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融科城施工组织设计(出稿).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79345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6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f融科城施工组织设计(出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pf融科城施工组织设计(出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pf融科城施工组织设计(出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pf融科城施工组织设计(出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pf融科城施工组织设计(出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f融科城施工组织设计(出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f融科城施工组织设计(出稿).doc(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融科城一期2#楼商业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融科城一期2#楼商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方案编制依据和范围1.1.编制依据1.2.编制范围2.工程概况2.1.建筑概况2.2.结构概况2.3.安装工程概况2.4.现场条件2.5.气候情况3.项目组织机构3.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机构框图项目部管理组织设置: 4.施工部署4.1.工程目标4.2.施工总程序4.3.施工阶段控制4.4.施工总进度计划5.施工主要资源配备计划5.1.主要机械的选择布置5.2.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5.3.劳动用工计划5.4.周转材料配备计划及采购6.施工准备工作计划6.1.临时施工道路6.2.临时供水设计6.3.临时供电设计6.4.

2、临时设施的设计6.5.施工总平面布置6.6.其他准备工作7.施工测量方案7.1.仪器的检校7.2.测量标准确定7.3.测量人员配备7.4.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系统建立7.5.施工高程控制7.6.其它有关测设8.基坑围护设计及施工8.1.工程概况8.2.基坑围护方案设计8.3.土方开挖8.4.现场监测内容及要求8.5.应急措施8.6.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9.基础工程施工9.1.基础工程概述9.2.施工程序9.3.承台、基础梁施工 10.主体工程施工方案10.1.主体结构概述10.2.主体施工总程序10.3.模板支撑工程10.4.钢筋工程10.5.模板工程10.6.砼工程10.7.后浇带砼10.8.砌体

3、工程10.9.脚手架工程10.10.防水工程11.屋面工程施工方法11.1.SBS卷材施工11.2.保温层、找平层、找坡层施工11.3.屋面施工注意事项:11.4成品保护14.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14.1.冬季施工14.2.雨季施工15.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5.1.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15.2.现场质量检查工作15.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作15.4.材料质量的控制把关工作15.5.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15.6.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15.7.技术资料的整理控制15.8.施工中“人”因素的控制15.9.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6.工期保证措施16.1.确保工程进度的主要管理技术

4、措施16.2.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16.3.保证实现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措施16.4.确保工期实施的具体措施16.5.控制施工工期的奖罚措施17.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7.1.安全文明目标的设定17.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7.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7.4.环境保护措施17.5.治安管理措施18.工程施工配合18.1.与建设方的配合协调18.2.与监理方的配合协调18.3.与设计方的配合协调18.4.与周边单位的配合协调措施1. 方案编制依据和范围1.1. 编制依据 融科城一期总平面图、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技术资料。 省、市有关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规程。 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

5、验收规范(规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

6、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1998)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 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199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其它现行的有关规范和各种法规、制度等1.2. 编制范围 融科城一期2#楼商业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中明确的全部土建、安装、装饰

7、工程等施工图范围内的工程。我们将与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密切配合,并真心诚意地接受指导和督促,为顺利、圆满完成本工程的全过程而全力以赴。2. 工程概况2.1. 建筑概况工程名称:融科城一期2#楼商业建设单位:合肥联创智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安徽工程勘察院建设地点:合肥经开区笔锋路与石笋路交口往南50米融科城一期2#楼商业为联创智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商业建筑,该工程总建筑面积2235m2,均为框架结构,建筑高度7.9米,共二层,一层建筑面积1463 m2,二层建筑面积772 m2。建筑设计概况见下表:序号部位主要做法7基础工程 本工程为柱下独立基

8、础承台,基础深约?1外墙外填充墙部位1;3水泥砂浆抹灰2内墙饰面内墙分为3种做法,内一做法如下1、砖墙、混凝土墙基层2、刷水泥浆一道(掺建筑胶)适用于砼墙柱3、10厚1:0.5:3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4、5厚1:0.5:2.5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5、封底漆一道6、树脂乳液涂料两道饰面。内2做法如下1、砖墙、混凝土墙基层2、刷水泥浆一道(掺建筑胶)适用于砼墙柱3、10厚1:0.5:3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4、5厚1:0.5:2.5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5、腻子两道(白水泥腻子)内三做法如下1、砖墙、混凝土墙基层2、刷水泥浆一道(掺建筑胶)适用于砼墙柱3、10厚1:0.5:3水泥石

