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78347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6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6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6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6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函数的含义,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AD=C+I+G+(X-M)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总需求是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经济社会的总支出。,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价格水平 人们的收入 对未来的预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 表示社会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y=f(P),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

2、因,y,P,AD,0,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税收效应。,利率效应,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利率变化,进而对投资和总需求的影响。P实际mr iy;P 实际mr iy。价格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向变动。,实际余额效应Real Balance Effect,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货币余额真实价值的变动,对总需求带来的影响。实际货币余额=P货币的实际余额 贫穷C y;P货币的实际余额 富裕C y。,MP,税收效应,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人们的名义收入变化,从而税负变动,导致个人可支配收入改变,最终是消费和产出水平发生变动。P名义收入 税负ydC y;P名义收入 税负ydC y。,

3、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从IS-LM模型导出总需求曲线:,y,y,r,P,IS,y1,y2,P1,P2,A,B,AD,PmLM左移y,PmLM右移y,由总支出曲线推导AD曲线,y,y,y1,y2,AD,P1,P2,A,B,P,AE,PI,CAEy,PI,CAEy,总需求函数,IS曲线:LM曲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P与y反向变动,例:,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试求:(1)总需求函数;(2)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y=3750,r=6,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社会总需求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很多,如:消费,投

4、资,政府购买,净出口等。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影响。,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y,y,y1,y2,P0,P,r,LM,IS1,IS2,AD1,AD2,扩张性财政政策(A)yAD右移,紧缩性财政政策(A)yAD左移,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y,y,y1,y2,P0,P,r,LM1,LM2,AD1,AD2,IS,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AD曲线右移;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AD曲线左移。,案例研究2001年的衰退,美国经济在2001年经历了一次衰退。失业率从2000年10月的3.9%上升到2001年8月的4.95%,

5、以后又上升到2002年4月的6.0%。这次衰退可归咎于对总需求的三次冲击。第一个冲击是股市上的泡沫结束了。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许多股市投资者对信息技术变得乐观。这提高了股票的价格,特别是高技术公司的股票价格。这种乐观过度了,最终,乐观消失了,从2000年8月到2001年8月,股票价格下跌了25%左右。第二个冲击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主义袭击。在那次袭击之后的一周内,股市又下跌了12%。而且这次袭击增加了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第三次冲击是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在2001年和2002年间,几个大公司,包括安然和世通,被发现误导公众对利润率的看法。但人们知道了真相时,他们股票的价值大跌。由于

6、股市投资者不信任所有财务数据,一些诚信的公司也连带受损。这种股市下跌进一步抑制了总需求。这些事件之后,决策者迅速做出反应:2001年国会通过了减税法案,包括直接的退税;国会增加了用于重建纽约的资金和帮助有困难的的民航业的政府支出;美联储也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增长加速,利率下降。,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一、总供给函数的含义,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价值的总和。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Curve 表示社会总供给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二、宏观生产函数与劳动市场,宏观生产函数或总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生产

7、函数,表示总产出与总投入之间的关系。y=f(N,K)y总产出;N社会就业量;K社会资本存量。假定K在短期内为定量(常数):y=f(N,K0)又称短期总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的两个特征:,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N,y,f(N,K0),N*,y*,y*=f(N*,k0),三、劳动市场,实际工资率=100,货币工资率物价指数,例:实际工资率=100=7.5元,8.4元112,劳动的需求实际工资率Real Wage Rate货币工资率Money Wage Rate劳动的需求表示劳动的需求量与实际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厂商对劳

8、动需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N,y,Pf(N,K0),WN,劳动需求曲线:,劳动供给曲线:,劳动的供给表示劳动的供给量与实际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劳动市场的均衡:,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W和P可以自由调节,经济社会就业量为充分就业水平;经济社会产量为潜在产量。,N,0,N,0,N,2,W,P,W,P,1,W,P,0,N,s,N,d,N,1,四、总供给曲线的类型,两种工资决定理论有伸缩性的工资理论Flexible Wage Theory 实际工资率与一般商品的价格一样完全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决定,并调节着劳动的供求。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只可能存在自愿失业或自然失业

