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6556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复习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来源:学|科|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教材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复习与教师检查讲解想结合。【时间分配】 1课时【教学步骤】一、根据复习学案,梳理教材基础知识:1、什么是政体?什么是国体?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什么?P59 P52、我国的政体与国体分别

2、是什么?P59 P5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P594、民主集中制的表现有哪些?P59 -60来源:学科网ZXXK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基石各是什么?P60注意区分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17、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为什么 (2)怎样坚持必须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

3、制的比较来源:学科网ZXXK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议会制经济基础反映国体阶级实质权力主体活动原则办事效率二、总结本课主要答题知识点:以人大为主体做某事的依据,考虑以下知识点 (1)我国的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3)人大的地位、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的权力。人大是我国政权体系的核心,在政权体系中居最高地位。(4)人大的职权:全国人大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和最高任免权。,全国人大及其

4、常委是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5)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人大产生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6)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三、结合复习学案,检查以下易错易混点: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

5、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来源:学科网ZXXK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堂练习】 参见复习学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本节联系大量政治生活实际,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板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政体与国体的关系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二)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3、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馈记录或课后小结】来源:Z.xx.k.Com 教学中依据教材给提供的材料,把教学内容和有关材料结合起来,充分的做到理论和材料的结合。同时把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材料,时事增添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复习的实效性。 来源:学&科&网Z&X&X&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