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IPV6过渡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79069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PV4IPV6过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IPV4IPV6过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IPV4IPV6过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IPV4IPV6过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IPV4IPV6过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PV4IPV6过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V4IPV6过渡毕业论文.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 子 科 技 大 学毕 业 设 计 论 文学生姓名 *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学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 6 月 10 日电 子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拟题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审题人 题目全称 电子科技大学ipv6示范网的搭建 主要任务:在网络层协议为IPv6的网上搭建一个IPv6示范网并提供在IPv4环境下相应的服务:http服务,ftp服务和流媒体服务。其中http服务能提供阅读和浏览功能,ftp服务能够提供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功能,流媒体服务能够提供在线观看影视媒体的功能。 起止时间: 2015

2、 年 3 月 1 日至 2015 年 6 月 10 日学生姓名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次 21080040 指导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设计地点 万人公寓212楼学生动手实验室 成果形式 软 件 2015 年 6 月 10 日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

3、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

4、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

5、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

6、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5、完成毕业

7、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

8、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

9、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教研室

10、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年 月 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 (签名)年 月 日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引 言11.1 IPv4存在的问题11.1.1 是修改IPv4的体系结构还是替换它11.1.2 从IPv4过渡到IPv6还是不用过渡21.2 IPv6的发展现状31.2.1 政府支持31.2.2 厂商支持31.3 IPv6的技术原理41.3.1地址格式41.3.2 地址分类41.3.3 地址配置51.3.4服务质量61.3.5移动连接61.3.6报头简化71.3.7安全特性71.3.8域名解析8第二章 IPv6的http服务分析92.1 http协议简介92.1.1

11、http协议简介92.1.2 http协议的运做方式102.1.3 IPv6 在传输层和应用层的特点132.2 Apache的IPv6支持132.2.1 Apache服务器简介132.2.2 Apache的IPv6支持142.2.3 Apache for Windows152.3 IIS 的IPv6支持152.3.1 IIS简介152.3.2 IIS 6.0版本152.3.2 IIS 6.0的IPv6支持17第三章 IPv6的http服务实现-IPv6示范网的建设193.1 示范网的组网背景193.1.1 IPv6全国主干网CERNET2193.1.2 CERNET2特点203.1.3 示范网

12、的网络拓补结构203.2.4 示范网的设备配置:213.2 示范网的规划223.3 操作系统和IPv6协议的安装233.3.1 安装windows 2003233.3.2 安装Microsoft TCPIP 版本6233.3.3 IPv6地址的配置。253.4 示范网的Apache平台支持263.4.1 Apache 2.0.52 的安装263.4.2 Apache 2.0.52 的配置273.5 示范网的IIS 平台支持283.5.1 IIS 6.0的安装283.5.2 IIS 6.0的配置283.5.3对IIS服务的远程管理303.5.4 网站的属性设置。30第四章 网站设计324.1 数

13、据库Aaccess的使用324.1.1 如何打开Aaccess324.1.2 如何创建数据库324.1.3 如何建表和输入324.2 Dreamweaver的使用介绍334.3 代码设计。364.4 论坛选取。364.4.1 Leobbs简介364.4.2 Leobbs功能364.4.3 在Apache下安装Leobbs。374.4.4 6kbbs简介374.5 论坛建设。374.5.1 论坛安装374.5.2 论坛建设38第五章 结束语40参 考 文 献41致 谢42翻 译 文 章43原文43Installing Apache for Windows43Running Apache for

14、Windows44Testing Apache for Windows45译文48安装apache for windows48运行apache for windows48测试apache for winsows49电子科技大学IPv6示范网建设摘要:目前在IPV4的基础上运行的互联网面临日益严重的地址耗尽问题。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已经证明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将在未来的5到10年内被耗尽,所以IPV6应运而生。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暂时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并且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他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

15、插即用等,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际和国内都建立了众多的ipv6实验网,ipv6将成为未来的第三层协议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当现在的Internet向ipv6过渡时,首先面对的就是现有服务的迁移。能够提供ipv6的Internet服务成为了众多业务提供商和网络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以此为目标,建立一个基于ipv6的示范网并提供目前在ipv4上应用广泛的Internet服务,其中有http服务,ftp服务和流媒体服务。本论文对在IPv6网络上提供的服务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的情况,接着分析了IPv6协议下提供http服务的服务器,然后详细讨论了在IPv6网络中

