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线设三计说明.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6821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穿线设三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穿线设三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穿线设三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穿线设三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穿线设三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穿线设三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穿线设三计说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明一、 概述1、-2、设计内容 本设计文件为通信及电力管道施工图设计。通信管道是为高速公路的通信光缆、电缆提供敷设通道和为监控外场设备提供安装的基础,也为将来全省机电系统的贯通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力管道是为监控外场设备的供电提供安装基础。本设计文件范围为本项目-。设计内容包括通信和电力管道平面布设图、通信管道横断面图、手孔大样图、通信管道过构造物等通用图纸。二、 设计依据1、设计依旧(1)我院与业主关于本项目的设计合同书。(2)省发改委关于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批复文件。(3)我院 年 月 日主题工程的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4)与业主的来往文件。2、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 (1)交通部部标JTG B0

2、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通信行业标准YD5103-2003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3)通信行业标准YD5025-2005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4)通信行业标准YD5043-2005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规范。 (5)交通行业JT/T496-2004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6)通信行业标准YD5062-98通信电缆配线管道图集。 (7)通信行业标准YD5025-96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8)通信行业标准YD5043-97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9)通信行业标准YD5072-98通信管

3、道和电缆管道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 (10)建设部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183钢塑复合压力管。 (11)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3053-1998可挠金属电缆保护套管。三、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省发改委初步设计批复未对管道工程设计方案提出意见,本设计还按原初设设计的推荐方案执行。四、与主体工程协调情况1、 主干通信管道道敷设在中央分隔带排水盲沟之上,尽量不破坏中央分隔带内排水系统,并能保证中央分隔带内绿化(灌木种植)种植土45cm以上厚度的要求。2、 对通过桥梁构造物的管道,桥梁主体工程应负责预埋管道托架。3、 横穿路基的管道预埋设在路基顶面下,在路基施工完后再埋设。4、 中央分隔带内

4、的手孔处由于截断了盲沟,需在手孔外侧接通盲沟内的排水管。5、 挖方区路肩手孔与边沟冲突时应同时施工。五、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 管道方案(含监控外场设备供电管道)(1) 干线通信管道 主干线整体式路基端段通信管道采用12孔40/33HDPE硅芯管,埋设在中央分隔带内盲沟之上,敷设在外侧信号电缆沟内。施工时注意孔数、挖深、手孔的变化,详见手孔大样图和管道平面布设图。管道过构造物时注意管道敷设形式的变化。(2) 电力管道(监控设备供电) 本工程挖方路基段电力管道埋设在道路两侧边沟外的碎落台下,管道采用2孔110*5.0MM钢塑复合压力管;互通区监控外场设备供电路基段采用电力电缆直埋(由机电施工单位

5、完成),桥梁段采用电力管道敷设在护栏外侧。(3) 分支管道 分支管道包括从主线管道至互通区匝道的分支通信管道,从干线管道至监控外场设备,从干线管道至供电分支管道等。施工时注意分歧管线的孔数,管孔的深埋及手孔的变化。 从干线管道(中央分隔带分岐手孔)至路侧监控外场设备,采用2孔110*5.0MM钢塑复合压力管。 供电管道横穿路基2孔(8孔、16孔)110*5.0MM钢塑复合压力管。 从干线管道(中央分隔带分歧入孔)至互通匝道过路横穿,采用四孔2孔110*5.0MM钢塑复合压力管。 从互通区分歧路肩入孔沿匝道采用12孔硅芯管沿匝道边坡埋设至场区边缘入孔。(4) 手孔设施 本工程所有手孔采用现浇混凝

6、土结构,三号手孔井盖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井盖。路肩圆盖手孔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井盖,手孔内采用的附件均为工信部(原邮电部)定型产品。详见工信部(原邮电部)有关设计规范。 主线共设两种手孔,分别为直通手孔和分歧手孔。根据不同用途,分歧手孔分为预留分歧手孔、监控设备分岐手孔和互通收费站分歧手孔等。 路肩圆盖手孔又分为信号手孔和电力手孔。(5)、管道过构造物硅芯管过涵洞通道时采用直接过渡(当涵洞以上填土高度小于0.5米时,采用C20砼包封过度)。硅芯管过桥梁、名通道时采用玻璃钢管箱过渡(内装硅芯管)。硅芯管过中央分隔带开口时采用110*5.0MM钢塑复合压力管保护过度。硅芯管过桥梁中敦采用两侧绕行且用C20

7、砼包封过度。电力管道过桥采用钢塑管安装在砼护栏外侧。2、 材料要求(1) 硅芯管的技术要求 本工程采用40/33MM高密度聚乙烯硅芯管。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JT/T496-2004)的技术要求。 高密度聚乙烯硅芯管必须经过严格的交通工程产品检测,检测合格的产品方可使用。 硅芯管的使用寿命要大于50年。(2)钢塑复合压力管的技术要求 名称:钢塑复合压力管,简称PSP(plastic-steel-plastic composite pressure pipe)。已焊接钢管为中间层,内外层为聚乙烯塑料(PE80),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管材

