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6332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襄城区教学研究室,主题一:体育新课程新理念,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3.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4.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5.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6.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7.重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8.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二、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阅读材料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性,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知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

2、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身体运动实践是外在的特征,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在这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认知活动(有些情况下认知活动占主导地位,身体实践活动为认知活动服务),学生是在练中学、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基本属性。,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 在体育实践中,学生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通过自身的改变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

3、自我。因 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3竞争性、冒脸性与安全性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都具有竞争性或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更好地竞争,要求人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因此,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

4、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他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生理负荷为主),使学生身体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得到提高,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考虑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使男女学生在各自

5、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从以上分析得知,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主题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基本理念,(一)什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从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位来看,虽然该课程取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并不是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合并的一门课程。

6、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它重视如何通过这门课的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能,而且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有哪些?I增进身体健康 体现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方面: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增强体能,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体现在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变化方面: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和体验,学生不但能形成对身体、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正确观念,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同时还将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的运动实践行为不仅始终影响

7、、改变着自身机体,而且随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感受。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和舆论环境中,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会感受到友谊、赞扬、批评、激励等,并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体育运动过程是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用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反复体验挫折和困难,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超越昨天、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客观评价自我的习惯和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开朗的人生态度。,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这对儿童少年成长的意义尤为突出。因此,体

8、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习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活,根据社会规范来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热爱体育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因而学生对通过游戏和体育规则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规范的学习常常表现出乐于接受的态度。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以及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总之,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增强学生某些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值。,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长期以来,存在

9、着这样一种对体育的认识,似乎体育就是运动,没有什么知识学习的问题。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有些内容是完全不能或部分不能通过语言及其他符号系统来传授学习的。本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内容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本课程学习中的知识主要是一种操作性、技能的知识,它不同于其他课程中以认知、理解为特征的知识;二是本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认知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运动实践而不是通过读书或课堂传习实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为促进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必需的运动技能。(2)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

10、的方法。(3)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4)欣赏运动的能力。(5)安全运动的能力。(6)与运动有关的野外生存技能。(7)运用体育与健康的资源、信息、产品及服务的能力。,(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强身健体”是体育的最主要功能。体育以身体运动为基本表现形式,通过体育锻炼给予身体各器官、系统以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使身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适应反应,由此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过去认

11、为,健康就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应是人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使我们重新认识健康的含义,即健康不仅仅是指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需要身体、精神都能迅速、完全地适应环境,它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是指良好的生长发育,正常的生理机能及承担负荷后的适宜反应。“精神健康的实质是指维持身体健康的一种能力。”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经典论述,从来都把体育视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始终重视它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利用学生共同参与体育过程的条件,培养学生将来担任社会

12、角色所必备体育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是体育在学校发挥教育作用的主要使命。体育具有活动性、技艺性、竞争性、群体性、国际性、礼仪性等特点,因此它对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培养社会公德,与社会保持一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方法的更 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 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促进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卫

13、生习惯的养成,这是实现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讲,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学生想学的知识和技能,乐于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得到发挥,学习体育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在课程教学中,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使他们“心顺身 顺”。,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 受益 体育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有弹性的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

14、建议,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某些原来体能较差的学生,暂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且经常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失败,但他从失败中获得了经验,树立了信心,他也就还会喜欢体育课,还会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学习领域的内容,(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什么?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二)什么是学习领域?什么是领域目标?各

15、领域包括哪些内容?学习领域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领域目标是指期望各个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各个学习领域目标如下:1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2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3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知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4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

16、的关系。(2)正确理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5社会适应目标(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三)什么是水平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划分了几个水平?水平目标是指不同阶段在各个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生的学习划分为6个学习水平,并且各学习领域按学习水平设置了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一到水平五分别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和高中阶段10-12年级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考虑到各学校和学

17、生各方面的差异,课程标准在各个领域设立水平六,作为高中学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学习目标,其他段的学生也可以将高一级水平目标作为本学段学习发展性学习目标。,(四)如何划分学习水平?它的依据是什么?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划分等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中小学的12个年级划分为6个学习水平,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增加教材内容的弹性。如水平四包括初中3个年级,学校的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发展,把水平学习内容合理地安排在初中学段7-9年级中,这有利于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此,划分学习水平为地方、学校、体育教师因地制

