卧式旋涡30.42.22900日用海水泵2卧式旋涡30.42.22900锅炉给水泵22.41.121.8热水循环泵1卧式旋涡30.42.22950淡水驳运泵1卧式旋涡100.3542900应急消防泵1立式离心450.62152900舱底水喷射泵12

8、.6.2 电动齿轮泵、螺杆泵名称数量型式排量(m3/h)压力(MPa)电机功率(kW)转速 (r/min)移动式滑油泵1齿轮60.62.21450主机滑油备用泵(兼主机预润滑泵)1三螺杆450.5112950齿轮箱滑油备用泵1三螺杆212.518.5950燃料油输送泵2齿轮80.65.51450轻柴油输送泵1齿轮50.62.21450主机燃油供给泵2齿轮1.21.02.21000油渣泵1单螺杆1.80.61.54502.6.3手摇泵名称数量排量(m3/h)压力(MPa)轻柴油手摇泵12.880.245滑油手摇泵12.880.2452.7 离心分油机名称数量型式有效分离量(l/h)粘度 cSt/

9、50电机功率(kW)转速(r/min)燃料油分油机2部分排渣8001802.21400滑油分油机2离心人工排渣750 8002.2轻柴油油水分离器2反冲洗滤器54002.8 风机名称数量型式排量(m3/h)风压(Pa)电机功率(kW)转速(r/min)机舱通风机2轴流式270005307.51460分油机室抽风机1离心式50007902.214602.9 热交换器名称数量规格(m2)备注主机滑油冷却器215随机供应主机淡水冷却器215随机供应主机燃油雾化加热器14.63供油单元配套柴油发电机淡水冷却器3随机附带柴油发电机滑油冷却器3随机附带燃料油分油机加热器2分油机配套滑油分油机加热器2分油机

10、配套大气冷凝器18热井配套2.10 其它设备和机修设备名称数 量型号规格备注舱底水油水分离器1YSCZ-2.0CJ2m3/h,9kW附件配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WCB-2020人,2kW普通车床1SK360中心距750mm,中心高180mm台式钻床1Z512-2最大钻孔直径:12mm砂轮机1S3ST-200H200mm台钳2喷油器试验台1随主机配套通过异径接头作辅机、应急发电机、救生艇喷油器试验单轨行车31000kg主机吊缸及机修间用手拉葫芦31000kg主机吊缸及机修间用单轨行车1500kg燃油分油机用手拉葫芦4500kg辅机、燃油分油机用电焊机120kW配焊钳、电缆、防护罩等气焊设备氧气瓶:

11、40L2只乙炔瓶:40L1只附减压阀及压力表等配置割炬、焊炬、防护罩等2.11 舱柜 2.11.1. 燃油系统名 称数量容积(m3)液位计加热(m2/m3)备 注No.1燃料油舱(左)1145测深0.12加热55No.1燃料油舱(右)1145测深0.12加热55轻柴油舱160测深(双层底)燃油溢油舱112测深及磁性浮子液位计0.15(双层底)加热55污燃油舱17测深0.2(双层底)加热55燃油油渣舱110测深0.15(双层底)燃料油日用舱112磁性翻板液位计0.25(平台)保温90燃料油澄清舱114磁性翻板液位计0.3(平台)加热60轻柴油日用舱24.8+5.9磁性翻板液位计(平台)轻柴油澄清

12、舱16.9磁性翻板液位计(平台)锅炉点火轻柴油柜10.3平板式液位计(上甲板)锅炉燃料油日用柜10.6磁性翻板液位计0.25(上甲板)保温90应急发电机室轻柴油柜10.6平板式液位计应急发电机室2.11.2 滑油系统名 称数量容积(m3)液位计加热(m2/m3)备 注主机滑油储藏舱16.9平板玻璃(平台)辅机齿轮箱滑油储藏舱14.3平板玻璃(平台)主机污滑油舱14.5测深0.2(双层底)主机滑油净油舱18.5平板玻璃(平台)主机滑油循环舱23.3测深0.2(双层底)2.11.3.压力柜、热水柜等名 称数量容积(m3)液位计备注淡水压力柜10.5卫生水压力柜10.5热水柜10.3主机膨胀水箱21

