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教学的再认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有效教学的再认识.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有效教学的再认识,吴永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025-83598605,有效教学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它却可以常谈常新。本讲座拟在新课程理念下,针对当前关于有效教学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谈谈这一话题。2001年启动的新课改,2011年进行的课标修订,均秉承了一贯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它规定了教育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为有效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有效教学的理性认识,关于“有效教学”,仁智互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用这样的公式表明有效与否: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单位时间(这是典型的“工程学”观念)多数人认为,学生考试成绩好就是有
2、效教学。(“导学案”的盛行与此有很大关系)我们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这个观点毫无疑义,但是,有三个问题还没有明确:一是什么是“发展”,二是“怎样发展”,三是我们如何检测出发展。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我们在观念层面上拟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对于什么是“发展”,要有“新发展观”到底什么是“发展”?我们过去是有深刻教训的。我们可以从国家新旧发展观的比较来看教育的“新发展观”。对于学生发展,应确立“新发展观”,也即要以“学生幸福”为本;在教学中,参照“三维目标”来确定,不能唯知识。,第二,对于“怎样发展”,我们认为,不仅要关注发展结果,还要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合理性、道德性。也
3、即:有效教学如果要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发展良好,我们不能不关注如何发展、发展手段的问题。,当前,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如“精细化管理”)指导下,“死揪”横行(死磨硬缠拼时间),不择手段地向学生榨取“剩余价值”。据一组调查数据的启示:学生每天自由支配时间在0.5小时以下的占41.6%,没有的占19.4%。,一项调查表明: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但是,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及作业还是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学习以及作业占的比例极少。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呢?来自学生的认识:,学生认为学校教育
4、实际关注的目标是基础知识技能(70%),创新精神、生存生活能力、人生规划、批判性思考、交流合作等都在10%以下,而身心健康只有11%左右。(2008年大一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出现的问题令人思索;2010年10月底在南京召开的国际体育教育会议关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报告令人深思),另据扬子晚报2012年4月3日报道: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近期研究显示,部分小学24年级学生在校时参加中等强度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未达到1小时,更为严重的是,孩子们在周末的体育活动时间刚超过在校时的一半。而孩子们每天静坐的时间超过10小时。(在学校原有活动的基础上,每天再增加3040分钟体育锻炼,反而能提高学业成绩,尤其是数学成绩),
5、第三,对于“发展”的检测,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期及可持续发展的眼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检验是否“有效教学”当然是再正确不过的了,但这是最终标准。有时我们不能立即判断出学生发展的结果,这是因为:一是学习、发展是一个累积的效应,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两节课的“检测结果”(尤其是测验或考试成绩)来衡量是否有效教学;(各地中考、高考状元以及校长实名制推荐上北大引出的思考;),二是检测卷所能检测到的多半是“知识”类成果,不可能覆盖发展的全部,而发展是多元的,需要多元化评价方式来进行(改革开放30年来“高考状元”职场成就引出的思考;2012年6月25日云南网的报道更是令人深思)。,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专门调
6、研了云南近十年来的22名“高考状元”和奥赛获奖者,发现这些“状元”、大奖获得者既没有成为负有盛名的创新人才,在各自的事业上也都没有什么大的建树。此外,他还查阅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称“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现在的“状元”含金量在下降)因此,我们已经到了必须回答以下提问的时候了:如何运用“既要更要”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组成句子,其背后反映不同的价值取向。,那么,我们究竟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呢?限于时间,我们将从“教学设计”所包含的过程性要素来谈谈这一问题。,二、有效教学设计的操作,(一)教学目标要指向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1、目标要
7、全面,不能唯知识,要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统一;“三维目标”的统一在表述上有讲究,最好不要分开罗列。课程标准的表述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如: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历史课程标准)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地理课程标准),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数学课程标准)组织学生拟订调查提纲,对经历过“大跃
8、进”、“文革”的长辈进行访谈,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认识这段历史的原因及危害。(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要清晰、明确、具体,即要尽量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本身、行为条件、行为结果。行为主体:即谁能完成所预期的行为,通常指学习者。规范的教学目标的开头是“学生应当;学生能够”(“学生”两字可省)行为本身:指达到目标的具体学习行为,一般用行为动词来加以描述,如:写(列、认)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绘制、背诵等;,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习者学习结果产生的有关情境或条件,分三种类型:一是对辅助手段的说明,二是对时间限制的说明,三是对完
9、成行为情境的说明(如在课堂讨论时);行为结果:指行为产生的结果,如能写出300个词语。3、因材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包括四方面问题:一是内容选择和加工,二是基于整体思路的“问题筛选”,三是内容要考虑学生的“多元学习”;四是内容呈现。限于时间,我们主要谈谈第二点。,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动力,实际上,课堂的不断前进过程就是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设计有效的问题尤其重要。问题要具有生活性、思维性、互动性,精炼性。,关于思维性:就问题本身思维程度而言,我们一般可以根据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中“认知领域”的分类,把问题分成知
10、识类、理解类、运用类、分析类、综合类、评价类。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或测验中,过度地强调了前两个类别:知识(记忆)和理解(材料信息的解释),很大程度上忽略涉及复杂思维的后四类的培育。,如:人类的“老师”是关于仿生学的,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小组里和同学们交谈”(这是事实性问题,只是搜集事实,扩大一些知识面,最多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但如果发挥学生的梦想,问:“你能否通过仔细观察某个动物,设想一个仿生学的产品?”(这就是综合性创造性问题)。(同样,关于上海“世博”的知识考核,就可以有不同“问法”,发展学生的不同能力),再让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11、:关于“甲午战争”的提问,中日两国就有明显的区别:中国: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教科书上都明确地写出几点原因)(完全是死记硬背题目),日本: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仗“日清战争”(注:日本叫“日清”,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注: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请分析之。很显然,这样的问题的思维水平已经超过了“理解”,进入“分析”、“综合”、“评价”领域,它对于学生深入
12、理解“中日之间以往以及今后可能的战争”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就“问题解决”来讲,提出问题后,若是学生回答不出或答得不对,不要简单地告诉,而是可以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的观察或对比自主建构;或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是像以往那样简单地告诉、灌输给学生,还是由学生自主建构。,我们认为:1、学生关于世界的现有观念(有关知识)并不总是能够通过直接讲授(告诉)的方式加以传授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亲自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和结果。2、学习者处理知识的方式和知识本身同样重要;(渔和鱼的关系)3、过去直接告诉的方式类似
13、于“填鸭式”,不利于“人”的成长;,美国社会学家杜波依斯表述了他的信念:“所有真正教育的目的不是使人成为木匠,而是使木匠成为人”;法国思想家帕斯卡: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成为人”不可避免地涉及品格的发展和理性的培育。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心智(mind)、心灵(heart)和精神,这是仅靠“告诉”所无法解决的核心问题。,(三)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要贴切在选择方式方法的标准上,一般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方式方法选择的基本参照。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三是要符合学科特点,即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要因科而异,根据学科的着重点来选择。(如“语文”,离开了“朗读”,有效感悟就难以想象;“思品”没有了体验就不会有有效教学。)四是要符合学生实际,如学生年龄、能力、心理发展水平等是选择方式的重要基础。五是要符合教师个性,力戒千篇一律。,(四)教学评价要完善在教学评价上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总之,当前最能体现“三个有利于”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即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有利于被学生认同和喜欢、最能有利于教师获得成功体验并逐步成长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