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环境监测分析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6815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10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阳环境监测分析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丹阳环境监测分析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丹阳环境监测分析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丹阳环境监测分析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丹阳环境监测分析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丹阳环境监测分析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阳环境监测分析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7一、 行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7二、 行业概况9三、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10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3一、 行业发展趋势13二、 行业进入壁垒15三、 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16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7第三章 总论18一、 项目概述18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19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21四、 资金筹措方案21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2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22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3八、 环境影响23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23十、 研究范围24十一、 研究结论25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6第四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28一、 项目

2、选址原则28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8三、 创新驱动发展34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4五、 产业发展方向36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9第五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40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0二、 建设方案40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1第六章 产品方案分析43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3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3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3第七章 运营管理45一、 公司经营宗旨4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6四、 财务会计制度50第八章 SWOT分析57一、 优势分析(S)57二、 劣势分析(W)59三、 机会分析(O)59四、 威胁分析(T

3、)60第九章 进度计划68一、 项目进度安排6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68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9第十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70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70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70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方案72一、 项目节能概述72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3能耗分析一览表73三、 项目节能措施74四、 节能综合评价74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分析76一、 编制依据76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6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9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79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0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80七、 环境管理分析81八、 结论82九、 建议82第十

4、三章 组织架构分析84一、 人力资源配置84劳动定员一览表84二、 员工技能培训84第十四章 安全生产87一、 编制依据87二、 防范措施89三、 预期效果评价93第十五章 投资方案分析95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95二、 建设投资估算96建设投资估算表98三、 建设期利息9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8四、 流动资金99流动资金估算表100五、 总投资10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2第十六章 项目经济效益104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6无形资产

5、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1三、 偿债能力分析11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3第十七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115一、 项目招标依据115二、 项目招标范围115三、 招标要求116四、 招标组织方式118五、 招标信息发布122第十八章 总结评价说明123第十九章 附表附录12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5建设投资估算表12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8流动资金估算表12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6、13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5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行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关注热点,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及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都促进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系列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健康、繁荣发展。“智慧环保”、“全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等新兴概念的提出引导环境监测市场快速发展、进步。(2)经济发展伴随环境污染的可能是客观存在的长期现象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在不断加深。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在逐渐改善,但环境污染仍然是一个客观不可回避的问题。污染物的监测预防和对被污染的环境进

7、行治理是环境保护的两个重要方式,这都离不开对污染源长期客观的数据采集,搜集环境监测数据既是预防污染的预警步骤,也是污染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对排污主体的行政处罚依据,所以客观存在的环境污染需要相应的环境监测设施。(3)监测因子的不断增加,带动产品市场需求环境污染具有种类多、危害大、持续性强的特点,随着环境监测的需求不断扩展,更多的监测因子会纳入到环境监测的目标范围,市场空间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不利因素(1)行业竞争趋于激烈随着国家对整个环境监测行业的大力支持,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该行业的竞争中。(2)行业本身带有地域性特征基于历史发展的原因,环境监测企业在一个地域的发展跟当地的环保部门有着

8、重要的联系。环境监测企业的发展模式一般为参与某个地区环境监测项目的政府招标,中标后该地域的所有排污企业和河道监测网络的搭建都由该中标企业负责提供环境监测产品。即便现在整个环境监测市场放开,当地排污企业无需按照环保部门的行政指导采购环境监测设备,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3)行业自身的特性使其对国家政策依赖较大第一,环境监测产品具有支出性。污染防治和处理需要设备和资金的投入,环保产品不仅不会带来经济效益,还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第二,环境监测仪器的安装具有被动性。环保产品的支出性,决定了环保市场需求的被动性。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即使企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不会主动地采

9、取措施治理污染。第三,以上两种性质又决定了环保产业是一种政策引导型产业。即需要通过环境政策和法规规范企业行为,并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法,督促甚至是强制生产企业使用环保设施来防治污染。二、 行业概况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此前,为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政策。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在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果的同时,也指出了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就环境监测来说,存在的问题是标准的制定重实验室分析,轻样品采样、保存、干扰消除以及前处理方法研究的现

