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17--20课习题.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8385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17--20课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17--20课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17--20课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17--20课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17--20课习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选择题(1620课)1.右图这则新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表明日本把侵略魔爪再度伸向了中国东北 B是逼蒋介石抗日的爱国行动 C标志着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2、下列史实与国共合作无关的是: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抗日战争3、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逼蒋抗日 B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C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 D意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4、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5、国共

2、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七七事变后 D南京大屠杀后6、“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东北全境沦陷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国共关系由分裂.对峙走向再次合作的转折点是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8、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3、9、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10、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苦难十四年”应开始于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11、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创作的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沦陷12、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

4、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迹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13、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下列属于张学良实践自己誓言的行动是 A投身辛亥革命 B参加南昌起义C发动西安事变 D卢沟桥抗战14、2009年9月,杨虎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的特别伟大之处是1936年同张学良联合发动了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15、“劝蒋扣蒋释蒋”这一过程

5、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南京解放16、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黄埔军校的创建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A B C D17、江泽民称张学良将军为“伟大的爱国者”,以赞扬他在西安事变中的巨大功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A国民党 B共产党 C中华民族 D日本18、如果你导演话剧西安事变,下列哪个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A蒋介石 B张学良 C毛泽东 D周恩来1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A、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B、抗日

6、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0、“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A华东地区 B华北地区 C平津地区 D东北地区21、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2、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于: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23、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都出现在20世

7、纪20年代 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A. B. C. D.24、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七七事变25、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 B. 辽沈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26、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27、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 28、正视过去才能着眼未来75 年前

8、,那场日本军队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俘虏大规模的集体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指的是 A建立731 那队用人体作细菌实验 B .“扫荡”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C .制造南京大屠杀,连续六星期屠杀30 多万人D 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造成无数平民伤亡29、马可波罗赞它是“世界上最绝妙之桥”.“独一无二”。 1937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此桥是 A赵州桥 B卢沟桥 C泸定桥 D金水桥30、某校为“纪念孙中山逝世83周年”编排的话剧场景中,孙中山不可能出现的是A在兴中会发表演讲 B筹建中国同盟会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与中共磋商第二次合作31、假期里,阳

9、阳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鸦片战争 井冈山 甲午风云 血战台儿庄 A B C D33、1937年7月8日,中共通电全国,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此前一天的夜晚,北平爆发A.百日维新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34、今天的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这是为了纪念在哪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1860年抗击英法联军进攻北京 B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侵略北京 C1931年抗击日军侵略东北 D1937年抗击日军侵略北平35、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是李勇整理的内容,不正确的是重大事件作用(或影响)

10、A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卢沟桥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C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D百团大战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36、“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 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37、下列关于百团大战描述正确的是A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B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伟大历史篇章D防御阶段中国军队打破日军三个

11、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和狂妄计划38、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役A破坏了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线 B摧毁了敌人的据点C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D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39、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事变,侵占沈阳。这一事变是A. 西安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九一八事变40、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汀泗桥战役 B卢沟桥抗战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41、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词中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

12、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A贺胜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42、日本教科书不断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进行“修改”。其中,有4种教科书竟然把杀害中国平民的人数仅写为“大量”,有2种还把南京大屠杀改称“南京事件”,肆意篡改历史。事实上,在南京大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 A、10万人 B、20万人 C、30万人以上 D、300万人以上43、被美国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纪录片南京是第一步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它控诉了哪国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44、夏雪同学指出某旅行社的景点介绍中有一项是不符合这一主题的,应该是上海中共诞生地

13、井冈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威海威海卫战役纪念地 延安革命圣地45、.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46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A李宗仁 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杨虎城47、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是中国

14、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 B C D4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抗日战争的胜利49、甲午战争,中国被东方的小国日本打败,举国震惊。事隔50年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中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决定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取决于A是否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是否得到了国际援助 C是否对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D武器是否先进50、下列史实中错误的一项是A.1939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

15、南京大屠杀C.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51、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有一段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血战到底!”誓词反映的情境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52、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A中华民国成立 B五四爱国运动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人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A.甲午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抗日战争54、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

16、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时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A B C D55、1945年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延安人民欢欣鼓舞,人们潮水般地从各个山沟和窑洞涌出,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得到外国的任何援助56、通过对抗日战争历

17、史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A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军队B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的美军C国民党军队英勇作战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57、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评述,错误的是A是正义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C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 D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58、“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59下面是四部电影的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是: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60、材料一:2008年5月,胡锦涛访日,展开“暖春之旅”,全面规划和推进中日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胡锦涛指出“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材料二:中日关系年代尺请回答:(1)“牢记历史”历史上日本曾经发动过哪几次侵略中国?(2)请将年代尺中处正确内容写在答题卷上。(3)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4)“面向未来”请你从时代主题的角度来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