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及血管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955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5.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脏及血管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心脏及血管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心脏及血管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心脏及血管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心脏及血管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脏及血管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及血管文档资料.ppt(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心脏及大血管 第一节 心脏及大血管的解剖和生理概要 第二节 心脏超声检查技术 第三节 心脏功能测定,第一节 心脏及大血管的解剖和生理概要,一、解剖概要,(一)心包 心包(pericardium):为纤维浆膜囊,包裹整个心脏和大血管根部,分为脏、壁两层。脏层为浆膜层,覆盖在心肌表面,又称心外膜。脏、壁两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的根部互相移行,两层之间潜在性腔隙称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1.升主动脉 2.上腔静脉 3.下腔静脉 4.肺动脉干 5.横窦 6.肺静脉口 7.斜窦,心脏的结构,心脏内部有四个心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脏的内部只有同侧相通。心室与动脉相连,心

2、房与静脉相连。在心房与心室之间以及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其作用是:控制血液从一个方向流动。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动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二)心脏和大血管(heart and great vessels),右心房(right atrium):壁薄,呈三角形,基底部宽大,其上缘外 侧与上腔静脉交界。右心房后壁为房间隔,近房间隔中央有一卵圆窝。,1.升主动脉 2.肺动脉干 3.上腔静脉4.卵圆窝 5.下腔静脉 6.右心房,房间隔(atrial septum):前缘正对主动脉后窦的中点,下缘正在二尖瓣环之上;后缘正对房间沟;上缘与上腔静脉内侧壁相连续;左侧为二尖瓣环;右侧为三尖瓣和中间间隔。右心室(ri

3、ght ventricle):略呈三角锥体状,右室腔分为流入部(右心室体或窦部)及流出部(漏斗部)两部分。两者分界为 室上嵴。,1.三尖瓣前瓣 2.三尖瓣后瓣 3.前乳头肌 4.调节束 5.三尖瓣隔瓣 6.室间隔 7.右心室漏斗部 8.室上嵴 9.肺动脉瓣,室间隔(ventricular septum):由膜部室间隔和肌部室间隔组成。左心房(left atrium):壁较右心房厚得多,心房内壁光滑,后壁有四孔,左、右各二,为肺静脉的入口。左心房的前面有左心耳,基底部较窄。心耳基底部壁较薄。,1.膜部室间隔 2.窦部室间隔 3.右心室壁 4.漏斗部室间隔 5.小梁部室间隔,左心室(left ve

4、ntricle):略呈圆锥形,肌壁约为右心室壁厚度的3倍。二尖瓣在开放时下垂入左心室内,大瓣之后的左心室为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的前外侧壁为肌肉组织,由邻近的室间隔和心室壁组成;后内侧壁为纤维组织,由二尖瓣大瓣附属部分和室间隔膜部组成。,1.主动脉 2.肺动脉干 3.二尖瓣 4.左心室 5.半月皱壁 6.卵圆窝 7.冠状静脉窦 8.横窦 9.主动脉瓣,1主动脉(aorta):长约 5cm,右侧为上腔静脉,左侧为肺动脉主干。升主动脉根部有左、右冠状动脉分出,主动脉弓在胸骨右缘第二肋软骨处向后,低于第四胸椎左侧。2主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位于主动脉左前方,根部左侧为左心耳,在主

5、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右肺动脉较长,几乎成直角自主肺动脉分出。左肺动脉较短,与主肺动脉成角较大。,1.上腔静脉 2.主肺动脉 3.肺动脉 4.下腔静脉,3.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位于心脏右后上方,远段在心包外。左侧为升主动脉。奇静脉位于无名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处后方,上腔静脉开口于右心房,入口处无瓣膜。4.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开口于右心房下部,前方为膈肌,后方为奇静脉,外侧有胸膜和膈神经,开口处有一瓣膜。,1.上腔静脉 2.主肺动脉 3.肺动脉 4.下腔静脉,(三)心脏纤维骨架,心脏纤维骨架(fibrous framework of

6、heart):指以主动脉瓣环为中心连接四个瓣膜及瓣环的纤维三角。四个瓣环大致在一个平面上,与心脏长轴相垂直。,1.主动脉 2.左纤维三角 3.垂幕 4.二尖瓣环 5.肺动脉 6.球部腱索7.右纤维三角 8.室间隔膜部 9.三尖瓣环,(四)心肌,心肌(myocardium):分为心房肌和心室肌。心房肌的浅层沿横径走行,为左右两房共有,深层各房固有,分纵行与环行纤维两种。,心室肌呈螺旋样走行,可分为四组:深层球螺旋状肌束,起自膜部螺旋样走行在左心室内面。深层窦螺旋状肌束,起自三尖瓣环,绕过左右两室。浅层球螺旋状肌束,从二尖瓣环起始,顺时针方向抵心尖移行到肌小梁与乳头肌。浅层窦螺旋状肌束,起自三尖瓣

