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0478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春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春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春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春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春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春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春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压强第一节 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来源:学#科#网Z#X#X#K2、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改变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 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3、通过简单估算处理,使学生体会、学习估算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

2、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器材:一头削尖的铅笔、酒瓶、海绵、橡皮泥、沙盘、细沙、体重计、方格纸等教学过程:一、认识压力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回答: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演示小实验:向下按海绵;将钢尺一端搭在讲桌上,另一端悬空,向下压悬空部分,让学生观察形变,描述力的方向。 学生观察现象,初步理解压力的概念。 总结:例子中的物体都受到了压力。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二、压强的引入1、探究主题的引入 带领学生做图9-1-3的小实验,让学生描述手指的感觉。 教师提出问题:压力的作

3、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针对教师的设问积极猜想:可能与施加的压力有关;与接触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等等。 2、探究实验演示实验: 将酒瓶放在一块厚海绵上,要求学生观察海绵的变化,并简单回答产生变化的原因。 海绵被压得凹下去了。这是酒瓶给它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边做实验边提问: 来源:学科网ZXXK(1)改变酒瓶的质量,海绵有变化吗?怎么变?(往瓶中加沙) (2)质量一定的酒瓶,改变它的放置方式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原来竖放的酒瓶横放。横放时稍微转动一下,观察海绵的变化;再把瓶子口朝下竖放)? (3)除了海绵,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显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3、建立压强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

4、受力面积都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成反比; 来源:学科网ZXXK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控制成反比的量-接触面积的大小,只比较同样面积上压力的大小。即比较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要同时考虑压力和接触面积两个因素,可以控制一个,比较另一个。这是控制变量法。 给出压强的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三、压强公式及压强的单位 压强: p=F/S 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单位符号Pa。说明:该单位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公式基础上指出,帕是很小的单位。一颗瓜子平放在手心里对手的压强就有 20Pa 。给出常用的压强单位。 由公式得出 1Pa=1N

5、/m2 。四、改变压强的方法我们能通过改变哪些物理量来改变压强?通常是改变哪些量? 改变压强可以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改变受力面积比较常见。 对照图9-1-6 分析它们各自是需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主要是通过改变什么量来实现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子?来源:学科网小结:增大压强要减小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反之要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 举例:(如订书机),一起分析分别是通过改变哪些量来实现目的的。举出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子。如:菜刀、图钉、滑雪板等等。和教师一起逐一分析。 五、流体的压强 流体:液体和气体有很强的流动性,统称为流体。流体内部有压强。六、课堂小结 (1)建立起正确的压

6、强概念; (2)理解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估算; (3)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控制压强。 七、课后练习八、实践活动1、分小组自主调查完成火车通过铁轨对地面的压强和火车轮直接作用于地面的压强比较研究性课题,写出调查报告。2、动手做一做发展空间中压强知识在杂技中的应用相关小实验,查询相关资料,写出实验体会。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微小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知道流体的概念和流体压强的基本特点;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发展学生由猜想到实验设计、现象分析的能力,由现象概括结论的归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

7、生体会物理实验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明确探究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物理知识的精神。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难点:液体内一点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来源:学科网教学器材:侧面有开口并配有橡皮膜的容器一个、微小压强计、烧杯每组各一个教学过程:一、流体的压强 由于流动性且受重力的作用,流体具有与固体不同的性质,对与之接触的物体都施加压力,而且流体内部也存在压强。演示图9-1-5 ( a )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橡皮膜上有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了什么。橡皮模是一个平面,水漫过橡皮膜后,它向外突起,

8、说明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壁施加了压力。二、液体压强特点探究 1、引出课题介绍海底景象的录像,引导学生注意,潜水员穿着笨重、奇特的潜水服。提问:潜水时都要穿这样的衣服吗?为什么只有潜到深海时才需要穿这种特殊的服装?来源:学科网展开积极讨论:(1)潜水时不一定都穿潜水服。只有比较深的地方才需要穿,而且到不同深度的海域要穿的潜水服不同。(2)穿潜水服是为了保护潜水员,海水会对人体施加压力;很深的地方压力(压强)很大。 总结学生可能的猜想:液体内部不仅存在压强,而且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2、实验仪器介绍出示微小压强计,讲解它的构造并演示使用方法。认识微小探测器,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理解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9、在微小压强计原理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使用图9-2-4 的简易液体压强计。3、设计探究实验提问:对于液体压强,你有哪些猜想?比如:压强的大小、方向,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等等。积极思考,可能提出的猜想:(1)液体内处处有压强,但只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压强;(2)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一个点上,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小可能不相等;(3)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一个点上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小相等;(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加大;(5)液体内部不是处处有压强,比如 , 紧贴液面下的区域压强可能为零;等等。来源:学科网写出各自的验证思路。4、演示实验验证部分猜想 收集部分学生的猜想,选出与压强方向有关

