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教学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9459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脓性脑膜炎教学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化脓性脑膜炎教学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化脓性脑膜炎教学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化脓性脑膜炎教学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化脓性脑膜炎教学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脓性脑膜炎教学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脓性脑膜炎教学文档资料.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Meningitis张 世 红,讲课主要内容 病因学 病理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后遗症 治疗,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急性颅内感染,病 变部位主要在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反复惊厥、意识丧 失、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及脓性脑脊液;脑膜炎常发生颅神经损伤、脑积水、血管炎和血栓形成性静脉炎、脑缺血、脑水肿等。脑缺血损害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更进一步加重脑水肿。颅内 压增高和败血症引起的血压下降,脑血循环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多死于脑疝、败血症和并发症等。迄今病死率(515)和后遗症发生率 高,幸存者中1/3有后遗症;主

2、要发生于婴幼儿,越年幼预后越严重。,对本病的几点基本认识,病因学 病理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后遗症 治疗,致病菌 主要致病菌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三种菌占小儿脑膜炎2/3以上,-病因学-,不同年龄阶段致病菌,02月:B组溶血链球菌,肠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李氏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月4岁: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大于 4岁: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流脑),冬、春季好发,接种疫苗后发病率。,-病因学-,特殊人群中致病菌:3个月以下幼婴、营养不良、免疫缺陷者 易发生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甚至绿

3、脓杆 菌等感染;,发病率高的原因:免疫力低下:以Ig为例,屏障功能差:如BBB 生后3月发育,1岁才接近成人。,-病因学-,病原菌入侵途径(1)血源性播散;(2)邻近感染组织直接扩展;(3)脑脊液与外界交通;(4)经静脉逆行感染;(5)直接经脑脊液通路感染。,-病因学-,血源性(绝大多数):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血流,即菌血症抵达脑膜微血管。当小儿免疫防御功能降低时,细菌穿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膜。致病菌大多由上呼吸道入侵血流,新生儿的皮肤、胃肠道粘膜或脐部也常是感染的侵入门户;邻近感染扩散:如中耳炎、乳突炎等,扩散波及脑膜;异常通道直接入侵:如颅骨骨折、皮肤窦道或脑脊髓膜膨出,细菌可因此直接进入蛛网膜

4、下腔。,复发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原因,脑脊液漏和先天性皮肤窦道等,显性或隐性鼻漏多见,耳漏则少见。若存在鼻漏,可有下列现象:(1)喉部咸味;(2)与体位有关的鼻液增多;(3)嗅觉丧失。,病因学 病理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后遗症 治疗,脑膜为主的炎症病理:蛛网膜、软脑膜炎症,脓性渗出物;弥漫性脑水肿;闭塞性小血管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病理学:硬膜下积液(积脓)脑积水:(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室膜炎 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失听、视力减 退、智低、瘫痪、癫痫等),-病理-,脑脑膜颅骨的结构关系,硬膜下积液(积脓);脑积水:非交通性,交通性 脑室膜炎 各种神经功 能障碍,侧脑室,室间孔,第

5、三脑室,中 脑导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侧 孔,蛛网膜下 腔,脉络丛,脉络丛,脉络丛,蛛网膜粒,静脉窦,静脉,动脉,动脉,动脉,脑脊液循环图,颅底汇集诸多颅神经,临 床 表 现,非特异性感染中毒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非特异性感染中毒表现,发病呈急性或暴发性。发病前常有其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和肺炎;其他常见的注意点还有蜂窝织炎、鼻窦炎、肺炎、中耳炎和化脓性关节炎;面部感染可并发海绵窦栓塞和细菌性脑膜炎。高热,疲倦,关节肌肉疼痛,食欲不振,喂养困难,精神萎靡,皮疹,血压,皮肤出血点、瘀斑。婴幼儿可仅表现易激,凝视,面色发灰,呼吸节律异常。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1岁以下 占1/

6、22/3;,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1、脑膜刺激征:颈项僵直或强直、Kernigs、Brudzinski征阳性,脑膜炎的重要体征。幼婴及新生儿不明显;Kernig征:检查时病人需仰卧,屈膝状态下,被动屈曲患者的髋关节至90o,然后再将握住患者的小腿,将屈曲的膝关节慢慢伸直,若不能达到135o时为阳性。Brudzinski征:也称作颈背征(nape of the neck sign)。当患者仰卧时,被动屈曲患者的颈部,阳性表现是患者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曲。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表现颈强直者可达80%。,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血压、心率、脑疝。幼婴及新生儿由于囟门未闭合,颅压高的