16、组建电子科技大学IPv6示范网的过程,最后介绍了网站设计中涉及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关键字:IPv6 http 服务 示范网ABSTRACT:At present the Internet based on the IPV4 foundation faced serious address exhausts question day by day. A large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have already proved that the limited address that IPV4 defines will have been exhausted in th

17、e coming 5 to 10 years, so IPV6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The address size of ipv6 is 128 bits, so it can nearly offer the address unrestricted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age of address, and has considered many other problems which are being solved bad in IPV4, mainly including end to end

18、IP connecting, service quality (Qos), security, multicast, mobility, plug and play and so on. So it have enjoy grow attention. At present, numerous ipv6 experiment networks have been set up at home and abroad. It becomes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already that ipv6 will become the third layer pr

19、otocol.When the present Internet carries out the transition to ipv6, it was the migration of an existing service that faced at first. Whether could provide Internet service based on ipv6 or not becomes the question that numerous business provider and network administrator pay close attention to. So

20、we regard this as the goal, set up a network based on ipv6 for demonstration and provide the widespread Internet service at present,include http ,ftp and service.This thesis has studied the services based on IPv6. At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the situation which transited IPv4 to the IPv6, Then anal

21、yzed the server which provide the http service on IPv6 ,Then in detail discussed the process of which the IPv6 demonstration network of the electro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has set up on IPv6 ,and at last Introduced some technical questions during the design of the website Key Words: IPv

22、6 http Service Demonstration network第一章 引 言1.1 IPv4存在的问题考虑到IPv4存在的时间,它确实工作得不错。那为什么还要用其他的东西来替换它呢?毕竟如果把IPv4替换掉的话,网络中的所有系统均需要升级。升级到最新的微软Windows易如闲庭信步,但IPv4的升级对于大型组织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恶梦。我们讨论的网络可能包括十亿甚至更多的遍布全球的系统,上面运行着不知道多少种不同版本的TCP/IP连网软件、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要求对其中所有系统同时进行升级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IP升级可能带来的纷乱和不幸呢?答案是也许有,也许没有。这取决

23、于对新协议的需求程度。换句话说,如果协议的唯一问题仅仅在于地址的匮乏,通过使用诸如后面所讨论的划分子网、网络地址翻译或无类域内选路等现有工具和技术,也许可以使该协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可继续工作。但是,这种权宜之计不可能长期有效,实际上,这些技术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如果不实现对IP的升级,它们最终将阻碍未来Internet的发展,因为它们限制了可连接的网络数和主机数。这里讨论IPv4的其他问题,除了地址缺乏的问题外,还包括更普遍的扩展性问题、管理问题、选路困难、服务的改进和服务质量特性的交付以及安全性问题。1.1.1 是修改IPv4的体系结构还是替换它拥有多年IPv4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们作出的决定是

24、替换而不是修补IPv4。我们知道IPv4中哪些工作良好,哪些只是可以工作,哪些可以工作得更好。现在的情形不是用未知量来取代已知量。IPv6的设计者们将这个新协议建立在IPv4的基础上,沿用IPv4工作良好的部分,改进可以工作的部分,去掉影响性能和功能的部分,另外还增加了当前特别需要的功能。IPv4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地址空间的大小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也定位在如何减少地址空间的浪费并提高使用效率上。其他议题,包括选路、网络管理、配置及IPv4扩展选项有时也与地址空间有关。IPv4的主要不足有以下几点: 1.有限的地址空间IPv4协议中每一个网络接口由长度为32位IP地址标识,这决定了IPv4的地址

25、空间为232,大约理论上可以容纳43亿个主机,这一地址空间难以满足未来移动设备和消费类电子设备对IP地址的巨大需求量。加之存在地址分配的大量浪费,有预测表明,以目前Internet发展速度计算,所有IPv4地址将在20052010年间分配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研究人员已经意识到了IP地址空间以及分配存在的问题,并开发了一些新技术来改善地址分配和减缓IP地址的需求量,比如CIDR和NAT。这些技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址空间被耗尽的危机,但为基于IP的网络增加了复杂性,并且破坏了一些IP协议的核心特性,比如端到端原则,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IPv4面对的困难。2.路由选择效率不高IPv4的地址由网络