13、玻璃管液位计(带防护罩)设蒸汽加热盘管热井组合模块(包括热井、凝水观察柜、大气冷凝器等)11玻璃管液位计(带防护罩)舱底水存放舱111.4测深管第三章 主机和减速齿轮箱基座主机和减速齿轮箱安装于钢制基座,基座焊接于船壳结构。主机和齿轮箱与船体基座间用螺栓联接,采用环氧树脂垫块。第四章 轴系4.1 中间轴、螺旋桨轴中间轴和螺旋桨轴均为整体锻钢,全部加工平滑。轴承处轴颈一段精加工。主机曲轴、飞轮、盖斯林格弹性联轴器、减速齿轮箱、中间轴、螺旋桨轴,在正常的转速范围里符合有关规范对扭振的要求。螺旋桨轴轴承处采用铜包覆,其厚度为17.5mm,轴承处轴颈两端伸出轴承外壳有适当长度,没有铜包覆的地方包玻璃纤

14、维布。螺旋桨轴前端设可拆联轴节,螺旋桨轴从尾部抽出。轴段联接法兰用铰孔螺栓把轴联接在一起。螺旋桨和螺旋桨轴,可拆联轴节和螺旋桨轴都采用有键联接。4.2 尾管尾管安装于机舱尾壁、尾柱上,尾管两端安装有水润滑轴承。尾管尾端设防护罩,前端设水润滑端面填料函密封装置。后端轴承长度符合“规范要求”。尾管由主海水泵供水冷却、冲洗。尾管采用环氧树脂定心工艺结构设计。4.3 中间轴承中间轴承分上下两半安装在中间轴上,轴承设置白合金的上下轴瓦,壳体为铸钢,轴承用海水冷却。并由转动环刮油润滑,设有油位尺。第五章 辅助设备的说明5.1 泵的一般要求泵的排出口装一只压力表,吸入口装一只压力真空表。齿轮泵、螺杆泵设有安

15、全阀。要求具有自吸能力的泵,设有辅助自吸装置。5.2 泵的材料:(或按制造厂标准)A、 离心泵 海水泵 淡水泵锅炉给水泵壳体:铸铁 铸铁铸钢叶轮:铜 铜铜泵轴:不锈钢 不锈钢不锈钢密封:机械式 机械式机械式B、 齿轮泵和螺杆泵泵体:铸铁泵轴:钢转子:钢密封:机械式5.3 油泵的适应粘度范围油泵的流量与粘度、功率与粘度及适用粘度范围均按制造厂标准。5.4 热交换器冷却器和冷凝器:本船所采用的冷却器和冷凝器均为壳管式,其结构形式和附件按制造厂标准,其材料为:壳体钢板端盖铸铁管子铝黄铜管板海军黄铜冷却器及冷凝器污垢系数取0.85。加热器:加热器的结构形式、附件和材料均按制造厂标准,符合船用条件,其污

16、垢系数取0.80。5.5 机修和设备维护主机吊缸、机修间采用单轨滑车配以1t起重量的手拉葫芦。分油机的上方配单轨滑车和0.5t起重量的手拉葫芦。柴油发电机组、轴系上方配适当容量的吊环或眼板,以助维修之用。主要泵和动力设备上方(如热交换器)配适当眼板,以助维修之用。机舱设有吊口,作为机舱备件、物料的进出口。第六章 动力系统6.1 概述机舱里各动力系统原理详见各动力管系原理图。系统中的阀和其它各种型式的附件详见有关管系原理图。6.2 海水冷却系统6.2.1 概述本系统包括主机、柴油发电机、齿轮箱、空调装置、大气冷凝器等海水冷却系统。系统中设DN300主通海阀二只(高低位各一只)、海水箱设有空气管,

