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李冉.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5789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李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李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李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李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李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李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李冉.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表课题名称怎样产生感应电流学科物理授课班级九年级三班授课时数1设计者李冉所属学校辛村三中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学习了电能产生磁的基础上的延续,是初中电与磁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加深对电与磁的理解,为高中电磁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这部分知识和生活密切相关,比如电怎么来的等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得以了解。所以这节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标准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本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及磁场的方向有关。知道发电机的工

2、作原理,知道发电机在工作时能量如何转化。知道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磁产生电的过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通过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通过动手改直流电动机位发电机,培养学生的协作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向学生介绍法拉第的生平,培养学生坚忍的品质。通过介绍发电机的发明,是学生了解科技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学习者特征分析一般特征:刚学过电产生磁,并对电和磁这些熟悉而又的陌生事物强烈的兴趣。是在好奇心的驱动力下介绍这节课的。并且对磁电仪器有相应的了解。初始能力:已经掌握电产生磁和电动机原理,并能应用电磁仪器信息素养:电是从发电机发电的

3、,发电机里有磁铁,三峡工程等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1理解能够准确描述电磁感应现象2了解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及磁场的方向有关3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引导总结教学难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多媒体演示强调教学环境设计在三峡工程等大型发电厂建设清洁能源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多媒体,实验等探究方式。在教师引导下,营造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结合的活跃的课堂环境。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认识发电机影片发

4、电机构造提供事实,建立经验A电和磁有关系3分网络2电磁感应现象影片.电磁感应实验.归纳总结G电磁感应3分网络3电磁感应的应用影片三峡大型发电机组展示事例,开阔视野D电磁感应的应用3分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

5、、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第三节 电磁感应现象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2、导体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实施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识,渗透科学探索的精神。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回顾奥斯特实验告诉我们什么。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存在

6、磁场,即电流能产生磁场,请同学们利用逆向思维思考: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反过来,你有什么猜想?思考回答思考,并做出猜想演示奥斯特实验知识准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新课教学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一、直流发电机演示。介绍发电机的主要部件,然后转动发电机,小灯泡亮了。提问:小灯泡为什么会亮?二、实验探究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呢?让我们自己动手实验来试试吧。请利用你们桌子上的仪器设备,探究下磁是如何产生电的。你们桌子上有u型磁铁,铜棒,两根导线,还有一个微安表。问题:微安表是干什么用的问题:测谁的电流那你们看看铜棒,磁场是如何产生电流的。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现象写指针是否有偏转,说明写是否有电流产生教师辅导部分实

7、验困难学生10分钟后实验记录:操作方法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导体放到磁场中不动指针不偏转无电流产生沿磁感线方向向上运动指针不偏转无电流产生沿磁感线方向向下运动指针不偏转无电流产生切割磁感线向后运动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切割磁感线向上运动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斜割磁感线运动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停止不动指针不偏转无电流产生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纠正学生的结论,并给出正确的结论(指出什么是切割)教师介绍法拉第探究实验二: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演示实验实验记录:次数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放到磁场中磁极的位置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1切割磁感线向前运动上N下S向左偏2切割磁感线向后运动上N下S向右偏3切割磁感线

8、向前运动上S下N向右偏4切割磁感线向后运动上S下N向左偏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从能量角度上考虑是怎么转化的?电磁感应应用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磁能产生电。学生回答:测电流学生回答:通过铜棒的电流。学生分组实验过程学生对照自己的实验表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学生得出实验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学生观察并思考学生得出结论:导体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观看视频机械能转化为电能ppt:电磁感应ppt演示表格操作方法现象说明展台

9、投影个别组的实验表格。Ppt给出正确结论,并在重要位置标上重点号ppt展示法拉第信息Ppt演示表格Ppt给出结论播放三峡电机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通过探究得到经验性的收获学生动手分组实验探究,然后交流实验结果。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验证自己提出的猜想。情感上崇敬科学,并知道科学研究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视频进一步升华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归纳总结教师引导1、什么是电磁感应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3、电磁感应的应用学生回答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2、导体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

10、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3、发电机Ppt展示答案巩固练习课后作业学生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学流程图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学生的活 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 用个性化教学通过分解直流发电机,学生直观了解发电机构造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获得经验性知识收获通过引导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形成性检测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检测题 的内 容1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 B电动机是消耗了机械能得到电能C发电机将贮存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D换向器能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2了解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B话筒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C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

11、D蓄电池不能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3了解下列电器工作过程中,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电磁继电器B 发电机 C 电饭煲D 电动机形成性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投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探究过程中很好的与同组同学合作并取得积极效果。课堂总结学生能如期回答问题,并完好完成课堂练习。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并通过拆解发电机更进一步确认了学生的猜想。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在探究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引导的深度是本堂课的关键。学生探究过程教师要把握好探究的时间。探究结束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进而让学生对知识得到充分的掌握。本堂课不足之处在于再探究过程中对学生引导不足,造成有几组学生无法完成实验。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引导探究教学还需更加深入。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