26、和主机地址两部分构成,以支持层次型的路由结构。子网和CIDR的引入提高了路由层次结构的灵活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IPv4地址的层次结构缺乏统一的分配和管理,并且多数IP地址空间的拓扑结构只有两层或者三层,这导致主干路由器中存在大量的路由表项。庞大的路由表增加了路由查找和存储的开销,成为目前影响提高互联网效率的一个瓶颈。同时,IPv4数据包的报头长度不固定,因此难以利用硬件对提取、分析路由信息,这对进一步提高路由器的数据吞吐率也是不利的。3.缺乏服务质量保证IPv4遵循Best Effort原则,这一方面是一个优点,因为它使IPv4简单高效;另一方面它对互联网上涌现的新的业务类型缺乏有效的支持,

27、比如实时和多媒体应用,这些应用要求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比如带宽、延迟和抖动。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协议在IPv4网络中支持以上应用,如执行资源预留的RSVP协议和支持实时传输的RTP/RTCP协议。这些协议同样提高了规划、构造IP网络的成本和复杂性。1.1.2 从IPv4过渡到IPv6还是不用过渡毫无疑问,IPv4需要一些改变以使得它能够在网络协议的发展中得以继续生存。增长中的网络正在消耗有限的IP地址空间资源,这一简单问题意味着地址空间必须扩充。前一节中列举了一些可以帮助IPv4延长生命的著名方法,但是众所周知那不过是临时的办法。现在已经清楚,地址问题并不是IPv4中存在的唯一问题:网络越多

28、意味着路由表越大,同时还导致路由器的性能下降。同样,难以实现IPv4选项意味着这些选项中实现的功能对用户不可用。考虑一下如果只是简单地倍增IP地址的长度而不修改协议的其他部分,将会发生什么。所有的协议栈将需要同时被更新。落在后面的人将丧失与Internet连接的能力。尽管这种改变已经相对简单,但是由于错误配置而导致的系统瘫痪仍将产生巨大影响。对于任何人来说这种改变的代价都是巨大的,因为它意味着使用IPv4的所有机构都需要定位系统中的每一台主机,对于拥有许多用户和主机的大型机构,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复杂的是,那些系统中有许多是比较老的或过时的甚至是已经废弃的系统,在这些系统上运行的网络软件

29、可能已经过期并且没有人再提供支持。任何对于现有系统进行升级的请求都可能导致混乱。对于IPv4的修补,无论是临时加入一个补丁还是用另一个重新设计的协议来替换,都将导致混乱。既然与其他方法相比,升级不会带来更多的痛苦,那么在可能存在一个更强健的修补方案时,何必再使用一个一个单独的补丁呢?协议规范在1995年底提交IETF并获得批准。软件厂商最早在1996年就已经开始提供IPv6网络协议栈的测试版。1997年,测试产品和实验性的IPv6骨干网(6BONE)已经就位,但是到了1998年升级的势头缓慢下来。无论如何,最近还无法确定一个明确的“交割”日期。相反,将逐渐出现向IPv6过渡(后续章节讨论),I

30、Pv4与IPv6将共存并交互。向IPv6的过渡最有可能从高端而不是从最终用户开始,即一些机构和ISP可能会先在其骨干网络中首先实现IPv6。即便如此,这些机构中也会有一部分会先去解决两千年问题,从而进一步降低过渡的速度。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应用开发者开始递交基于IPv6的新产品,那么向IPv6发展的速度就将大大加快。尽管与两千年问题相比,该问题在最终期限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IPv6的计划也不容拖延太久。1.2 IPv6的发展现状地址危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已经得到了各方的公认,未来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IPv6的支持和应用,甚至被认为是后起发展网络的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一

31、个良好机遇。正因为如此,目前各方面都在加紧对IPv6的研究和应用开发。但是,IPv6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和厂商两方面的支持。1.2.1 政府支持许多国家对IPv6技术都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都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作为胡联网络的发源地,美国也在积极地进行IPv6的研究和建设。中国对于IPv6技术的态度是“积极跟踪、把握机遇、稳妥推进”,并且在部分地区实行了网上实验,如刘东等人积极推动中国IPv6的开展。中国政府密切关注着IPv6的发展,目前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与国外一些运营商合作,对IPv6进行研究实验。并且在日前有消息说,国家发改委划拨的4亿元资金和各大运营商配套