7、表现较晚,可有 尖叫、皱眉、摇头、打头,查前囟饱满紧张、颅缝分离。细菌性脑膜炎病程的过程中出现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时,应考虑和鉴别以下情况:脑皮质血管炎性改变和闭塞;癫痫发作;硬膜下积脓或脑脓肿;视乳头水肿;脑血管意外;颅神经麻痹(以外展神经和面神经多见)。,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其他:意识障碍:较常见,表现为谵妄、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并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迟钝等精神症狀。部分可有肢体瘫痪,限局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如、颅神经受累。可有部分性或全身性惊厥。亦可发生脑脓肿、颅内动脉炎及继发性癫痫。暴发型流脑可伴发DIC、休克。此外,中耳炎、肺炎、关节炎也偶可发生。,3个月幼婴及新生儿临床

8、表现不 典型:体温或、不升,或正常;颅内压不明显,婴幼儿仅有吐奶、尖叫或颅缝分离;惊厥不典型:可有面部或肢体局灶抽动、肌阵挛,或呈眨眼、呼吸不规则、屏气等不显性发作;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新生儿脑膜炎易感因素有男婴、早产、产程延长和早破水的婴儿、母亲患感染性疾病,婴儿出生时获得感染,于生后几天发病。,-临床表现-,注意事项,反射亢进和踝阵挛上运动神经元疾 患;恒定的一侧性反射缺失或亢进有定位意义;病理反射:Babinski征、Chaddock征、Gordon征、Oppenheim征等锥体束损害;但正常2岁小儿Babinski征阳性,多表现为拇指背伸但少有其他脚趾的扇形分开。急性期发现视乳头水肿可能

9、合并脑脓肿,硬膜下积液,静脉窦阻塞。,.辅助检查,1.周围血液的检查(1)周围血象:白血球增高和核左移,红血球沉降率增高。(2)血培养:应作为常规检查。若对常见的病原菌感染,血培养的阳性率可高达75%。高度怀疑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于采取血标本后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无需等待培养的结果,也无需等待头颅CT或MRI的结果。腰穿若能于抗生素给予后2小时内实施和取得脑脊液标本,脑脊液培养不受影响。,.辅助检查,腰穿和脑脊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用于细菌性脑膜炎的目的不是直接提供诊断性证据。其实用价值是在疾病早期用于鉴别诊断;疾病后期,特别是出现视乳头水肿和神经局限性体征等并发症时可用以

10、协助确定原因。CT和MRI常见的表现有脑膜增强、脑积水,多为交通性、弥散性脑水肿,静脉窦血栓形成,硬膜下积液或积脓,脑脓肿等。,病因学 病理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后遗症 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任何发热,伴惊厥、意识障碍、颅压高或脑膜刺激征,而原因不明者,均应考虑此病。注意幼婴、新生儿、不规则治疗后患儿的不典型表现 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常规检查:压力、外观、白细胞数、糖五管;生化检查:糖 蛋白 氯化物寻找病原菌:涂片Grams或美兰染色、培养(药敏),-诊断-,腰穿,决定腰穿应特别慎重,为防止发生脑疝可先滴注甘露醇1g/kg以减低颅内压。半小时后选用带有内芯的腰

11、穿针穿刺后患儿需平卧休息2小时以上。腰穿若能于抗生素给予后2小时内实施和取得脑脊液标本,脑脊液培养不受影响。腰穿禁忌证 1.颅内压升高患者。2.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3.局部皮肤(穿刺点附近)有炎症者。当见到脑脊液即将流出时,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准确读数,亦可计数脑脊液滴数估计压力(正常为70180毫米水柱).2 O或4050滴.min)。若压力不高,可令助手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若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又迅速降至原来水平,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静脉后压力不升高,表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压迫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