10、象较为突出,导致环境监测类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配套实施的适用性不强。所以国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注重发展环境监测行业的要求,环境监测及环境监测设备行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环境监测分析系统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是排污企业和市政管理部门和产业集聚区的污水处理厂、发/热电厂,包括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或住建部门管理的空气、地表水或江河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城镇河道/雨排口水质、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监控系统等,其中污水处理厂、发/热电厂又是重要的使用者。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0年-2016年全国公共财政对节能环保和水污染防治的支出在不断增加,整体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5年国家修订环境保

11、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发布一系列环境保护有关的行政指导意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有了大幅提高,这意味着在2016年至2020年的整个“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市场会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三、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1、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风险环境监测市场发展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家对整个监测行业进行把控,设置了行业准入。200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要求自动监控设备中的相关仪器应当选用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指定的环境监测仪器检测机构适用性检测合格的产品。2012年4月30日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要求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的单位,应

12、当按照该办法的规定申请获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并按照资质证书的规定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活动。未获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的单位,不得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活动。以上行政规章的颁布对于进入环境监测市场的企业提出了要求,需要经过行政机关的审批。第二个阶段取消行政许可,自由竞争阶段。国家废止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对于环境监测企业不再进行事前的行政审批。排污企业可以在市场上选择任意一家获得国家环境计量制造许可和产品适用性检测认证的企业生产的环境监测仪产品,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监测企业。政府取消该领域的行政许可,将评价的尺度交给市场,会导致更多

13、有资金、技术实力的企业参与到环境监测这一领域,竞争会越来越激烈。2、政策及法律法规变动风险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由此引发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对环境监测行业的重视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环保产业政策是环境保护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家及环境保护有关部门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行政指导意见表明国家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各种环境保护监测网络的建设,与之相应的政府采购极大促进了整个环境监测市场的发展。随着国家对市县环保管理体制的调整,国家势必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从而促使各类排污企业自发地进行

14、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作为自身遵循国家规定、没有污染环境行为的证明材料。所以如果国家政策对于环境监督有大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环保产业的收益能力。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 行业发展趋势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文件,国家将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突出优势和特色,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增长新格局。文中第五点提到国家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其中第(四)点要求快发展先进环保业。内容包括提升环境综合服务能力,基于各行业污染物大数据,推动建立环保装

15、备与服务需求信息平台、技术创新转化交易平台、环保装备招投标信息平台,提高环保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动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卫星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污染排放、环境质量基础数据与监控处置信息平台,提高环境监管智能化水平,深入推进环境服务业试点工作。行业的发展跟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息息相关,从政府的发展规划中可以部分遇见今后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方向:1、监测分析仪向高端优质方向发展现阶段国产环境监测仪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监测标准,国产环境监测仪和国外环境监测仪的主要差别在质量方面。国产环境监测仪一般更换为三到五年。国外监测仪的使用周期更长。所以监测仪向高端优质方向发展是整个行业的大趋势。2、环境监测向物联网+的方向

16、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正在向行业的各个方面不断渗透。就环境监测设备这一块来说,现在正在迅速发展的在线监测设备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环境在线监测较传统的手工监测来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数据的实时传送能够使监控者随时随地了解各个监测节点的水质情况,一旦监测数据异常,事先编写的在线监测软件会将这一情况立即反应给监测者。原来必须在监测点值班的工作人员现在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了解所辖的监测站的数据情况,一名工作人员可以管理好几个监测站,提高了监测效率,缩短了遇到突发情况的反应时间。通移动互联技术紧密结合是该行业的发展趋势。3、由销售设备向提供监测数据为主的综合服务商转变现阶段的环境监测行业

17、的商业模式为跟客户签订环境监测设备的销售协议,同时为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服务。行业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设备销售。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除了向行业上下游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环境监测设备制造、环境监测系统运维等传统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商,部分企业还在探索专业为环保部门和企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的商业模式。即通过向排污企业租用环境监测设备,将设备销售的利润包含在环境监测运维的服务项目里,将现阶段排污企业设备采购和监测运营两项服务合并为提供环境监测数据一项服务,简化交易流程。同时,自身搜集的环境监测数据将为一个地方生态环境和污染情况的大数据研究提供支撑,为探明某个地区环境污染的形成、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发展趋势提

