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三课时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9497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90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第三课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化学第三课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化学第三课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化学第三课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化学第三课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第三课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第三课时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卤 族 元 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卤 族 元 素,大家知道,有雨必先有云,但是有云不一定有雨。自然界过冷云降雨(或雪)是由于云中除小水滴外,还有足够的冰晶饱和水汽或过冷却水滴在冰核(不溶于水的尘粒)作用下凝华或冻结而形成的冰相胚胎。过冷云中水滴的水分子会不断蒸发并凝华到冰晶上,冰晶不断长大以致下落为雪,如果云下气温高于0,它们就会融化成雨。如果自然界这种云雾中缺少足够的冰晶,因云中水滴十分细小,能够长期稳定地在空气中悬浮而降不下来,于是就只有云而无雨。这时,候如果向这种云雾中播撒碘化银微粒,则能产生很多冰晶,云中水滴上的水分经蒸发、凝华迅速转化到这些人工冰晶上

2、,使冰晶很快长大产生降雪,如果地面气温较高,雪降落过程中边融化边碰撞合并为水滴,最终成为降雨。这就是人工降雨。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在气象学上称为冷云催化。碘化银只要受热后就会在空气中形成极多极细(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碘化银粒子。1 g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这些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在冷,云中产生几万亿到上百万亿个冰晶。因此,用碘化银催化降雨不需飞机,设备简单,用量很少,费用低廉,可以大面积推广。除了人工降水(雨、雪)外,碘化银还可以用于人工消云雾,消闪电、消弱台风、抑制冰雹等。碘属于卤族元素,卤族元素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

3、置。2了解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3了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揭示结构与性质的内在联系。,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7,得,氧化,增多,增大,减弱,减弱,化合价为 价,1,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有,有,气 固,加深增大升高,3.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2HX,黑暗 光照点燃 加热不断加热,越弱,HFHClHBrHI,(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接近无色,橙红色,2NaBrCl2=2NaClBr2,接近无色,紫色,2KICl2=2KClI2,(续上表),接近无色,紫色,2KIBr2=2KBrI2,减弱,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元素性

4、质的影响因素元素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_。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应用思考:1.结合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H3PO4和H3AsO4酸性的强弱;H2O和H2S的稳定性。2.请写出两个离子反应以证明氧化性强弱为:Cl2Br2I2。,提示:Cl22Br=Br22Cl,Br22I=I22Br。,提示: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弱。所以酸性:H3PO4H3AsO4,稳定性:H2OH2S。,综合拓展,一、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如非金属性:ClS。同

5、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如非金属性:ClBr。2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表明非金属性越强。如酸性:HClO4(高氯酸)H2SO4,则非金属性:ClS。,3根据与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越易化合则其非金属性越强。如H2F2 2HF,H2Cl2 2HCl,则非金属性:FCl。4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越稳定则其非金属性越强。如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HI,则非金属性:FClBrI。,5根据置换反应,活动性强的非金属单质可置换出活动性相对较弱的非金属单质。如Cl22NaBr=2NaClBr2,则非金属性:ClBr。6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

6、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二、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由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性质来看,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次是电子层数。原子结构相似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表现出相似性和递变性。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及其典型化合物性质递变规律,如下表所示:,特别关注:(1)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讨论的对象是元素,具体表现为该元素的单质或特定化合物的性质。(2)氧化性和还原性讨论的对象是具体物质或某物质中的特定粒子,具体表现在该物质中某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三、卤素(用X表示)单质的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性1相似性,(1)与H2反应:X2H2 2HX。(2)与活泼金属(如Na)反

7、应:2NaX2 2NaX。(3)与H2O反应。2F22H2O 4HFO2,Cl2H2O HClHClO,X2H2O HXHXO(XBr、I)。,(4)与碱反应。X22NaOH=NaXNaXOH2O(XCl、Br、I)。2递变性(1)氧化性与还原性。,(2)与H2反应的难易及氢化物稳定性(由F2I2)。与H2反应越来越难,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氢化物中HCl、HBr、HI的熔、沸点依次升高。(3)卤素单质与变价金属(如Fe)反应。,2Fe3X2 2FeX3(XF、Cl、Br),FeX2 FeX2(XI)。3卤素单质的特殊性质(1)Br2在常温下是惟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易

8、挥发。(2)碘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色。,尝试应用,1(2013梅州高一检测)(双选题)下列变化规律中错误的是()A.粒子半径:F-HBr HCl HFC.还原性:F-Cl-Br-I-D.氧化性:F2 Cl2 Br2 I2,BD,2卤素单质(从氟到碘)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密度逐渐减小,颜色逐渐加深B氧化性逐渐增强C还原性逐渐减弱D与氢化合逐渐困难,D,3(2013厦门检测)F、Cl和Br都是第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FClBr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C.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D.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B,一、卤族元素的性质,(2013北京海淀

