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79393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n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n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n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n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铁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规程摘要.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2004 J342-2004超声回弹法条文摘要一、术语1.1 结构混凝土强度: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或预制混凝土构件实体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所得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1.2 测区: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1.3 测点:测区内的一个检测点。1.4 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检测值通过某种换算关系换算成相当于被测结构物所处条件及龄期下、边长为150mm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1.5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相应于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强度值。1.6 等效养护龄期: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标准条件下养护效果所需要的时间。二

2、、基本规定2.1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前应具备下列资料: a、结构类型、尺寸及所处部位 b、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及混凝土配合比 d、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及龄期2.2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且状态良好,并应按规定进行检定、校验。2.3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部位及所取试件应具有代表性。在实体结构上检测时应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三、超声回弹综合法3.1 一般规定3.1.1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 2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

3、.5m,且不宜小于0.2m。 3、测区宜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状态监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顶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 6、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7、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3.1.2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

4、强度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2、批量检测: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5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2件。 3.2 主要仪器设备3.2.1 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规定:1、水平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2.207J。2、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0”处。3、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3.2.2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

5、为-40C+400C。.3.2.3 回弹仪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1、新回弹仪启用前。2、超过检定有效期限 ( 有效期为半年)。3、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4、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5、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3.2.4 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按规定做率定试验。率定试验宜在干燥、室温为50C350C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测定回弹值时,取连续向下弹击3次回弹值的平均值。弹击杆应分4次旋转,每次旋转宜为900,.弹击杆每旋转1次的率定平均值应为802。3.2.5 回弹仪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常规保养:1、弹击大于2000次。2、对回弹值有怀

6、疑时。3、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3.2.6 回弹仪的常规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1、拆开维护时应先使弹击锤脱钩后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取出里面的缓冲压簧,并取出弹击锤、弹击拉簧和拉簧座。2、机芯各零部件应进行清洗,重点清洗中心导杆,弹击锤和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清洗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其他零部件均不得抹油。3、清理机壳内壁时,应卸下刻度尺,并检查指针的摩擦力,其值应为0.50.8N。4、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5、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6、保养后应按第3.2.4条的规定做率定试验。3.2.7 回弹仪使用完毕后应使弹击杆伸出机壳,清除弹击杆、杆前端球面、刻度尺表面和机壳

7、上的污垢、尘土。回弹仪不用时,应将弹击杆压入机壳内,待弹击后方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装入仪器箱,平放在干燥阴凉处。3.3 超声回弹试验3.3.1 结构或构件的每一测区,宜先进行回弹测试,后进行超声测试。3.3.2 对弹击时产生震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3.3.3 非同一测区内的回弹值及超声声速值,在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不得混用。3.3.4 采用回弹仪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回弹仪宜处于水平状态,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如不能满足这一要,也可非水平状态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顶面或底面。2、对构件上的两个相对测试面各弹8点,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0。3、测点在测区内宜均匀分布,但不得布置在气

8、孔或外漏石子上,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一般不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漏钢筋、铁件的距离不小于30mm,且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3.3.5 测区平均回弹值按下列规定计算: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3.3.6非水平状态测得的回弹值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修正: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式修正:Rm=Rma+ Raa式中Rma非水平状态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aa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的修正值。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或底面时,应

9、按下列公式修正:式中, 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底面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混凝土浇筑顶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 当检测时回弹仪为非水平状态且测试面为非混凝土的浇筑侧面时,应按本规程附录D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再按本规程附录E对修正后的回弹值进行浇筑面修正。3.3.7 超声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超声测点布置在回弹测试的同一测区内。当采用表面直达波法超声测试时,应以回弹测试的测区为中心安装发射换能器和接收传感器。2、测试声时时,应保证换能器与混凝土耦合良好。3、声时值应精确至0.1us,声速值应精确至0.01km/s,超声测距的测量允许误差应1%.4、在每个测区的相对测试面