17、压缩空气吹洗管、蒸汽吹洗管。本系统设主海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备用),辅海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备用)。每台主海水泵单独供一套轴系(包括一台主机,一台齿轮箱,中间轴承和尾管轴承)冷却水。6.2.2 系统流程简图 主机空冷器主机滑油冷却器 主机淡水冷却器 舷外海水总管主海水泵减速齿轮箱中间轴承 尾管轴承 NO.1柴油发电机组辅海水泵NO.2柴油发电机组NO.3柴油发电机组舷外海水总管空调装置 辅海水泵集控式空调器大气冷凝器海水总管日用海水泵卫生水压力柜全船生活海水用户。6.3 淡水冷却系统6.3.1 概述本系统包括主机和柴油发电机的淡水冷却系统、主机淡水预热系统。本系统设有主机机带淡水泵二台、辅机机带淡

18、水泵三台、主机淡水备用泵一台。6.3.2 淡水冷却系统主机冷却:主机淡水出 淡水冷却器主机淡水泵主机淡水进 调温阀 淡水膨胀箱 主机预热: 主机淡水膨胀箱设蒸汽加热盘管,在主机起动前,加热膨胀水箱对主机进行预热。主机淡水出主机淡水备用泵主机淡水进淡水膨胀箱辅机冷却:辅机出厂时全部接妥。流程见柴油发电机组说明书。6.4 燃油系统6.4.1 概述本系统包括燃油输送、净化、供给和泄放系统。主机和锅炉燃用180cSt/50的燃料油,主机采用开式燃油供给系统;柴油发电机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燃用轻柴油。6.4.2 燃油输送系统(1)注入:左舷注入燃料油舱右舷注入轻柴油舱(2)输送燃料油舱燃料油输送泵燃料油

19、澄清舱溢至燃油溢油舱锅炉点火轻柴油柜轻柴油舱轻柴油输送泵轻柴油澄清舱 溢至轻柴油舱轻柴油日用柜 应急发电机室 轻柴油日用柜 燃料油舱溢至燃油溢油舱燃油油渣舱油渣泵甲板标准排放接头机舱燃料油舱的透气管引至油雾箱,所有其余燃油舱柜的空气管均需引到开敞甲板,在空气管开口装有防火网,其根部甲板上需设有适当容积的围板,以防甲板污染。机舱内所有双层底以上的舱柜、滤器、燃烧装置等下部应设有适当容积的围板,其油泄至污燃油舱。6.4.3 燃油供给系统(1) 主机燃料油日用舱流量计混油筒燃油供给泵轻柴油日用舱主机粘度调节器燃油雾化加热器 柴油发电机组柴油日用舱分水过滤器辅机燃油泵发电柴油机(2) 燃油废气锅炉锅炉

20、燃料油日用柜滤器锅炉燃油泵油气分离器加 热器(燃烧器带)燃烧器锅炉点火轻柴油柜6.4.4 燃料油净化系统本船设部分排渣式燃料油分油机二台,可对燃料油进行分离。为简化系统,只考虑一级分离。燃料油澄清舱燃料油分油机燃料油日用舱污燃油舱燃油油渣舱6.5 滑油系统6.5.1 主机滑油供给系统主机滑油供给系统流程:主机滑油循环舱主机滑油泵双联细滤器纸芯滤器滑油冷却器 温度调节阀 主机各润滑点油底壳主机滑油循环舱本系统除机带滑油泵外,两台主机共同备用一台电动滑油泵,兼作预润滑泵,主机长期停车后起动前可对两台主机逐一进行预润滑。另设置一台可移动式滑油泵,用作甲板滑油注入。6.5.2 柴油发电机滑油供给系统该