10、的猜想进行总结。利用微小压强计演示探究在一点上液体压强的特点。总结结论。明确液体内部一点上压强的规律。根据实验情况,提问:(1)橡皮膜凹凸程度满足什么规律?说明了什么?(2)怎么能使橡皮膜恢复平衡状态?(3)加水使橡皮膜平衡后,改变玻璃管的位置有什么现象出现?(4)恰好平衡时,管内外的水面有什么关系?你能从中总结出什么规律吗 ?5、实验总结来源:学科网液体压强规律:(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2)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来源:学科网ZXXK指出,帕斯卡在 1648 年就得到了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的结论。 三、课堂小结 (

11、1)让学生回顾探究的基本步骤; (2)深入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四、课堂练习:讨论自我评价的第1、2题。 五、实践活动:收集关于潜水工具的相关资料,形成简单的书面报第三节 连通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连通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液压技术的原理,知道一些液压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连通器和液压技术的事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型和挂图认识连通器和液压技术,经历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建立模型是物理学的

12、研究方法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2、通过对船闸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STS 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连通器原理及运用。教学难点:船闸的工作原理。教学器材:自制连通器、压强在液体中传递演示仪、关于连通器原理和船闸原理的挂图教学过程:一、连通器及其特点1、引出问题 基于学生关于三峡大坝收集的资料,提问: 来源:学科网三峡大坝拦腰截断了长江,为什么下游的船只还能驶到上游?它们是怎样翻越大坝的?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收集的资料。 抓住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逐步设问: (1)水位高度可以调节吗? (

13、2)水库大坝采用什么方法调节水位? (3)有没有同学知道其中采用了什么原理?(4)什么是连通器? 可能一些学生已经收集到相关资料,提到连通器及连通器原理。 比如:大坝旁都要修建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可以调节上下游的水位落差 ,实现通航。给出“连通器”概念: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2、探究连通器的特点列举生活中的连通器。如:茶壶、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池等。 出示自己制作的简单连通器(如教材图 9-3-2 所示)。 把两支注射针筒固定在两个铁架台上,调节两边针筒等高,向管中注入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两管内水面的关系; 用一根红线系在两铁架台间,标识出此时水面所在位置。 两边针筒等高时

14、,学生观察到两边水面相平。 问:如果举高或降低一边针筒,水面会变化吗?怎样变?为什么? 缓慢调节一边针筒,使两边针筒明显不等高。要求学生观察、描述现象,进行总结。 要求填写下面半命题: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将_相平(等高)。3、利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连通器原理(选讲) 分析液体不流动时液片的受力。由液体压强公式P=gh ,可推知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推导出液柱高度相等的结论。4、应用、讨论讲解一下船闸的工作原理。 来源:学科网ZXXK根据挂图分析船闸的结构,结合连通器原理解释船闸的工作原理。 二、液压技术 1、压强在液体中的传递通过分析船闸阀门的工作,指出开

15、启和关闭阀门需要特殊的装置,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生活中能见到很多四两拨千斤装置。比如修车时用的千斤顶等。 出示图 9-3-7 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指出这是一种省力装置。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这个装置是连通器吗?为什么不是?在教师指导下最终都认识到该仪器密闭的特点。(密闭性) 演示实验,先放大砝码,再放小砝码,最后两边平衡。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让学生描述现象后讲解。注意强调两边条件的对比:面积的比例关系要和砝码质量比例对应起来。 在教师带领下,逻辑清晰地比较相关因素。推导出两边压强相等的结论。 来源:Zxxk.Com得出结论:密闭液体中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在教师总结

