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1809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二历史第一学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实行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3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2、制 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4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实质是 A由社会主义倒退资本主义 B由无产阶级专政倒退到工农民主专政C把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D从超前的生产关系倒退到现实位置 5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 年6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都是在面临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的时候进行 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都在农业、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等方面采取了措施 都促进了经济恢复和政权巩固A B C D71929年经济危机横扫资本

3、主义世界时,苏联 A在实施新经济政策 B在进行“二五计划”建设C在进行“一五计划”建设 D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8据统计,农业集体化政策推行后,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苏联农村中的牲畜,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国际资本主义对苏联的敌视、封锁 B自然灾害严重C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消极抵制 D被推翻的阶级敌人破坏9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C重点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D以党代政,个人崇拜严重10苏联的下列政策和运动在历史上没有起过积极作用的是 A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大清洗运动11有关苏联在二战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B优先发展重工业C农、重、轻比例协调发展 D斯大林体制持续推动经济发展12揭开苏联改革序幕的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戈尔巴乔夫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改革没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C改革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改革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线14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错

5、误的政治体制改革15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警惕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16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17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两个核心国家是 英国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A B C D 18标志欧洲联合迈出第一步的事件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C欧洲联盟的正式成立D欧元的发行和使用19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不同点是 A各区

6、域范围内的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有政治联盟的性质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说明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经济组织产生20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21导致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加深 国争夺世界的斗争AB CD2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 降低关税 减少贸易壁垒 促进自由贸易 帮助美国占领世界市场 A B C D 23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

7、化的产物,催生世界贸易组织的是 A多哈回合谈判 B东京回合谈判 C乌拉圭回合谈判 D肯尼迪回合谈判 24世界贸易组织应属于哪一类型的国际组织A区域性、专业性 B世界性、政治性 C区域性、政治性D世界性、专业性2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期确立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具有“等同黄金”的特殊功能的货币是A卢布 B美元 C英镑 D欧元26一些国家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主要是因为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B各国经济互相以来程度进一步加深 C各国逐渐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差异D各国经济政治利益趋于一致27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国际经济组织的减少B

8、国际贸易大幅度提高C跨国公司的数量减少D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28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联合国 B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C世界贸易组织 D新兴发展中国家 29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是 A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各种问题 C丧失了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D挑战和机遇并存 30关于“非洲需要世界,世界需要非洲”的口号的本质含义是A不允许他国干涉非洲经济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C非洲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小 D非洲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31近代有学者评论孔子“言行不一”,说他一方面主张维护“周礼”,另一方面又挑战周王统治,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治国方略”。

9、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孔子的行为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周王室的影响力日渐衰微 B奴隶制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C百家争鸣已成为社会主题 D维护“周礼”是历史的倒退32据说,孔子曾向一位智者请教“救世”之道,智者却一言不发,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席地而眠。孔子若有所悟,作揖告辞。你认为孔子请教的这位智者最有可能代表哪个流派?(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阴阳五行家33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34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10、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他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 A遏制学术自由 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儒学地位 D统一思想文化35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3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3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38下图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

11、的题字。这些题字说明了 ( ) 书院注重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 注重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具有伪善性和欺骗性 A B C D39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40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 )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二、非选择题(40分)41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

12、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引自斯大林选集下卷材料二 毛泽东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

13、东选集材料三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引自斯大林时

14、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1)依据材料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2分)为什么?(2分)(2)结合史实说明,苏联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途径的理由和依据。(2分)(3)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3分)我们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3分)42阅读下列材料:(17分)材料一 见右图材料二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

15、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请回答: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3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2分)(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2分)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2分)(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

16、要意义?(2分)这一趋势(进程)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4分)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2分)43.(11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及所

17、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2分)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分)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2分)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18、(2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 高二历史第一学月月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ACDCDCCDDBABD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ABCCACDBBCBD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AABACCADB二、非选择题:(40分)41.(12分)(1)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2分)原因: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可以为重工业进行必要的资金积累和技术准备。(2分)(2)苏联工业化外部环境不利,处于

19、资本主义世界的敌视和包围之中,面临法西斯战争的严重威胁,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当时苏联国情。(2分)(3)造成了轻工业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货币不稳定,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业生产被破坏并长期落后,总之,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分)。 教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正确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必须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分)42. (17分) (1)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3分) 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2分)(2)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2

20、分)2001年。(2分)(3)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2分) 存在哪些问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方面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4分) 建议: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2分)43.(11分)(1)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2分)(2)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经世致用。(2分) 派别: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主观唯心主义。(2分)(3)主张:经世致用。(2分)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