12、下降,表示不完全阻塞。,脑脊液的细胞计数,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高,典型的表现是白细胞高于1000/mm3但低于1万/mm3。当白细胞计数超过5万/mm3时,应考虑脑脓肿破裂的可能。婴幼儿细菌性脑膜炎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常不甚高,但是分类以多核细胞为主。未经治疗的细菌性脑膜炎早期,90%的脑脊液都表现多核白细胞增高突出;但是当疾病进一步发展和抗生素治疗开始后,脑脊液将转为单核细胞增高突出。但有少数,特别是不全治疗患者从疾病开始脑脊液就表现淋巴细胞增高突出。,脑脊液的蛋白含量,脑脊液蛋白含量一般超过50mg/dl,但很少超过500mg/dl。脑脊液的糖含量 脑脊液的糖含量一般低下,低于血糖的40%(

13、同时采集的血清标本)。,穿刺外伤时脑脊液化验值的校正,常用的公式是为:脑脊液中每存有700/mm3红血球,则需从白血球总数中减去一个白细胞(WBC:1/700);脑脊液中每存有1000/mm3红血球,则需从蛋白总含量中减去1mg/dl的蛋白(蛋白:1/1000)。,几种主要颅内疾病的脑脊液改变,不同致病菌化脑的发病倾向性:脑膜炎双球菌:春季流行,瘀斑瘀点 肺炎球菌:冬春季多,婴幼儿,易迁延复 发 流感杆菌:3月3岁,秋冬季多 其它(金葡、大肠、绿脓杆菌等):特定人群。,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脑膜炎等鉴别,病毒性脑膜、脑炎,此病起病一般较急,脑脊液外观微毛或轻度浑浊,白细胞数每

14、毫升十余个至数百个,早期多核细胞稍增多,但以后即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应注意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殊表现,以助鉴别。某些病毒脑炎早期,尤其是肠道病毒感染,脑脊液细胞总数可明显增高,且以多核白细胞为主,但其糖量一般正常,脑脊液IgM,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LDH4、LDH5)不增高可助鉴别,结核性脑膜炎,起病多较缓慢,常先有12周全身不适的前驱症状。也有急骤起病者,尤其是患粟粒性结核的婴儿。典型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有时因蛋白含量过高而呈黄色。白细胞数200300106/L,偶尔超过1000106/L,单核细胞占70%80%。糖、氯化物均明显减低。蛋白增高达13g

15、/L,脑脊液留膜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结核接触史,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存在结核病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在痰及胃液中寻找结核菌等以协助诊断。对高度怀疑而一时不易确诊的病人,应给予抗痨药物以观察治疗反应。,隐球菌性脑膜炎,其临床表现、病程及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起病缓慢症状更为隐匿,病程更长,病情可起伏加重。确诊靠脑脊液印度墨汁染色见到厚荚膜的发亮园形菌体,在沙氏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脑脓肿,一般脑脓肿起病较缓慢,有时有了发局症状,脑脊液压力增高明显,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加,蛋白略高。当脑脓肿向喜气洋洋网膜下腔或脑室破裂时,可引起典型化脑。头颅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有

16、助进一步确诊。,感染中毒性脑病,系急性感染及毒素所引起的一般脑部症状反应,多因脑水肿所致,而非病原体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故有别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临床特征为谵妄、抽搐、昏迷,可有脑膜刺激症状或脑性瘫痪。脑脊液仅压力增高,其他改变不明显,病因学 病理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后遗症 治疗,一般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控制癫痫发作,特别注意的是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低钠可加重脑水肿;积极抗颅内压增高和抗休克;若出现血管内凝聚现象时应及时给予肝素化治疗等。血化验和培养应即刻采取,随后保留输液通路;应做急症头颅CT检查,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随后立即行诊断腰穿。适当的抗生素,从

17、开始(血培养后)就应立即给予;等待影像学和脑脊液化验结果后再开始抗生素治疗是不恰当的。,控制感染 治疗原则:尽早治疗、针对病原、静脉给药、剂量要足、疗程要够。抗生素:抗生素选药原则:致病菌敏感,CSF 内浓度高,副作用小。应选用易于透过血脑屏 障的药物,使脑脊液中抗生素浓度超过抑菌浓度10倍以上。并要注意给药方法及用药剂量,-治疗-,抗生素的选择,一般讲,三代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是首选。因为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另外流感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多对青霉素,氨苄西林(ampicillin)和阿莫西林(amoxicillin)产生抗药性。若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菌素抗药时