16、的提示下,明确压强在液体中传递的规律。 2、液压技术及应用1653 年,帕斯卡发现了上述规律(帕斯卡原理)。在此基础上,人们发明了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师生共同举出一些利用液压技术的机械。比如,千斤顶,推土机、挖掘机中用到的操作杆,汽车的液压刹车系统,机械中用的液压密封等等。 积极思考,举出生活中可能用到液压技术的装置。以图 10-3-8 ( c )汽车液压刹车系统为例简单分析。问: (1)图中哪部分相当于实验中的小针筒? (2)哪部分等效于大针筒部分? (3)系统是怎样实现制动的? 观察图示,大部分人能对比实验原理图分析液压刹车系统的制动原理,进一步理解液压技术。 三、课堂小结

17、 (1)连通器的定义、原理。 (2)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3)知道液压技术和压强在液体中传递的规律,知道一些利用液压技术的装置及工作原理。四、实践活动收集生活、生产中液压技术的应用实例,选取一个例子与实验装置进行类比,分析工作原理。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第一节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知识与技能: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法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制作“鸟翼模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来源:学科网ZXXK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日常生活现象

18、,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加深人文素养。 教学仪器:硬纸、吸管、胶带、电吹风机、铁丝、纸条等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升力 1、提问:鸟儿能在天空中翱翔,依据鸟的原理而设计的滑翔机大家听说过吗?你知道第一个设计滑翔机的人是谁吗?连接滑翔机图片。2、德国的奥托 李林达尔,是世界上公认的滑翔机之父(连接到李林达尔)。来源:学科网3、今天我们就来动手做一个鸟翼模型,观察气流对鸟翼有什么作用? 鸟翼向上运动,肯定是有一个力作用在它上面了,而这个力呢,由于它有提升物体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升力”。 二、伯努利的发现 1、提问:这个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来追溯一下历史;早在 1738 年,伯努利就发现

19、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不仅解开了鸟儿在天空翱翔的奥秘,也成了人类打开空中旅行大门的钥匙(连接到伯努利)。2、流速与压强有什么关系呢?来源:学|科|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取一张纸条,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如图10-1-4 ,纸条会怎样运动?提问: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出流速和压强有什么样的关系要得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我们来探究一下纸条上方的流速和压强;吹纸条上方,导致纸条上方的流速比纸条下方的流速大; 纸条上升,说明纸条上方的压强比下方小;纸条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却小,说明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4、介绍一下“河流流线”的情况;

20、 观察实验室中模拟鸟翼周围的气流的情况(如图 10-1-5)。提问:根据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可以通过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来解释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鸟翼上方和下方的压强差导致了升力的产生; 升力是向上的,说明鸟翼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大; 根据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知道鸟翼下方的流速比上方小; 是什么导致了下方的流速比上方的小呢,当气流通过鸟翼时,下方的流速比上方慢; 做个鸟翼模型,放在水流中,让同学来体验一下,经过鸟翼模型下方的水流要比上方慢。5、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写出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写完后对照书上的相应部分。三、解释飞机的设计原理 提问:( 1 )飞机和鸟有什么共同的

21、特点?(学生讨论) ( 2 )那飞机要升入天空,它的机翼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的?(画图)(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 飞机同样需要升力;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飞机的成功是仿生的一个典型例子; 飞机的机翼和鸟翼有几乎相同的结构。看教材图10-1-6、图10-1-8 和图片,四、生活中的“翼”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在空中,飞机、天鹅;在海洋中,企鹅、海豚、鳐鱼、深水飞机。你能想像它们的形状吗?请你们把自己的猜想画出来。五、发展空间 我们通过图11-1-9某同学设计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来分析它的原理。六、课堂小结 1、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2、用这个关系解释

22、升力产生的原因;3、解释飞机和鸟为什么能在天空中飞行。七、作业 【 实践活动 】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制作飞机的机翼模型;在因特网或百科全书上查阅有关风洞的内容,并且用自己的话写一下风洞的作用。第二节 认识浮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和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浮力,通过类比法、观察法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教学仪器:石块、弹簧测力计、盛有水的水杯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浮力 1、调查:洗澡时

23、进入浴盆,感觉自己身体变轻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学生参与)绝大多数同学参与并认同有这样的感觉;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很久以前跟你们有同样的感受; 2、将一个小木块放进水里,它会漂起来: 引导得出浮力概念:这种能让物体浮起来的力叫做浮力;根据这些事实,我们认识到漂浮在液体上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3、如果我们游泳时,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浸没水中,我们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进行实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演示实验,如图10-2-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 一步一步引导得出结论;受不受到浮力,我们直接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变化就能知道; 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等于浸

