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课件: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754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课件: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课件: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课件: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课件: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课件: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课件: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课件: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虽有嘉肴,yo,zh,qing,yu,yu,xio,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甘美,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所以,不通,理解不了,反省自己,勉励,教,表示推测,教和学互相促进,“兑”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代词,它的,指代“食”的对象,表示推测,意思是“大概”,学习,教,到,达到极点,即使,虽然,甘美,意义,目的,不通,理解不了,困难,自我勉励,自己努力图强,6重点句子默写。(6分)(1)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一句是_(2)文中指出进行实践必须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_”的结论。(3)文中指出

2、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的一句是_,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7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2)弗学,不知其善也。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3)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4)其此之谓乎?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8文学常识填空。(4分)(1)礼记,又名_,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_编撰。(2)宋代的理学家选中_和_,把它们合称为“四书”,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3)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指_。9新学

3、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各学科科代表,你很想当某学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要怎么说才能取得同学的信任与支持呢?(不超过40字)(5分)示例:我热爱语文,责任心强,有你们的信任与支持,我有信心当好语文科代表,请大家给我一个机会。,小戴礼记,戴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10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一次以“教学相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下面几幅图中,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投影仪底图的是哪一幅?为什么?(5分),示例:最适合的是第幅,该图虽无“教学相长”字样,但其内容却是师生互动,真实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主题,并且图中的人物面容亲切,气氛融洽,极具亲和力。,一、课内

4、阅读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吃,反省,好,促进,增加,1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D其/此之谓乎,B,D,14翻译下列句子。(4分)(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理解不了,然后就能自我勉励。15用原文填空。(3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作比,继而引入

5、“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纳出“_”这个结论。16本文集中论述了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的道理。(6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学相长,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二、比较阅读【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

6、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陈寿三国志董遇传)【注释】董遇:汉末三国魏人,著有周易注十卷,春秋左氏传章句三十卷,老子训注二卷。质:质朴。讷:口齿不流利。渴:急切,迫切。,用鱼、肉做的菜,性格、天性,显现,有人,18翻译下列句子。(3分)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冬天,是一年里空闲的时间,夜间,是一天里空闲的时间,阴雨天,是一个季节空闲的时间。,19你怎样理解乙文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6分)这句话是董遇为了启发跟他学习的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其用意是启发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要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20甲文的观点是“教学相长”,这在乙文中有体现吗?请简

7、要分析。(6分)示例:有体现。董遇不直接把知识告诉跟他学习的人,而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学习,把自己成功的秘诀教给他们,这种间接地教同样是为了促进跟他学习的人的学,是另一种形式的“授之以渔”,比单纯地教授知识更有意义。,三、课外阅读子罕辞玉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之于,你,2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我)把它拿给玉匠看,玉匠认为是宝玉,所以才敢把它献给你。(2)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如果把它送给我,我们都丧失了自己的宝贝,不如我们都拥有自己的宝贝。23“子罕弗受玉”,献玉者做了解释,他解释的用意是什么?(3分)说明这玉是块真玉,劝子罕收下。24作者在文中褒扬的是谁?褒扬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褒扬了子罕。褒扬他洁身自爱、不贪钱财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