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闻、示)(恢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9592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闻、示)(恢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诗两首(闻、示)(恢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诗两首(闻、示)(恢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诗两首(闻、示)(恢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诗两首(闻、示)(恢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闻、示)(恢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闻、示)(恢复).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人友谊深厚,创作各有千秋,中国文坛上称“李杜”,一为“诗仙”,一为“诗圣”。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现实生活,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被推崇为“诗史”。,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兵败自杀,两个部将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得以彻底平复。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气呵成,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七言。,公元755年,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唐朝大将郭子仪等率军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

2、思明又起兵反唐。直至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活动一:学习字词读古诗。1.读准下面的字音。蓟北 衣裳 涕泪 妻子 漫卷 即从 还乡 2.组内练读全诗,注意字音和停顿。3.指定小组进行汇报,其它小组正音。,蓟北 衣裳 涕泪 妻子 漫卷 即从 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活动二:联系背景

3、明诗意。1、自由朗读全诗,结合课前预习,想一想诗句的意思.2、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3、全班展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南的地方。蓟北:指河北北部,是安史叛军的老巢。,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妻子:妻子和孩子。漫:随意,胡乱。再看看妻子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明丽的春天。,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四个地名表现了什么?,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活动三:想象画面悟诗情。1、默读全诗思考: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达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相关词句谈感受。2.发挥想象,抓住诗人“喜欲狂”时的一个细节写生动,写具体。,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萧宗至德元年(756年)七月,杜甫得知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皇帝位,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只身投奔,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往长安,次年春天才得脱身。在被迫留居长安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反映沦陷区生活的诗篇,或感时忧国,或思家念亲,月夜、春望 就是作于此时的代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