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溶解2(上课).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0284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溶解2(上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质溶解2(上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质溶解2(上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物质溶解2(上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物质溶解2(上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溶解2(上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溶解2(上课).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溶解现象(二),教学目标:1、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2、了解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体验溶液导电性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自学指导(一)学生自学教材P31-P32页内容,结合实验探究过程,提出合理的假设,对实验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10分钟)表(一)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溶剂的温度,溶剂温度高溶解快,地溶解慢,固体颗粒的大小,颗粒大溶解慢,颗粒小溶解快,搅拌,搅拌溶解快,不搅拌溶解慢,表(二)试验条件公平性探究,烧杯体积、形状相同,溶剂体积、温度相同,溶质的质量相同,操作方法相同,烧杯体积、形状相同,溶剂体积温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和大小相同,操作方法相同,探究实验,物质

2、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一二三四,具体步骤,(1)测量水的温度,(2)加入物质,(3)搅拌、加促溶解,(4)量加物质后溶液的温度,NaCl溶解过程,结论,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自学指导(二)学生阅读教材P33P34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后,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完成观察实验。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试验记录,以便交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10分钟)试验结论:,溶解时,氢氧化钠放出热量、硝酸铵吸收热量、氯化钠温度变化不大,自学指导(三)学生自学教材P34P35内容,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认真分析溶液导电的实质,搞清楚溶液导电和金属导电的根本区别在那里,并思考下列

3、问题(5分钟)1、为什么不要用湿布檫拭电器?2、在第四章试验4-5中,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因为湿布中可能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使人触电,为了增加溶液的导电性,必做题1、影响溶解速率快慢的因素有:、。2、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A、硝酸铵 B、蔗糖 C、氯化钠 D、浓硫酸,课堂练习,溶剂的温度,溶质颗粒的大小,搅拌,A,试一试小华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1、请从你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_,你的预测;因素_,你的预测;2、实验: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

4、试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试验方案。,水的温度,水温度越高溶解的越快,搅拌,搅拌溶解的快,不搅拌溶解的慢,练习,2.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1【05苏州】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A硝酸铵 B蔗糖 C氯化钠 D浓硫酸,3.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氧化钙 D氯化钠,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