9、,即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所以,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有粘性的工资理论Sticky Wage Theory劳动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与一般商品市场是不同的,货币工资具有“刚性”,在现代劳动供求双方通常采取的是签定和约的方式,因而工资与一般商品的价格不同,难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动而随时变动,即工资具有粘性。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有可能存在非自愿失业或非自然失业,所以,经济中的产量有可能小于潜在产量。,古典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N,WP,P,y,y,y,y,N,NS,Nd,W0P0,N0,y0,y0,P0,A,W0P1,P1,B,AS,结论,长期中,经济社会的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的劳动

10、数量所决定,独立于价格水平。即长期(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出的垂直线。,一般总供给曲线:,WP,Nd,Ns,N,N,y,y,y,y,P,W0P0,N0,y0,y0,P0,P实际工资供不应求货币工资上涨y不变,P1,P实际工资供求货币工资不能下降y,W0P2,N1,y1,P2,货币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W0P1,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大萧条时期,经济社会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产品;充分就业后,无论价格如上上涨,产出水平都不会增长,从而只可能导致通货膨胀。,0,Y,P,AS,总供给曲线的三种情况,Yf,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资源远未充分利用。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常规总供给曲线,现被

11、认为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一般情况。资源尚未于充分利用。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古典总供给曲线,现被认为是长期总供给曲线。资源已经充分利用。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都不会增加。,y,yf,P,AS,E,E点前:未达到充分就业,有大量资源闲置,产出增加,价格上升缓慢;E点后,已达充分就业,增加产出,价格上升快。,常规总供给曲线,五、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y,P,yf,AD1,AD2,AS,E1,E2,y1,y2,P1,P2,萧条和高涨:如果需求萎缩,总需求曲线由AD2移动到AD1,产出下降,价格水平也下降,经济处于萧条状态;反之经济处于高涨状态。,y,P,yf,AS1,AS2,AD,E

12、1,E2,y2,P1,P2,滞胀:如果最初经济位于E1点,总需求不发生变动,总供给减少,则产出水平下降,价格水平上升,如E2点,经济处于滞胀状态。,总供给曲线的移动,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总供给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这些因素主要有: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资本存量的变化;技术条件的变化;气候条件的变化;进口原材料等投入品价格的变化;工资成本。,案例研究石油与经济,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储藏丰富的国家作为欧佩克成员走到了一起(欧佩克是一个卡特尔一个企图阻止竞争并减少生产以提高价格的卖者集团)。从1973年到1975年,石油价格几乎翻了一番。世界石油进口国都经历了

13、同时出现通货膨胀和衰退。在美国,按C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几十年来第一次超过了10%。失业率也从1973年4.9%上升到1975年8.5%。20世纪70年代末期,欧佩克国家再一次限制石油的供给以提高价格。从1978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翻了一番还多,结果又是滞胀。1986年欧佩克成员之间爆发了争执。成员国违背了限制石油生产的协议。在世界原油市场上,价格下降了一半左右。美国产量迅速增长,失业减少,通胀率达到几年来的最低水平。,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0,Y,P,AS,AD,P0,Y0,E,宏观经济均衡的三种情况:,0,y,P,SAS,P0,yE=yf,AD0,LAS,

14、AD1,AD2,yEyf,yEyf,P1,P2,充分就业均衡失业均衡高于充分就业均衡,总需求变动的影响【1】,P,Y,0,P0,AS,AD2,AD0,AD1,E1,E0,E2,Y2,Y0,Y1,凯恩斯总供给曲线,YF,总需求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P,Y,0,P0,AS,AD2,AD0,AD1,E1,E0,E2,YF,P1,P2,总需求变动的影响【2】,古典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资源已充分利用,均衡的国民收入达到了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P,Y,0,P0,AS,AD2,AD0,AD1,E1,E0,E2,Y2

15、,Y0,Y1,P1,P2,总需求变动的影响【3】,常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结论,总供给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越有效。,短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AD,AS0,y0,P0,AS1,AS2,y1,y2,P1,P2,长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P,Y,0,P0,AD0,E2,E0,E1,Yf0,P2,P1,Yf1,Yf2,长期总供给的变动使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或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动。,LAS0,LAS1,LAS2,总结,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3.总供给曲线各种类型的含义及其特征。4.总需求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5.总供给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6.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7.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