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北大精品课)10.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0157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1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1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1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10.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10.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1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北大精品课)10.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 Course in Logic,主讲人:何向东,-进入-,逻辑学教程,第十章 辩谬逻辑,第一节 辩谬概述,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论辩、诡辩与谬误,辩谬逻辑:运用逻辑知识探讨在论辩中如何识别和纠正谬误、破斥诡辩的逻辑。辩谬逻辑的作用:识别谬误和纠正谬误,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辩谬逻辑研究的重要范畴:论辩、诡辩与谬误。论辩(辩论):是双方或多方具有互制性、对抗性的论争过程。诡辩:是一种很严重的逻辑错误,诡辩披着“貌似合乎逻辑”的外衣,狡黠地向真理进攻或巧妙地为谬论进行辩护的言论行为。谬误:指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思维的逻辑规律或规则而发生的逻辑错误。,2023年5月9日星期二,4,论辩、诡

2、辩与谬误三者的关系,“论辩”与“谬误”为交叉关系;“诡辩”则真包含于前两者的交叉部分。,2023年5月9日星期二,5,辩谬逻辑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里分析了一些形式的谬误;在其修辞学里探讨了一些非形式谬误;在辨谬篇里较集中地剖析了许多谬误,对谬误进行了分类。古中国的逻辑著作中,把谬误称“惑”(迷惑)、“悖”(悖谬)等。古印度的逻辑著作中,把谬误叫做“妄”(虚妄)、“过”(过错、过失)等。20世纪后半期,国际逻辑界对谬误的分析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2023年5月9日星期二,6,辨析谬误的意义,辨析谬误,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古今中外一些逻辑著作及教科书都将作谬误研究作为必要的组成部分。辨

3、析谬误,是人类思维领域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活动。辨析谬误,可以加深我们对真理的感悟,从而能更自觉地坚持真理。辨析谬误,可以迅速提高我们的思辩能力。辨析谬误,能够养成善于分析批判的良好思维习惯,从根本上有效地揭露谬误、防止谬误,提高我们的思辩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2023年5月9日星期二,7,谬误的分类,亚里士多德曾在辨谬篇里把谬误分为依赖语言的谬误和不依赖语言的谬误。从思维的方向可分为归纳谬误、演绎谬误。从符号学角度,谬误可分为语形谬误、语义谬误、语用谬误。根据是否有明显的形式限制,谬误可分为形式谬误、非形式谬误。非形式谬误又可分为词项型谬误、命题型谬误、推理型谬误、论证型谬误。,第十章 辩谬逻辑

4、,第二节 谬误的辨析,2023年5月9日星期二,9,词项型谬误,词项型谬误主要有十一种类型:1、混淆普遍词项与单独词项;2、混淆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3、误用属种关系的词项;4、误用交叉关系的词项;5、误用对立关系的词项;6、误用矛盾关系的词项;7、混淆划分根据;8、划分越级的错误;9、限制不当和随意概括;10、定义过宽和定义过窄;11、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词项型谬误:是指表现为词项使用不当的谬误,往往是由于对逻辑词项的误解和误用。,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0,词项型谬误,1、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混淆 普遍词项可以通过“这个”、“那个”、“一个”、“一家”、“一位”等指示词限制为特定的单独

5、词项。当这些指示词所限制的普遍词项辖域不明确时,就会产生歧义。例如:一家农民开办的大旅社在解放路上开业了。“一家”可以有不同的辖域,可以表达:(1)“一家农民(一户农民家庭)办的大旅社”,(2)“农民(可以是一村农民或者农民企业集团)办的一家大旅社”。,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1,2、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混淆 集合词项是指称一类事物构成的整体,适用于一个群体。非集合词项是指称一类事物中的某小类或分子,适用于这类事物的任一个体。如果混用了这两种不同的词项,就会产生“合谬”或“分谬”的错误。例如:(1)说“人是猴子变的”真荒唐,难道这些漂亮小姐都是猴子变的吗?(2)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可

6、见,人就是一类有自知之明的动物嘛!,词项型谬误,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2,词项型谬误,3、对立关系的词项误用 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旦把同一语词表达的不同概念误认为同一个概念,就会产生“混淆概念”的谬误,其表现形式就是误用对立关系的词项。例如:(1)认识的源泉是实践。(2)认识的源泉是客观事物。(1)中“认识的源泉”指认识的来源,(2)中“认识的源泉”指认识的对象,它们是内涵和外涵都不相同的对立词项,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4、属种关系的词项误用 属种关系的词项也就是划分中的母项和子项,它们是不同层次的词项,因此不能并列使用,否则,就会产生逻辑混乱,导致语无伦次。例如:(1)出席这