7、环,顺时针方向抵心尖移行到肌小梁与乳头肌。,(五)心脏瓣膜,心脏瓣膜(cardiac valve):心脏通过两侧房室瓣和两大动脉瓣的作用,产生单向前进血流,带动血液循环。,1.肺动脉瓣 2.主动脉瓣 3.二尖瓣 4.三尖瓣 5.右纤维三角 6.左纤维三角7.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8.回旋支 9.右冠状动脉 10.纤维环,1.二尖瓣: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其结构由二尖瓣瓣叶、腱索、乳头肌与二尖瓣环组成。2.三尖瓣: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其结构由三尖瓣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组成。3.主动脉瓣:包括瓣叶、瓣环、主动脉窦、升主动脉根部与主动脉瓣下组织。4.肺动脉瓣:由左瓣右瓣与前瓣三个半月瓣组成。,

8、二、生理概要(一)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指的是心脏的一个活动周期,由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动作构成。心室收缩期:1.等容收缩期(ICT)2.心室射血期(ET).快速射血期(RET).慢速射血期(SET)心室舒张期:1.舒张前期(PDT)2.等容舒张期(IRT)3.充盈期(RT)快速充盈期(RFT)慢速充盈期(SFT)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期EDT),(二)心脏泵功能,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是一个由心肌组织构成的具有瓣膜结构的空腔器官。心脏的泵功能是通过心肌收缩实现的,而心肌收缩又是通过兴奋-收缩偶联机制实现的。因此,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有着不同的特点:第一,心肌细胞的收缩依

9、赖细胞外的Ca+;第二,心肌呈“全或无”的收缩方式。,(三)正常心内压与心内血液循环,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为0.490.98kPa(510cmH2O),一般代表右心室或者腔静脉胸腔段内的压力的变化。对其的连续测定、动态观察,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准确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情况。,(四)心脏自身血液供应,即心脏的冠脉循环,来自心脏的左、右冠状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走向可有多种变异。但在多数人中,左冠状动脉主要供应左心室的前部,右冠状动脉主要供应左心室的后部和右心室。正常人安静状态下,冠脉血流量为600-800ml/(kg.min)。冠脉血流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动脉舒张压的高低和心舒期长短。,第

10、二节 心脏超声检查技术,一、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一)二维超声心动图图像标识方法及命名,扇形扫查仪的探头上方有一识别方向的标志(index mark)。该标志所指方向显示在荧光屏的右侧(以检查者的左、右侧为准)。以被检查者解剖学方位而定切面图像方位。断面图像用长轴、短轴、四腔心分别命名。长轴图像为超声束平面垂直于胸廓的胸、背侧,扫描方向与心脏的长轴平行;短轴图像为超声束平面垂直于胸廓的胸、背侧,但扫描方向垂直于心脏的长轴;四腔心图像为超声束平面扫查心脏时与胸廓的胸、背面平行。,A:长轴切面 B:短轴切面 C:四腔心切面,(二)检查方法与正常切面,仪器条件 成人检查用2.5MHz或3.0MH

11、z的频率,婴幼儿可用5.0MHz。灵敏度调节以使心血管各结构清晰为度。,检查方法,分5个检查区:胸骨左缘区、心尖区、剑下(肋下)区、胸骨上凹、胸骨右缘区。胸骨左缘区、心尖区是常规检查部位,剑下及胸骨上凹根据需要而使用,胸骨右缘区应用较少。,(1)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RV:右心室;AO:主动脉;DAO:降主动脉;LV:左心室;FO:卵圆孔;LA:左心房;PW:室后壁;IVS:室间隔,1.胸骨左缘区,1)检查方法:嘱患者左侧30卧位,探头置胸骨左缘3、4肋间,距胸骨1-3厘米处。超声束近似垂直向后扫查,扇面与患者右肩到左腰的连线相平行。2)观察内容:主动脉心腔室间隔和瓣膜的结构和活动情况,是左侧

12、心腔测量的标准切面之一。,(2)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轴断面图,RVOT:右心室流出道;STV:三尖瓣隔瓣;R:右冠瓣;L:左冠瓣;N:无冠瓣;PA:肺动脉;RA:右心房;IAS:房间隔;LA:左心房,1)检查方法:嘱患者左侧30卧位,探头上移至第3肋间紧贴胸骨缘向右上方倾斜。2)观察内容:主动脉瓣、肺动脉及肺动脉瓣,右室流出道和三尖瓣等的病变。,(3)胸骨旁肺动脉长轴(分叉短轴)切面,PA:肺动脉;AO:主动脉;RPA:右肺动脉;LPA:左肺动脉;RA:右心房;LA:左心房,检查方法:嘱患者左侧30卧位,探头在第3肋间(少数人上移至第2肋间)。观察内容:肺动脉、肺动脉分叉的病变,动脉导管未闭也常