24、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没有浮力; 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大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存在浮力; 4、引导学生陈述自己对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5、进一步讨论这个实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F 1 和 F 2 有什么关系?浮力的方向是什么? 来源:学+科+网Z+X+X+K 我们分析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从分析力的示意图开始; 对第一个图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 F 1 和重力的作用; 对第二个图中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F2 、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两个图中,石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静止状态意味着平衡,平衡意味着相等关系,列出关系式,最后的结果是用F1和F2来表示F浮 ; 平衡导致了浮

25、力必须和重力在一条直线上; 浮力向上且与重力在一条直线上,那说明浮力的方向是与重力恰好相反,那么浮力的方向是什么? 6、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哪几条有用的结论,并归纳出来。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1、复习: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升力,作用在鸟身上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升力是由于鸟翼上方和下方的压强差产生的。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浮力与升力有共同的特征能使物体上升。升力是由压强差产生的,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升力类似,通过类比,我们可以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让学生自己根据理解,在卡片或笔记本上写出浮力产生的原因;3、通过实验观察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来源:Zxxk.Com演示实验:将两

26、头带橡皮膜的直桶玻璃管竖直伸入水中,让同学们观察现象;观察到玻璃管下面橡皮膜比上面的凹陷得厉害; 根据你的理解,写一写你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了什么有用的结论。4、思考:沉没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受到浮力了吗?(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判断一下)得出结论:像沉船那样与水底紧密结合的物体不受到浮力的作用,因为它的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强。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必须要上下表面的压强同时具备的时候才能产生浮力。三、物体的沉浮条件1、上浮:FG漂浮:FG(物液)来源:Z。xx。k.Com2、悬浮:FG(物液)来源:Zxxk.Com3、下沉:FG沉底:FG(物液)四、课堂小结 1、认识浮力,是一种能使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

27、上的力,它的方向竖直向上;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产生的;3、得到一种浮力的计算方法: F浮 =F1-F 2 。 来源:学,科,网四、作业 根据需要布置作业。五、实践活动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阿基米德以及死海的资料。第三节 浮力的大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和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浮力,通过类比法、观察法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教学仪器:石块、弹簧测力计、盛有水的水杯教

28、学过程:一、实验探究-浮力 1、调查:洗澡时进入浴盆,感觉自己身体变轻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学生参与)绝大多数同学参与并认同有这样的感觉;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很久以前跟你们有同样的感受; 2、将一个小木块放进水里,它会漂起来: 引导得出浮力概念:这种能让物体浮起来的力叫做浮力;根据这些事实,我们认识到漂浮在液体上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3、如果我们游泳时,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浸没水中,我们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进行实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演示实验,如图10-2-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 一步一步引导得出结论;受不受到浮力,我们直接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

29、变化就能知道; 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等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没有浮力; 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大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存在浮力; 4、引导学生陈述自己对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5、进一步讨论这个实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F 1 和 F 2 有什么关系?浮力的方向是什么? 来源:学+科+网Z+X+X+K 我们分析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从分析力的示意图开始; 对第一个图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 F 1 和重力的作用; 对第二个图中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F2 、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两个图中,石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静止状态意味着平衡,平衡意味着相等关系,列出关系式,最后的结

30、果是用F1和F2来表示F浮 ; 平衡导致了浮力必须和重力在一条直线上; 浮力向上且与重力在一条直线上,那说明浮力的方向是与重力恰好相反,那么浮力的方向是什么? 6、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哪几条有用的结论,并归纳出来。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1、复习: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升力,作用在鸟身上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升力是由于鸟翼上方和下方的压强差产生的。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浮力与升力有共同的特征能使物体上升。升力是由压强差产生的,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升力类似,通过类比,我们可以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让学生自己根据理解,在卡片或笔记本上写出浮力产生的原因;3、通过实验观察上下表面的

31、压强差。来源:Zxxk.Com演示实验:将两头带橡皮膜的直桶玻璃管竖直伸入水中,让同学们观察现象;观察到玻璃管下面橡皮膜比上面的凹陷得厉害; 根据你的理解,写一写你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了什么有用的结论。4、思考:沉没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受到浮力了吗?(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判断一下)得出结论:像沉船那样与水底紧密结合的物体不受到浮力的作用,因为它的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强。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必须要上下表面的压强同时具备的时候才能产生浮力。三、物体的沉浮条件1、上浮:FG漂浮:FG(物液)来源:Z。xx。k.Com2、悬浮:FG(物液)来源:Zxxk.Com3、下沉:FG沉底:FG(物液)四、课堂小结 1

