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汉代的思想1.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931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9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汉代的思想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3课汉代的思想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课汉代的思想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3课汉代的思想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3课汉代的思想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汉代的思想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汉代的思想1.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1、学习目标:了解黄老学说的内涵及汉初实行此政策的原因;理解和熟悉董仲舒新儒学兴起的原因、内容;2、历史概念:黄老之学、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来源:以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并吸收了阴阳、儒、法、名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成分而形成的理论。2、治国主张:少干扰人民,所谓“纵民之欲”,“与民休息”,“顺民之情”。“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贵清静而民自定”,使统治者少生是非少扰民,以利人民休养生息。,阅读材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2、。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西汉初期实行黄老之学的原因.,3、实行的原因: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适应了西汉初年休养生息的需要。4、效果: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恢复了元气;汉初的“无为而治”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新儒学兴起的原因,汉初的无为政治,使中央的丞相、地方的郡守及诸候王的权力膨胀,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央集权和皇权。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强大,统治者必然要求强化中央集权,

3、所以,强调以“贵清静”而达到“民自定”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受到统治者的青睐。,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往,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减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主张: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新儒学的来源与主张,1、来源: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2、主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统一”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

4、治思想和限制君王的权威“天人感应”。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认为皇帝是天的儿子,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世的,人民应该绝对服从他。君权神授的理论,强调君权的天然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天人感应”: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

5、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3、新儒学的评价,1、积极: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起到一定的作用。儒家思想逐渐确立为中国正统思想,结束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2、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负面作用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摘自论语材料二: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6、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谓之刑,庆赏谓之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摘自韩非子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往,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减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1)上述材料各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异同?(3)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有什么联系?你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请回答:(1)上述材料各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材料一主张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

7、。材料二主张以刑德治国,刑德并用。材料三主张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异同?相同点:都认为德是治民的手段。不同点:材料二把德放在次要地位,而强调应严刑重罚。(3)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有什么联系?你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联系:材料三吸收了材料二中以法治国的思想而对材料一加以发挥。依据:“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原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需要。,2、黄老之学指的是A黄帝和老子互相交流,合作创立的学说B阴阳家学派中的黄帝学说和道家学派中的老子学说C黄帝年老时创立的学说D道家学派中的黄帝学说和道家学派中的老子学说,3、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4、“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句话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A、天人感应 B、罢黜百家C、君权神授 D、独尊儒学,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成为诏书中的常用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