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期末总复习实验篇.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9769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期末总复习实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理期末总复习实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理期末总复习实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理期末总复习实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理期末总复习实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期末总复习实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期末总复习实验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期末总复习实验篇姓名 班级 1.在科学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科学巨人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留下了丰硕的知识园地和不朽的科学精神,他们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和你的感受,对你印象最深刻的科学家有_ 、_ 、_ (写出三位科学家的姓名)。2.、李强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与另一侧光屏之间的距离,使光屏上呈现出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此时,测出光屏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然后开始在光具座上做实验。(1)此同学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是 ;(2)当烛焰距凸透镜30处时,在凸透镜另外一侧移动光屏,将会在光屏上呈现出 像;(3)当烛焰距凸透镜15处时,在凸透镜另外一侧移

2、动光屏,将会在光屏上呈现出 像;(4)当烛焰距凸透镜5处时,在凸透镜另外一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 得到像;但透过凸透镜可在烛焰同侧看到 的虚像。3.、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规律,在图1的虚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4、请在图2中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线。5、一束光与水平方向成30由空气斜射到水面,如图3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SMNP图2图1空气水图3 6图4表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请在图中作出法线并大致画出这束光在水中的传播方向。图5表示平行凸透镜的主光轴的两束光从左边入射凸透镜,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束光通过凸透

3、镜后的折射光线。图4OF图5AB图67(1)图6的两个凸透镜中焦距较大的是 (选填A或B),要想利用凸透镜的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小灯泡应放在凸透镜 位置上。(2)有一个焦距是10cm的在凸透镜,现用它来使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试在图7中合适的位置画出凸透镜的实物,如果用它来使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试在图8中合适的位置画出凸透镜的实物(图中每一小格线段的长度是10cm)。0102030405060cm0102030405060cm图7图8光屏光屏蜡烛蜡烛(3)(1)图9的温度计是测量 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温度计的读数是 。35378914026图98、在“研

4、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随着入射角减少,反射角将 ,且反射角 入射角。9、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 、 和 。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 和 的高度,使他们的中心跟 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实验时,固定 的位置,调整 的位置,然后移动 直到出现清晰的像。(3)物距不断减小时,像距不断 ,(填“增大”或“减小”)像不断 ,(填“变大”或“变小”)当蜡烛移到凸透镜 以内时,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的像,但能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到一个 的虚像。(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10(1)在图10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

5、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11 并标出入射角 和反射角。 中发光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NBMBO FF图10 图11 (3)在图12中画出经凸透镜、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或原入射的光线。F 图1211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各成一个像。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12实验应该选用较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叠,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13.如何证明像的大小与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将蜡烛靠近(或远离)镜面,移动后面的蜡烛,总能与像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14

6、.怎样证明成的是虚像?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成的是虚像 。15.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 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等于 i,说明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 反射光线 ,说明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除了平面镜

7、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下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会聚作用。(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焦点F,依据的原理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镜。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不能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物距cm像距

8、cm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120120等大第二次150150等大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18.图中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能。理由是因为两次实验中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

9、19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 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所示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请你针对孙悦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孙悦同学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孙悦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明正确做法。C中将另一只“蜡烛”点燃错误,应改为不点燃。20.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同样的蜡烛,玻璃板等器材。(1)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不能(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2)请在图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