18、应增加万古霉素和利福平。若高度怀疑脑膜炎球菌感染时,氨苄西林和青霉素仍可使用。若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都抗药时,氯霉素是首选替代药物。李司忒菌感染患者若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TMP/SMX(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甲氧苄啶/磺胺甲饿噁唑);B组链球菌感染使用氨基糖苷类制剂有协同作用。革兰阴性菌脑膜炎一般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如疑为绿脓杆菌感染应加用氨基糖苷类制剂,或使用氨曲南(aztreonam)。对高度耐药菌株的三线药物包括氟喹纳龙(fluoroquinolones)。亚胺培南(Imipenem)可诱发癫痫发作,脑膜炎患者最好不用。治疗2448小时后必须复查腰穿以判

19、断治疗的有效性。,常见病原菌选药:首选抗生素:头孢三代类(单用一种)头胞噻肟钠(凯福隆,Cefotaxime)200mg/(kgd),日分4次。疗效特点:透过BBB力强,代谢物同样有效,24h使CSF无菌。头胞三嗪(头胞曲松,菌必治、Ceftriaxone)100mg/(kgd),日分12次。疗效特点:同上 脑膜炎球菌 A 型可单用青霉素;流感杆菌可单用氨苄青霉素。,-治疗-,备选抗生素类:,青霉素+氯霉素:青霉素 3040万U/(kgd),日分34次;氯霉素 80100mg/(kgd),日分34次。头胞噻甲羧肟(复达欣,Ceftazidime)50100mg/(kgd),日分3次;价昂贵。头

20、胞呋肟(西力欣,Cefuroxime)50100mg/(kgd),日分3次;使CSF无菌较迟,复发率及耳聋发生率高。,-治疗-,-治疗-,疗程:脑膜炎球菌 7日;肺炎球菌1014 日;流感杆菌710日。,其它特殊病原菌选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选药:新型人工半合成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钠(新青II);邻氯青霉素钠(新青);乙氧奈青霉素钠(新青III)100mg/(kgd),日分34次;万古霉素:5060mg/(kgd),日分4次。疗程:单用或合用,3周。,大肠杆菌 选药:头胞噻肟钠,头胞噻肟钠+氨 基糖甙类;疗程:3周或更长。,B族溶血性链球菌:氨卞青或青霉素G。病原未明:按常见病原菌选药,疗程23周

21、。,-治疗-,疗效评估,疗效满意时:体温多在天左右,症状,细菌消失,细胞数及生化指标均有好转;此时可继用原来药物治疗,二周后再复查脑脊液。如治疗反应欠佳,需及时腰穿复查,观察脑脊液改变,以确定所用药物是否恰当,再酌情调整治疗方案。停药指征,即在完成疗程时症状消失、退热一周以上,脑脊液细胞数数少于20106/L,均为单核细胞,蛋白及糖量恢复正常,一般情况下,完全达到这些标准,少需810天,多则需1月以上,平均23周左右。,对症及支持治疗 保证热量及水分:水分供给:6080ml/(kgd)颅压增高:20%甘露醇12g/(kg次),q.46.h脱水原则:边补边脱可与皮质激素联合使用:旨在预防神经系统

22、后遗症如耳聋等,可于应用抗生素以前或同时应用类固醇治疗,但其疗效尚未完全肯定;如地塞米松0.30.5mg/(kgd),-治疗-,控制惊厥:频繁惊厥必须控制,以免发生脑缺氧及呼吸衰竭。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压增高和低钙。除用脱水药降低颅压,常规补钙外,对症治疗采用安定、水合氯醛、副醛、苯巴比妥等药物抗惊厥,亦很必要 抢救休克及DIC。纠证低钠血症:确诊后用3%盐水6ml/kg缓慢滴注,可提高血钠5mmol/L,若仍不能纠正,可再给36ml/kg。同时应限制入量,每日800900ml/m2,给液成分与一般维持液相同。由于大量应用钠盐,必然增加钾和钙离子的丢失,必须注意补充,细菌性脑膜炎的并发症和治