7、次省劳模大会的代表,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代表和建筑工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2)那窗前的一片菜地,种有苋菜、豆角、黄瓜和许多蔬菜。,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3,词项型谬误,5、交叉关系的词项误用 具有交叉关系的词项,一般不能并列使用。划分中有一条规则:各子项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不相容的,不能使子项之间互相交错,否则就会引起混乱。例如:德国的观众、文化界、新闻界以及各界知名人士,还有欧洲音乐界的同行们,对中国民乐团在德国的精彩演出,好评如潮。6、矛盾关系的词项误用 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词项,因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词项的外延而具有“非此即彼”特征,可是,在语用中常易将之混

8、淆于反对关系。例如:(1)你不同意我的意见,就是反对我的意见。(2)一种新产品投入市场后,销售状况不是畅销,就是滞销。,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4,词项型谬误,7、划分根据混淆 每次划分只能使用同一个根据。如果在同一次划分中采用不同的根据,就会犯“混淆划分根据”或“子项相容”的错误。例如:(1)中国画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工笔画和写意画。(2)本市招聘的机关干部可以是党员、团员和群众。8、划分越级的错误 属种关系的词项是有层次的,如果混淆其层次进行划分,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错误。例如:(1)动物可分为哺乳动物、鸟、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非脊椎动物。(2)有理数可分为负数、零、正整

9、数、正分数和正小数。9、限制不当和随意概括 在运用限制法和概括法时,不具有属种关系的词项不能进行限制和概括,更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当成属种关系。否则,会造成“限制不当”和“随意概括”的错误。例如:(1)我们应当勤俭办事,杜绝不必要的浪费。(2)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可归入信誉等级差、偷税和逃税严重者之列。,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5,词项型谬误,10、定义过宽和定义过窄的错误 在属加种差定义中,用种差对属进行限制时,如限制不够,则会产生“定义过宽”的错误,如限制过多,则会产生“定义过窄”的错误。例如:(1)人是两足无毛动物。(2)商品就是现代社会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产品。11、同语反复和循环定

10、义 在属加种差定义中,如果定义项直接包含被定义项,那么,就会犯同语反复的错误;如果定义项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循环定义的错误。例如:(1)机会主义者就是主张机会主义的人。(2)所谓孳息,就是从原物产生的收益的物质形态。而原物则指产生孳息的物。,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6,命题型谬误,命题型谬误主要有六种类型:1、虚假预设;2、直言命题误用;3、关系命题误用;4、多类命题混杂;5、联接词误用;6、模态词误用。,命题型谬误:指所使用的命题不符合逻辑规范,在语言上往往表现为语句的错误(病句)或歧义。,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7,命题型谬误,l、虚假预设 不论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都

11、可以在其中预设若干命题。如果其中预设的命题为假,那么,该陈述句表达的命题就是假的,该疑问句就成了一个不合理的问题或假问题,该祈使句作出的命令和请求就无法执行或实现。例如:(1)小张很喜欢他自己的收录机。(2)你交不交待你的犯罪事实?(1)预设了“小张有收录机”,如果此预设为假,则命题(1)就是假的;(2)预设了“你有犯罪事实”,如果此预设为假,则命题(2)不可能有真的答案。2、直言命题误用 这类谬误常表现为量项的限制失当,或联项的否定失当等。例如:(1)有的贩毒分子是犯罪分子。(2)失败是成功之母。(3)到今天,没有人不会否认地球是圆的。,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8,命题型谬误,3、关系命

12、题误用 这类谬误,多半是由于对关系命题内部的逻辑关系没有理顺而产生的,常表现为错用关系项、关系者项等。在语言上往往表现为语句的残缺或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例如:(1)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国际主义的观点。(3)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4、多类命题混杂 这类谬误是错误地把几类简单命题混杂在一起,致使命题的逻辑关系不明朗,在语言层面常表现为句式杂糅等。例如:(1)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2)它是把事件的结果先写出来,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叫倒叙。,2023年5月9日星期二,19,命题型谬误,5、联结词误用 任何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都是由其