18、供客观的分析依据。二、 行业进入壁垒1、技术壁垒环境监测行业属于及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多项技术储备,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产品从研发到生产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性能检测和反复试验,其产品构成的主要部分环境监测仪还需要取得国家环保行业协会的颁发的中国环境保护行业协会颁发的产品认证证书。这些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并累积一定的经验。对于行业后来者,是需要突破的行业技术壁垒。2、品牌壁垒该行业的商业模式为,销售环境监测设备、提供运维服务。销售环境监测设备是第一步,环境监测企业提供运行维护服务,实时向环保部门提供排污企业的环境监测数据是最终环节。这一整套流程都需要环境监测企业衔接好。因此企业在选择环境环境

19、监测企业时更倾向于当地有运行维护经验、有一定商业口碑的企业,后设立的企业在进入这一行业时会面临品牌壁垒。3、资质壁垒行业存在资质壁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具有与所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相适应的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制造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本单位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样品的计量性能考核合格,方可投入生产。同时,环保产品还需要经过国家环保产品适用性检测报告和中国环保产品认证。三、 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1、上游行业的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环境监测仪的上游行业主要为相关原材料的制造商,主要包括各类电

20、子元件、采样器、机柜。行业主要采购原材料为环境检测仪及相关配件、VPN网关、各类试剂。上游行业在国内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各供应商可替代的性较强,即便有部分供应商无法供货,也可以较快找到其他家的供应商。行业上游的发展较为稳定。2、下游行业的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下游行业主要是各类排污企业,包括污水处理厂、化工厂、造纸厂等。环境监测系统市场与下游行业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主要受到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国家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从目前看,国家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政策变动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不会对市场需求造成不利波动。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

21、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三章 总论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丹阳环境监测分析仪器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x投资管理公司3、项目性质:扩建4、项目建设地点:xx5、项目联系人:吴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

22、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

23、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18.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xxx套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年。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现阶段的环境监测行业的商业模式为跟客户签订环境监测设备的销售协议,同时为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服务。行业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设备销售。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除了向行业上下游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环境监

24、测设备制造、环境监测系统运维等传统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商,部分企业还在探索专业为环保部门和企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的商业模式。即通过向排污企业租用环境监测设备,将设备销售的利润包含在环境监测运维的服务项目里,将现阶段排污企业设备采购和监测运营两项服务合并为提供环境监测数据一项服务,简化交易流程。同时,自身搜集的环境监测数据将为一个地方生态环境和污染情况的大数据研究提供支撑,为探明某个地区环境污染的形成、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发展趋势提供客观的分析依据。坚持产业引领,奠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机遇,以产业链为根本,补短板、锻长板,发挥空间优势,提高闲置资源

25、利用率,提升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能力,提升产业规模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经济体系。(一)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构建10+X的产业链体系。十大产业链包括大健康、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眼镜及视光学、大家居(含木业、床上用品、纺织服装、户外、皮鞋)、电子及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包装和物流、五金工具及金属加工;X包括数字经济、5G产业等新兴产业链,能助推十大产业链,与十大产业链形成融合发展。重点在产业链的拉“长”补“短”上双拳出击、协调并进,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技术经济的关联性,提高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的紧密度,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发

26、挥“链长”解决市场失灵的功能,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九大制造业产业链和立足于制造业领域的未来产业链,探索不同制造业产业链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明确各自的差异化发展定位。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312.8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072.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36%;建设期利息140.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3%;流动资金1099.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41%。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6312.84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

27、,x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437.11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875.73万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11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9278.36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328.92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4.99%。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65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4897.20万元(产值)。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表壳、机芯、电子元件、阀门、引线