23、疗,细菌性脑膜炎常合并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常见的有:(1)颅神经麻痹:见于10%20%的病人,特别是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最常累及的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和耳蜗神经。流感杆菌脑膜炎患儿最易发生第8颅神经损害,而出现感觉神经性耳聋。多数颅神经损伤可望于脑膜炎痊愈后几周恢复,但也可成为永久性残疾,特别是前庭耳蜗的损害。(2)癫痫发作:20%30%脑膜炎患者有癫痫发作。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局限性脑损伤,发热,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钠),脑水肿和药物的神经毒性如青霉素和亚胺培南(imipenem),特别是在患者肾功能不全时,大剂量应用更易出现。癫痫发作在疾病后期,脑膜炎经处理已控

24、制的情况下出现,则意味着患者存有继发性并发症,诸如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良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脑血管血栓形成和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硬膜下积脓和硬膜下积液,脑脓肿形成,若脑膜炎造成脑组织损伤,其癫痫发作可于脑膜炎后长期发作。,细菌性脑膜炎的并发症和治疗,(3)急性脑水肿:细菌性脑膜炎可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导致脑疝。但脑膜炎的脑疝发生率极低,多见于诊治被延误的病例,颅内压增高必须积极处理,如给予高渗脱水剂,抬高头部,过度换气和必要时脑室外引流,目的是维持足够的脑灌注压在70mm

25、Hg以上,必须监测血清电解质,因为脑膜炎患者易患SIADH,出现低血钠而加重脑水肿。(4)其他:脑血管血栓形成和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硬膜下积脓和硬膜下积液,脑脓肿形成甚或破裂。长期的后遗症除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外,10%20%的患者还可出现精神和行为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少数儿童患者还可遗留有发育障碍。,硬膜下积液少量自行吸收;硬膜下积脓时均应穿刺放液,开始每日或隔日穿刺1次。每次放液量,每侧以少於30ml为宜,两侧总量一般不超过60ml。12周后酌情延长穿刺间隔时间,减少穿 刺次数,直到症状消失;进行局部冲洗,并注入适当抗生素(剂量参考鞘内注射药量)及地塞米松1mg/次;34周不愈者手术剥离包膜

26、。惊厥控制:安定、鲁米那等;脑室 膜炎病儿采用静脉及鞘内注射,药物很难进入脑室,脑室液中抗生素浓度亦不易达到最小抑菌浓度的50倍,故近年有人主张脑室注药以提高疗效。对颅内压明显增高及脑积水病儿,采用侧脑室穿刺注药,同时还可作控制性脑脊液引流减压.,预后,与化脑预后有关的因素是:患儿年龄、感染细菌种类、病情轻重,治疗早晚,有无并发症及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等。婴幼儿抵抗力差,早期诊断较困难故预后差。新生儿化脑病死率可达65%75%,特别是宫内感染肠道细菌预后极差。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道细菌引起者由于细菌耐药,治疗困难病死率亦高。肺炎链球菌所致化脑病死率可达15%25%,且易于复发、再发。,小儿化脓性

27、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3月以下幼婴儿化脑的表现特征;化脑的主要并发症、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化脑治疗原则及常见病原菌抗生素的选择。,复习要点,谢谢!,明天见!,Mollaret氏脑膜炎 少见,以良性复发为其特征,详见肺炎球菌脑膜炎。小儿腰穿简单固定方法方法:取一旧床单纵向折叠成宽约20cm30cm左右、长度不变的布绳。然后将折叠好的床单放置于床边。使患儿侧卧于床单正中,将床单一头自肩部挽出,一头自蝈窝处挽出,然后固定好患儿体位,将两头打一活结即可。小儿腰穿是儿科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做腰穿时患儿往往因惧怕疼而不合作,给腰穿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以往腰穿时的固定模式是患儿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躯干呈弓形,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儿头部,另一手挽双下肢蝈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但当遇到年长儿或体质较为健硕的患儿不合作时,往往导致穿刺失败。另外对于病情危重的小儿,尤其是新生儿,由于是一侧固定颈部,常因用力过大导致颈部过度弯曲影响呼吸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而此法因是固定在肩部,故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可较为稳定地固定患儿,使患儿不能轻易活动,当进针深度1mmkg-1而仍未到硬膜外腔时提示进针角度不对或进针点偏离了中线位置5,需及时调整进.十岁以下小儿腰穿后头痛的发生率很低,脑和脊髓的侧面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