32、的10亿元资金已经基本到位,中国发展IPv6的时间表也将在月内出笼。但是该协议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还要有一段时间。1.2.2 厂商支持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已经引起了各地区、各运营商的足够重视,因为所有的人都已经认识到这样一种前景:谁能够率先在IPv6方面有所作为,谁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住有利位置。在众多的设备提供商和运营商的努力下,IPv6协议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应用阶段。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有关IPv6的研究。法、日、美等国的研究机构,IBM、Sun、日立等公司,分别研制开发了不同平台上的IPv6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美国思科、加拿大北电网络、Nokia等路由器厂商已经开发出了面向

33、IPv6网络的路由器产品。操作系统方面,基于开放源码的Linux对IPv6提供了比较强的支持,Sun、IBM、康柏、惠普和微软的最新操作系统都提供了IPv6支持。因此,从整体上来讲,IPv6的技术已经成熟,标准也基本完善,一些网络基础设施和核心设备都已陆续开始支持其使用,但是在具体实施的问题上,由于经济利益上的关系,在目前还没有普遍推广,而是处于与IPv4相互并存和过度的阶段。1.3 IPv6的技术原理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

34、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1.3.1地址格式与IPv4的32地址相比,IPv6的地址要长的多。IPv6共有128位地址,是IPv4的整整四倍。与IPv4一样,一个字段由16位二进制数组成,因此,IPv6有8个字段。每个字段的最大值为16384,但在书写时用四位的十六进制数字表示,并且字段与字段之间用“:”隔开,而不是原来的“.”。而且字段中前面为零的数值可以省略,如果整个字段为零,那么也可以省略。128位地址所形成的地址空间在可预见的很长时期内,它能够为所有可以想象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唯一的地址。128位地址空间包含的准确地址数是340,282,366,920,938,4

35、63,463,374,607,431,768,211,456。 图 1.3.1IPv6的地址如上图所示。“FP”是就是地址前缀(也称为“格式前缀”),用于区别其它地址类型。随后分别是13位的TLAID(顶级聚集体ID号)、8位的Res)保留位,以备将来TLA或NLA扩充之用。)、24位的NLAID (次级聚集体ID号)、16位SLAID(节点ID号)和64位Interface ID(主机接口ID号)。TLA、NLA、SLA三者构成了自顶向下排列的三个网络层次,并且依次向上一级申请ID号。分层结构的最底层是网络主机。1.3.2 地址分类IPv6定义了三种不同的地址类型。分别为单播地址(Unica

36、st Address),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和任播地址(Anycast Address)。所有类型的IPv6地址都是属于接口(Interface)而不是节点(node)。一个IPv6单点传送地址被赋给某一个接口,而一个接口又只能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节点,因此一个节点的任意一个接口的单播地址都可以用来标示该节点。IPv6中的单播地址是连续的,以位为单位的可掩码地址与带有CIDR的IPv4地址很类似,一个标识符仅标识一个接口的情况。在IPv6中有多种单播地址形式,包括基于全局提供者的单播地址、基于地理位置的单播地址、NSAP地址、IPX地址、节点本地地址、链路本地地址和兼容I

37、Pv4的主机地址等。多播地址是一个地址标识符对应多个接口的情况(通常属于不同节点)。IPv6多播地址用于表示一组节点。一个节点可能会属于几个多播地址。这个功能被多媒体应用程序所广泛使用,它们需要一个节点到多个节点的传输。RFC-2373对于多播地址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并给出了一系列预先定义的多播地址。任播地址也是一个标识符对应多个接口的情况。如果一个报文要求被传送到一个任播地址,则它将被传送到由该地址标识的一组接口中的最近一个(根据路由选择协议距离度量方式决定)。任播地址是从单播地址空间中划分出来的,因此它可以使用表示单播地址的任何形式。从语法上来看,它与单播地址间是没有差别的。当一个单播地