9、灰膏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4、2.0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防水高度大于等于2000。5、4厚强力胶粉泥粘结层,揉挤压实6、贴5厚釉面砖到顶,白水泥擦缝(有吊顶时高出吊顶3003楼地面工程一层休息平台采用木质地面,做法如下1、素土回填2、60厚C15混凝土垫层3、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刷素水泥浆一道4、镀锌龙骨5、成品木板影音室办公区及贵宾厅采用装饰地毯地面做法如下1、素土回填2、60厚C15混凝土垫层3、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刷素水泥浆一道4、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5、58厚地毯一层展区、儿童娱乐区及活动室采用防滑地砖楼地面做法如下:1、素土回填2、60厚C15混凝土垫层3、20厚

10、1:2水泥砂浆找平,刷素水泥浆一道4、5厚1:1水泥砂浆结合层6、610厚地砖面层,素水泥浆填缝,门厅沙盘区采用天然石材地面做法如下:1、素土回填2、60厚C15混凝土垫层3、水泥浆一道4、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表面撒水泥粉5、20厚磨光石材6屋面工程上人屋面由上至下:1、种植土2、土工布过滤层3、20高塑料排水板层4、40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钢性混凝土防水,5、10厚低标号砂浆隔离层6、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7、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8、最薄处30mm轻骨料混凝土找坡9、70厚无机保温砂浆保温10、屋面结构层不上人屋面由上至下:1、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2、10厚低标号砂浆

11、隔离层3、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4、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5、70厚无机保温砂浆保温6、最薄处30mm轻骨料混凝土找坡7、屋面结构层2.2. 结构概况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类,框架抗震等级三级,耐火等级为2级,基本风压为0.35KN/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2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0.000相当于吴淞高程41.755m。现场概况场地已平整,施工用水、电已通,场内外道路已通,具备进场条件,工程施工场地较小。2.3. 气候

12、情况本工程基础遇冬雨季施工,中间跨一个年度春节,因此天气和节日影响较大,根据本地气象资料显示:本地区年平均湿度18.6,年平均最高温度30.7,年平均最低温度-8.0,处极端最低温度-13.9,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9.3,年平均降雨量为1281.3毫米,年平均风速为2.9米/S。industrialization of coal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 overall has a new improvement and change. 2, further standardizing services and Chief of the Conference

13、reception,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each municipal government held a meeting, we all take安徽宏志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119页3. 项目组织机构3.1.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融科城一期2#楼商业工程领导小组公司总工程师 公司质安部门 项目经理 执行经理 技术负责人 质检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生产经营负责人 木 瓦 钢 砼 材 设 技 试 核 专 专 测 工 工 筋 工 料 备 术 验 算 职 职 量 工 工 工 工 员 人 员 员 员 质 安 员 长 长

14、长 长 检 全 员 员3.2. 项目部管理组织设置:该工程按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如下:项目经理: 袁学书执行经理: 刘 明技术负责人:汤 城现场试验员:汪 军安全员: 程千明施工员: 高军治质量员: 金 明资料员: 汪 军造价员: 聂鲁军材料采购员:徐亚栋财务会计: 徐 伟 施工测量员:徐 亮现场水电工:王 林4. 施工部署4.1. 工程目标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公司将把此工程列入“品牌工程”计划,全力以赴,争取把其建设成为亮点工程。为此特制定各项目标如下: 质量目标质量等级:合格。工期目标工期目标:200天。37天内确保封顶并提供外墙装饰作业条件安全生产、文

15、明施工管理目标贯彻OHSAS18000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确保本工程在施工期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杜绝重大伤亡、大型设备和火灾事故,杜绝大型设备事故,全员全年负伤频率控制在0.3以内。达市级“安全文明达标工地”4.2. 施工总程序本工程一开工根据规划局标定的坐标红线桩,计算出建筑物轴线的控制坐标,采用直角坐标定位法,引测出各轴线控制桩经复核无误后分别在轴线上引测各两控制点,组成现场轴线控制网。基础施工时,首先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然后采用人工修土至垫层位置开始绑扎承台、基础柱钢筋,集中“抢”下基础工程,整个基础进行整体施工。基础工程完成后,主体结构应及时跟上,并尽可能的缩短结构工期