21、系统在柴油机出厂前已全部接妥。流程见柴油机说明书。6.5.3 滑油输送、净化系统(1) 滑油输送系统此系统包括主机滑油、齿轮箱和柴油发电机组滑油的注入、透气、储藏、补给和泄放等系统。主机、辅机、齿轮箱滑油储藏舱分别由甲板注入。主机滑油储藏舱、主机滑油净油舱、主机滑油循环舱和主机污滑油舱均通主机滑油备用泵进口,作为清舱之用。主机滑油储藏舱以重力方式给主机滑油循环舱补油、辅机滑油由人工补注。辅机齿轮箱滑油储藏舱、辅机和齿轮箱油底壳滑油通过手摇泵排岸。(2) 滑油净化系统设二台滑油分油机,分别对主机滑油循环舱、主机污滑油舱进行分离净化。处理的方式主要分二种:旁通分离:自主机滑油循环舱滑油分油机吸入泵

22、加热器滑油分油机滑油分油机排出泵主机滑油循环舱集中分离:主机污滑油舱滑油分油机吸入泵加热器滑油分油机滑油分油机排出泵主机滑油净油舱一般旁通分离在航行中进行,集中分离在停泊中进行。6.6 压缩空气系统6.6.1 概述此系统包括主机起动、气笛、杂用、控制。6.6.2 主机、柴油发电机起动压缩空气系统包括二台主空压机(空压机自动起停控制),二只主空气瓶。主机通过空气马达起动,起动压力为1.0MPa.流程:空压机气水分离器主空气瓶 减压阀主机气动马达 减压阀辅机气动马达 减压阀杂用空气瓶 (兼气笛空气瓶) 主机遥控气源空气干燥器 主机遥控气源6.6.3 机舱杂用压缩空气系统该系统采用一次减压系统。1M

23、Pa减压至0.4MPa,供给:压力柜、海底门冲洗、机舱杂用。3MPa减压至0.7MPa,供给:燃油分油机、快关阀控制空气瓶、自吸装置、全船杂用空气系统。6.7 排气系统6.7.1 主机排气系统该系统从主机增压器排气口,通过主机排气管膨胀节,进燃油废气组合锅炉,从烟囱排出。主机排气进组合锅炉,组合锅炉废气部分内有中间隔离结构,二台主机互不干扰。主机排气不设消音器。主机增压器排气口至锅炉废气进口间设雨水泄漏收集器,排气管的雨水收集点位置需使雨水不致漏入增压器。组合锅炉燃油部分的烟气经火星熄灭器排至大气。6.7.2 辅机排气管三台辅机排气管各自独立,经过各自火星熄灭消音器排入大气,膨胀节设于柴油机增

24、压器废气出口处和消音器进口处。6.8 蒸汽、给水、凝水系统6.8.1机舱蒸汽系统本船设燃油/废气组合锅炉一台,工作压力为0.68MPa,饱和蒸汽。0.68MPa蒸汽使用场合:油舱柜加热,燃油分油机加热器加热、主机燃油加热器加热。0.3MPa蒸汽使用场合:滑油分油机、热水柜、空调、厨房、海底门冲洗、取暖器等。锅炉压力自动控制,废气部分多余蒸汽通过自动排放阀,排至大气冷凝器。下列设备分别设置温度调节阀:主机燃油雾化加热器、燃油分离机加热器、滑油分离机加热器。蒸汽分配站,根据设备位置在机舱适当地点设蒸汽分配管阀总站,以使管理上方便,管子材料消耗量少。航行工况以废气部分产生的蒸汽为主,燃油部分所产生的

25、蒸汽作为补充,停泊工况使用燃油部分产生的蒸汽。6.8.2机舱给水部分热井设在机舱底层,由二台锅炉给水泵(一台备用)向组合锅炉供水,锅炉设有自动燃烧、自动给水低水位报警和紧急停炉等自动控制。6.8.3机舱凝水系统此系统根据设备位置、蒸汽压力、油舱柜加热和非油舱柜加热分成8组,每组设蒸汽阻汽器阀组。经过油舱柜的蒸汽凝水管组和不经过油舱柜的蒸汽凝水管组分开,前者进入热井前先进凝水观察柜,后者直接进热井。锅炉排污阀及管系、舷旁排污阀装于轻载水线下300mm处。第七章 船舶系统 7.1 概述 船舶系统的设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颁布的现行规范、规则以及最新修改通报(铺龙骨时的最新版本)进行设计和建造

