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0277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一、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整册教材按照17周的72课时进行安排: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9课时;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8课时;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11课时;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10课时;第五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12课时;第六单元 百分数 12课时;第七单元 统计 6课时。,二、各单元的重难点及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一)单元重难点: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整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二)教学建议:建议一:通过动手操作活动,采用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等方式,有效借助图形语言(即图形的表示过程),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举

2、例一:在讲解分数乘法(二)中,6个苹果的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师教学时要讲清:(1)每个苹果取1/2,6个苹果就是6个1/2,所以用乘法计算。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所以用乘法,这就是分数乘法的意义。举例二:6的1/2的意义理解:既可表示6个1/2,也可表示把6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用61/2举例三:3/41/4,则完全通过学生动手折纸、画图,用图形语言表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强调学生对画图的理解,教师在开始教学时,就要重视指导学生画图。如何通过图形语言来表示3/41/4的意思,是整个分数乘法这一单元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引起重视。,建议二:分数乘法最终的评价点,要使得学

3、生能够达到根据算式用图形或折纸的方式来表示,和根据图形写出相对应的算式。比如:1/21/3,画图表示算式意思,或根据图意列式。这样的类型在多次考试中出现过,教师教学时要加一种是训练学生,尤其是看图形列算式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要引起老师的重视。建议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用图形表示,明确3/41/4的实际操作是分了4份又分了4份,共分了44=16份,取了3份又取了1个3份,共取了31=3份,所以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用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使学生明确算理。,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一)单元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2、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正方体

4、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尤其是每个面的计算要会。,(二)教学建议:建议一: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观察了解,能够用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1)教师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感性认识,这种认识必须来自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不能流于形式。通过小组内的观察、交流讨论,得到长正方体的特点。(2)学生的脑中要形成空间观念,要能够结合图形,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长、正方体的特点。,建议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演示长、正方体的展开面,了解掌握每个面的面积计算方法。(1)教学时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现实空间认识,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物体表面,了解

5、每个面的实际求法,达到求任何一个面的面积都能够张口就来。这种要求必须来自于学生多次实践、观察的基础上,在脑中自然形成立体的空间观念。千万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求表面积的公式。,(2)在教学展开图这部分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正方体、长方体,然后拆一拆、折一折、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展开图都有哪些形状。比如:通过教材P238题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3)在接触实物时,学生应明确:所求物体的用料面积是指哪几个面,少哪个面,应该怎样求?例如:粉刷一间长方体房间的墙壁、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鱼缸、给一个长方体饮料盒贴一圈商标纸、做一个抽屉等等。对于求这些物体的用料面积,应明确物体少哪个面?怎样求?做

6、到活学活用,不能死记公式。,建议三:在学习“露在外面的面”这一内容时,关键是让学生能够实际动手操作,根据观察的图形或计算的数据,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规律、探究规律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一)单元重难点:1、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借助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理解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2、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分数的实际问题。,(二)教学建议:建议一:借助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做一做、分一分等)图形语言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举例一:分数除法(一)(见现场展示),举例二:分数除法(二)(1)让学生在分一分、画一画的实际操作中,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就是整数除法

7、的意义。(包含分: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比如:61/3,把6个圆,每个圆平均分成3份,有3个1/3,6个圆共得到18个1/3圆。所以列式为63=18(2)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难点:在学习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分实物、图形、画线段图和一系列算式(符号语言),经过观察、比较、思考、总结出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计算方法。此环节中要注意线段图的表示方法,比如22/3,它的线段图表示方法,教学时要讲解清楚,通过线段图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2里面由3个2/3。,举例三:分数应用问题 分数除法(三)这部分的重点是学会用方程法解决分数应用问题。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是,

8、要教给学生弄清数量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式。如“男生是女生的1/5”,抓住带有分率的关键句,列出关系式:女生1/5=男生。建议在这部分练习时,单独安排一个列等量关系式的专项练习。如:35的1/4是多少;故事书是漫画的2/3等。解方程时,要教给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方程左右两边同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等式不变)来解方程。,建议二: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给大家两点建议:一是以组题的形式出现,多进行乘除法的对比性练习,如;一道乘法、一道除法;或两道除法、一道乘法等,可以加强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类似书上P30-4题,给了一定的数量和所求问题,让学生学会寻

9、找有用的信息进行解题。,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一)单元重点:1、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经历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二)单元难点:1、体积单位的正确换算。2、运用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进行实际应用。,(三)教学建议:建议一:区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实物让学生直观演示、观察,切实体验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建议二:区分体积与表面积的意义不 同,学生容易对二者的单位名称、单位之间的联系、含义、计算方法混淆。体积:m、cm、mm;容积:升、毫升;1cm=1升,1mm=1毫升 切记:注意配有一定量的练习,建议三:

10、“有趣的测量”一课,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测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不同的策略,解决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如果教学中让学生亲自感受并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学生会记忆终身。所以,教师上课不要怕麻烦,让学生带齐工具,课上实际操作演示。,第五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一)单元重点: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单元难点:1、分数四则运算的数量关系,尤其是量与分率的对应。2、分数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建议建议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教会学生用线段图来分析解决分数应用问题,这是解题的关键,具体步骤:第一步:根据

11、题中的条件,确定先画什么(也就是要找准标准量),第二步:再画什么(通常是另外一个量)第三步:最后画所求问题。画图原则:图要和题中的文字一一对应。,建议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最终要使学生能够将文字和数字转化成图形(即线段图)。还要能将图形(即线段图)转化成文字。即学生既会看图编题,又能根据题意分析理解,画出相应的线段图。,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单元重、难点: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建议一:针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时要明确五点:(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2)使

12、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比如:衣服上的标签写的含棉90%表示什么意思?它指棉的成分占了整件衣服的90/100.(3)知道百分数怎么得来的?(是两个数相除,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的百分之几。)它只表示两个数相比的关系,而并不表示两个数的比值。,(4)关于合格率一课,教师应讲清合格率=合格的产品全部产品的总数,其他一些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如:合格率、成活率、死亡率、优秀率、及格率、出勤率、发芽率、出油率等等。(5)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联系。区别很重要:百分数表示一种量与另一种量之间的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因此,百分数没有单位名称。分数既可以表示两种量之

13、间的关系,如:白菜是萝卜的2/3;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如:1/3米它表示1米的1/3,因此,分数可以带单位名称。,建议二:分数、百分数、小数之间的转化常用数最好让学生记熟,便于广泛应用。如:1/4=0.25=25%3/4=0.75=75%1/5=0.2=20%2/5=0.4=40%1/8=0.125=12.5%3/8=0.325=32.5%5/8=0.625=62.5%7/8=0.875=87.5%,建议三:在进行百分数应用时,学生易错题型(1)种了100棵树,死了5棵,求成活率?(2)种了100棵树,成活95%,死了几棵?这样的题型,有一个间接量没直接告诉,需要先求出,再解答。教师教学

14、要多重视、多练习,建议四:百分数应用的练习题设计,教师要多补充,可以进行组题的对比性练习。1、5年1班40人,数学考试成绩23人优秀,优秀率多少?;2、5年1班数学考试成绩23人优秀,优秀率57.5%,全班共有多少人?,第七单元 统计(一)单元重点: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2、学生能够看懂统计图表的意思,会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推断。(二)单元难点: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三)教学建议:建议一: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了解每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建议二:根据统计图,提出恰当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当然最好是与本学期有关联的问题)或根据实例进行一些简单的预测或推断。建议三:会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