18、宜地安排教学内容留下了选择余地和创造空间,这样既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又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水平主要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7岁-8岁(水平一学段)与11岁-12岁(水平三学段)的儿童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差异很大,部分11岁-12岁的女生开始进入生长发育的高峰期,9岁10岁(水平二学段)的儿童处于两者的衔接期,13岁-15岁(水平四学段)的男女生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到了15岁-18岁(水平五学段),大部分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接近或基本完成,其身心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五级学习水平的划分既有利于学生在各个阶段学习内容的有机衔接,也有利于学校根据学生的阶段特点开展教学。,(五)为什么

19、要划分学习水平?首先,划分学习水平有利于适应我国教育的地区、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一特点。各地、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如课程标准设置水平一学生应达到的目标,但并未规定学生在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达到这一目标,因此,各个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宜的教学时间,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课程学习的评定内容,从而使每一个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其次,学习水平的划分有利于调动学校和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课程标准鼓励条件较好的学校和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在达到这一水平目标的前提下,将高一级的水平目标作为本学习阶段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是按照各个

20、年级分别设置教学目标,规定教学内容和时数比例、制订评定标准的,这给体育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做法未充分考虑各地、各校的差异,要求所有学校“齐步走”是不切实际的,加上对各年级的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这种统一性使各地、各校失去调节和灵活的余地,从而给学校的体育教学造成了不便。此外,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与每个年级一一对应,很难区分相近年龄的学生在身心发展特征方面有什么差异,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又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再者,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按照年级来设置学习目标、规定学习内容,则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了”,而另一些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六)为什么不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主要确立了目标

21、体系,提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内容或活动建议,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例如,对“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的水平目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建议是“做出体操的简单的组合动作,体操项目中的组合动作很多,至于教、学哪些组合动作,课程标准不做具体的规定。这就给学校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学校完全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条件好的学校 可以让学生多学一些组合动作,条件差的学校则可以让学生少学一些组合动作。,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作了很细的规定,例如,对“低单杠”规定了明确的具体学习内容,如屈腿悬垂摆动、单杠膝悬垂及其他混合悬垂、穿臂前后翻等。如此具体的规定没有考虑到我国有许多山区和农村的学校还

22、没有单杠,也没有考虑到这些地区的许多任教体育课的教师自己可能从来没有做过这些动作,更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喜欢。,(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的实施,(一)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运动参与领域?1设置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意义 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身的性质,有助于课程目标的体 现;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有载体的作用。,2.实施的建议(1)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对体育活动无兴趣或兴趣不高,他们就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因此,本学习领域的教学将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首位,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23、特别是小学阶段,要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显得更为重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等学习方式,同时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只让少数“精英”参加。教学要使每名学生都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会科学锻炼 运动参与领域要求学生掌握些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在体育实践中运用科学锻炼的理论。可结合运动实践课或专门的理论课进 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指导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使学生的科学锻炼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得到提高。例如水平四中列举的具体活动内容首先是“知道合

24、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这是个理论性的知识,然后是“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和“运用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3)改变评价重点,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 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以及习惯的养成。不评价易于量化的活动项目,因为用绝对“公平”的量化指标对同一个体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意义不大。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重点放在同一学生前后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方面。,(二)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实施的建议(1)突出身体练习的课程性质,不要安排室内课去讲运动概念和要领,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掌握运动概念和要领。(2)课中尽量多地给学生运动技能练习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无效的讲解时间。(3)同一个水平

25、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在不同年级实现。(4)在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时;既要考虑如柯使学生有效地获取运动知识和技能,又要考虑如何运用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实现其他领域的学习。,(5)要注意因地、因时、因校、因人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6)在确定各水平学段的具体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绝大部分学 生的需要、兴趣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小学阶段,应减少成人化、竞技化的教学内容。(7)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运动技能领域的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强调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高中阶段,应尊重学

26、生的不同需求,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到两种运动项目进行系统学习,并有所专长,发展运动能(8)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如亲子活动、郊游等。,(三)身体健康学习领域实施的建议 该学习领域体现了对学生在身体发展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有关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1)小学阶段(包括水平一至水平三)要把形成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放在重要地位,教学中要通过基本体操、舞蹈等身体练习,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最基本的目标。小学阶段应重点发展学生的柔韧性

27、、反应时、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体能成分,宜用儿童化的游戏内容和练习手段去发展体能,不宜成人化、竞技化;初中阶段重点发展学生的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高中阶段则侧重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体能。(3)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及体育锻炼的习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成为学生自觉行动。与此同时还要使学生懂得健康与营养、环境的关系以及不健康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四)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实施 心理健康学习领域是本课程一个新的学习领域。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增进心理健康。本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