10、上,应各布置3个测点,且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轴线应在同一轴线上。5、当采用表面直达波法超声测试时,每个测点重复测三次。3.3.8 测区声速应采用本规程附录N规定的方法,并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v测区声速值(km/s) l超声测距 (mm)tm测区平均声时值 (us)t1,,t2,t3分别为测区中3个测点的声时值 (us)3.3.9 当在混凝土浇筑顶面或底面测试时,测区声速值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式中va修正后的测区声速值 (km/s)超声测试面修正系数,在混凝土浇筑顶面及底面测试时,=1.034,在混凝土侧面测试时,=1。3.4 混凝土强度换算及推定3.4.1 测强曲线的建立除应符合本规程附录P

11、的基本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程以下规定: 1、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可采用以下三类测强曲线计算: a、统一测强曲线:由全国有代表性的材料、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其允许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应为15.0%,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8.0%。 b、地区测强曲线:由本地区常用的材料、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其允许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应为14.0%,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7.0%。 c、专用测强曲线:由与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相同的材料、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其允许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应为12.0%,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4.0%。 d、平均相

12、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差的计算应符合本规程附录F的规定。 e、各检测单位应按专用测强曲线、地区测强曲线、统一测强曲线的次序选用测强曲线。2、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应与制定该类测强曲线条件相同的混凝土相适应,不得超出该类测强曲线的适用范围。应经常抽取一定数量的同条件试件进行校核,当发现有显著差异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不得继续使用。3.4.2 构件第i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根据修正后的测区回弹值及修正后的测区声速值,优先采用专用或地区测强曲线推定,当无该类测强曲线时,经验证后也可按本规程附录L的规定确定或按下列公式计算: 1、粗骨料为卵石时 2、粗骨料为碎石时 式中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

13、,精确至0.1; 第i个测区修正后的超声声速值(km/s),精确至0.01; 第i个测区修正后的回弹值,精确至0.1。3.4.3 当结构混凝土所用材料与制定测强曲线时混凝土所用材料有较大差异时,须用同条件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或从结构构件测区钻取的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试件数量应不少于3个。此时,得到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乘以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有同条件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时 2、有混凝土芯样试件时 式中修正系数,精确至0.01; 第i个混凝土立方体试块 (以边长为150mm计)抗压强度值(MPa),精确至0.1; 对应于第i个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或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换算值 (MPa),

14、精确至0.1;第i个混凝土芯样试件(以100mm100mm计)抗 压 强 度 值(MPa),精确至0.1; n试件个数。3.4.4 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取该构件各测区中最小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2、当按批抽样检测时,该批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 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 3、当同批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过大时,批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也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该批每个构件中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最小值的平均值(MPa); 第j个构件

15、中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MPa)。3.4.5 当属同批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若全部测区混凝土换算强度的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 1、当该批构件混凝土换算强度平均值小于25MPa时 2、当该批构件混凝土换算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时 3.4.6 检测后应按本规程附录Q的规定填写检测报告,附录Q如下: 附录Q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报告manufacturers of technical documents on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applicable to this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16、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issued by the national power company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11 articles assessment inspection standards as well as other relevant regulation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lectric power, the State pow

17、er company executive. Does not verify in the specification withi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implementation design, manufacturer or . Or issue a new national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bidders shall comply with new norms and standards. If there are conflicts or is inconsistent, whichever is the higher

18、 standards. 3.3 3.3.1 project of responsibility, authority and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and project managers, at all levels of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see section II of chapter III of the present tender 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part of workforce planning. 3.3.2 according ISO 9001, GB/

19、T 50430 and company qua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quality manual, combining the departments of projects, project quality function distribution allocation table on the following page of the projects quality functions shown below. 3.3.3 project with each Department interface, interface between the inter

20、nal departments of the project by project managers at all levels and the quality regulations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ies of the Department. Customer requirements and hope: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y planning, management program: the projects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 Site design: Projec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Contract: the contract budge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