16、。施工顺序安排:初期各单体要以主体结构施工为先导,实施立体分层、分段流水的施工方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工作应贯穿于基础、主体、装饰、收尾工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要充分紧凑搭接,循环推进,严格交接班制度,相互爱护成品,避免交叉污染。施工总体顺序为: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室内外粉刷4.3. 施工阶段控制本工程由于工作量较大,工程质量要求高,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各工序,具体各阶段应突出以下几点:基础工程加快施工进度,基坑应做好围护并及时排水,保证基坑的干燥。同时地下工程施工应着重突出一个“抢”字,尽量缩短施工周期。主体施工应注重各工序的流水安排,并配备足够的机械、

17、人力、物资资源,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优质的结构工程。室外及扫尾工程应干脆利落,绝不拖延。4.4. 施工总进度计划本工程按招标文件、业主的要求及以往工程施工经验,对本工程施工进度作总体安排,并对整个工程的各工序作详细周密的计划。总进度计划安排依据、工程总体结构设计及各工序特点;、国家工期、业主要求、自身实力;、冬、雨、夏季气候影响;、通盘考虑施工总程序,排除施工中大的互相穿插和干扰。、春节、元旦等节假日休假的影响;、机械等设备、物资的投入计划;、网络化管理。施工总进度网络控制计划详见附图。5. 施工主要资源配备计划5.1. 主要机械的选择布置搅拌机械本工程砼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局部零星工程在现

18、场搅拌。根据本工程需要,砼搅拌计划选用1台J1-350型搅拌机,该机每小时可搅拌砼方量在46立方米左右,计划在开工1月后即进场安装调试备用。砂浆搅拌机选用1台UJW200型,主体完成后进场1台,以保证粉刷。运输机械、 垂直运输垂直运输主要采用吊机,现场计划在每层结构施工时外吊吊车一台。、商品砼输送本工程所有砼计划全部采用泵送商品砼(零星工程除外),输送泵基础和主体阶段计划选用1台55米汽车泵,进场根据浇捣需求决定,要求泵送能力达到40m3/h。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根据选定的施工方案,计划投入的机械设备及进场时间如下表(安装机械见安装工程篇):主要机械设备及进场时间序用 途机械名称单位数量功率KW

19、进场形象部位1土方开挖W100挖掘机台5基础3土方开挖自卸车辆10基础6输送砼汽车泵台1按需进场8砼J1-350L搅拌机台27.52主 体9砂浆UJW200搅拌机台23.02主 体10钢筋对焊机LP-100台1100开 工11钢筋套丝机SZ50A台150开 工12钢筋压力焊机台650*6开 工13钢筋GJ40切断机台12.5开 工14钢筋GJ-W弯曲机台12.5开 工15钢筋GJ4/14调直机台22.5开 工16钢筋BS-330电焊机台2112开 工17支模木工机械套37.53开 工18排水水泵QY-7台82.28开 工19混凝土插入振动器HZ6X-60台101.110开 工20混凝土平板振动

20、器PZ-50台60.56开 工21回填蛙式打夯机HW-60台232开 工22安装安装工具套350*3开 工5.2. 劳动用工计划经计算,本工程总用工量约1500工日,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结合夜间施工,预计将投入的劳动力见下表:施工阶段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单位:人)序号工种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 修备 注1钢筋工2030负责钢筋工程2模板工2540负责模板加工制作3砼 工2020负责混凝土工程5粉刷工10负责粉刷及基层9砌墙工15负责填充墙施工10架子工203015负责整个工程架子11电焊工1010负责钢筋连接12机操工1010负责机械操作管理13水电工1525负责安装工程14普 工3030配

21、合各组施工15合计 150210255.3. 周转材料配备计划及采购需投入的周转材料的合理利用和充足供应是保证工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确保工程连续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必须投入充足的周转材料,经计算,本工程将要投入的周转材料见下表:周 转 材 料 投 入 计 划序号用途名 称单位数量备 注1支 撑钢 管吨602脚手架钢 管吨603脚手架脚手片平方米30004支 模九夹板平方米3000用于梁、柱、板5围 护密目网平方米2500外脚手围护 材料采购要求所有材料由专职材料员管理,对所采购、调拨的材料,要认真检查质量,严格验收,凡品种、规格不符、型号不对、外观粗糙 、理化数据不符要求,或有变质、变型等质量