28、、底板、电机、开关、齿轮、电路板、阀门、接管、螺丝、传感器、电池、包装材料、聚氨酯灌封胶、有机硅灌封胶、无铅锡丝、焊锡膏。(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台式钻床、电脑剥线机、水表校验装置、水表装夹机、手动液压搬运车、皮带输送线、电热烘箱、点胶机、扭矩传感器、空压机、激光打标机、打包机、穿轴机、胶纸切割机、锁螺丝机、砂轮机、台式精密压力机、焊接机器人。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八、 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区域生态及自然环境良好,该项目建设及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环保批复的控制性指标要求进行建设,不要在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29、。本项目如能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落实以上针对主要污染物的防止措施,那么污染物的排放就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从而保证不对环境产生影响,从环保角度确保项目可行。项目建设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从环保角度上,本项目的选址与建设是可行的。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报告的委托;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4、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政策;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二)编制原则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和不境效益为重点指导思想,以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为原则,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着眼未来,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

30、优化规划方案,尽可能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额,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2、结合厂址和装置特点,总图布置力求做到布置紧凑,流程顺畅,操作方便,尽量减少用地。3、在工艺路线及公用工程的技术方案选择上,既要考虑先进性,又要确保技术成熟可靠,做到先进、可靠、合理、经济。4、结合当地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5、根据市场预测和当地情况制定产品方向,做到产品方案合理。6、依据环保法规,做到清洁生产,工程建设实现“三同时”,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7、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劳动安全、企业卫生、消防抗震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十、 研究范围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分

31、析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

32、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十一、 研究结论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2000.00约18.00亩1.1总建筑面积19374.301.2基底面积6600.001

33、.3投资强度万元/亩270.212总投资万元6312.842.1建设投资万元5072.692.1.1工程费用万元4300.852.1.2其他费用万元639.022.1.3预备费万元132.822.2建设期利息万元140.912.3流动资金万元1099.243资金筹措万元6312.843.1自筹资金万元3437.113.2银行贷款万元2875.734营业收入万元111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9278.366利润总额万元1771.897净利润万元1328.928所得税万元442.979增值税万元414.5710税金及附加万元49.7511纳税总额万元907.2912工业增加值万元32

34、40.9113盈亏平衡点万元4897.20产值14回收期年6.6515内部收益率14.99%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56.94所得税后第四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丹阳,古称曲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16万人,是沪宁线上新兴的中心节点城市。丹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拥有116条河道,市内有大运河、香草河、九曲河、丹金溧漕河、练湖等。城市以运河为轴,东边为新城区,西边为老城区,此外还有

35、滨江城市副中心。丹阳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城市化率61%。丹阳是一座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工贸之城。近年来,我市坚持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积极抢抓转型升级发展机遇,逐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镜、木业、家纺等五大传统特色产业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农机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五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态势,在全国享有“眼镜之都”“钻头王国”“灯具世界”“木业航母”的美誉,拥有“空装丹阳军民融合式发展示范区”“江苏省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丹阳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三块“金字招牌”。丹阳是一座推崇科技、尊重人才的创新之城。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

36、第一资源。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进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领成为特色优势。具体体现为“四个一批”。一是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从2016年起,我们实施“丹凤朝阳”人才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引进并支持200名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综合运用股权期权、知识产权入股等股权激励手段与“人才投”“人才贷”等金融产品,以及苏科贷、财科贷等科技贷款,构建“引入、孵化、成长、成熟”的全过程投入机制。目前,拥有28名“两院”院士、29名国际专家,以及省“双创计划”人才104名,40多名院士在丹担任特别顾问,人才竞争力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掌握一批关键技术。随着人才引进,我们掌握了

37、多项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第一”“唯一”技术。我市已有200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0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多项核心技术全球领先,100多家企业的300多种产品,已成为全国“单打冠军”或行业领跑者,形成了一大批创新型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5%。三是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平台。目前,我市共有院士工作站12个,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7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5家。创成省级高新区,开发区科创园被评为国家级孵化基地,高新区科技小镇被评为省级孵化器。四是出台一批政策。率先制订出台并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丹阳“5+2”行动计划

38、,在科技资金、科技金融等方面进行引导扶持,着力在全市强化创新转型的鲜明导向。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全市经济在“十三五”期间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2020年全市工业应税销售突破15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十三五”期间被评为“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县市,创成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区,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五金工具)基地,司徒、珥陵、吕城入选全国首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珥陵入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境内主板上市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新增4家境内主板上市企业,总计境内主板上市企业8家。创新驱动发展成果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加142

