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复习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9502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感染复习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外科感染复习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外科感染复习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外科感染复习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外科感染复习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感染复习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感染复习文档资料.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一)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二)按病程区分:(三)按发生条件分:病因 机会性感染、二重感染、院内感染等,外科感染,章志量,按病菌种类分,、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或一般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金葡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可共同致病、特异性感染 指分类一般性感染以外的细菌或真菌等:结核杆菌、破伤风、产气荚膜梭菌、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按病情进展分,1、急性感染:病变进展快,一般3周内。非特异性感染分类多属此类2、慢性感染:病变持续2个月以上。如结核3、亚急性感染: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由急性感染迁延而来,亦可由于病毒毒力弱但耐药或抵抗力差所致,病源与宿主的

2、防御,(一)病菌的致病因素1、粘附因子、荚膜2、胞外酶、外毒素、内毒素(二)人体受感染的原因1、局部情况:皮肤粘膜缺损管腔阻塞血循障碍先有其它病变2、全身抗感染力降低:消耗性疾病、激素、放化疗、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AIDS3、条件性感染,宿主的抗感染免疫1、天然免疫(1)宿主屏障(2)吞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3)补体(4)细胞因子2、获等性免疫(1)T细胞免疫应答(2)B细胞免疫应答(3)免疫记忆,与宿主防御病原体致病,病理,(一)非特异性感染 酶及毒素作用,炎性细胞及补体等的参与病变的演变:1、炎症好转2、局部化脓3、炎症扩展4、转为慢性炎症,病理,(二)非特异性感染1、结核:形成独特的浸

3、润、结节、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冷脓肿2、破伤风、气性坏疽:起病急,前者致肌痉挛,局部炎症少;后者组织水肿产气,病变 3、真菌感染:形成肉芽肿、出现溃疡、脓肿、空洞,诊断,(一)临床检查(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病原体的鉴定(三)影像检查 主要用于内在感染的诊断,预防,(一)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 1、实施卫生管理;2、正确处理创口(二)支持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1、改善营养状况 2、治疗原发病;3、使用特异性免疫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三)切断病原菌传播环节,治疗,(一)局部处理 1、保护局部,避免扩散。2、理疗与外用药物 3、手术治疗(二)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根据菌种选择(三)改善全身状况,

4、第二节浅部化脓性感染,疖,胸前壁疖,疖,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金萄菌多见临床表现:发于皮肤,红肿热痛表现,其中心可有脓头,破后可愈。亦有无头疖,破溃较迟,需设法促使脓液排出,下腰及臀部多个散在疖肿,中央有白色脓头。,无头疖,诊断:表现明显,诊断较易鉴别诊断:1.痤疮合并感染:顶端有凝脂。2.粉瘤合并感染:病变较久,表皮正常。3.痈:病变范围大防治:1.初期:理疗外敷。2.成脓后:剔出脓栓,出脓后敷利凡诺等。3.应用抗生素。,痈,指邻近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以金萄菌多见临床表现:中老年多见。初起为红肿,可见数个脓点,继之红肿扩大,脓点增大增多,中心处坏死。项背部多见诊

5、断:诊断较容易,皮下急性蜂窝织炎,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发于人体各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萄菌多见临床表现:1.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2.新生儿皮下坏疽 3.老年人皮下坏疽 4.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5.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先有病损或感染,发病时伴恶寒发热,局部肿痛,边缘不清,淋巴结肿大新生儿皮下坏疽 背臀部多见,患儿发热、不进乳或昏睡,皮肤发红、质地变硬并扩大,中央变软起水泡,严重时皮肤坏死破溃,老年人皮下坏疽 背部或侧卧着床处红肿痛,伴发热,全身不适,继之变暗波动感,穿刺有脓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源于口腔或面部,口腔者易阻塞通气,颌下、口底肿胀;面部者红肿热痛,全身反应重,产

6、气性皮下蜂窝织炎,病菌为厌氧菌,炎症仅在皮下层,初期同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但进展快,且有捻发音,诊断 根据病史及化验易于诊断鉴别诊断硬皮病:皮肤不红,体温不热小儿急性咽炎:颌下肿胀较轻,咽部发红明显气性坏疽:伤及肌肉,运动障碍,细菌培养确诊防治:注意卫生,选择有效药物,局部切开引流。对证支持治疗。,丹毒,皮内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常先有皮损如癣、溃疡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多见下肢、面部;皮肤发红、灼热、痛、微隆、界清;邻近淋巴可大,反复发作可致“象皮肿”治疗:应用抗菌药物,丹毒 丝虫病 淋巴管阻塞淋巴淤滞象皮肿,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甲沟炎和指头炎,临床表现 甲沟炎