22、问题,一律不准采购、调拨,材料进场后须经安徽省质检站测试中心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采购人员在购料前,要先向供方单位索取产品合格证,或出厂证明单,对单据所列质量数据,认真审查,符合要求方可采购。应及时编排材料及明确供货时间,并应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做到提前和及时采购储备,需用量大的地方材料落实二个运输能力较强的定点单位供应,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做好储备、存放和运输工作,保证落实施工进度的要求。对于业主提供的原材料,应在一周前提交供应计划,以便业主能及时组织原材料。6.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直接影响着今后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因此本篇将着重阐述本工程的准备工作,以期为工程大面积开工打下良好的基

23、础。准备工作根据业主要求的开工日期,公司将以高投入、高标准做好施工第一步,整个现场及各项准备工作将严格按照市双文明施工标准实施。具体规划如下:6.1. 临时施工道路现场具体施工入口由业主指定道路进入,进场前应对已有的道路作一次整理,以便全面施工时能保证现场的道路的畅通。所有场内道路用道渣回填,表面用砼硬化,路基宽6米,路拱坡度1.5%,道路两边设排水明沟,深300mm,底宽300mm,并设污水处理池,场内积水经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现场将实行硬地施工,对于搅拌区位置及砂、石堆场,通往各运输口的输送道路,用50厚块石作垫层,浇捣80厚C15砼地坪,中间要求有一定坡度的起拱排水,以保持现场整洁,加

24、强施工文明。砂、石堆场要求设置1000高的围栏,分区存放。6.2. 临时供水设计 临时用水包括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临时水管取取DN80。预留消防接口两个。配水管网的布置现场用水管网采取环形封闭布置,优点是能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当管网等一处发生故障时,水仍可以沿管网其它供给管网,总管接至业主提供的水源,分支管用1寸接至各用水器。6.3. 临时供电设计施工用电量的估算施工现场用电分动力电和照明电两类,照明用电按动力用电量的10%计算。动力用电所需容量按下式计P=1.05(0.6130/0.75+0.6122)1.1=438.4KVAP-供电设备总用电需用量(KVA) -各种电力设备总功率(

25、KW) -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取0.75W -电焊机总功率 K1-电动机同时需要系数,取K1=0.6 K2-电焊机同时需要系数,取K2=0.6P总=21.1P=1.1438.4=482.2KVA 计算导线截面,以用电量最大处考虑配电线路的布置根据总用电量,配电电压380/220V引自建设方提供的电源,经计算选择总线为90平方米塑料铜芯线,零线用50平方塑料铜芯线,接地线用50平方塑料铜芯线,分支线35平方铜芯线接至各用电设备。线路全部穿钢管和PVC管埋地暗敷,以保证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用电的配电箱要求设置于便于操作的地方,用成品的配电箱并加防雨措施。6.4. 临时设施的设计现场临时设施包括行政管

26、理用房、生产车间、仓库及生活车间。行政管理用房和职工宿舍均在现场搭设,采用二层轻钢房。生产车间包括钢筋车间、木工车间、安装车间等。仓库包括五金库、工具库、水暖库、电气库等。生活用房包括职工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按高峰期80个劳动人数考虑。其他所有的临时设施均使用标准、统一的材料,用粘土实心砖、彩钢板搭设。主 要 临 时 性 设 施 数 量 表 序号临时设施名称单位数量1行政管理用房平方米202门 房座27钢筋车间座18木工车间座19安装车间座1 6.5. 施工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规划争取一次成形,尽量避免不同施工阶段的二次搬运。同时要保证施工区周围有一个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具体把施工区与生

27、活区分开布置,且为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住宅搭设尽量向阳布置。周边设临时围墙隔离,具体根据各阶段特点布置如下:基础阶段基础施工阶段由于基坑的开挖,将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好。加工车间与办公区尽量隔离,并尽量远离建筑物,这样可使场地开挖空间增大许多,挖出的弃土将及时运出场外或业主指定的地点,回填土暂堆于基坑四周3米外。搭设的临时设施应一次成形。主体施工阶段待基础工程完成后,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一次整理。对场内道路作适当的加宽,该硬化的场地马上硬化,并组织好现场的排水系统。总之,施工现场须布置合理、文明,给人的感觉是现场不是一个纷乱杂沓的场所,而应该是一个文明优雅的工厂。 其他准备工作

28、 岗前教育对操作员工的各种教育有助于提高其认识和操作水平,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工程的质量和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工人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具体要求工人明白本次工程的重要性,施工中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要让其明白质量是所有工程的生命,同时应让其明白安全生产不仅是对整个工程建设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规范各项操作工序此项工作将对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根据国家规范规定并结合合肥宏志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标准进行规范与控制。 材料及主要设备进场此项工作直接控制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必须在施工前马上进行,具体应做到大宗材料落实供应单位,主要材料进场,需用的设备及周转材料进场。 现场通讯呼