9、模拟)按照氟、氯、溴、碘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中正确的是()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与H2反应越来越容易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解析:按照氟、氯、溴、碘的顺序,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常温下F2、Cl2为气态,Br2为液态,I2为固态,A项错误;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条件越来越难,B项错误;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如Cl22KI=2KClI2,D项错误。答案:C名师点睛: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总结:(1)按由FI的顺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3)氢化物还原性:HFHClHBrHI。,(4)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10、HClO4HBrO4HIO4,F无正价,故无含氧酸。(5)密度:卤族元素同碱金属一致,自上而下,单质密度逐渐增大。(6)熔、沸点:卤族元素同碱金属相反,自上而下,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7)溶解性:除F2外,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均不大,均易溶于有机溶剂。,变式应用,1(双选题)下列关于卤素(从FI)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C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D与水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剧烈程度为F2Cl2Br2I2,解析:卤族元素从FI,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非金属

11、性减弱,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与水反应时,F2和H2O剧烈反应,F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而不是F2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C,二、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2011年长沙检测)X、Y是元素周期表第A 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X的单质比Y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D同浓度下X的氢化物水溶液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解析:因X、Y是元素周期表中第A族的元素,若X的电子层数多,则说明X比Y的非金属性弱,A项错误;事实说明Y比X更活泼,B项错误;据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判断,且X2与

12、H2化合更容易,说明氧化性:X2Y2,则非金属性:XY,C项正确;应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D项错误。答案:C,变式应用,2(2011年青岛检测)甲、乙两种非金属:甲比乙容易与氢化合;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有()A只有 B只有C D,C,水平测试,1向下列物质的水溶液里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不能生成沉淀的是()ACaCl2 BKClO3 CKI DNaBr,解析:卤素离子如Cl、Br

13、、I均可与Ag反应产生沉淀,而KClO3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Cl,因此不能产生沉淀。答案:B,2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H2的化合能力:At2I2B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C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D砹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解析:从F到At,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H2的化合能力逐渐减弱,A项不正确;从F2到I2,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I2是紫黑色晶体,砹是黑色固体,B项不正确;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都有7个电子,C项正确;由I2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可推知At2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溶液,D项不正确。答

14、案:C,3下列对溴性质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溴单质溶于水时,部分与H2O反应生成HBrO和HBr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C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D溴蒸气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HBr,B,4(2011年嘉兴检测)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HCl比H2S稳定HClO氧化性比H2SO4强HClO4酸性比H2SO4强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A B C D,解析:含氧酸的氧化性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元素的

15、非金属性不一定强,如非金属性:OCl,但最外层电子数:OCl。答案:A,5已知常温下KClO3与HCl(浓)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解析:在锥形瓶中,KClO3与HCl(浓)反应产生Cl2,所以处为黄绿色;Cl2在处与Br反应生成Br2,所以处为橙色;Cl2(可能还有挥发的Br2)在处与I反应生成I2,淀粉遇I2变蓝,所以处为蓝色;Cl2(可能还有挥发的Br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所以处是白色棉球的本色(析出的NaCl、NaClO固体均为白色)。答案:A,6.(2011年长沙检测)

1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表中元素_(填写元素符号,下同)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_的单质室温下呈液态。,F,K,Br,(2)表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3)表中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填写化学式,下同)。(4)表中元素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HClO4 H2SO4,HF HCl,能力提升,7甲、乙、丙、丁四个集气瓶中装有Cl2、H2、HCl、HBr中的任意一种气体。若将甲和丁两瓶气体混合,见强光则发生爆炸;若将甲和乙两瓶气体混合,则见瓶壁上出现红棕色的小液滴,那么气体乙是()AH2 BCl2CHBr DHCl,C,8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

17、中,错误的是()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9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无色棕黄色蓝色无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2)写出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3)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解析:溶液显棕黄色,说明溶液中有I2生成,氯水和KI溶液反应生成I2,而氯水显浅黄绿

18、色,故为KI溶液,为加入氯水,溶液显蓝色是由于淀粉遇I2形成的,故为加入淀粉溶液;又由于I22NaOH=NaINaIOH2O,加入NaOH溶液后I2逐渐消失,蓝色将逐渐褪为无色,故为加入NaOH溶液。答案:(1)A、D、B、C(2)2ICl2=I22Cl(3)I22NaOH=NaINaIOH2O,10某学生在做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药品:新制氯水、新制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3)实验内容(在下表横线中填

19、写相关内容)。,(4)实验结论:_。(5)问题和讨论。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由于氟单质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两项事实说明氟的非金属性比氯的强:_、_。,解析:向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2Br=Br22Cl,证明氧化性:Cl2Br2;再加入四氯化碳后,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近无色,下层呈橙红色。向碘化钠溶液中加入新制溴水,发生反应:Br22I=I22Br,证明氧化性:Br2I2;再加入四氯化碳后,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两个实验说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答案:(3)橙红紫红(4)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5)Cl22Br=Br22Cl2IBr2=2BrI2HF的稳定性比HCl强F2能置换出水中的氧,而Cl2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