32、、认识浮力,是一种能使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它的方向竖直向上;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产生的;3、得到一种浮力的计算方法: F浮 =F1-F 2 。 来源:学,科,网四、作业 根据需要布置作业。五、实践活动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阿基米德以及死海的资料。第四节 沉与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知道鱼、潜水艇、飞艇和密度计的沉浮原理;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鸡蛋的下沉、上浮和悬浮,使学生建立起三种状态的概念,并且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产生三种状态所需的条件;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解释鱼、潜水艇的浮沉原理;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自己制

33、作“自制潜水艇”和“热气球”;通过在网上查阅,让学生设计出打捞中山舰的方案。来源:Z*xx*k.Com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鱼、潜水艇和热气球的沉浮原理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现象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通过制作“自制潜水艇”和“热气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教学仪器:鸡蛋、水杯、盐水、注射器、试管、胶塞、胶管、玻璃管、铁丝、水、轻纸带、胶带、酒精、棉花、火柴等。教学过程:来源:学科网ZXXK一、物体的沉与浮 1、演示实验:石块和塑料空心球 把它们分别浸没在水中,叫同学们观察现象并提问:浸在水中的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这

34、是为什么呢?2、演示实验: 取一只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向水中慢慢加些盐,并轻轻搅拌,观察到鸡蛋怎样运动?如果再加些清水,观察到什么现象? a) 鸡蛋放入清水后,它是上浮还是下沉?b)加盐轻轻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盐水溶于水后,变成盐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加盐会导致液体的密度的增大;c )随着不断地往水里加盐,有什么现象出现?d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 可以对鸡蛋做受力分析; 来源:学科网 这里有两个状态,一个是鸡蛋下沉的状态,另一个是鸡蛋上浮的状态; 当它下沉的时候,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当它上浮的时候,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在两个状态过程中,鸡蛋的

35、重力没有发生变化; 鸡蛋只受到浮力和重力,重力没有变,那么肯定是浮力的变化引起它下沉和上浮; 不断加盐,导致液体的密度增大,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 来源:学科网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鸡蛋下沉;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 二、认识三种状态 鸡蛋所处的三种状态: 下沉:浮力 重力悬浮:浮力 = 重力(平衡)三、生活中的下沉与上浮 1、我们来看看鱼是怎样使自己在水中自由地上浮、下沉和悬浮的?来源:学+科+网 鱼是通过鱼鳔改变自己的体积来改变浮力的; 鱼鳔较小时,鱼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鱼下沉; 鱼鳔较大时,鱼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鱼上浮; 鱼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时,鱼将可以在水中任意的深度游动。四、潜艇与

36、热气球 1、最早的潜艇用于军事侦察和袭击,现在也用于深海考察,为开发海洋,获得新资源提供信息。另一个仿生学的例子潜水艇(潜水艇的水舱相当于鱼鳔)。2、潜水艇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的) 潜水艇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 人工向水舱中压入水,直到重力大于浮力的时候,潜艇下沉; 人工从水舱中排出水,直到重力小于浮力的时候,潜艇上浮; 当重力与浮力相等时,潜艇悬浮。 五、分析比较新 课 标 第 一 网1、提问:鸡蛋、鱼和潜水艇都会在液体中下沉、上浮和悬浮,那么它们都是用了同样的方法处于这三种状态的吗? 2、同学们自己归纳一下,总结出他们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3、介绍

37、热气球,加图片;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释热气球的沉浮原理。解释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假如由你来设计一个吊篮的热气球,为了使它能降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 六、打捞中山舰 介绍我国古代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万斤大铁牛的故事。简单介绍中山舰浓缩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代名舰, 1938 年在长江被日军击中,沉入19m深的长江;中山舰排水量达780吨,长62.48m,宽8.99m。让学生自己设计打捞中山舰的方案,填写到书上的表格中。七、课堂小结 1 了解三种状态:下沉、上浮和悬浮。 2 三种状态产生的条件: 下沉:重力大于浮力; 上浮:重力小于浮力; 悬浮:重力等于浮力。3 用学过的知识解释鱼、潜艇和热气球的沉浮原理。八、实践活动:制作自制潜水艇(如图10-3-5) ,制作热气球(如图10-3-8)在因特网上查找有关飞艇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