13、命题联结词决定的。如果混淆了命题联结词,就混淆了性质不同的复合命题。例如:(1)人民要求我们的干部或者有德,或者有才。(2)只有寒潮到来,气温才会下降。6、模态词误用 这类谬误的逻辑错误往往是因为混淆了模态命题的模态算子,常表现为“或然”错用为“必然”,或者“必然”错用为“或然”。例如:(1)地球可能是运动着的。(2)雪已下了三天,明天必然是晴天的。,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0,论辩型谬误,论辩型谬误主要有五种类型:误用归纳推理;误用类比推理;过程无进展;理由不充分类;论析不相干。,论辩型谬误:包括“推理型谬误”和“论证型谬误”,主要指在推理和论证时产生的错误。,2023年5月9日星期二,

14、21,论辩型谬误,l、误用归纳推理 这类谬误,主要是由于没有把握住归纳推理的逻辑要求,在推理时前提过少,没有考虑反例。常见的错误有“轻率概括”和“偏见统计”。例如:(1)某人拜师学习,第一天老师教他“一”,第二天教他“二”,第三天教他“三”。第四天他就不学了,认为都学会了。第五天,其父叫他写个“万”字,他自认为“万”字就是划一万划,结果写了一上午才写了400划。(轻率概括)(2)小明一进家就嚷“我们班的足球赛百分之百赢了”。妈妈问道:“你们和八个班都比过了?”“没有,但我们和两个班比赛都赢了呀!这不是百分之百吗?”(偏见统计),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2,论辩型谬误,2、误用类比推理 这类

15、谬误,是违背了类比推理的要求,有的是前提所提供的共同属性过少或者共同属性与类推属性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有的甚至无可比性,不可类推。这类谬误常见的是机械类比。例如:“你说你爸爸才六岁?和你一样大”。“当然是啦!他是我生下来才开始做爸爸的呀!”3、过程无进展 所谓过程无进展,是指虽然摆出了论证的样子,但论证过程并没有实质性进展。这类谬误往往表现为论题含混或循环论证。例如: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3,论辩型谬误,4、理由不成立 所谓理由不成立,主要是指论据虚假或者论据不能支持论题的谬误。这类谬误多表现为预

16、期理由、断章取义、以讹为据。预期理由,是指在论证时不是以事实为论据,而是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预想情况为论据。例如:长鹰股票还会继续上涨。因为可能有30%的股民会继续买进,说不定还会有70%的股民要继续买呢?断章取义,是从别人的文章或言论里,摘取那些不能代表人家本意但偏要当作人家主旨的片言只语来作为论据。以讹为据,是以不可靠的流言、传闻或自以为是的言论为论据,或者以权威人士的身份地位等为论据。以讹为据又常常表现为以无知为据,以权威为据,以传统为据等。此类谬误又有三种类型:以无知为据 以权威为据 以传统为据,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4,论辩型谬误,5、论析不相干 论析不相干,指论证过程过程

17、中没有论题和论据有效地连接起来,或者说,从论据不能推出论题。论析不相干的谬误,有的表现为论题偏离论据(如转移论题、强加论题、人身攻击、证明过多或过少);有的表现为论据偏离论题(如诉诸公众的诉诸怜悯、诉诸情感、诉诸利益、诉诸武力等,以及错认因果的居前为因、假象为因、因果倒置等)。,第十章 辩谬逻辑,第三节 破斥诡辩,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6,诡辩概述,诡辩与谬误的区别:1、所有的诡辩都是谬误,但有的谬误不是诡辩。2、谬误多表现为词项型、命题型、推理型的错误;诡辩一般表现为论证型的谬误。,诡辩就是为错误论点进行各种似是而非的欺骗论证,是有意为之的逻辑谬误。,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7,诡

18、辩的识别与破斥,l、对“偷粱换柱”诡辩的破斥诡辩者最惯用的手法是转移论题和偷换概念。所谓转移论题,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把待证论题p(p一般是较明显的荒谬命题)的全部或部分改变为q(q则多半表现为正确命题或错误不明显的命题),然后证明q能够成立,最后就以命题q得证代替了命题p得证。转移论题的实例:诡辩者:你没有丢掉一件东西,就说明那件东西还在,对吗?答:对的。诡辩者:那么,你没有丢掉头上的角,就证明你头上有角了。,破斥这类诡辩,关键是要戳穿诡辩者的所“偷”所“换”。,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8,诡辩的识别与破斥,2、破斥“人身攻击”“人身攻击”是一种以攻为守的诡辩方法,它攻击的是对方与论辩完全无