13、在此显示。,(4)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二尖瓣口水平短轴切面,RV:右心室;LV:左心室;AML:二尖瓣前叶;MVO:二尖瓣口;PML:二尖瓣后叶,检查方法:嘱患者左侧30卧位,探头置于左侧第四肋间,距胸骨稍远处,探头方向垂直向后,可以显示二尖瓣口水平处的左心室短轴切面。观察内容:二尖瓣口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大小、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活动及二尖瓣口形态等。小于2.5c为二尖瓣狭窄(正常4-6c),(4)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左心室乳头肌短轴切面,IVS:室间隔;RV:右心室;LV:左心室;PM:乳头肌,检查方法:嘱患者左侧30卧位,探头位置同上,但向左下方倾斜程度减小,如探头位于心脏搏动处,则向上稍

14、向内倾斜。观察内容:左心室壁及乳头肌的病变和测量心腔面积。,左心室心尖短轴切面,(4)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RV:右心室;LV:左心室,检查方法:嘱患者左侧30卧位,探头置于患者胸壁上扪及心尖冲动处,或探头从扫查左心室长轴切面的位置下移一个肋间,通常第四肋间,探头方向朝向左下方。观察内容:左心室近心尖部的病变,如心尖室壁瘤、血栓等。,(5)胸骨旁四腔切面,1)检查方法:探头下移一个肋间置于胸骨稍远处,探头扫描的 方向是由上述切面旋转约90,并朝向右肩方向,超声扇形面与胸廓胸、背面呈平行方向。2)观察内容:四个心腔、房室瓣、房间隔以及室间隔的病变。,(1)心尖四腔心切面,RV:右心室;LV:左心

15、室;MV:二尖瓣;TV:三尖瓣;RA:右心房;LA:左心房;SVC:上腔静脉;PV:肺静脉,2.心尖区,检查方法:嘱患者左侧30-45卧位,探头置于胸骨旁左缘第4或第5肋间,扫查方向与左心室长轴切面近似垂直,声束指向右后上方与胸壁方向近似平行。观察内容:四个心腔、房室瓣、房间隔以及室间隔的病变。,(2)心尖五腔心切面,1)检查方法:嘱患者左侧30-45卧位,探头位置同上,略向前倾斜。2)观察内容: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左心室流出道、房室瓣、房室心腔、室间隔等的病变。,(1)剑下四腔心切面,RV:右心室;LV:左心室;AML:二尖瓣前叶;PML:二尖瓣后叶;ATL:三尖瓣前瓣;STL:三尖瓣隔瓣

16、;RA:右心房;LA:左心房;IAS:房间隔,3.剑下区(肋下区),检查方法:嘱患者平卧检查,探头置于剑下,超声束平面从矢状扫查方向顺时针转动约90,成为与胸廓的胸、背面平行的扫查方向,探头方向倾斜向上指向左肩。观察内容:房间隔、四个心腔、房室瓣、室间隔病变。心包积液时,在此切面易于判断。,(2)剑下心房两腔长轴切面,RA:右心房;LA:左心房;IAS:房间隔,检查方法:嘱患者平卧检查,探头位置与剑下四腔心图相同,顺时针方向转动探头,至心室部分的图像消失,只显示心房及房间隔。观察内容:左心房、右心房、房间隔和上下腔静脉等结构,是观察房间隔病变以及与腔静脉关系的重要切面。,(1)胸骨上主动脉弓长

17、轴切面,AAO:升主动脉;ARH:主动脉弓;DAO:降主动脉;RPA:右肺动脉;LI:头臂动脉;LA:左心房;LCCA:左颈总动脉;LSCA:左锁骨下动脉,4.胸骨上区,检查方法:嘱患者平卧位,头部后仰检查,探头置于胸骨上窝或右锁骨上窝处,超声束向下投射,扫查平面与主动脉弓的走向平行,即超声束平面介于冠状面与矢状面之间。观察内容: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起始部的病变。,(2)胸骨上区降主动脉长轴切面,1)检查方法:探头从胸骨上区主动脉短轴图的位置向后倾斜,可显示降主动脉的上段及主动脉弓的一部分。2)观察内容:降主动脉的病变。,二、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二维实时显像仪的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18、,体位及仪器调节方法 用二维实时超声仪进行M型检查,扫描速度用50mm/s,必要时用100mm/s。根据需要在二维切面图上取样,显示M形曲线,可供测量该结构的运动幅度与速度。,1.二尖瓣 二尖瓣前瓣在M型超声心动图上的位置,约为距胸壁5-7,呈M形曲线形状。曲线上各个点均有统一命名。收缩期瓣膜向后运动,舒张期向前运动,在舒张期有两次开放,形成两个峰,分别命名为E峰与A峰。E峰为二尖瓣曲线距胸壁最近点,收缩期开始为C点是最远点。A峰:A峰是由于心房收缩引起。B点:心房收缩后,心房压力下降,左心室压力大于左心房,由于左心房、室压差关系,二尖瓣前叶又恢复半关闭状态,即向后运动,出现B点,点与点在同一