26、。本船还满足相关国际公约和规则及最新修正案(铺龙骨时的最新版本)的要求。符合下列规范:除满足我国船检局最新颁布“中国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年版)”外,尚满足以下国际公约规则: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议定书和修正案。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议定书。7.2 压载系统本船共设有压载水舱27个,其中有首尖舱(压载舱),NO.1NO.6压载水舱,NO.1NO.3上边压载水舱(左、右),NO.1NO.5下边压载水舱(左、右),尾压载舱(左、右),尾轴压载水舱(左、右)。除尾轴压载水舱外,所有压载水舱可以实行左右调拨和首尾调拨。压载水系统使用舱底消防总用泵和舱底压载泵作为压载泵。下边压载水舱和

27、压载水舱的压载水灌注可先由舷外水自行流入一部分,同时可通过压载泵排入。另外,上边压载水舱注入必须通过压载水泵注入。排水通过压载泵泵至舷外。压载系统为支管式,所有阀均在机舱内人工控制,压载舱的支管提供喇叭形吸口。吸口处在船底板上加复板。7.3 舱底水系统本船设舱底消防总用泵和舱底压载泵、喷射泵各一台,两泵均设有自吸装置,用于排出货舱及机舱的舱底水。本船设机舱舱底水油水分离器一台,处理能力为: 2m3/h,机舱后端右舷齿轮箱底和舱底水存放舱各设一吸口至油水分离器,分离合格的舱底水排舷外,残油排至油渣舱.机舱前端两舷污水井和后端两舷齿轮箱底各设1只舱底水吸口接至舱底水总管,前端右舷污水井和后端左舷齿

28、轮箱底各设1只吸口直接舱底泵入口,前端设应急舱底水吸入口,该应急吸口接至一台主海水泵的泵入口。且此阀的操纵手轮高出花钢板以上460mm,并设有永久性铭牌。机舱舱底水各支管端设泥箱,并自泥箱引一直短管至污水井和齿轮箱底.货舱的舱底水总管设于机舱前端, 各支管与总管的连接处及总管与舱底水泵之间均装设截止止回阀。机舱舱底水各支管接至舱底水总管。货舱舱底水泄入位于货舱后端的污水井内,并与机舱内的两台舱底泵通过相应的管子将该货舱的舱底水抽吸出。在各货舱舱底水支管末端(位于污水井内)装有吸入止回阀及滤网。锚链舱舱底水由喷射泵排出舷外。喷射泵排量为15m3/h,喷射泵吸入管末端装有吸入止回阀及滤网箱。喷射泵

29、工作水来自甲板消防总管。舵机舱的舱底水由装有自闭阀的舱底水管引至机舱后端舱底。7.4 消防系统消防系统包括全船水灭火系统、CO2灭火系统和机舱局部压力水雾灭火系统。7.4.1 水灭火系统全船水灭火系统的消防水由机舱内的舱底消防总用泵、消防泵和首部应急消防泵舱内的应急消防泵供水。除机舱各层布置消防水管和消火拴外,在上甲板设消防水总管,消防水总管与机舱部分消防水管之间在上甲板处设有隔离阀。各外部甲板和居住区内走道按规范要求布设消火栓,各消火栓附近布置有水龙带箱, 内配置消防水带和水枪,机舱内和上甲板用水柱水雾两用水枪,机舱和上甲板水枪16mm,其余处所的水枪尺寸为12mm。全船在上甲板设有二只消防