7、:一侧甲沟皮下,红肿痛波动感扩至另侧,疼痛加剧指头炎 指头炎:手指末节,轻度肿红剌痛跳痛,伴全身症状疼痛减轻,皮色变白破溃,可伴骨髓炎,治疗,掌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深间隙感染,临床表现,一、化脓性腱鞘炎:疼痛,肿胀以中、近节为主,关节轻屈二、化脓性滑囊炎:桡侧拇肿胀不能伸,中节及大鱼际触痛;尺侧小指肿、环指半屈,小鱼际触痛三、化脓性深间隙感染:虎口肿、痛,示拇微屈,伸则痛,掌心变平,治疗,一、化脓性腱鞘炎:二、化脓性滑囊炎:,治疗,三、化脓性深间隙感染:,治疗,三、化脓性深间隙感染:,第四节全身性外科感染,脓毒症 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体温呼吸等明显改变菌血症 是脓毒症的一种,血中检出病原

8、菌,但不指一过性的如拨牙病因 致病菌多、毒力强、抵抗力低,临床表现,主要表现:寒战高热或低温;头昏头痛呕吐甚至谵妄;心率快、脉细、呼吸急;肝脾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高、左移、幼稚型;酸中毒、溶血;培养有细菌1.革兰氏阳性菌:多见于痈、蜂窝织炎。可有或无寒战,稽留热/弛张热,面红肢暖,谵妄/昏迷,可出现转移性脓肿,临床表现,主要表现:寒战高热或低温;头昏头痛呕吐甚至谵妄;心率快、脉细、呼吸急;肝脾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高、左移、幼稚型;酸中毒、溶血;培养有细菌1.革兰氏阳性菌:多见于痈、蜂窝织炎。可有或无寒战,稽留热/弛张热,面红肢暖,谵妄/昏迷,可出现转移性脓肿,临床表现,2.革兰氏阴性菌:多见于

9、胆道、尿路、肠道、烧伤。突起寒战,间歇热,严重可体温不升,四肢冷、发绀、少尿,白细胞可减少,休克出现早,时间长。3.真菌:多为二重感染。突起寒热(39.540),迅速恶化、休克,血中出现晚幼粒、中幼粒,诊断与治疗,诊断:原发感染灶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治疗:原发感染灶处理 清除坏死物,消灭死腔,脓肿引流抗菌药 早期联用足量,根据洁果凋整支持治疗 补充血容,纠正低蛋白对症处理,第五节,有芽孢厌氧菌感染,破伤风,病因病理 破伤风梭菌 缺氧环境 芽孢繁殖体外毒素-痉挛毒素、溶血毒素临床表现 潜伏6-12日 肌紧张性收缩,阵发性痉挛:张口国难“苦笑”面容“角弓反张”面唇青紫、通气困难。可

10、因声光触、饮水诱发,间隙不等,神志清楚,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有“角弓反张”无阵挛,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性呕吐、神志可不清,脑脊液、血像异常狂犬病:动物咬伤史,吞咽肌抽搐为主,预防:早期清创人工免疫自动免疫:类毒素 第一次:0.5ml 第二次:0.5ml 4-8周 第三次:0.5ml 0.5-1年 加强:0.5ml 每5年 伤后:0.5ml被动免疫:抗毒素1500-3000,治疗处理伤口抗毒素:早期中和游离毒素避免声、光剌激:镇静解痉药物防治并发症:窒息、肺部感染,骨折、舌咬伤,必要时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支持治疗:高热、高蛋白、高维生素药物,水电平衡,气性坏疽,病因:梭状

11、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溶组织杆菌)致肌坏死、肌炎,进展快,预后重,常混合感染病理生理:产生外毒素、酶产气、水肿筋膜下压力增加压迫微血管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临床表现:伤后1-4天,病情突然恶化、烦燥、皮肤口唇变白、脉速、体温上升 自诉伤肢沉重,持续加重,裂痛,并向上下扩展,大量渗出,伤口有气泡、恶臭、捻发音,皮肤呈大理石花纹。X线示软组织间积气,诊断与鉴别诊断,要求早期诊断,依靠局部体征、涂片检查、X线鉴别诊断:其它手术误伤致组织间积气:无全身中毒症状部份产气菌感染:不易在组织间积聚,无臭链球菌蜂窝织炎:病情发展慢,全身症状轻,预防 尽早彻底清创、深部伤口敞开引流、筋膜下压力大者切开治疗急症清创:广泛多处切开、必要时截肢应用抗生素:大剂量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硝咪唑类高压氧支持疗法:输血,水电平衡,第六节,外科应用抗菌药原则,适应证,较重感染如蜂窝织炎、丹毒、手部感染、骨髓炎等就使用,一般性感染不用特异性感染选用有效抗菌药严重污染损伤、开放性损伤、高危手术可预防性用药(术前1小时滴入,手术时间长可术中加用一次),药物选择与使用,分泌物的细菌培养+药敏结合感染部位、局部体征、病情选择根据药物的组织分布能力选择婴幼儿、老年人酌情加减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