19、水平。点:相当于心电图的波后,与第一心音中的第三部分(二尖瓣关闭)同步,心房收缩后,心室收缩,左心室压急剧升高,左心房压下降,二尖瓣前叶迅速向后运动达最低点即点,点标志着二尖瓣关闭。,段:左心室收缩,二尖瓣关闭所致。也有认为BC段可相当与等容收缩期。段:大部分处于心室收缩期,在收缩期二尖瓣处于关闭状态,形成段。在期终末部分时,二尖瓣仍处关闭状态,而左室已进入等容收缩期。点:点为二尖瓣开放点,等容收缩期的终点,第二心音第一部分在点前约.秒,心电图波在点之前。段:相当于二尖瓣开放,代表左室快速充盈期,此时左心室压低于左心房压,左心房血液迅速推开二尖瓣灌注入左心室,由于左心房、室压差大及血流大量涌进

20、左心室,故二尖瓣开放运动速度很快,形成快速向前活动的段(斜率快)。,峰:为二尖瓣前叶最大开放的位置,出现在第二心音之后约.秒,与心音图的开瓣音同步。段:EF段的形成,是由于左心室快速充盈,左心室压随之上升,左心房压下降,房室压差使二尖瓣前瓣产生向后呈半关闭状态,也由于左心室充盈的血流从瓣叶背面(心室面)推动瓣叶向左心房方向(向后)漂浮运动。DE段、E峰及EF段,共同构成舒张期的快速充盈期。F点:出现在P波前,为舒张中期二尖瓣前叶活动的最低点,此时房室压差很小,所以二尖瓣呈现半闭合状态。F点或G点以后,为舒张期的心房收缩期,因心房收缩,压力上升,使瓣膜再次向前开放运动,形成FA段或GA段,A峰如

21、前所述,是二尖瓣前活动的第二个峰。,二尖瓣,三尖瓣,三尖瓣在M型上的图形与二尖瓣相同,也分为A、C、D、E、F各点及AC、DE、EF各段,但运动幅度较二尖瓣大,形成机理与二尖瓣相同。,肺动脉瓣 肺动脉瓣后瓣在M型上显示为一活动的曲线。从荧光屏上观察,舒张期曲线向前运动,收缩期向后运动。肺动脉瓣曲线各个点也有统一的命名。a波:在心电图P波之后,反映右心房收缩对肺动脉瓣活动的影响,吸气时可加深。b点:a波的终点,是右心室射血开始点,从b点开始,瓣叶出现快速开放运动。bc段:反映了在收缩期开始时,瓣叶在右心室压力的推进下,向肺动脉腔快速开放运动。cd段:瓣膜处于开放状态,瓣叶有轻度的向前运动。,de

22、段:收缩末期,瓣叶快速关闭运动,到e点时,瓣膜完全关闭。b点-e点:右心室射血时间,从心电图QRS波起点到b点,为右心室射血前期时间。e点:是舒张期开始点,瓣叶逐渐向后运动到达f点。ef段:代表肺动脉的肺动运动对肺动脉瓣的影响。f点后,有时呈一平直曲线,然后轻微向后运动形成a波,或从f点向后直接形成a波。,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的M型运动曲线为一六边形盒样曲线。收缩期瓣口开放,故两线分开且相互平行。舒张期瓣囗关闭,两线合并。其中前线代表右冠状动脉瓣,后线代表无冠状动脉瓣。曲线分开处为k点,r波及第一心音之后。闭合处为g点,与第二心音在同一时间。k-g间期代表左心室射血期。,心脏彩超正常值

23、,二维超声测值 主动脉内径AO 30mm 肺动脉内径PA 12-26mm 室间隔厚度IVS 612mm 左室后壁LVPW 612mm 左室内径LV 4550mm 左房内径LA 30mm 右室内径RV 7-23mm 右房内径RA 3341mm 右室流出道RVOT 20mm 多普勒测值 二尖瓣口血流速度MV 0.30.9m/s 主动脉瓣口流速AV 1.01.7米/秒 三尖瓣口血流速度TV0.30.7m/s 肺动脉瓣口流速PV 0.60.9米/秒,左心功能测值:,舒张末期容量EDV 10824ml 收缩末期容量ESV 4516ml 舒张末期内径LVD 35-55mm 收缩末期内径LVS 20-40m