29、叫装置配备本工程施工期间为便于总体指挥,统一管理,将配备10只无绳对讲机,用于工程施工现场,主要配备于各工长及高空操作员。7. 施工测量方案本工程施工测量采用J2电子经纬仪、DS3水准仪。7.1. 仪器的检校仪器检校按规范要求,测量仪器在测量前必须进行检校,并按规范进行定期检校。仪器投入见前面计量器具投入表经纬仪的检校经纬仪长水准管的检校。视准较垂直于水平轴的检校。水平轴垂直于垂直轴的检校。垂直轴应居于铅垂线方向的检校。水准仪的检校望远镜光学性能的检验。园水器安置正确性的检校。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校。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的检校。7.2. 测量标准确定本工程所用测量标准参照中华人民

30、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执行。施工平面控制网测量以政府测绘部门提供的建筑定位桩为依据,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按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控制规范要求进行。7.3. 测量人员配备我公司决定在该项目部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测量队伍,每个单体专职配备2名测量人员,由项目工程师负责,专门进行工程测量、放样。测量人员都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7.4. 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系统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基准点的确定由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发展,引测至施工区域内,设立A、B两点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平面控制点为有利于观测,架定仪器方便、稳定。平面控制网测绘的技术要求a、平面控制测量按三级导

31、线要求进行,外业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53151/30000101/15000b、各单体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测量相对中误差测解中误差()本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并(mm)根据起始水平面在施工平面上测定误差(mm)竖向传道轴线点中误差(mm)1/5000202.542.5c、主轴线点精度由测角、测距和归化丈量精度组成,而归化丈量精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测角采用J2经纬仪施测,测解精度可以达到m10,放样轴线点边长控制在100m以内。d、测角误左引起的最大位误差为:U=ssin m=100000sin10=3mm

32、采用测距仪测保距离的精度为:P=MD=3+2PPM100000=3mm则主轴线的点位精度为m= U2+P2 = 32+32 = 4mm7.5. 施工高程控制施工高程控制点的确定本工程按等水准规范要求进行用水准仪引测至施工现场周围地段设立高程控制基准点,按甲方提供的基准点引测至场内,大门处电线杆设水准点1个。高程控制的技术要求: a、基准水准点应定期(二星期)与原点校核一次。 b、随施工过程每隔一定高度(楼层)做一个水准基点,测定水准点的标高方法是采用钢卷尺配合水准仪向上或向下引测到要求标高。每次测量偏差不大于或小于3mm。c、水准测量按三等水准规范要求进行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

33、积差(m)视线透地最低高度(m)读数较差(mm)高差较差(mm)75360.32.03.0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布设、形式和埋设: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利用上述高程控制的点。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根据本工程设定的高程控制点为基准高程进行沉降测定,采用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往返测误差不得超过 n mm,或者说4 L。本工程测站数n=1,四面测误差不得超过1mm。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观测点的布置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布置。具体位置为控制开关室建筑的4个墙角上设沉降 观测点4个和地下室后浇带设沉降观测点4个,共计8个沉降观测点。对观测的要求: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

34、保存。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保持一定距离。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沉降观测的方法采用水准仪及金属标尺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a、在施工期间底层结构完后进行原始数据测量其次每上一层结构观测一次最后竣工后观测一次b、交付使用后的使用期按规范要求由业主自行观测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a、按观测视解范围分区观测b、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c、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d、使用固定水准点e、按规定日期、方法及线路进行观测对使用仪器的要求对于水准仪的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2mm。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每次观测结果必须进行记录,并

35、检查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本工程委托专业测量单位进行沉降观测检查。7.6. 其它有关测设、高层传递,用钢卷尺由底层往上传。、水平楼面上高程控制以水准仪控制。、沉降观测要求达到二级水准仪测量精度,闭合差小于0.5mm,水准网尽量布设成闭合环形,以便检核。拟在边轴线上,分别设15个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每个观测点间距为15米左右,要求施工完2个结构层测一次作好记录。、基础施工抄平放线:基础放线:应根据基础平面图及大样图,按建筑物的轴线定位,连结相应轴线,计算开挖放坡坡度(或采用坑壁支护开挖度