38、址被指向多于一个接口时,该地址就成为任播地址,并且被明确指明。当用户发送一个数据包到这个任播地址时,离用户最近的一个服务器将响应用户。这对于一个经常移动和变更的网络用户大有益处。那么从接口主机来讲(主要从功用来分),IPv6又可以把主机接口类型进行地址配置:全球地址(Globally)、全球单播地址Unicast)、区域地址(On-site)、链路本地地址(LinklocalAddress)、地区本地地址(SitelocalAddress)、广播地址(Broadcast)、多播群地址(MulticastGroupAddress)、任播地址(AnycastAddress)、移动地址(Mobili

39、ty)、家乡地址(HomeAddress)、转交地址(Care-ofAddress)1.3.3 地址配置IPv6的一个基本特性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的方式。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是获得地址的关键。IPv6把自动将IP地址分配给用户的功能作为标准功能。只要机器一连接上网络便可自动设定地址。它有两个优点。一是最终用户用不着花精力进行地址设定,二是可以大大减轻网络管理者的负担。IPv6有两种自动设定功能。一种是和IPv4自动设定功能一样的名为“全状态自动设定”功能。另一种是“无状态自动设定”功能。在IPv4中,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

40、rotocol,DHCP)实现了主机IP地址及其相关配置的自动设置。一个DHCP服务器拥有一个IP地址池,主机从DHCP服务器租借IP地址并获得有关的配置信息(如缺省网关、DNS服务器等),由此达到自动设置主机IP地址的目的。IPv6继承了IPv4的这种自动配置服务,并将其称为全状态自动配置(Stateful Auto Configuration)。在无状态自动配置(Stateless Auto Configuration)过程中,主机首先通过将它的网卡MAC地址附加在链接本地地址前缀1111111010之后,产生一个链路本地单播地址。接着主机向该地址发出一个被称为邻居发现(Neighbor

41、Discovery)的请求,以验证地址的唯一性。如果请求没有得到响应,则表明主机自我设置的链路本地单播地址是唯一的。否则,主机将使用一个随机产生的接口ID组成一个新的链路本地单播地址。然后,以该地址为源地址,主机向本地链路中所有路由器多点传送一个被称为路由器请求(Router Solicitation)的配置信息。路由器以一个包含一个可聚集全球单播地址前缀和其它相关配置信息的路由器公告响应该请求。主机用它从路由器得到的全球地址前缀加上自己的接口ID,自动配置全球地址,然后就可以与Internet中的其它主机通信了。使用无状态自动配置,无需手动干预就能够改变网络中所有主机的IP地址。例如,当企业

42、更换了联入Internet的ISP时,将从新ISP处得到一个新的可聚集全球地址前缀。ISP把这个地址前缀从它的路由器上传送到企业路由器上。由于企业路由器将周期性地向本地链路中的所有主机多点传送路由器公告,因此企业网络中所有主机都将通过路由器公告收到新的地址前缀,此后,它们就会自动产生新的IP地址并覆盖旧的IP地址。1.3.4服务质量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vers)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的优点体现在能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这主要由于IPv6报头中新增加了字段“业务级别”和“流标记”。有了它们,在传输过程中,中间的各节点就可以识别和分开处理任何IP地址流。尽管对这

43、个流标记的准确应用还没有制定出有关标准,但将来它会用于基于服务级别的新计费系统。在其它方面,IPv6也有助于改进服务质量。这主要表现在支持“时时在线”连接,防止服务中断以及提高网络性能方面。IPv6数据包的格式包含一个8位的业务流类别(Class)和一个新的20位的流标签(FlowLabel)。最早在RFC1883中定义了4位的优先级字段,可以区分16个不同的优先级。后来在RFC2460里改为8位的类别字段。其数值及如何使用还没有定义,其目的是允许发送业务流的源节点和转发业务流的路由器在数据包上加上标记,并进行除默认处理之外的不同处理。一般来说,在所选择的链路上,可以根据开销、带宽、延时或其他特性对数据包进行特殊的处理。一个流是以某种方式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包,IP层必须以相关的方式对待它们。决定信息包属于同一流的参数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QoS,身份认证及安全性。IPv6中流的概念的引入仍然是在无连接协议的基础上的,一个流可以包含几个TCP连接,一个流的目的地址可以是单个节点也可以是一组节点。IPv6的中间节点接收到一个信息包时,通过验证他的流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