24、m 射血分数EF 50-70%缩短分数FS 30-45%左室射血分数LVEF 55-80%左室缩短率LVFS 30%左右 E峰与A峰比值E/A 1 每搏输出量SV 70-90ml 二尖瓣瓣口面积MVA 4-6cm2 主动脉瓣口面积AVA 2.5-3.5cm2 房缺大小、流速 0,0 m/s 肺动脉压力PAP 15-28 mmHg 室缺大小、流速 0,0 m/s Nakata指数(PAI指数)330mm/m Mcgoon指数 2.0 编辑本段计算Nakata指数(PAI指数)=左右肺动脉截面积之和体表面积Mcgoon指数=左右肺动脉直径之和膈肌水平主动脉直径,血管正常值:,动脉血管:内膜增厚1m

25、m 动脉硬化斑块1.2mm血流速度:0.50m/s狭窄分级:轻度 内径减少05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m/s 舒张期流速17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极严重狭窄内径减少91-99%收缩期峰值流速200m/s 舒张期流速100 cm/s闭塞 内径减少100%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管腔无血流信号,心包积液分级:,微量:2-3mm,50ml:房室沟 下后壁少量:3-5mm,50-100ml:下后壁中量:5-10mm,100-300ml:房室沟 下后壁 心尖区大量:10-20mm,300-1000ml整个心腔极大量:20-60mm,1000-40000ml:明显摆动,三、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方法

26、,1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spectral echocardiography)可提供有关心脏血流特征的信息:(1)通过取样容积(脉冲多普勒,PW)或沿整个取样线(连续多普勒,CW)途径上的血流速度。(2)心动周期中血流变化的时相。(3)与探头相对应的血流方向。,(一)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注意事项:为了理解正常血流频谱是如何产生的,必须了解在不同的探头位置和取样部位,通过心脏的血流方向。探头在不同位置探测、同一部位的血流可产生不同的频谱图像。现在使用的彩色超声仪,均具有二维切面、脉冲、连续和彩色血流成像功能。一般在二维切面或彩色血流引导下行频谱多普勒取样,能显示“最佳”多普勒血流频谱的切面和

27、多普勒血流信号。,主要瓣口血流频谱测量指标1.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量指标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血流速度积分舒张早期加速度舒张早期减速度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加速度时间减速度时间,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量指标示意图,Ei:E峰血流速度积分;Ai:A峰血流速度积分;1/3EF:1/3充盈分数;1/3DFT:1/3舒张期充盈时间E/A1 E/A1舒张功能下降 E峰代表快速充盈期 A峰代表心房收缩期,主动脉瓣口血流频谱测量指标 最大血流速度 加速度 减速度 血流速度积分,部 位 切 面 取样部位 频谱特征及时相 正常参考值(ms-1)二尖瓣口 心尖四腔心 二尖瓣瓣尖 舒张期窄带

28、双峰形(0.601.30)(正向)平均0.90 三尖瓣口 心尖四腔心 三尖瓣瓣尖 舒张期窄带双峰形(0.300.70)(正向)平均0.50肺动脉瓣口 胸骨旁大 肺动脉瓣上 收缩期窄带单峰形(0.501.00)血管短轴(负向)平均0.75 主动脉瓣口 心尖五腔心 主动脉瓣上 收缩期窄带单峰形(0.901.70)(负向)平均1.35 左室流出道 心尖五腔心 主动脉瓣下 收缩期窄带单峰形(0.701.10)LVOT内(负向)平均0.90 右室流出道 胸骨旁大 肺动脉瓣上 窄带单峰呈匕首状(0.600.90)血管短轴 RVOT内(负向)平均0.75 下腔静脉 剑下四腔心 下腔静脉向右房 收缩期和舒张期

29、(0.280.80)入口处管腔内 呈窄带双峰形 平均0.51),各瓣口及大血管内的血流频谱特征,(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正常人各心腔及大血管的彩色血流是均匀的,并不完全充满心腔,各瓣口上下显示的血流充盈较满。,二尖瓣口血流,RV:右心室;LV:左心室;RA:右心房;LA:左心房;MV-F:二尖瓣口血流,探查切面:取心尖四腔心或左心室二腔心切面胸骨旁左室长轴。血流特征:(1)舒张早期:二尖瓣开放,可见一宽阔明亮的红色带状血流充满左心室流入道,中央有鲜亮区。瓣口两侧可见蓝色较暗血流系瓣口血流产生漩涡所致。(2)舒张中期:二尖瓣处于

30、半关闭状态,瓣口血流减少,颜色变暗。(3)心房收缩期(舒张晚期):二尖瓣口再度开放,红色血流由暗再度变亮,但强度不如舒张早期。(4)收缩期:二尖瓣关闭,左心室流入道及瓣口左心房侧无血流信号。,三尖瓣口血流,RV:右心室;LV:左心室;RA:右心房;LA:左心房;TV-F:三尖瓣口血流,探查切面:取心尖四腔心、胸骨旁四腔心及右心室流入道切面等。血流特征:(1).舒张早期:随着三尖瓣开放,可见一宽阔明亮的红色带状血流充满瓣口和右心室流入道,中央区较鲜亮。(2)舒张中期:由于三尖瓣处于半关闭状态,血流变暗变小。(3)心房收缩期:三尖瓣口血流再度增多,颜色变亮。(4)收缩期:三尖瓣口关闭,流入道及瓣口