30、水国际通岸接头,布置在消防水龙带箱或近处固定架。消防水还可供甲板冲洗,锚链冲洗以及锚链舱底水喷射泵工作水。7.4.2 CO2灭火系统全船CO2灭火站设置在艉楼甲板机舱棚后#5#14船舯。CO2灭火系统由贮存于CO2灭火站内的CO2钢瓶组、气控施放阀、CO2施放控制箱及通往各需处之管路与喷嘴组成。机舱的CO2灭火系统在CO2灭火站室施放。在施放CO2之前由电气系统自动发出施放报警,并切断机舱通风机、油泵和燃油废气组合锅炉的电源,同时关闭有关燃油舱柜的出口阀。在确认机舱人员全部撤离机舱后,关闭机舱的所有门窗,再开启CO2施放阀。货舱的CO2灭火系统在CO2灭火站室内操纵施放.CO2灭火站设有操作说

31、明板7.4.3 机舱局部压力水雾灭火系统。根据SOLAS要求配备该系统,保护主机、辅机、锅炉及加热燃油分油机的失火危险部位. 7.4.4 探火和灭火报警系统本系统详见电气说明书。7.5 生活供水系统本系统由一具500L淡水压力柜、两台日用淡水泵、一具500L卫生水压力柜、两台日用海水泵、一具300L热水柜和一台热水循环泵等组成。两台泵一台使用,另一台备用,均为自动控制。当压力为0.4MPa时停止,当压力为0.3 MPa时启动。上述泵均具有自吸能力。另设淡水驳运泵一台,可将首淡水舱的淡水驳至尾部淡水舱,两台日用淡水泵为该泵备用泵。 海水和淡水经过泵、压力柜,然后送到全船需要场所。热水系统由淡水压

32、力柜供水通过热水柜蒸汽加热,送到全船需要场所。热水循环泵保持热水在系统中循环,以保持系统水温。7.6 疏排水及污水处理排放系统疏排水及污水系统包括甲板疏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系统。7.6.1 疏排水系统又分为露天甲板的疏水和舱室内部疏水。7.6.1.1 露天甲板的疏水在各层露天甲板的合适位置设疏水口。首楼甲板通过疏排水管将水排至上甲板。尾部上甲板以上各层甲板的排水由上而下逐层下排,直至上甲板通过疏排水口直接排舷外。机舱平台易积水处设有排水管引至机舱舱底。7.6.1.2 舱室内部的疏水空调舱室的外围壁和里子板间设凝水排水管引至外甲板或机舱。厨房排水经撇油器汇至灰水总管、,其余所有面盆、洗池、洗衣

33、间等疏水及其地面排水(灰水)通过水管汇总到灰水总管,然后进入污水处理装置灰水口,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直接排出舷外。当航行于非管制海区时灰水可以通过旁通管直接排出船外。外露和容易到达处所的疏水口设有隔栅盖板或滤板。疏水管材料为无缝钢管镀锌。居住舱室内洗面盆下的可见疏水管为镀铬管。7.6.2 黑水处理排放系统本船设生化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一台,适用人数:20人。厕所的地漏、厕所大便器和小便器下设污水管引至黑水总管,然后进入污水处理装置,当航行于非管制海区时黑水可以通过旁通管直接排出船外。病房的灰水和黑水引至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黑水入口处,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直接排出舷外,而固体残渣送入贮存柜,通过设置在

34、上甲板的标准排放接头排至接收装置或在非管制海区排放。粪便管和污水处理装置设有通至烟囱顶的透气管,并设有防火网。7.7 空气、测量、注入管7.7.1 空气管 本船压载水舱、淡水舱、燃油舱、滑油舱、隔离空舱、海水箱等均设置空气管。空气管的管径为注入管管径截面积的1.25倍。空气管管头高度在上甲板的距甲板760mm,上甲板以上各层甲板为距甲板450mm。燃油舱的空气管应引至敞开的甲板上。所有油类液舱的空气管均设有金属防火网。各空气管均有铜制铭牌标明到达舱室名。甲板上空气管头铭牌中英文对照。7.7.2 测深管本船所有压载水舱、淡水舱、燃油舱、货舱的污水井、锚链舱均设有测量管。燃油舱的测量管为DN65m