39、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数占镇江总数的30.2%,位列镇江第一。丹阳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新区,经开区科创园和高新区创新园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性能合金材料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镇江基地落户丹阳。建成中国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丹阳)服务中心,成立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眼镜验配服务分技术委员会和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仪表分技术委员会,设立中国科技金融(丹阳)创新基地;获得五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丹凤朝阳”人才计划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引进国家级人才23人。知识产权工作被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5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40、8家企业的12件专利获得中国优秀发明专利奖。“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丹阳将面临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宏观环境更加复杂,机遇和挑战也有新的变化,这将对丹阳“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十四五”时期将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大的跌宕起伏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重心调整,世界政治格局重塑。世界大国力量结构的不均衡性矛盾依然突出,全球治理秩序加速变革,多边治理结构进一步被削弱。全球公共品供给缺口扩大,中美关系出现转折变化。“逆全

41、球化”倾向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加剧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散化多中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制造业面临全球产业链“脱钩”、“断裂”风险加大。和平和发展依然是全球发展的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技术革命处于加速突破的启动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跨界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协同创新将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产业创新中的主要形式。“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结构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经济发展动力从

42、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更高发展要求。以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更多发展风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仍将长期持续。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政府债务规模尤其是隐性债务规模仍然庞大。房地产领域矛盾积累较多,并且与金融部门高度关联,存在风险共振的隐患。“十四五”时期将是丹阳面对多重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叠加的战略机遇期。在对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上要展现丹阳担当,对外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发展大局。“一带一路”倡议以先进的理念、务实的做

43、法、广泛的包容性,点燃了世界各国人民在新时期合作发展的热情;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丹阳面临把国家顶层设计和本地发展重点结合起来推进的重任。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决策部署要求丹阳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要在全国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丹阳需要放眼全局、紧抓机遇、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南京都市圈顺应产业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趋势,形成极点带动、同城先行、轴带支撑、辐射周边的良好发展态势。丹阳需要在区域协同、跨界融合、产业创新、基础设施

44、、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等方面,探索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切实路径。对内主动融入镇江市域一体化,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十四五”时期将是丹阳全力重塑荣光的奋勇前行期。经过“十三五”的努力,丹阳思维理念更新、发展方式转变到了“前进一步柳暗花明,后退一步山重水复”的关键阶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十四五”时期丹阳重塑荣光的关键在于发挥五大优势条件。第一,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全社会民心所向,达成一致共识,必须更加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大力度突破痛点堵点,举全市之力、求全局之效,在高质量发展的新体系中对标找差、奋勇前行。这是丹阳重塑荣光的根本保障。第二,丹阳长期发展积累雄厚的产业基础,为丹

45、阳重塑荣光奠定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丹阳制造业总体实力依然在全国排名第19名,江苏排名第7名,增值税规模在江苏排名第7名。第三,丹阳开发强度低于苏南,土地价格有明显优势,闲置资源利用和低效资源整合潜力巨大,这是丹阳重塑荣光的现实优势条件。第四,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外联成网、内聚成核的综合立体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丹阳交通路网结构将进一步完善,区位优势将得到稳固。第五,丹阳的人才优势还有巨大的激发空间。丹阳企业家队伍创新创业的激情依然强烈,二代企业家纷纷走上舞台;丹阳籍外地人才队伍规模庞大,服务家乡、回报家乡意愿强烈。三、 创新驱动发展到2035年,丹阳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丹阳

46、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入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上游,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中实现争先进位,成为长三角的创新型特色城市之一。构建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实现由乡镇工业向现代产业转变;新型城镇化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由传统县城向现代城市转变;增进民生福祉,基本实现由均衡供给向现代品质转变;构建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初步建成产业强市、文化强市、教育强市、健康强市,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平安丹阳达到更高水平。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丹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关键经济指标基本翻一番,综合竞争力、区域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迈上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25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100个,主板上市企业突破20个。创新投入明显增加,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到8.3个。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营商环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