31、右心房侧无血流显示。,主动脉瓣口血流,AO-F:主动脉瓣口血流;RV:右心室;LV:左心室;RA:右心房;LA:左心房,探查切面:取心尖五腔心或心尖位于左心室长轴切面。血流特征:(1).收缩早期:随着主动脉瓣开放,可见一股宽大的带状血流充满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口。中央可夹有鲜亮的稍花彩色血流。瓣口远端升主动脉内血流信号较弱。(2)收缩中期:血流充盈减少,颜色变淡,说明流速减慢。(3)收缩晚期:基本不显示血流 色彩。(4)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口及主动脉内无血流信号。,肺动脉瓣血流,RVOT:右心室流出道;RA:右心房;LA:左心房;AO:主动脉;PA-F:肺动脉瓣口血流

32、,探查切面:左侧卧位取胸骨左缘大血管短轴切面及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长轴切面。血流特征:(1)收缩早期:随着肺动脉瓣开放,可见宽阔的带状蓝色血流充满右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主干内可见该带状回声中央色彩较鲜亮,周边较暗。(2)收缩中、晚期:可见血流色彩变暗消失。(3)舒张期:由于肺动脉瓣关闭,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内无血流信号。,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血流,AO-F:升主动脉血流;DAO:降主动脉;AO:升主动脉;DAO-F:降主动脉血流;LCCA:左颈总动脉;LSCA:左锁骨下动脉,探查切面:嘱病人头后仰位,肩部垫高,左侧卧位取胸骨左缘大血管短轴切面及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长轴切面。血流特征:(1)收缩期升主

33、动脉血流朝向探头,可见宽阔的红色带状血流充盈升主动脉及近端主动脉弓;舒张期无血流信号。随二维图像质量不同,彩色血流及充满情况亦不同。(2)主动脉弓近中央部由于血流和探头垂直无血流信号,故在收缩期出现红色和蓝色血流分割线。(3)降主动脉及其近端两条分支显示清晰,可见收缩期蓝色血流充盈降主动脉,越远端色彩越暗至消失。,第三节 心脏功能测定,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心脏功能的变化是决定患者预后及某些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因素。多普勒与超声心动图联合应用可较全面的定量估测或定性分析心脏的功能状态,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检查技术之一。超声心动图能反映心脏的结构状态、大小、心肌的运动幅度、方向及速率等。超声多普勒

34、可检测心血管内的血流方向、性质及速度。,一、左心室功能测定,(一)左心室收缩功能,1局部左心室收缩功能在冠心病患者中,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测量对于估测缺血范围、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用的指标有:局部室壁运动幅度及增厚率、室壁运动计分指数、局部射血分数、组织速度成像、组织追踪现象、应变、应变率等。,1)M型超声心动图,局部室壁运动幅度及速率a 室间隔、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IVSE、PWE),系IVS在心室面和PW心内膜舒张末期(Ed)位置至IVS和PW收缩末期(Es)最大幅度之垂直距离。b 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增厚率(IVST%,T%)ST:室间隔厚度;PWT:左心室后壁厚度。正

35、常值30%。c 室壁收缩速度(Vs)室间隔收缩速度(IVSVs)左心室后壁收缩速度(PWVs)IVSE:室间隔运动幅度;ET:射血时间;PWE: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收缩时间间期(STI)a 射血前期(PEP)ECG的Q波至M型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开放时间;ECG的Q波至Doppler主动脉血流频谱起点,正常值:95.711.4ms。b 射血期(LVET)M型主动脉瓣开放点之主动脉关闭点间期;Doppler主动脉血流频谱起始点至终点,正常值:260360ms。c PEP/LVET正常值:0.350.04d 等容收缩时间(ICT)M型:同步纪录主动脉曲线,测从二尖瓣关闭至主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用ECG:

36、R波至主动脉Doppler频谱始点间距减去ECG的R波至二尖瓣Doppler频谱止点间距,正常值:3411.9ms。,2)二维超声心动图,目测评定室壁运动,a 正常运动 b 运动减弱 c无运动 d矛盾运动 e运动增强,人工或计算机分析计算RLVF的方法,人工或计算机软件系统快速描绘出2D图像的左心室心内膜轮廓,从圆心到心外膜各点画一系列半径,每两条相邻半径与心外膜之间分为多个扇形,分别测量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心室半轴长(H),局部周长(P),及扇形面积(A,AWTh),并根据公式计算其差值的变化可定量评价RIVF。,3)CK技术,CK(color kinesis,彩色kinesis),CK技术