28、品质和情绪的调节能力。教师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健康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又发展,洲墼品质苦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情境,采取一些特别手段,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1)将增进心理健康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2)将增进心理健康心理贯穿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始终。(3)应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情境。,(五)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实施 社会适应学习领域体现了课程对学生在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和获取健康信息能力方面的要求。1.不同水平阶段对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要求 小学阶段:让学生熟悉种种规则;让学生在体育和游戏活动中逐渐熟悉游戏规则,逐渐理解与服从有关的行

29、为规范。初中阶段:应重视学生对运动角色和体育道德行为的识别;注重培养学生对媒体中体育与健康信息做出简单的评价的能力。2.全面关注学生的行为表观 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学生对各种规范的理解和认同,学生的体育道德观。3.大体育课程观、(1)以现代运动为核心的开放型学习内容。(2)课内外结合的体育大课堂,包括体育家庭作业、“亲子活动日”、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主题三:体育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一、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只是对如何达成学习目标提出了教学内容的建议,使学校和教师具有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学校和体育教师选择教学

30、内容应考虑以下原则。(一)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大纲:按照竞技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原则,由浅人深地选编了教材内容;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竞技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标准: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突破按年级来规定教学内容的方式,按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来划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按照学习水平来设置学习目标,不受“规定内容”的束缚。,(二)注意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可以这样认为,一切对学生健康有利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纳入选择范围之内,这可使未来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所谓实效性,简单地讲就是某一活动是否实用、是否简便易行、是否有

31、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些学生即使学了但一辈子都不会使用的,且对健康无多大益处的,尽管已经用了几十年的活动内容,也完全可以不被选择为教学内容。,(三)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性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因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人其中,运动的爱好和习惯才能逐渐形成。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也注意到学生的兴趣问题,但又受教学大纲的约束使这一问题未被解决。虽然许多竞技运动项目具有健身价值和教育价值,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只关注竞技运动项目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并把培养运动员的教学方法带进了体育课堂,结果使许多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例如,在短跑教

32、学时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方法和动作,可仍有许多学生没有掌握好起跑动作,他们总是先站起来再跑出去,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对此种学习内容没兴趣,而且这样的教学内容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体育课程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些普遍不受学生喜欢的活动内容完全可以不被选择为教学内容。,(四)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选择教学内容要注意健身性和兴趣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 课程就不关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这里讲的科学性有三层含义:一 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有的教学内容有利 于学生身体健康,但不一定有利于心理健康,反之亦然。教学内容 要努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促进身体的发展

33、。二是教学内容要有 利于学生了解科学锻炼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锻炼的自觉性 和积极性。三是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由于今后国家对教学内容 的选择不作具体的规定,要注意一些不科学的活动内容进入体育课 堂。“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 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应该表现在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方面,即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要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能够平等受益。,(五)简易性 我国地广人多,各地各校差异很大,许多边远地区、农村地区无法拿出足够的经费建设体育场地和购买体育器材。因此,在选择教 学内容时应该尽量考虑那些简

34、单易行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能在体 育设施简陋的情况下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也应注意创造性地发挥现有场地和器材的多功能作用。,(六)地域性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有许多体育传统文化可以取其精华为我们所用。在民间、少数民族盛行的体育运动游戏项目,如滚铁环、抽陀螺、放风筝、打秋千、斗 鸡、骑马、叼羊、摔跤、舞蹈、抢花炮等,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这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民族的 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另外,地域性不单纯是地域性教学内容,还包括教学风格、教学形式等方面。,二、设计课

35、程教学计划,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教学大纲,管理全国各地课程与教学,到代之以国家制定和颁布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行课程教材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各校根据具体情况如师资力量、学生基础、场地条件、学校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适合本校的课程教学计划。,新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进度安排。课程标准是按学习目标的达成来设计的,课程教学计划就是以学习目标达成作为主线来进行教学安排的,不是以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来设计教学计划。因此,可能出现为达到同一的学习目标,不同的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可能完全不同,达成目标所需的时间也可能不一样。例如,对于“能在体育活动中担任不同角色”这样一个学习目标,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行为、分配”等概念的理解,在教学计划中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角色”的含义,以及“角色”在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中的不同作用。有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游戏,如异程接力跑、合作跑、传递与搬运等来实现角色的变换;有的教师可以采用球类比赛的形式,让每个同学都去体验前锋、后卫、守门员等不同角色的职责。因此,未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更有利 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学校体育教学将呈现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