35、m,其余为DN40mm。为保护舱底板,在测量管下端的底板上焊有100x10mm厚的防撞板1块。机舱内双层底舱短测量管的上端引至花钢板以上并易于接近。燃油 滑油舱柜的短测量管装有重块的自闭阀,在该阀之下尚装有小直径的自闭式检视考克或阀.7.7.3 注入管各种燃油及滑油舱按舱容大小,用不同直径的注入管分别独立的接至各油舱,注入头集中布置于尾楼甲板前部两侧。用高600mm,厚4mm钢板围堰,以防止污油流至船外而污染海洋。各注入头均有铜制铭牌标明注入舱名。7.8 全船杂用压缩空气系统全船杂用压缩空气自机舱压缩空气减压站引出,其中一路压力为0.7 MPa的压缩空气,供甲板气动工具及抛绳器以及CO2灭火站

36、等使用,在上甲板适当位置配备接头阀及软管。另外,还有一路压力为1.0 MPa的压缩空气供气笛使用。7.9 空调系统7.9.1 空调范围本船的空调系统为中速单风道直接蒸发式中央空调系统,对居住舱室、公共舱室、报务室按空调系统负荷计算参数设计,而驾驶室 、海图室及配餐间采用定点送风,室内温度不做规定。7.9.2 空调设计条件季别舱外舱内海水温度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夏季357028 2405032冬季-15502030400空调新风比40%,其中再循环的空气通过舱室门上的通风口、走廊和回风管返送回组装式空调装置。病房及配餐间不回风,病房的送风支管上设有止回阀。7.9.3 空调

37、装置选型与布置由一台组装式空调装置引出的多根送风管对各空调舱室供风,空调风管铺设至每一空调房间,其终端设置带有两次调节的顶式布风器。在定点送风舱室,风管终端设置球形布风器。非空调季节只开空调器中的风机供空调舱室通风使用。7.9.3.1 中央空调装置选型根据空调负荷计算,选用船用组装式空调设备一台。由压缩冷凝机组、空调器及电气控制箱组成一体。冷却能量:116kW加热量: 134 kW空调风量:10500 m3/h 风压:2800/1600Pa制冷剂:R227.9.3.2 空调的温度控制空调系统的降温或采暖温度均能自动控制,室内温度允许在设计温度2内。7.9.3.3 在机舱集控室内设立柜式空调机一

38、台,仅制冷。7.10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7.10.1 机械通风7.10.1.1 舱室通风在下列舱室设有独立的或适当组合的机械送风或机械抽风系统:舱室送风(次/时)抽风(次/时)厨房,配餐间3050货舱5CO2站室20烘衣间,洗衣间1520甲板各层浴厕所公共15冰柜室15舵机舱8更衣室15空调机室30应急发电机室10油漆间20医务室10餐厅兼会议室10应急消防泵舱10锚机控制室10木工间10厨房炒菜灶上方设带滤油器的集气罩,集气罩的构架均为不锈钢制作。7.10.1.2 货舱为自然通风及机械抽风。货舱通风的风口上设置不锈钢防鼠钢丝网。通风百叶窗进出口上设有可以有效关闭的装置。

39、7.10.2 自然通风凡未设机械通风的舱室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菌型、鹅颈式等实行自然通风。7.10.3 风管各种风管除船体结构部分外均用镀锌钢板制造。空调送风管用双层绝热螺旋风管,其壁厚为0.6mm,空调新回风管及其他通风管的壁厚一般为0.85mm。第八章 管子及附件8.1 概述本船管系阀件、附件采用GB、CB标准,法兰连接尺寸按GB569-65。管路设计和安装尽量用直管路以减少弯头。管路设计和安装应能承受由于热涨和船体结构变形所引起的附加压力。管路应尽量避免形成低凹,否则应设置放泄阀或螺塞。除成型弯头外,钢管一般弯曲半径为2.5DN. 设管路吊架以减少过度的振动. 油管尽量远离热的表面。管路通过水密甲板或舱壁时,采用通舱管件。管路法兰不可置于电缆束之上。任何管路法兰不应设置在配电板 电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