37、跟踪血液与心肌组织的界面即心内膜边界,然后将运动的心内膜边界用彩色标出,清楚的、逐帧的、实时的显示出心脏收缩或舒张期的室壁运动的各个顺序阶段。CK图像可以更高效地评价室壁运动的程度与时间。,CK的临床应用 检测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负荷试验,2整体左心室收缩功能,整体左心室收缩功能是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指标,以心脏机械工作的最终效果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和心搏量评价整体收缩功能。心搏量、射血分数是通过计算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的变化差值由公式换算获得的。因此,准确得测定左心室容积对于评价左心室功能非常重要。,1)左心室容量(V)测定:,M型超声心动图,a 椭圆体法,V:容量;D:左室

38、短轴径;L:左室长轴径 b 立体法 V=D3 D:左室径(前后径或横径),1)左心室容量(V)测定 M型超声心动图a 椭圆体法V:容量;D:左室短轴径;L:左室长轴径b 立体法V=D3 D:左室径(前后径或横径)二维超声心动图a 单平面法面积长度法椭圆公式法:b 双平面法圆柱-圆锥体法:Am:二尖瓣水平左心室面积圆柱-半椭圆体法:,c 立体法V=D1D2D3 D1:左心室前后径;D2:左心室横径;D3:左心室长径 d Simpson法依Simpson法则,规则或不规则的大容积均可分解为一系列简单形式的小容积,这些小容量的总和即为大容积容量。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进行Simpson法测定时,是沿其切面

39、,的公共长轴,将左心室分成一系列均匀片段,每片段大致相近于椭圆圆柱体,而其高度(H)等于心室长径除以片段数,则其计算公式如下:V=(A1+A2+A3)H+(A4H/2)+(/6)H3A1:二尖瓣水平面积;A2:高位乳头肌水平面积;A3:低位乳头肌水平面积A4:心尖部面积;H:等于L/4,L为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左室长径SV=VD-VS SV:心搏量;VD:舒张期容积;VS:收缩期容积CO=SVHR CO:心输出量;HR:心率CI=CO/体表面积 CI:心脏指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法,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功能的方法是根据流体力学方程和血流频谱分析计算主动脉流量。,a 心输出量 计算心搏量(SV)

40、SV=AVTI测量主动脉环内径(D),求出横截面积(A)或输入仪器分析系统。A=(/4)D2连续测量5个主动脉环水平收缩期频谱曲线的速度时间积分(VTI)平均值。计算心输出量(CO)CO=SVHRb 心内压右心房压测定轻度三尖瓣返流:右心房大小正常,右心房平均压约为5mmHg(0.66kPa);中度三尖瓣返流:右心房轻度扩大,右心房平均压约为10mmHg(1.3kPa);重度三尖瓣返流:右心房明显扩大,右心房平均压约为15mmHg(2.0kPa)。右心室收缩压测定对于三尖瓣返流患者,先测三尖瓣返流最大速度(V),并根据上述方法估测右心房平均压。右心室收缩压=4V2+右心房平均压 肺动脉收缩压测

41、定在无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时,右心室收缩压等于肺动脉收缩压。当合并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时,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收缩压狭窄压差=主动脉收缩压分流压差。,声学定量技术具有自动边界检出功能,智能超声定量技术可快速计算和显示多种心功能参数。,声学定量(acoustic quantification,AQ)技术,2)左心室重量计算,M型超声心动图 LVM=0.801.04(LVDd+PWT+IVST)3-(LVDd)3+0.6LVDd:左心室内径;PWT:左心室后壁厚度;IVST:室间隔厚度条件:左心室近似椭圆形,长径等于短轴径2倍,二维超声心动图简单面积长度法:LVM=1.0355/6(AtLt-AcLc)A

42、t:心外膜面积;Lt:心外膜左心室长度;Ac:心室腔面积;Lc:心室腔长径,三维超声心动图 3DE数据库由810个从主动脉瓣平面贯穿心尖部一系列短轴切面组成。计算机标记从心内膜或(心腔)和心外膜边界轮廓,分别描画心腔和心外膜边界,分别计算心外膜与心内膜容积。公式为:LVM=1.05(心外膜容积-心腔容积)。,(二)左心室舒张功能,1局部左心室舒张功能 1)CK技术 舒张期不均质性心内膜运动可发生在左心室壁某一角度,这一病理生理变化为CK技术检测局部左心室舒张功能奠定了基础。将正常人局部时间曲线平均,即每一个节段心内膜舒张期运动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作为参考图形,可客观判断局部舒张功能减低。正常情