8、。 外观要求: 颜色为白色 外表面色泽均匀,无明显划伤、无气泡、无针眼、脱皮和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内表面应平滑、无斑点、异味、异物、无针眼、无裂纹。 长度:6米、长度允许偏差为20MM 物理力学性能: a受压力开裂稳定性:承受一定的外界压力时应无裂纹、开裂现象。(随机取长度为100MM+10MM的复合管试样进行试验,试样置于液压试验机压板间缓缓下压,10S-15S压制复合管外径的50%);b粘结性能:剥离强度值100N/25MM(按GB/T2790或GB/279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层间粘结度按CJ/T183-2003规定进行试验时,内层和外层聚乙烯与钢层之间应无分裂和分层现象;c钢管焊接质

9、量:钢管的对接焊缝或钢管的任何地方应无撕裂现象(按CJ/T183-2003规定进行试验);复合管选用的钢带的延伸率不应小于30%,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75Mpa;d爆破强度:普通系列管3.75 Mpa,加强系列管6.0Mpa.(3)使用寿命:地埋使用时间,寿命不小于30年(4)连接方式:用承插管件连接,110*5.0mm与管件承插量为44mm、50*3.5mm与管件承插量为24mm。(5)每根管材的端口在施工使用前必须进行防腐蚀处理避免管材端口金属外漏。四、 施工要求(1) 管道施工要求 通信管道敷设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下,管道中心线、手孔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三者重合。在分离式路段,管道中心线偏离

10、道路中心线。 在土路基段,干线预埋横穿管道根据设计要求,在路基施工完以后经反开挖埋设。 完成沟(坑)挖方及地基处理后,应校测管道沟底、手孔坑底及地基的高度是否符合设计的规定。 通信管道工程的沟(坑)挖成后,如被水浸泡,必须重新进行人工地基处理,否则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硅芯管在敷设之前,应先将两端口严密封堵,防止水、土和其它杂物进入管道内。 硅芯管在管道沟内应平整、顺直。硅芯管应每隔10米绑扎一道,但不能过紧,进入三号手孔孔壁外管与管之间至少有2cm的间距。 硅芯管的接口断面应平直,无毛刺,并应采用相应的配套密封接头件接续。 为保证气吹效果,硅芯管的密封性要好,应尽量减少接头或接尽量要在

11、三号手孔内。 硅芯管敷设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进行,硅芯管敷设尽量要平直,构造物二端的土基必须夯实。应尽量避免在两人孔之间有接头,应增设邮电专用标石,标石的标志参见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5043-97)的有关要求。例:07(H)/23编号的分子表示管道接头序号,分母为一个中继段内总标石编号。 对通信管道沟回填土的要求A在管道沟开挖后,现在沟底铺5cm厚的细土或中粗砂,再敷设管道。管道手孔未经验收不准回填土,如果沟槽或基坑内有水时,必须抽净后再回填土,以防回填土不实,今后发生沉降,影响管道质量。B回填土时,先回填20cm厚的细土或细沙,再按原土建设计中的中央分隔带回填材料进

12、行回填。严禁用乱石或带乱石的渣土进行回填,以免损坏管道,并以15cm为一层用蛤蟆夯或木夯进行夯实。管道敷设好后,要用专用封石堵住管口以防泥沙进入管道内。(2) 手孔施工要求 沿线手孔符合工信部(原邮电部)门标准,手孔为钢筋混凝土。 现浇手孔地基,开挖并夯实后,采用C20混凝土现浇施工。 所有手孔电缆支架、穿钉、托板、积水灌均为外购产品,其构建的安装方法、预埋位置、技术规格、抗拉强度、防锈处理等均应符合工信部(原邮电部)(YD5103-2003)标准规定。三号手孔井盖采用钢纤维砼结构,并在井盖上根据业主要求注明相关字样。 穿钉与拉环环部用砂浆抹成圆形灰块。穿钉与穿钉间距误差不超过0.5cm。对于

13、现浇砼人(手)孔,穿钉需在现浇时埋入。 硅芯管正向或斜向插入手时,应保证硅芯管穿出孔壁的平米平面30cm以上,以利于穿缆。 通信管道工程用水,不得使用工业污水及含硫化物的泉水,应使用适于砼搅拌使用的水。 预留的路肩手孔应在井盖注明“信号”和“电力”字样。(3) 接地要求 接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重要措施。监控外场设备所有基础的保护接地应小于或等于4欧姆;外场摄像机的防雷接地应小于10欧姆;如果做联合接地,则应小于或等于1欧姆。路基上和桥梁上的照明基础接地应小于4欧姆。4、注意事项(1) 施工中应注意各种预留管

14、件、托架、过路钢塑管等的施工。应保证不误留、不漏埋,为交通监控系统的实施打好土建基础。(2) 施工中应注意通信管道与供电电缆管道、积水井、中央带护栏基础、标志基础等设施的协调配合。(3) 通信手孔需注意与主体路基横向排水管协调配合,避免三号手孔起积水井的作用。(4) 为了避免在路基夯实过程中将排水管压坏,建议在排水管所在的路基层夯实后,采用人工翻开槽的方法,开一个大约15cm宽的槽,然后先用砼回填30cm,再用土建材料回填。(5) 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特殊(如:设备需要移动位置等)或需要变更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六、工程验收通信管道施工标准应严格按设计及YD5103-2003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和通信行业标准YD5043-2005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规范执行。如本设计与通信行业规范发生矛盾时,应以本设计为准。本设计没有特别说明部分均以通信行业规范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