19、关的部分。实例:攻击者:的美学理论是荒谬的,因为他是一个可怜的失败者,他甚至挣不到足够的钱来养家糊口,他妻子连一件象样的首饰都没有。反驳者:他妻子有没有首饰与论题无关。否则,只要有一个珠光宝气的妻子,就可宣布自己是伟大的美学家了。,破斥这类诡辩,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逻辑素质。,2023年5月9日星期二,29,诡辩的识别与破斥,3、对“诉诸公众(诉诸怜悯、诉诸情感等)”诡辩的破斥 诉诸公众”(诉诸怜悯、诉诸情感等)是一种利用公众心理来转移视线的诡辩手法,目的是为了逃避对方的斥责或掩盖诡辩者自身的虚弱。实例:一个偷税漏税者在法庭上自我辩护“我承认我该补缴10.2万元的税。可是我的公司正在启动

20、一个大项目,资金很紧,根本抽不出钱来。你们就可怜可怜我吧,可怜可怜我的公司和我公司的职工吧。要是抽出这么多的钱,我就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我的公司说不定会破产。谁负这个责呀?”,破斥这类诡辩,最有力的就是用确凿事实和威严的真理戳穿其诡辩伎俩。,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0,诡辩的识别与破斥,4、对“强词夺理”诡辩的破斥“强词夺理”是一种公然不顾最起码的的常识和事实,胡搅蛮缠或厚颜抵赖的诡辩手法。实例一:张立:“你是谁?我不认识你。”君:“啊,你是说你认识我,很好。久违了。”张立:“我根本没有请你吃饭,你怎么来了?”君:“啊,你是说你请我吃饭,很好,谢谢!我还是仍然坐在这一桌算了。”(小讽刺吃白

21、饭者的从容)实例二:阿Q翻墙进尼姑庵偷萝卜被老尼姑当场捉住。老尼姑:“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Q:“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老尼姑指着他的农兜说:“现在,这不是?”阿Q:“这是你的?你能叫得它答应你吗?”,对待“强词夺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1,诡辩术与论辩技巧的区别,1、诡辩的目的和本质是“极力把谬论打扮成为真理”;而论辩技巧是“或灵巧地为真理提供堂堂正正的论证,或机智地戳穿谬论的破绽”。2、诡辩术“虽貌似有理有据却都是违规论证”;而论辩技巧“虽偶有一、二在意料之外,却处处都在情理之中”。3、破斥诡辩需要较高的论辩技巧。,

22、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2,破斥诡辩的方法,l、顺还式:“还击”其前提,即从假意承认对方前提,然后推出一个对方难以接受的结论,以破斥其前提荒谬。例:排长:你们三人以后不许出早操,给我整理内务。士兵:这合适吗?排长: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懂不懂?士兵:懂!可是,如果营长命令偷东西或抢银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2、递还式:“还击”其思路,即如法炮制对方的推导过程,递进地推出一串荒唐的结论。例:甲:水能淹死人,茶杯里的水也是水。所以茶杯里的水也是能淹死人。乙:照你的说法,这个茶杯是你的,你也是人吧,所以你的茶杯里的水也能淹死你;淹死你的茶杯只有15厘米,所以你的身高不足15厘米。身高不足15厘米的

23、人是株儒,所以你是株儒。,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3,破斥诡辩的方法,3、构还式:“还击”其结构,即保留对方的语形结构,镶嵌进对方无法辩解的结论。例:A:你真不够朋友,你在戏院工作那么多年都不弄点免费戏票给我看看。B:这样说来,你也不够朋友嘛!你在银行工作多年,从来也没有弄点免费钞票给我们用用呀!4、词还式:“还击”其关键词,即从另外一个方向仿造其关键词,使对方自食其苦果。例:财主对披着一张羊皮扫雪的阿凡提说:阿凡提,你怎么长出羊皮来了?阿凡提回答:老爷,您怎么长出人皮来了?,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4,本章小结,基本内容论辩、诡辩、谬误与辩谬的定义与区别。各种类型的谬误:词项型谬误;

24、命题型谬误;论辩型谬误。破斥诡辩的方法。重难点能正确地区别各种类型的谬误。能在生活中应用本章的知识对各种诡辩进行正确的、有力的破斥。,2023年5月9日星期二,35,以无知为据:以“我不知道或我没听说过x”来证明“无x”,有时甚至以此为由来否定真理;或者以“不能证明其有”的来证“其无”;或者以“不能证明其无”的来证明“其有”。例如:用“不能证明世界上无鬼”来证明“世界上有鬼”。以权威为据:不管该权威的言行是否能够支撑自己的论题,而只借助权威的名望来作为自己论题的论据。例如:鲁迅先生曾讥讽以权威为据者:“我们的乡下评定是非,常常是这样:赵太爷说对的,还会错么?他的田地就有二百亩!”以传统为据:是以先例、以习惯为论据,而根本不管该先例和习惯是否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