43、况下,心内膜运动是均匀和相对一致的。均一的局部左心室充盈时间曲线证实了这一结论;左心室肥厚患者舒张期局部心内膜运动不同步,表现为异常节段充盈曲线下沉。,2)局部舒张功能异常的CK特点 曲线显示节段舒张运动不一致。节段平均充盈时间延长。异常节段充盈曲线下沉。,2整体左心室舒张功能,1)M型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前叶舒张早期后退速度(EF斜率):719cm/s。左心室后壁舒张速度:正常时室壁舒张速度大于吸收速度。二尖瓣前叶E峰与室间隔左心室面的距离(EPSS):正常05mm。,2)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正常值平均约73cm/s。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正常值平均约40c

44、m/s。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正常值1。舒张早期减速度(DC):正常值平均约310cm/s2。充盈分数(0.33充盈分数;0.50充盈分数)。,3)AQ技术(acoustic quantification technique),AQ技术是一项发展迅速的心脏功能定量检测方法。智能AQ(AQi)在原有的超声定量技术的基础上加入许多实用性强的项目,包括心搏选择标准,心搏波形平均技术及快速产生的感兴趣区。可用含信息量较大的容积曲线资料,计算更多的心功能参数。,4)组织多普勒成像法 5)CK技术 从CK图像中颜色的变化可目测或通过定量分析评价整体左心室舒张功能。,二、右心室功能测

45、定,(一)右心室收缩功能1.局部右心室收缩功能 采用以左心室腱索、高位乳头肌及低位乳头肌为解剖标志的右心室短轴切面,分别称为腱索切面、高位及低位乳头肌切面。将右心室拟为半圆,以前、后交界连线的中点为圆心,以后交界开始每30为一节段,将每个切面分为6个节段,从后交界按序称为16区,分别计算各节段的收缩功能。,2.整体右心室收缩功能 1)右心室心肌收缩性能,M 型超声心动图,a 室壁运动及增厚率,b 收缩时间间期,1)右心室心肌收缩性能 M型超声心动图a 室壁运动及增厚率右心室前壁运动幅度,即右心室前壁心内膜收缩期向后移动的距离。测量方法和切面水平与测左心室壁运动可在同一扫描区。正常值与左心室后壁

46、收缩幅度相近,因右心室前壁超声图像清晰度不能保证,故此指标未普及应用。近来小探头、高分辨率的超声仪器的出现,右心室前壁显示明显改进。尤其对心梗的病人,观测右心室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b 收缩时间间期右心室射血前期(PEP)正常值:90.2311.2ms,范围:77115ms(阜外医院)。RPEP/LVET比上述单纯指标敏感。正常值:0.280.06(阜外医院);0.26(0.160.30)(Mayer)。,二维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的复杂形态及位置使其在多数切面中均不能清晰地显示,仅心尖四腔心可用。对心尖部四腔心的右心室壁可进行心内膜追踪及分区计算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a 肺动脉

47、收缩期血流最大速度:正常值:成人:0.75(0.60.9)m/s(Hatle),0.62(0.440.77)m/s(Gardin);儿童:0.90(0.71.1)m/s(Hatle)。b 肺动脉平均血流加速度:从肺动脉血流频谱起点至最高峰之时间除肺动脉血流 最大速度。肺动脉血流加速度明显低于主动脉。正常值:3.96(2.705.15)m/s2(Gardin)。,2)右心室容量,二维超声心动图a 单平面法:把右心室看做底呈三角形的棱锥体,其长径是从心底至心尖的右心室长轴,则其容量公式如下:V=底面积1/3高度。,b Simpson法椭圆圆柱体公式:把右心室分成许多片段,假设每段为椭圆柱体的一部分

48、,则右心室总容量即为这些片段的总和。,长方体公式:,L:右心室长径;W:右心室宽度;H:每一片段的高度;用此式测定结果仍偏高,但有较好相关。,(二)右心室舒张功能1.M型超声心动图 1)三尖瓣EF值(三尖瓣舒张早期关闭速度)。2)三尖瓣AC值(三尖瓣舒张晚期关闭速度)。此方法受一定限制,现已很少用。,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1)三尖瓣血流 a 时间指标 1/2E峰加速时间:正常值约72ms。1/2E峰减速时间:正常值约82ms。b 速度指标,E峰速度:正常平均值约50/s。A峰速度:正常平均值约35/s。A/E比值:正常平均值约为0.72.E峰平均速度:正常平均值约为26/s。c 充盈分数E充盈分数(快速充盈分数):E峰速度积分包络的面积被整个三尖瓣频谱积分的面积除则得此分数。正常平均值约54%。1/3充盈分数:将三尖瓣频谱按时间分为3段,用全频谱速度积分除第一1/3时间的速度积分 得1/3充盈分数。三尖瓣此分数的值小于二尖瓣。,2)肝静脉血流 肝静脉血流速度是反映右心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标之一。经胸或经食道超声均可满意获得肝静脉血流频谱。因探头方向不同,二者的频谱形态也不同。分析肝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可评价右心收缩与舒张功能,特别采用TEE方法对评价手术中的右心功能观测有重要价值。,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