36、),定出开挖边线位置。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画标高标记。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坑底开挖宽度应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并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在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有垫层的应在垫层面上放出(弹黑线)墙或基础平面尺寸。基础模板完成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模板安装的几何尺寸,在模板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线,并用钉子标示(在竖向钢筋上用红漆油标示),墙、柱的轴线和边线标记,应延长线引至基础边线外,方便施工复核。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至基础面,并按施工图放出有关的墙和柱等截面尺寸线,有地梁、预留孔洞、管道、埋件等应按施工图纸在相应的位置上放出有

37、关的标示(包括标高和截面等几何尺寸)。、主体结构施工抄平放线:结构平面的施工放线:根据已有控制网点的主轴线精确引测到各层楼面上,特别是0.00层的控制层的引测必须复核无误后做标记。以后每浇筑一层楼面就在其下方控制点正上方的楼面,留200200的孔用大线锤把下层的控制线传递到上一层楼面。再根据各层施工平面图放出相应的轴线及墙、柱、梁和各种洞口等的平面位置。本建筑拟在楼面四角设四个控制点,采用激光锤直仪引测,用内控法确保建筑物各层放线精度。、砌砖的施工抄平放线:先根据各层平面的轴线和各层建筑施工平面图,放出墙体的平面轴线、墙边线及门窗、洞口等位置(先安装门框后砌砖的应标记门的开启方向)。8. 基坑

38、围护设计及施工8.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柱下独立基础,总面积达1700平方米,基坑挖深最深达到了6.5m,施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工程自然地面比设计0.000负2米,实际土方开挖深度为4.5米。8.2. 基坑围护方案设计根据上述工程特点,本工程围护在这里只作初步设计,具体需经各方论证才能实施,其主要做法为:8.3.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和土方支护密切结合起来,本节主要解决土方开挖和放坡施工相结合的问题。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施工总体安排土方开挖分两层进行,一层土方以机械为主,第二层土采用人工修挖。其总的施工顺序为:杂填土清理一层土方开挖 承台、基础梁挖土修土验槽、基础施工土方开挖根据现场地基深度的要

39、求,分层分块开挖。机械开挖剩余土方10cm的土方,施工中按片开挖,严禁超挖。人工开挖土方是承台、地梁土方,并按照规范进行放坡开挖,严禁超挖和挖倒挖。 、各层土方开挖、第一层土方开挖挖土计划时间:T=2(天)挖土流程:挖掘机从东边开始自中间向两边边退边挖,在基坑中部设6m宽坡道,上铺道渣供挖掘机和自卸汽车出入,坡度22%。第一层土开挖厚度机械为1.8米左右,由于此层土已至北侧基础承台上部,开挖时应注重基底土的保护。该层土开挖流程为:挖土修坡随着基坑的开挖,及时沿基坑周边用漆成红白相间色的钢管设置双道防护栏杆。、第二次土方开挖第二次挖土计划时间:T=2(天)挖土要挖第二道轴线承台设计标高,挖深较小

40、,第二次挖土时要注意第一道轴线位置承台的保护工作,用机械挖至设计标高剩余10CM时采用人工挖土,并及时将模板安装完成。该层土开挖应及时,挖出的土尽量由挖掘机带走。8.4. 现场监测内容及要求1)、为了确保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安全,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工作环境监测。2)、监测点根据围护设计方案进行。最大水平位移限值50mm,每天发展不超过10mm,超过此限值时应停止施工,研究发生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基坑内外监测点根据设计要求,现场实际情况布置。3)、监测内容:(1)周围环境监测,包括周围建筑和道路的路面沉降,裂缝的产生和发展。(2)土体的侧面位移监测。(3)土体的沉降观测。(4)基坑内外

41、地下水位观测。4)、监测要求(1)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一次,如遇位移,沉降速率变化较大时,则应增加观测次数。(2)观测数据一般应当天填入规定记录表格,及时提供给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3)每天的数据应绘制成检点曲线,根据其发展趋势分析整个基坑的稳定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安全措施。8.5. 应急措施在开挖过程中及地下室暴露阶段,必须做到:(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挖土机械不应该破坏四周的防护和甲方分包的护坡。(2)土壁出现塌方、滑坡和坑底侧向位移出现,停止坑边的的作业,待稳定后,把坍塌的土方清楚,并采取对坑底被动土压力进行加固措施,待稳定之后再继续工作。总之,在挖土过程中严格按挖土方案进行开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